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36章給倆人1
「臣等參見皇上!」

君臣相見沒有在巍峨的奉天殿,而是就在這莊子田間的涼亭之。左側是奼紫嫣紅的荷花池,身後是老爺子命人開墾出來,已經種了洪薯的坡田。

「不必多禮了,又不是在朝堂上!」朱允熥微微抬手,在涼亭之坐下,開口道,「一大早有什麼事急著見朕。」

眾臣之,老臣凌漢看看遠處的山坡,低聲道,「臣等聽說太皇上......」

洪薯一事還尚未看到確鑿的產量,所以朝臣之只有寥寥數人知道,眼前這些臣子們還以為老爺子是心血來潮要到宮外來養老。

「摔了一下,禦醫說無大礙,虛驚一場!」朱允熥雖說得輕鬆,但心至今仍有些後怕。七十來歲的老頭了,一點小傷都足以致命。

凌漢開口道,「皇上,臣有些話不知當不當說!」

一聽這話,朱允熥就知道不是什麼好話,而且還是非說不可的話。

只聽得凌漢繼續道,「皇上純孝,但不可事事都隨著太上皇的性子。太上皇若想擺弄農事,宮裏邊大可以開墾出幾畝田來,不必非要在城外親歷親為。遠離宮城,若是真有什麼事,鞭長莫及呀!」

「你也知道老爺子的脾氣,這話你別和朕說,你和老爺子說去!」朱允熥笑笑,「老人嘛,圖的就是一個舒心不是什麼虛禮兒,只要皇爺爺他老人家在這住得高興,讓他住就是了!」

「皇上此言差矣!」凌漢又道,「就如今日,您聽說太上皇摔了,便不顧朝會匆忙而來。臣鬥膽問一句,若是恰好趕上有軍國大事,臣等找不到皇上,是不是就給耽擱了?」

「再者說,皇上居於宮乃千古不變之禮,您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外跑,是何道理?莫非皇上覺得紫禁城住膩了,想要另起一座宮城?」

「若那樣,臣等是萬萬不敢奉詔!」

朱允熥單手扶額,這老頭三言兩句就說到這個上頭了。在這些官們看來,皇帝就應該老老實實呆在宮裏多生孩子少出來。凌漢這話也是在給朱允熥打預防針,言外之意您別總藉著太上皇的由頭往外跑,更別想著外頭比宮裏好,動了修園子的念頭。

「諸愛卿見朕何事?」朱允熥趕緊岔開話題,目光看向左督禦史楊靖,開口道,「楊愛卿,朕看你手裏捧了一堆的公?」

「皇上,這些都是z地官員彈劾叫屈的公!」楊靖笑道。

z地無小事,一方面他是大明在東南數省之最大的財稅來源地,二來也是推行攤丁入畝等新政阻力最大的地方。其實z地的麻煩早在洪武年間就有了,清查土地和人口,還有登基戶籍黃冊,此地總是變數頗多。

不過當初改驛為郵,大興水陸商路卻格外積極。

「又是彈劾誰?是鐵鉉還是景清?」朱允熥開口問道。

楊靖笑笑,「回皇上都不是,是彈劾韓克忠的!」

「他才去了幾天就這麼多人彈劾?」朱允熥看楊靖手那厚厚的一摞,笑道,「他做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

「皇上恕臣無禮!」楊靖把手的書放在桌上,然後拿起上面一份公,「這是錢塘縣令直接發來刑部和督察院的奏,錢塘縣令奏,禦史韓克忠剛到浙地,不行撫慰紳之事,反而濫用酷刑......」

朱允熥忽然開口打斷他,「說怎麼回事,別念這些官面章。以後這種不說前因後果,上來就扣帽子的奏,不必拿給朕看!」

說著,頓了頓,「朕算不得什麼勤政之君,但一天的奏摺也要看上一兩百份,凡涉及到某些需要出力,或者出力不討好的事。都是相互推諉,互相扣帽子甩鍋,錯誤都是旁人的,事都是有難度的,他們都是辛苦的!」

「說正事三棍子打不出個屁來,可一涉及到他們腦袋上的官帽,比誰筆杆子都硬。」

眾臣聞言一時間都不敢發聲,不知為何皇帝忽然把話引到這個上頭。大夥都知道,眼前這位皇帝,可從來都不是當初故太子那樣,溫爾雅體諒臣子難處的君王。而是在某些方面,刻薄程度甚至比太上皇還有過之。

總之,看著一副賢良君主的派頭,實則最是不好伺候。

倒是老臣凌漢笑道,「天下官員多是屍位素餐之輩,皇上若是和他們較真,便有生不完的閑氣!」

這話讓朱允熥一笑,「你管這吏部,今年的吏部大考,要嚴謹些。起碼當大明朝,少些吃飯不幹活的!」說著,對楊靖繼續道,「你接著說!」

「是!」楊靖面容鄭重,「韓克忠剛到了z地,就馬不停蹄的開始巡查州府縣鄉,第一站就是錢塘縣。錢塘縣士紳本就對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的新政不大滿意,聽聞皇上欽點的禦史到來,就前去告狀!」

「第一回錢塘士紳十五人,以吳氏為首去了縣衙,卻直接被韓克忠趕了出來。錢塘縣奏報,韓克忠當時不但沒見那些人,還放出話,再敢來縣城,以大不敬造反論處!」

「當地士紳不服,覺得韓克忠是故意欺侮他們。後來韓克忠要去鄉下巡查之時,錢塘大小地主三十餘戶,佃戶四百多人,直接攔在韓克忠的轎子前,群情激憤非要韓克忠給個說法!」

朱允熥面色鐵青,後世人或許有個誤區總認為皇權時代官就是田,或許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確實如此。可對於士紳來說,甚至那些家裏有身上帶著功名讀書人的士紳之家來說,跟官府鬧事是家常便飯。

一來法不責眾,二來他們吃準了沒哪個當官的,願意犧牲自己的清名背負上酷吏的罵名。

「韓克忠怎麼做的?」朱允熥問道。

「士紳們圍住韓克忠,卻知韓克忠身邊帶著衛所一個百戶的護衛,他當場下令直接抓了,有敢反抗者格殺勿論!」

楊靖繼續說道,「衛所官兵如狼似虎,直接把士紳和他們的佃戶都綁回縣城。其有幾家士紳身上帶著秀才的功名,韓克忠以禦史的名義,直接當場罷免,黜為白丁!」

「領頭的士紳直接扒了衣裳,放在囚車立在縣衙外枷鎖示眾!而且是在縣城示眾十天,然後再命差官拉著下鄉,示眾給百姓看!」

「而且韓克忠出了一份公告,本禦史帶天子巡查z地,乃是為了新政而來。膽敢阻撓新政聚眾鬧事者,本官以尋釁之罪抓之絕不姑息,勿謂言之不預!」

「並且,他還逼著各地的州府把治下的黃冊和魚鱗冊交出來,喲要跟布政司的比對。說敢有推諉者,以失職論處!」

說到此處,楊靖笑笑,「總之韓克忠剛到z地,就鬧得沸沸揚揚雞犬不寧!」

(https://.bqkan8./17119_17119535/11221317.html)

.bqkan8..bqkan8.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