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03章盛世2
「大明國庫充盈,遠超歷代!」

奉天殿的大朝會上,年老的傅友竟然喊出這樣張狂的話來。

一時間,朝堂之上竟然出現了些許的驚呼。

「說起來,老臣慚愧呀!」傅友又道,「當初陛下言商稅,老臣等還說農桑乃是國本,輕言商稅恐傷國本。如今看來,老臣等鼠目寸光,皇上明鑒萬裡!」

誰說老臣不會拍馬屁?這不說的挺好嗎?

龍椅上的朱允熥微微一笑,等待下。

「今年.......咳咳!」殿的傅友忽然咳嗽起來。

朱允熥莞爾一笑,「王恥。」

「奴婢在!」

「去給傅愛卿送碗茶,讓他潤潤嗓子慢慢說!」

「遵旨!」

~~~

大殿,傅友得意的接過茶碗,謝恩之後在無數羨慕的目光喝下去。

隨後,昂著頭大聲道,「老臣啟奏皇上,今年各地的商稅結餘,共計二百七十三萬。」

話音落下,殿馬上響起陣陣詫異的噪音。

這個錢聽著不多,可都是實打實的現銀啊!這可是要上繳國庫的現錢,可不是什麼糧食布匹等。

更重要的這是結餘,也就是說是地方官府截留過的數字。要知說前些年,各地官府可是沒到年根底下就扎堆跟朝廷伸手要錢的。

傅友臉色更加得意,「除卻各地的商稅結餘之外,寧波海關關銀一百三十二萬兩!」

「福州海關一百七十萬兩!」

群臣的表情從震驚變成了亢奮,乃至癲狂。

「廣州海關,三百十二萬七千另十!」傅友用盡全力的大喊。

嗡!朝堂炸鍋了。

這都是現錢,現錢!

都是銀子,銀子!

「皇上,寧波海關昨日給戶部的行請示,請準明年浙地供海關,棉布七十萬匹,綢緞四十萬匹!」傅友繼續笑道,「這是寧波海關看廣州後來居上,心不忿要比劃比劃!」

「皇上,廣州那邊也發了行給工部!」工部侍郎練子寧說道,「準其在佛山等地,修建瓷窯磚廠開設鎏金鎏彩局。說是海商們常買不到貨,到布政司衙門撒潑耍無賴。」

「什麼海商如此大膽,都抓起來殺了!」兵部尚書茹瑺聞言,頓時大怒道,「天朝上國,豈容他們撒野!」

總之肅穆沉寂的朝堂,因為傅友一番話徹底沸騰了。

換而言之,大明朝的臣子們何時見過這麼多錢。

官們高興,國庫充足才能天下安定。朝廷有錢了,不用拆東牆補西牆,興許皇上一高興還能漲工資。就算不漲工資,那點俸祿也該給現錢了吧。國家這麼有錢了,發俸祿還用發霉的米糧充數,也說不過去。

而武官們則是竊喜,有了錢終於可以打仗了吧?

可是好久沒有過二十萬大軍出賽,去揍韃子的好事了。

忽然,群臣之傳來一個聲音,「皇上!」

眾人看去,只見曹國公李景隆上前幾步,跪在地上。

「臣才疏學淺愚鈍之極,但臣略讀史書,古往今來歷朝歷代,國庫從未如此之盛者。」

「我大明如今兵強馬壯,又國庫充盈,內無百姓飢荒,外無強寇。」

「政務清明百官用命,此為前所未有之盛世也!」

「此盛世,全賴陛下仁政。臣三生有幸生逢明主,天下萬民有幸,受皇上洪福!」

「大明社稷,萬古永昌!」

言罷,叩首大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馬上跟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還是曹國公會來事,會說話!」有人心暗道。

但也有人心對李景隆破口大罵,「粗鄙至極不堪入目,這個當口稱頌陛下,當妙筆生花錦繡章,你李景隆說的什麼玩意?要是讓我說.........」

「皇上!」李景隆大喊,「臣鬥膽奏請皇上,封禪泰山!對天地表功,以日月見證我煌煌大明。」

「臣等附議!」無官們跟著大喊。

官們卻沒一個人說話,反而對李景隆怒目而視。

在他們看來,皇上出宮幹什麼?帶幾萬人去山東泰山,你李景隆花錢?

國庫的錢是國庫的,可不是皇上的!

甚至有人想到,若皇上真的要動出巡的念頭。今日就算磕死在金鑾殿,也要拚死上奏。

還有人想,封禪泰山自從趙二來了一次之後多少點掉價了,皇上能答應?

群臣等了許久,卻不見皇帝說話。

悄悄抬頭,卻愕然發現不知什麼時候,皇上走了下來,就站在群臣面前。

~~~

朱允熥背著手,表情淡淡的。

「國庫充盈,國家有錢了,朕很高興。」

「因為國家有了錢,有事兒的時候就不會想著加稅,就不會想著從老百姓身上再壓榨點油出來。」

「有了錢,就不怕鬧災,不怕外寇。」

「可要說是盛世?」朱允熥點點李景隆,「言之過早了點吧?」

李景隆訕笑兩聲,「皇上,這若不是盛世.....?」

「那也是名不副實的盛世。」朱允熥又開口道,「天下百姓可都吃飽,家有餘糧了嗎?」

「可都老有所養,少有所依?」

「都人人安居樂業?」

「是否人人都有衣穿,人人都有房住?」

朱允熥的話說出,群臣們又變得寂靜無聲。

「說盛世,據朕所知,天下還有許多百姓吃了上頓沒下頓,身上的衣服滿是補丁。許多人別說是房子,就連蓋房子的地皮都沒半寸,甚至連棲身的茅草屋都沒有。」

「這就算盛世了?」

說到此處,朱允熥微微一笑,「朕也知道,天下億兆黎民,不可能人人都安居樂業衣食無憂。神仙來了,也過不上那樣的日子。」

「朕也不是故意讓諸愛卿為難,可朕就是想問你們。國家有錢了,就是盛世嗎?國家的錢,跟百姓有什麼好乾系?」

「稅收的錢取之於民,不能用於民已是慚愧,還要因為收稅多了,誇口什麼盛世,說朕是堯舜之君?」

群臣紛紛低頭,許多人已猜到,恐怕皇上今日要發作。

「你們沒發現,今日早朝缺了誰嗎?」朱允熥繼續笑道,「刑部的尚書,大理寺的少卿都不在,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隨後,不等有臣子說話,又接著說道,「前幾日句容出了個案子,一個權貴子弟姦汙了一名女子。這女子去告狀,縣令不但不伸張正義,反而判是通姦!」

「哈,好一個魚目混珠的糊塗案。」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大案,天下總是有惡人嘛,惡人總是要為非作歹挑戰王法的。」

「可你們知道嗎?朕派了刑部的去公審之後,句容縣多少人?」說著,朱允熥的語氣驟然加大,「多少人去衙門裏,請欽差大老爺為他們主持公道!」

「朕眼皮子底下一個縣城,三班衙役連軸轉接待那些告狀的百姓竟然接待不過來。衙門裏數十個書辦,寫狀紙寫到脫力!」

「樁樁件件,要麼是蒙受不公,要麼是官員不作為,要麼是欲加之罪。」

「句容可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呀,句容都這樣,那些朕離著十萬千裡的地方,什麼樣?」

「稅收源自於民,國庫充足當念民恩。」

「可百姓繳稅納糧了,還求告無門,這是何道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