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02章祥瑞之子
(過渡章節,微水,謹慎觀看)

國逢喜事精神爽,皇太孫嫡長子降生,乃是大明天大之喜。

翌日朝會,部及在京品以上官員,皆穿著吉服上朝,恭賀皇帝,皇太孫。

「臣等恭賀陛下,喜得重孫,東宮昌盛,大明萬年一統!」

「臣等恭賀太孫殿下,後繼有人!」

群臣叩拜聲,寶座上的老爺子和朱允熥笑容滿面,很是受用。

「眾愛卿平身!」

「這古往今來呀!」群臣起身之後,老爺子在龍椅上朗聲開口,「開國帝王都是武功赫赫,但是他們跟咱比,命都沒咱好!」

朱允熥笑看老爺子大聲說笑,顯然老爺子還沉浸在重孫將生的喜悅。不然,往日這些自誇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說出口的。

「咱一介百姓們,既不是前朝的臣子,也不是前朝的勛貴,起兵反抗暴政,隻歷經十七年,便建立了這煌煌大明!」

老爺子極少誇讚他自己,也很是反感臣子們對他歌功頌德。此時,卻驟然說出一番自得的話來,讓群臣想介面稱讚兩句,卻有些摸不準方向。

一秒記住https://m.

朱允熥在老爺子身邊起身,微微俯首道,「皇爺爺乃天選之人,大明上應天意,下應民心。皇爺爺自當問鼎天下,為華之主!」

他心裏清楚,老爺子平日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裏卻對畢生的功績,甚為驕傲。

華歷代大一統王朝,漢高祖出身頗低,但也為一地亭長。晉乃篡,隋亦如是。大唐更別說,李家,本就是世代的貴族,還是隋朝楊家的親戚。

等到前朝大宋,趙家也是篡位而來,而且趙家祖上也是世代官宦,高居刺史。

歷代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君主,誰都不是白手起家。

只有大明,只有老爺子,從一無所有,到擁有天下!而且在除卻創業初期的艱難之外,後期面對北方強敵,幾乎是摧枯拉朽。

大孫子的馬屁,老爺子很是受用,繼續大笑著說道,「而且自古一來,帝王之家多猜忌。你們都是讀書人,看看歷朝歷代,父子兄弟相殘到了什麼地步?」

「可是咱大明朝,祖慈孫孝。咱的兒子們,不用為了咱屁股下面的椅子,跟紅眼雞似的內鬥,更不敢忤逆咱!他們兄弟之間,也還算和睦,兄友弟恭!」

「現在,咱又有了嫡重孫!開國皇帝,有此等天倫之樂的,可沒幾個吧?啊?」

群臣再次叩拜,「臣等恭賀陛下!」

臣們的讚頌還稍微有些矜持,武人之那些勛貴將領們,卻按捺不住了。

曹國公李景隆跪地大聲道,「陛下春秋鼎盛,身子康健。依臣看來,四世同堂也不算什麼!」說著,大聲道,「臣鬥膽請陛下給個恩典,再過些年,讓臣恭賀陛下,五世同堂,為千古皇帝第一人!」

丫,馬屁真是爐火純青!

朱允熥心暗笑之時,老爺子已經笑出聲,拍著龍椅上的扶手笑道,「好,咱就借你吉言,再加把勁兒,再見一代人!」

老爺子難得如此高興,臣們也不甘於人後,開始湊趣兒。

禮部尚書李原名奏道,「皇明嫡系昌盛,大明萬世一統,天下該普天同慶,為大明,為陛下與太孫賀!」

老爺爺想想,「應該是咱與民同樂,讓天下臣民都沾沾咱朱家的喜氣!」說著,沉思片刻,「尋常百姓家有了這種好事,都要請街坊鄰居親朋好友吃個喜,咱也不能落下!」

「嗯,傳旨!」

「京師之,凡.......五十以上老人,賞酒半斤,肉一斤。」

「十歲以上者,加米十鬥,鹽半斤。」

「七十歲以上者,加布半匹。」

「鰥寡孤獨,無兒無女者,此例加倍。著光祿寺,戶部禮部辦理,即日撥付,不得延誤!」

「吾皇聖明!」群臣再次稱頌。

老爺子又道,「咱當年起兵時,朱家人丁稀少骨肉飄零,數十年來上天庇佑,祖宗有靈,才有人丁興旺。」

「傳旨,都鳳陽,定遠,滁州三地,免除三年賦稅,百姓徭役也一應免除!」

「還有刑部,關押人犯可酌情赦免,非大奸大惡之輩,減免刑罰!」

「此等聖旨,明發天下各府縣!」

老爺子真是高興壞了,各種恩德賞賜不要錢一般的賞出去。

忽然,朱允熥心裏有些吃味起來。老爺子這麼寵愛重孫,那將來自己要是動手打孩子,老爺子會不會脫鞋抽自己?

想了一會,朱允熥心得到一個答案。以後打孩子,不能讓老爺子看見!

「陛下,皇重孫可有名字?」臣之,書舍人大學士劉三吾出列拜道。

朱允熥一笑,替老爺子回道,「降生之時,皇爺爺已經給取了,朱奎!奎,首也,大之美玉也。」

「陛下聖明!」臣,翰林學士方孝孺出列,行禮道,「皇重孫乃陛下嫡重孫,更是皇太孫嫡長子,位列東宮乃是大明正統,國家代代有傳人,乃天下百姓之福。臣鬥膽,皇重孫殿下,何時授予金冊!」

這些讀書人,還真是頭鐵!

他話裡話外的意思,無非就是嫡長子乃是大明未來的合法繼承人,朱奎剛生下來,就要授予金冊,確定他是帝國未來的合法繼承人,而且還要和以後朱允熥其他兒子們,在身份上拉開距離。

嫡重孫,儒家禮法之下,無論是民間百姓家,還是天家皇室,都是寶貝的寶貝。而朱奎的身份,也註定了他一生下來,就會讓這些臣們認為,是順理成章的,未來東宮之主。

尤其是老爺子親手制定的祖訓說道,嫡長子為當仁不讓之繼承人。誰反對,誰就是亂臣賊子。

但,在朱允熥看來,現在說這個,未免太早了些,而且有些太不確定了。

「奎兒剛剛降生!」朱允熥開口道,「尚在繈褓之,說這些還太早。」說著,朱允熥隨意的一笑,繼續開口,「怎麼,諸位學士這麼早就想著以後了?就算要給孤的嫡長子當老師,也要等到他到了開蒙的年歲再說!總不能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教他治國之道吧!」

官集團的私心,被朱允熥一語點破!

其實也不算什麼私心,只是他們都視為帝師是畢生的最高榮譽。若老爺子當真現在就冊立了朱奎,少不得這些人身上又要加封出太子少師,少傅等官職來。準備等孩子大後,交給他們教導。

嫡長子雖然有法統的地位,但朱允熥不想太早立下繼承人。

一來是,他將來要當很長時間的皇帝。

二來是,他會有很多兒子。

過早立下繼承人,其實對他,對將來其他的孩子們,對朱奎,都未必是好事。

「咱大孫說的有理!」老爺子也開口道,「剛生下來,眼睛都沒睜開呢。咱都沒急,你們急啥!」說完,看了眼旁邊站著的樸不成。

隱藏的潛台詞,皇帝不急太監急。

就這時,殿外忽然有羽林捧著加急的軍報呈上。

「哪裏的事?」老爺子微微皺眉,開口問道。

殿外羽林宿衛朗聲道,「陛下,雲南黔國公百裡加急!」

「拿上來!」朱允熥站起身,從禦階上走下。

稍後,軍報到了手裏。本來朱允熥心還有些緊張,是不是雲南邊疆有事。但一看戰報,滿是歡喜。

「皇爺爺,大喜呀!」朱允熥笑道,「緬甸七寨作亂,被黔國公沐春,指揮使何福率兵千三日平定。斬首蠻兵兩千,俘獲土司兩人,蠻人三千,牛馬無數。」

一場邊疆小勝,雖放在往常有些微不足道,但在此刻,卻有著別樣的含義。

「雙喜臨門!」老爺子在龍椅上笑道,「咱剛得了一個重嫡孫,沐春就在雲南打了一個勝仗。那些土蠻子,總是不肯安生,一年半載就要鬧上幾回。癩蛤蟆上腳面,恁地膈應人!」

「傳旨給沐春,桀驁不服王化的蠻子,不知忠義怎麼寫的土司,讓他處理了。」

老爺子的意思是,讓沐春自己看著辦,是拿刀子砍了,還是挖坑埋了,隨意!

將來要改土歸流,蠻族之地王法,道義是講不通的。誰拳頭大誰有理,雖然有些殘酷,但最適合的辦法就是叢林法則。

殿臣們雖有人不忍,但也沒有多言。武人們更是紛紛點頭,彷彿天經地義一般。

忽然,武臣李景隆急忙出列,跪倒道,「陛下,臣有奏!」

「說吧!」老爺子道。

「皇重孫剛降世,大明邊疆便有勝仗,乃是天賜的祥瑞之兆!」李景隆小心地說道,「但,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擁有四海,四海之內皆大明臣民。這時候殺戮太過,有傷陛下喜得嫡重孫之喜...........」

「嘶!」老爺子咬了下後槽牙,開口道,「你說的對,你說的對!」隨後,又道,「這當口,是辦喜事,不是殺人的時候。傳旨沐春,隻除首惡,其他的發與官軍為奴。」

「陛下聖明!」李景隆叩頭道。

老爺子從龍椅上起身,笑看李景隆,「你方才那句祥瑞之兆,深得咱心。咱的嫡重孫生下來就給國家帶來喜事,命格高貴福報無量。」

說著,目光落在朱允熥身上,滿是柔情,「封,皇嫡重孫朱奎,為吳王,即日起全套親王儀仗。加封曹國公李景隆太子太保,大學士劉三吾太子太傅,吳王年長後,入詹事府讀書!」

吳王,老爺子沒當皇帝時的王號。

朱允熥未正位東宮時的王號,大明最珍貴的藩王名號。

此刻,落在朱允熥嫡長子,剛剛出生的朱奎頭上。

含義,不言而喻。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