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83章人生幾度秋涼2
聽朱允熥開口叫他,李景隆忙整理下身上的蟒袍,昂首挺胸邁著穩健的步伐,緩緩走去。

「臣叩見.......」

「行了!」朱允熥不耐煩的擺手,「邊上坐著回話!」

「是!」李景隆跪到一半兒趕緊起身,目光看了一圈,這周圍除了皇上屁股下面有張凳子之外,哪有他坐的地方。

可他知道皇上的脾氣,讓他坐他不坐,皇上會覺得他故作謙卑。他目光朝王恥那邊張望一下,卻發現後者就抱著浮塵站著,根本沒朝這邊看一眼。

「你個斷子絕孫的死太監!」李景隆心暗罵道,「老子以前給你的好處,都喂狗了!」

遠處的王恥似乎聽到了他的罵聲,肩膀聳動幾下捂著鼻子又開始打噴嚏。

「該!」

李景隆心再罵一句,看看左右,就聽朱允熥繼續道,「坐啊,站著顯你忠君啊?」

恰好,邊上有個水缸一樣空的花盆,李景隆撩開蟒袍坐下,隻感覺屁股涼颼颼的。

「萬歲爺,您這是有心事?」李景隆身上哆嗦兩下,笑道,「臣知這天下萬事都壓在您一個人的肩膀上,可是您也要愛惜自己的身子。天涼起風可不能大意,臣可是聽說您還沒用膳呢!」

從始至終朱允熥都是看著華殿的方向,沒有看他。

此時淡淡的開口,「你說,人生是什麼?」

李景隆驟然一愣,他萬想不到皇上召他過來,第一句就是這麼個話。

在他看來,人生是酒色財氣吃喝玩樂,權力勢力苦心鑽營。

人生就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能享受的早享受,能快活的早快活。把得罪他的人往死裡踩,從巴結他的人身上擠出好處。

人生就是,比其他人都愉快的活著,笑嘻嘻的看別人倒霉,然後自己悶頭顯擺。

人生就是,要弄得家大業大錢多地多,給子孫後代置下龐大的家產。

可這話,他不敢說。

他說了,可能走不出宮,抬著出去。

「朕問你呢,你說人生是什麼?」

李景隆想想,舔臉笑道,「回萬歲爺,臣以為人生啊,人生......」想著,他靈機一動,「人生就像是賭錢就像是打麻將,一會哭一會笑,永遠都不知道下一手什麼牌。」

「哈!」朱允熥一笑,「有點意思!」不過,隨即又搖搖頭,「可你比喻的不對呀,人生如牌局,但有的人會作弊。有的人生下來,就有輸不盡的家產。」

「況且牌局大起大落,尋常人的人生,哪有這麼波折?」

聞言,李景隆忙道,「萬歲爺說的是,普通人一輩子都是波瀾不驚淡如水,沒幾個像臣這麼不著調的。」

朱允熥依舊沒有看他,自顧自的說道,「依朕看來,人生就像是這樹上的枝葉。管他風吹日曬雨打,他自巋然不動。可待秋風起,它就要落葉歸根化作泥土!」

「萬歲爺至理名言,震耳欲聾振聾發聵。」李景隆笑道,「臣今日,又跟著萬歲爺學了不少!」

他嘴上如此說,心有幾分惶恐。

心暗道,「萬歲爺這是怎麼了,跟我聊這些我可搭不上話呀,可不是我強項啊!」

朱允熥臉上淡淡的,忽然嘆口氣,「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恰逢秋日,又驟聞故人離去,朱允熥有感而發。

「這........是皇上您做的詩?」李景隆驚道,「好詩好詩!」說著,不住的讚歎道,「臣鬥膽妄言,若不是臣親耳聽見,臣是不信是皇上您做的!」

「不是臣不信您,是古往今來沒有這樣的皇上啊。能安邦定國,武能開疆拓土。詩詞一道,還能寫出如此千古佳句。」

「這不豈不是羞煞前人?」

「臣今日有福氣,得皇上此詩,回去之後臣就命人寫下來,然後裱糊好,掛在家.........」

「行行行行..........」朱允熥扭頭,嘆口氣,「你可別拍馬屁了,朕聽了都心裏發虛。」說著,笑罵道,「詩是好詩,可用在此處一點不應景,你李景隆也是讀過書的人,這點見識都沒有?」

「臣那點見識,在萬歲爺面前.........」

「倒是蘇軾有一首詩,用在此處恰當!」朱允熥開口道,「世事大夢一場,人生幾度秋涼!」

驟然間,李景隆有些擔心起來,「萬歲爺,您今兒這是?」

「朕沒事!」朱允熥擺擺手,「只是聽聞劉三吾故去,心有些感懷而已!」

說著,指下身邊桌子上的奏摺,「他待罪還鄉彌留之際還給朕上了摺子,哎,自己還說臨老晚節有汙!他這一輩子呀,就想當忠臣孝子。朕倒是有些感嘆,他這一輩子兢兢業業,其實外人看來半點樂趣都沒有。彌留之際,還和朕說,不要賞賜不要謚號,連墳塋地都不要。」

李景隆再次想想,緩緩開口,「有志向的人,總想著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常人所想的樂趣,在他們心.........」

說著,他又馬上閉嘴。

因為他忽然發現,他話裡的含義似乎有諷刺皇帝的嫌疑。

「你接著說!」朱允熥卻覺得有理,開口道。

「人都有志向,有了志向才有奔頭。可所謂奔頭也不過是出頭,人出頭哪有那麼容易?一輩子就幾十年,出了頭就想著把名聲留住,或是再上一層樓。」

「就像皇上您說的落葉,到最後誰也逃不過落葉歸根。劉學士彌留之際,上書皇上推辭賞賜,大概也是想開了。」

朱允熥看著他,「什麼想開了?」

李景隆硬著頭皮道,「人都有名利之心,之所以劉學士晚年待罪,也脫不了名利的緣故。」

這話,朱允熥頗為認同。

劉三吾等人,準確的說他們那一派,在朱允熥登基之後想著影響這位新皇帝,成為他們預想的那樣的帝王。同時,也生出了些別樣的心思來。

科舉一案,只不過是導火索。即便沒有科舉,以後以劉三吾為代表的清流,和凌漢等人代表的實幹派也會發生衝突。

「老人們常說,人總是最後幾年才能把這輩子看通透。」

李景隆繼續說道,「許多這輩子放不下的東西,到最後才發現也就那麼回事。就是人們常說的,釋然。」

「他跟皇上您說,什麼都不要也不求,在臣看來,其實也有幾分悔過認罪的意思。」

朱允熥開口道,「他還在摺子,勸誡了朕。」

「劉學士畢竟教導過皇上,內心深處還是希望皇上做個有道明君。不能親眼看著皇上超越歷代帝王,大概也是有些不甘吧!」

話音落下,朱允熥沉默許久,一直看著遠處的華殿。

半晌後之後,站起身,「走,陪朕用膳去!」

李景隆馬上起身,跟在朱允熥身後。

風更大了,秋風穿過他的蟒袍,坐過花盆的地方,涼颼颼的冰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