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73章又有人告狀?
「那些年,那仗打得呀,遍地都是死人!」

飯桌邊,老太太嘆息著繼續說道,「我跟著父親丈夫家人一路跑,路上遇到潰兵,把我們搶了個乾淨。後來,好不容易逃到了應天府!」

「才過幾年消停日子,又趕上洪武爺攻集慶路,帶著大軍過江!」

「洪武爺一來,城裏就亂了。守城的大元達魯花赤抓民夫,搜刮錢財,我父親兄弟都被抓了去!」胡老太嘆息道,「後來,他們都死在了城牆上,做了刀下鬼!」

老爺子臉上的笑容,頓時沒有了。

不知為何,朱允熥覺得老爺子的氣勢,變得有些局促起來。

「又過幾年,你丈夫也死在了城牆上。這回,是洪武爺下令修城牆,是吧!」老爺子輕聲道。

「都是命!」胡老太微微笑笑。

「老姐姐!」老爺子忽然開口,「你家破人亡,家境敗落至此,都是大明打仗鬧的,你不恨嗎?咱聽你,說的可都是洪武爺的好哇!」

「恨的是世道,不是人!」胡老太繼續說道,「要是沒洪武爺,天下說不定還有多少人要死。百姓本就是螻蟻,真亂世的時候沒人在乎。洪武爺奪了天下之後,善待百姓,就是大恩!」

朱允熥見老爺子心情不好,「爺爺,大亂才能大治,天下數百年一輪迴,非人之過也!」

記住網址m.wxsy.

「話是這麼說!」老爺子道,「但當年,畢竟是殺人太多了!」

亂世,人不是人。

當年老爺子在淮西濠州從軍,攻定遠,下滁州,佔和縣,一路攻城略地,在羽翼未豐之時,手下又都是殺人不眨眼的莽夫,有些違心事,也是做了不少。

農民起義,其實最為殘酷。這些人一開始,只有殺戮才能活下去,對於世界,更多的是破壞。

而等到羽翼豐滿之後,才打出山河奄有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的口號。(這是劉福通的口號,朱元璋屬於北方紅巾一脈,也用!)用來安撫人心。

再往後,大明勢不可擋,傳檄天下,對北方怒吼,驅逐韃虜,恢復華,陳綱立紀,救濟斯民。

「娘,貴客,吃飯吧!」飯都好了,胡老三在邊上喊道。

「貴客,請!」胡老太笑道,「過去的事呀,都過去了。亂世道沒了,咱們都好好活。現在世道太平,只要兒孫們勤快認乾,家業總能興旺起來!」

老爺子展顏一笑,「老姐姐,您這話在理,咱聽著,比讀書人說的都強!」

胡家的小院裏,頓時滿是歡聲笑語。

大塊的魚肉擺在粗陶盆,炒得金黃的雞蛋,還有李景隆買來的酒菜。只有一張桌子,樸不成李景隆等人,便和胡家的孩子們,一人捧著一個碗,蹲在地上吃。

見胡家熱鬧,莊鄰們不免好奇,胡老太又讓兒子,把莊子裏年紀大的,德高望重的老者請來作陪。

這下,朱允熥都沒地方坐了。桌子上都是頭髮花白的老頭,咧著缺牙的嘴,笑著說話。誰家的收成好,誰家的兒女孝,誰家孫子多,誰家牲口壯。

老爺子被一群老人簇擁在間,笑得歡暢。朱允熥端著飯菜上尖的飯碗,在院子裏找地方。

李景隆這廝,正坐在一個倒扣的木桶上,愁眉苦臉的看著手裏顯得有些粗鄙的飯食。

「吃不下去?」朱允熥過去,問道。

「還行!」李景隆站起來,微微欠身。

他肯定吃不下去,他李景隆出身尊貴的公子哥,從小錦衣玉食的,這種農家飯,連他家下人吃的都不如。

「起來!」朱允熥用胯一撞,心安理得的佔據李景隆那個倒扣的木桶,舒服的坐下,笑道,「吃吧,別有一番風味。再說,我看胡家媳婦是個乾淨人,做菜的傢夥都收拾的乾淨!」

李景隆站著,正靠著驢的食槽,苦著臉,「可他家的爺們,是收大糞的呀!」

「又沒讓你吃大糞?」朱允熥怒道,「愛吃不吃,不吃餓著!」說完,大口的扒飯起來。

味道,自然不算好,和宮裏的比起來不值一提。

可是一見邊上,胡家幾個恨不得把腦袋埋在飯碗裏,大口吃著的孩子。朱允熥感覺,這飯也挺有滋味。尤其是金黃色的雞蛋,入口噴香。扒及下飯,發現混合了麥豆的粗糧飯,埋了許多燉入味魚籽。

他不由得抬頭,朝邊上望去。

正給孩子們碗添魚湯的胡家媳婦,也看向這邊,靦腆羞澀的一笑。

李景隆左手拖著飯碗,慢慢蹲下,看看那邊,小心的說道,「殿下,您若是愛吃農家飯食,改日賞臉,去臣的莊子上。前日臣吃了一頓鴿子肉丁醬拌飯,滋味頂好,還有酸梅湯..........」

「你那是農家飯嗎?」朱允熥怒道,「鴿子肉丁?你吃的比孤還好?」說著,忽然一笑,「老李,你吃不吃,你再不吃,可就沒有了!」

李景隆一愣,正想著這話什麼意思,忽然感覺臉頰上有熱氣噴來。

一轉頭,正好遇到一顆碩大的驢頭。

媽呀一聲,李景隆差點嚇得摔倒。原來是邊上那頭驢,把腦袋從窩棚裡伸出來,正大口吃著他碗裏的飯。

見李景隆驚呼,那頭驢翻個白眼,咧著大嘴,長長的舌頭繼續卷著。

可憐曹國公一碗飯還沒吃,竟然被驢先給用了。

此時,喝得美的老爺子在桌上回頭,對蹲著吃飯的侍衛們說道,「都吃了,吃乾淨!不許剩!」

頓時,李景隆捧著半碗驢吃過的飯,欲哭無淚。

「嘿嘿!」朱允熥在一旁壞笑。

天色已晚,酒足飯飽。

老爺子用草棍剔著牙花子,悠哉的起身,「天不早了,叨擾你們一頓,咱回去了!」

「貴客慢走!」胡老三行禮道,「不送了!」

「不嫌棄,下迴路過,家裏坐坐!」胡家老太太笑道。

「一定一定!改日再來看老姐姐!」老爺子說著,手在腰上亂摸起來。

見狀,朱允熥趕緊從懷裏掏出一塊溫潤的玉佩,遞過去。

「這東西您留著!」老爺子把玉佩遞過去,不等對方拒絕,鄭重的繼續說道,「咱姓皇,行,在京城還有些顏面。將來你家裏若是遇到什麼過不去的坎,拿著這塊玉,去京城蘇州街北巷沖西的甲子號院,找咱便是。」

朱允熥一愣,這是不是李景隆他們家嗎?

就聽老爺子又道,「那是咱外甥家,姓李,你拿著這塊玉佩,沒有辦不了的事。咱外甥辦不了,還有咱。將來咱死了,咱的孫兒也認!」

「這................」胡老太一怔,那玉佩已經塞她懷。燈火之下,玉佩泛著光澤,一看就不是凡物。

等她回過神來,老爺子和朱允熥,已是帶人走遠了。

「娘!這貴客可真是大氣,這東西,怕是值錢得很!」胡老三在母親身邊,小心的問道,眼睛直勾勾盯著那塊玉。

「刻龍的玉佩,能不值錢嗎?」老太太把玉佩交給兒子,「供好,以後不管家裏啥樣子,哪怕是餓死人,都不能變賣!」

「啊?」拿著玉佩的胡老三愣住,「為啥?」

「你過來!」老太太招手,趴著兒子的耳朵邊,輕說一句。

「啊?」胡老三又是一聲驚呼,雙腿一軟,竟然跪下,驚呼,「娘,真的?」

「小聲些!」胡老太看看外邊,客人們都走了,小聲道,「娘雖老,可不瞎。第一次見他,是滁州破城的時候,第二次見是大軍進應天府的時候,第三回是你爹死了娘去收屍,遠遠的見到他帶兵馬出城。」

說著,老太太手裏露出一枚銀元,「你再看這銀元的畫像,是不是有幾分相像?」

胡老三還不相信,愣愣的看著銀元。

「蘇州街,住的都是當朝國公。國公是他外甥,他姓皇,行,你說,不是洪武爺,還能是誰?」

「天爺!」胡老三這才相信,又是驚呼。

「好好留著吧,將來說不定就是咱們胡家的機緣!」老太太看看遠處幾個幫母親洗碗的孫兒,「這些銀元,除了買地之外,留出一些讓孩子們去讀書!」

~~

夜色下,馬車緩緩前行。

老爺子和朱允熥在車廂裡,品著香茶。

「爺爺,這農家飯還真是別有風味!」朱允熥笑道。

「別凈說好聽的,你能吃得下去才怪!」老爺子閉目笑道。

朱允熥也笑笑,「爺爺,您是沒看見,李景隆半碗飯,都讓驢吃了。您說吃乾淨,他不敢不吃,只能咬牙把剩下的吃下去!」

他本想逗老爺子開心,但是老爺子卻沒了。

「若是明年不打仗,國庫寬裕。咱想,把淮西那邊的賦稅再減減!」老爺子忽然嘆息說道,「當年,在淮西打仗,殺的太狠了!」

「理當如此!」朱允熥說道。

「哎,當年都是窮漢造反,不吃飽哪有力氣。」老爺子閉目說著,「走一處搶一路,造孽呀!」說著,忽然睜開眼,「你外公,常遇春那廝,最是恨人,他不但搶,還要殺,殺才!」

「當年種種,迫不得已,歸根到底都是蒙元無道,天下大亂所致。皇爺爺心懷天下,愛民如子,如今大明天下太平,咱們想著法的彌補就是了!」朱允熥寬慰老爺子。

「也只能如此!」老爺子說道。

朱允熥想想,「皇爺爺,今日在農家吃飯,孫兒心有感。百姓的日子,還遠算不上富足。京畿之地,天子腳下尚且如此,偏遠地區,定然更不堪幾分!」

「哎,慢慢來吧!」老爺子說道。

朱允熥給老爺子倒上茶,「孫兒想,宮裏的用度,還是多了些,一年要幾十萬兩。民生艱難,天下萬民供養皇室。不若削去一些沒必要的開支,積少成多用以民生!」

「準了!」老爺子道,「你召光祿寺的人,看著辦。一年省五萬,就能幹不少事!」

朱允熥還要再說,忽然車廂外,有人輕輕敲打。

打開小窗,問道,「怎麼了?」

樸不成臉色有些不好,小聲說了幾句,朱允熥臉色也相當精彩。

「怎了?」老爺子睜眼問道。

「皇爺爺!」朱允熥放下車窗簾子,苦笑,「有個事!」

「說!」老爺子不悅。

「又,有人告禦狀!」說完,朱允熥沒忍住笑了起來,「這回,一群百姓抓了一個官兒!直接送到了京城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