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48章太白樓1
男人出息了,就有義務提攜親族,就有責任幫襯同鄉,就必定要回饋鄉梓,不然就是親不認,就是白眼狼,就是薄情寡義。

因為人,總是要落葉歸根的。在面外再分光又怎樣,最終要是要化作家鄉一捧黃土,埋於家族繁衍之地,朝夕與鄉土親族為伴。

同樣的,若這男子出息了,親族同鄉也必定馬首是瞻。想想歷史上,每當國家危難之時,官軍潰敗之際。那些保家衛國的鄉野民團,還不都是那些忠勇之臣,在自己家鄉招募的士兵?

這些民團士兵以親族和鄉情為紐帶,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打不爛殺不垮。歷次胡人南下,最難纏最難打的也是戰鬥意志最堅定最不怕死的,就是這些人。

發達的有出息的男人不是一個獨立的名詞,而是一個複雜的形容詞。他是家鄉在那片田野之,最值得依賴的力量。

整個下午,侯庸的耳邊滿是侯母的嘮叨,讓他頭疼欲裂。

直到同年好友督察禦史楊靖來訪,侯庸才從老母的嘮叨聲擺脫出來。

侯府前院客廳,侯庸和楊靖一同見禮。

「景!」(侯庸字)

「仲寧!」(楊靖字)

二人拱手相視一笑,分賓主落座。

「好你個侯景,進了京師也不知會我一聲,還要我登門來訪!」楊靖笑道,「怎麼,捨不得一頓酒錢?」

「仲寧說哪裏話!」侯庸笑道,「你知我的性子,京師之人多眼雜。我剛來赴任衙門裏還沒去過就呼朋喚友,外人定要說閑話!」

「你呀你呀!嘴在別人身上,你不呼朋喚友別人就不說了!」楊靖笑道,「聽說你今天進宮見了陛下?」

「這麼快就傳開了?」侯庸笑道。

「何止傳開!」楊靖揶揄的笑道,「皇上對你這份隆恩,讓人眼紅呀!」說著,嘆口氣,「自我入仕以來,一直在京為官,未曾見過皇上對誰這麼恩遇過!」

「侯某受之有愧!」侯庸對天拱手道。

「你若有愧,我等這些京官老爺真是無地自容了!」說著,楊靖嘆口氣,「你我是洪武十年的同年,咱們那一科到現在,所剩者可是寥寥無幾了!」

聞言,侯庸微微嘆口氣。

寥寥無幾的言外之意,就是被殺的沒剩啥了。有些事貪贓枉法,有些事涉及到了朝大案,還有的是辦事不利。

「景為官清廉兩袖清風,這些年在地方上做得也是有有聲有色!」楊靖低聲道,「不過京和地方不同,尤其是你那吏部右侍郎的位子,光有清廉兩字萬萬不夠,還要慎重啊!」

「而且,考核天下官員,本就是得罪人的活,甚至有的時候得罪的是誰,怎麼得罪的你都不知道。」

「說句你我之間的話,凌老尚書雖老可精神矍鑠,腰板比砸門都直溜,若不是因為這活太得罪人,他能........?」

侯庸微微嘆氣,「仲寧兄金玉良言,在下受教了!」

對方說的這些他焉能不知,在地方為官是封疆大吏,即便錯了也有迴轉的餘地。可在京師為官,稍微有些差池就是眾夫所指。

「什麼金玉良言?不過是我心裏話!」楊靖笑道,「你為官清廉,這些年半點非議都沒有。京都在傳,吏部要來侯鐵面。日後吏部一個鐵頭一個鐵面,天下做官的怕是沒甚好日子過!」

侯庸苦笑,「我只是恪守臣節,遵聖人之道,又不是刁鑽之人!」

「我還真願意你做那刁鑽之人!」楊靖又道,「你這負責考核的右侍郎只要稍微露出點顧及人情的模樣,不知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找你的門路。」

侯庸聽了這話,忽然想起剛才老母的嘮叨,忍不住重重嘆息。

「怎麼總是長籲短嘆的?」楊靖奇道,「可是有什麼過不去的事?」

兩人是至交好友,侯庸也不瞞著對方,直接把下午從宮裏回來之後,老母對他說的那些話轉述一遍。

楊靖聽了之後笑道,「人不可忘本,提攜親族本就是應有之意,莫說你了,我在京這些年,年年家來信,老父都要為這事數落我幾遍。」說著,搖頭道,「幫吧,真怕他們狐假虎威。不幫吧,其實有時候自己心裏也過不去!」

他這話倒也真是有感而發,其實歷史上,楊靖在洪武三十年就是因為幫著同鄉更改了訴狀這樣的事,結果被老爺子毒酒賜死,死時才三十歲。

「我和仲寧兄還不同,我家可是大族啊,家親眷百十人。」侯庸嘆道,「還有那些已經出了五服的,更是數不勝數!按理說,斷沒有說族不好的道理。可自家人知自家事,我的族人多是農人,幫了一個就要去全幫,不然就落罵名。」

楊靖想想,笑道,「你也無須擔心,其實我這倒是有個辦法?」

說著,頓了頓,「你也說了你家是大族,你何不在家鄉辦學啊?」

「恩?」侯庸一時不解。

「你看,你族人多以務農為生,好不容易出了你這麼一個大官自然要仰仗你。你興辦族學,讓族子弟讀書,就等於給他們一條出路!」楊靖又道,「你這當朝的侍郎辦學,地方上不表示表示?自然要全力配合,到時候你裏子面子都有了,族裏也面上有光。」

「辦學讓族子弟都上學,就一碗水端平,不存在不幫誰的問題。更不存在,你不提攜親族的問題。就算是有些眼皮子淺的,非要求到你,你就那族學說事就是了!」

侯庸想了半晌,嘆氣道,「這倒是個辦法,可辦學一事的開支?」說著,頓頓,「今日聖上賞我那些綢緞倒是可以支撐幾年,呵呵,我也做了一回過路的財神!」

「車到山前必有路!」楊靖笑道,「此時不是糾結這些的時候,走,隨我出去!」

「去哪?」侯庸疑惑道。

「你還好意思問,我來你家拜訪,酒菜不準備也就算了,茶水你也不上,我乾坐了半天!」楊靖笑道,「自然是跟我出去吃飯飲酒啊!」

「啊呀,是我疏忽了。出去就不必,我就這樣婆娘整治飯菜,只是你也知道,我素來吃的不好,就怕你吃不慣!」侯庸笑道。

「走吧走吧,外邊去吃,我已在太白樓定了宴席!」楊靖笑道,「那的廚子是淮安人,一手淮揚菜名滿京城!今日,我給你接風!」

「不不不!」侯庸連忙擺手,「太破費了!」

「快走吧!」楊靖笑著拉他,「你若不去,明日京你的外號又要加上一個!」說著,笑道,「侯鐵面,侯老摳!哈哈!」說著,又笑罵道,「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山西老摳兒!!」

「此言差異,山西是勤儉可不是摳!唐代杜佑曰,山西土瘠,其人勤儉。柳宗元也說過,其人儉嗇,有溫良恭克讓之德。民性質而樸素,財用節儉而不侈,俗尚儉嗇,人性樸實。」侯庸被楊靖推著,大聲道,「你我乃國家大臣,不可輕易戲言一地之民,要言行謹慎!若存了這等心思,將來難免處事不公。大明地不分南北,何以百姓贈以戲名?」

「好好好我錯啦!」楊靖笑道,「我錯啦還不行嗎,走走走,怕是一會菜都涼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