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42章震虎
這人,或許有幾分不同的見解。

朱允熥看著卑微跪著的崔民哲說道,「你且說來!」

「高麗雖沐華教化,但與原又截然不同。我原天朝,自唐以來,興科舉暢言路,廢世家,尊皇權,使聖主獨掌乾坤,而百姓亦有晉身之路。」

這話是對的,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下面的百姓,有可以向上的通道。不讓固有特權階級,長期把持國家權柄。

唐,是華夏聞名的分水嶺。唐之前,華夏是貴族統治。唐之後,科舉大行其道,使得百姓家的子弟也能走入統治階層,改善了各階層的矛盾,化解了國家的不穩定。

蒙元不開科舉,不讓普通百姓有向上的通道,所以享國不到百年。而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老爺子在登基之後,格外重視科舉,重視改善百姓的地位。

「大明寒門學子,乃是美談。官員從百姓來,方知百姓的疾苦。」崔民哲繼續說道,「可高麗卻截然不同,百姓如豬狗,世家大族和高麗王族共治高麗。學堂等地,收的都是大家子弟,普通百姓不能讀書識字。」

「高麗土地十之七都在世家手,號令凌然於官府之上。若無他們相助,則政令不能通達,上下不能一心。而此輩貪婪,毫無忠心之心。面上歸化大明,實則暗藏私心。」

「和他們相比,天朝畢竟是外人,做的再好,百姓在他們教唆下,也只會認他們,而不認大明!長此以往,高麗餘孽必將死灰復燃,為大明之亂也!」

不能小看這些世家豪門的力量,高麗國內崔,鄭,樸等姓源遠流長,在民間有著莫大的人望。而且這幾個姓氏,子孫繁多,彼此同氣連枝不可小覷。

莫說是這些如漢時世家一樣的高麗的大族,就算是大明那些鄉野士紳,都有著極高的號召力。這個時代,皇權不下鄉,這些人就是國家的基礎柱石。

首發網址https://m.

後世清軍入關,以少民臨大國,能順利的統治原。就因為多爾袞聽從了洪承疇等人的計謀,大明各官員官復原職,各司其職。士紳財產一應保全,安撫百姓。

華歷代帝王打壓之下,士紳還有如此的能力。更別說,傳承了數百年的高麗名門望族!

「依你之見呢?」朱允熥微微一笑,「高麗若為大明之土,即行大明之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王不與世家共天下,更不容他們做大。拉攏撫慰是有限度的,既然滿足不了這些高麗的世家,那是不是只有一個辦法!」說著,喝口酒,冷冷道,「殺?」

「不但要殺,還要大殺特殺!」

崔民哲朗聲道,「逆賊李成桂在位時,就已經開始打壓世家大族,清查他們的田地人口。如今臣叩請皇太孫,繼續行之。」

「把世家大族之田,分與百姓,陳明他們的罪狀,必能換得百姓擁護!除惡卻世家大族,還有寺廟,舊勛貴等財產礦山,一應收歸樞,還利於百姓。」

「世家大族,無須大明殺之。殿下拉攏高麗內落魄小族,寒門學子等,許已重用,給與權柄。他們自會對舊世家大族動刀,殿下只需坐觀幕後,看他們相鬥。」

「以忠心大明之人為刀,殺盡高麗舊人。不但殺舊臣,舊勛貴,世家大族等。高麗王族,王姓李姓一併誅殺殆盡,徹底讓高麗,擺脫舊日國情!」

拉一幫,打一幫,看他們自相殘殺。這事,歷史上的例子數不勝數。更是作為統治者,最有效,也最簡單的手段。

「殿下若在高麗境內行科舉,建學校,勢必高麗寒門學子,眾志歸心。再給予百姓恩德,輕徭薄役,行大明富足之策。不消數年,高麗必成大明疆土,世代不可分離也!」

「再加以分封,事半功倍!」朱允熥補充一句,沉思一會,淡淡的說道,「你下去吧,在外面等著。」

崔民哲微感失望,他是個聰明人,更是個有野心的人,此次冒死求見,就是為了謀得皇太孫的賞識。但是現在看來,皇太孫的態度,似乎並未如他想的那般。

可他也不敢多言,重重叩首之後,跪著退了出去。

「這人倒是個人才!」他出去後,朱允熥對眾人笑道,「有幾分見識!」

「臣也覺得此人有幾分見解,能當一把好刀!」藍玉笑道,「只是,殿下既然賞識他,為何不賞賜他!」

「恩出於上,不可輕予!」朱允熥露出幾分壞笑,「再說,給狗骨頭之前,都要讓狗兒坐下,聽話!」

「殿下聖明!」眾臣笑著稱頌。

這些高麗的臣子們,在他們心,其實和狗也沒有半點分別。

「皇爺爺早就許了孤專斷之權,高麗的事孤說了算!」朱允熥轉頭對傅友德說道,「孤這幾日就要回朝,和皇爺爺商議下高麗以後的事,漢城這邊,還要瀛國公帶兵坐鎮。」

「給你五萬兵馬,暫為漢城都督。信國公湯和,帶一萬五千人,坐鎮樹州,遼王十四叔,留一萬兵馬,鎮守平壤。」

高麗全境還有一些尚未歸順的地方,需要軍隊。而且這麼大的地方,也不能讓一個人,帶著十幾萬大軍駐守。

「切記!」朱允熥正色道,「如今高麗為大明之土,不可再放縱士卒,燒殺搶掠,姦淫女子等事。」

「臣遵旨!」傅友德說完,微頓道,「那,高麗的政事?」

「高麗降臣之,有些可用之人,孤留給你,組成臨時行省參政班子,他們只有建議權,沒有處置之權,更不得有兵權!」朱允熥開口道,「那個崔民哲,留給你做一個參軍,幫你參贊出主意!」說著,話音轉冷,「如今大明大勝之威,相比沒人敢造次,又不聽話的,你不必請旨,直接殺了!」

「臣儘力而為,只是臣一介武夫,腦力都是殺人放火,治民這事,還望陛下和殿下早日決斷,派遣能員乾臣前來!」傅友德笑道。

此時一直沒說話的李景隆忽然開口道,「殿下,既高麗已為大明之土,高麗這名不能再用了吧?不如,殿下禦賜一個?」

「高麗之名確實不妥!高麗高麗,高大壯麗,哼!國不大,口氣不小!」朱允熥笑笑,沉思片刻,「以後,就叫大明遼北行省!」

眾臣贊道,「殿下仁德,遼北百姓之幸也!」

「沒事,就退下吧!忙了這麼多天,也出去樂呵樂呵!」朱允熥微微一笑,「藍玉!」

「臣在!」藍玉俯首。

「宮任何財物,只要不帶龍鳳的,你們盡可以取了去!另外嘛!」說著,朱允熥狹促的一笑,「逆賊李成桂美人眾多,你就別打人老婆的主意了,畢竟也是一國之母。」

藍玉頓時大窘,身邊眾人都不懷好意的笑了起來。不怪朱允熥格外交代一句,他曾有過這樣的前科。當年若不是姦汙了人家蒙元皇帝的老婆,也不會有那麼多罪狀。

「臣,早就過了那個歲數!」藍玉面紅耳赤,「不會如此孟浪!」

朱允熥笑著擺手,卻在眾人出門之時,再次開口,「燕王留下!」

朱棣身影一頓,慢慢站住。

屋內只剩下他們叔侄二人,朱棣心揣測,朱允熥到底要說什麼。

「坐!」朱允熥抬手,讓朱棣坐下。

而後,竟然親自給朱棣滿上一杯酒,神色溫和至極,一時讓朱棣有些惶恐。

「打了一個多月,還沒好好和四叔喝一杯,嘮嘮家常!」朱允熥笑道,「方才我說的分封,四叔心是不是些非議?」

朱棣硬邦邦的說道,「臣不敢!」

「其實,高麗的善後問題,建行省,興科舉,清查田畝等事,我就早秘折呈給了皇爺爺,相比此時樞已經有了決斷。」

這是實情,朱允熥做事一向是走一步看三步。建立遼北行省等事,不是三五日就能定下的。他早就給老爺子去信,闡明自己的態度,陳述利弊。

「可是分封的事,我沒和老爺子說!」

朱棣心冷笑,「你敢說,老爺子就得抽你!把他兒孫都分到這苦寒之地,你看他惱不惱?」

「四叔,你是第一個知道的!」朱允熥又道,「我可以不當著你面說,甚至當作沒這麼想過。等回京之後,直接讓皇爺爺下分封聖旨就是。那時候,你才是........措手不及!」

朱棣頓時心驚,「他什麼意思?」

就聽朱允熥又道,「之所以當你面說,一是這場打仗你我叔侄連心,我不想瞞你。二來,我敬你,所以當著你面把心所想說出來。三嘛,我不想做,你心裏罵的陰險小人!」

「分封是國策,不是我為了削藩,更不是為了給你添堵!」

朱棣一時啞然,他萬想不到,朱允熥居然直接把這些問題,擺到了台上。

「臣不敢!」

「你我叔侄二人,還要說假話?」朱允熥一笑,「說實話,你在我心,並不是威脅,我敬你,用你之心,遠大於要削弱你之心!」

說著,朱允熥看著朱棣的眼睛,「是你心,總是以孤為威脅罷了!」

「臣不敢!」朱棣趕緊站起身,請罪道。

朱允熥一句話,他渾身汗毛都豎起來了。

「你怎麼想是你的事,孤也不能事事都和你解釋。現在孤是君,你是臣。這次,孤念你征討高麗有功的份上,能和你解釋幾句,安撫於你。可是下次呢?難道孤,日後無論做什麼,都要和你燕王解釋?」

朱棣瞬間汗如雨下。

「你去吧!今日事,今日話,孤說了就算!日後如何,你自己琢磨!千萬別,人無傷虎心,虎有害人意!」

說完,舉杯飲酒,竟再也沒有看朱棣一眼。

而朱棣背後,已經被冷汗濕透,彷彿水裏撈出來的一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