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85章 開封
侯庸是個好官,泡在雨中的官服,都打著補丁。

聽著他的咆哮,朱允熥一點怒意都沒有,反而一直在微笑。

等對方喊完了,喊累了。

朱允熥淌著水,抓著對方浮腫的雙手,柔聲道,「臨行之前,皇爺爺說,此次大災。我朱家和中原百姓,一道扛!」

「河南即是大明,萬裡錦繡也好,半壁風雨也罷,都是大明江山!」

「孤來此處,為的是讓百姓們知道。」

「大明,和他們同在!」

「他們,也即是大明!」

侯庸通紅的雙眼忽然一酸,一下跪在雨中,嚎啕大哭,「殿下,河南,慘呀!」

「孤知道,皇爺爺也知道,天下人都知道!」朱允熥扶他起來,看著對方的眼睛,「所以,孤來了!孤和河南共進退,天下和河南共進退!」

侯庸濕漉漉的袖子一擦眼睛,大聲道,「請殿下隨臣進城!」說完,虛弱的身體擋在朱允熥的面前,大聲道,「臣為殿下開路!」記住網址m.wxsy.

又大聲對著隨行的衙役們喊道,「速速回城,通知百姓人等,皇太孫親至,開封有望,河南有望,中原有望!」

「是!」那些衙役們,大叫著在洪水中撲騰,有的人乾脆變跑為遊。

朱允熥來了,他帶來的,是精神的力量。

我們這個民族,一次次戰勝天災人禍,靠的就是精神的力量。

這時代的百姓,淳樸得猶如白紙,一絲希望對他們來說就是天堂。

周王朱橚看著在水中,不用任何人艱難行走的朱允熥,不由得心中感嘆,「四哥,你註定是白忙活呀!」

想完,快步跟上朱允熥。

千年古都開封,千年之中始終在和黃河對抗。所以現在的開封,建在了高處。

儘管是這樣,城牆外的積水也達到一個成年男子腰部的位置。

「黃河是在鄭縣邊上決口,正好挨著開封沖了過去!」侯庸一邊走,一邊和朱允熥說道,「這幾天雖然也有大雨,可決口的地方沒有繼續擴大。臣下令,軍民人等全部上陣,沿著開封城,築了三道壩。現在看來,一時間開封城還淹不了。只是」

「只是周圍幾個縣,全完了。大城能守,鄉下全淹了。每日,都有屍首順著洪水飄來,慘不忍睹!」

城門就在眼前,朱允熥心情沉重。

「城內可缺糧?」朱允熥開口問道。

「尚能堅持!」周王朱橚說道,「除了官倉之外,臣把王府的私倉也打開了,若是再不夠吃,臣就請旨開軍倉,動軍糧!」

「其實現在還不是最難的!」侯庸也開口道,「臣擔心的是,洪水過去之後,百姓衣食無著!」

「孤已經下旨,各地的糧食都在往這邊來。孤方才說了,河南就是大明,決不讓拋棄一個百姓。」朱允熥說道,「不單是現在救災,給糧。還有災後的重建!」

「河南百姓,感念天恩!」侯庸更咽。

「沒有天恩!」朱允熥抬頭看著依舊陰沉的天空,「是天,有愧河南!」

突然,就在朱允熥將要走進城門之時,視線中出現一隊挑著扁擔的隊伍。其中有老人,有婦女,有官吏。

朱允熥問道,「他們是?」

「他們是往前面堤壩上送土石的!」侯庸道。

隊伍最前面的老人,被扁擔壓彎了腰。他詫異的看著眼前長長的隊伍,詫異的看著隊伍中,高揚的龍旗。

城外,還有滿是扛著沙包加固城牆,阻隔洪水的百姓。他們似乎不是官府抽調而來的,因為這些人中有老有少,有書生有生意人。

他們在自發的,保護他們的家。

為了這個大家,有人不惜拆了自己的小家。外城城郭的那些民居,已變成對抗洪水的材料。

這些百姓的表情,絕望中帶著兇狠,帶著不屈。各個都咬著牙,奮力向前。

朱允熥親眼看到,兩個似乎剛束髮之年的讀書郎,扛著沙包一次次的跌倒在泥水之中,又一次次倔強的站起來。

每當他們把沙壩加固在洪水來臨方向的堤壩上之後,目光都會深情的望著身後的城牆。

城內,有他們的親人,有他們的家。

漸漸的,這些人的目光如同那位老者一樣,都被龍旗吸引,停下了手中的活。

「鄉親們!」侯庸跑到一塊石頭上,大聲喊道,「皇太孫殿下來了,千歲殿下將在此處,跟咱們一塊救災!剛才殿下說了,河北,山東,湖北,江蘇,安徽,北平乃至遼東,都有救災隊伍朝咱們這邊來!」

「殿下說了,天滅不了咱們河南。大明,不會拋下咱們這些百姓!」

四周,死一樣的沉寂,只有淒冷的風雨。

然後,救災這風雨之中,無數人嘶吼著歡呼雀躍起來。

那些手持兵丁的軍人,在城牆上嘶吼。

那些在堤壩邊滿身泥土的百姓,在洪水中嘶吼。

那些在城內,默默付出的婦孺百姓,更咽著嘶吼。

「大明!大明!大明!」

開國剛不到三十年,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大明,正是百姓的信仰精神所在。

這天下,每一個百姓,都驕傲的以明人自居。

明,是他們血脈中根深蒂固,刻在了基因之中,最信任的,最依賴的。

明,不是朝廷,不是官府,而是他們質樸的觀點中,歷代先祖繁衍生息的整個華夏。

「把物資運進城!」

朱允熥緩緩下令之後,一下扯開蓑衣的繩索,露出身上五爪金龍的袍服。

「給孤,戴冠!」

王八恥錯愕之後,趕緊從一個匣子中,捧出皇太孫的金冠。

金冠,龍袍!

風雨,龍旗!

江山,百姓!

朱允熥緩緩向前,走到挑扁擔的那位老者面前,在對方不可思議的目光中,把重重的扁擔,扛在他養尊處優的肩膀。

「殿下!」周王朱橚大驚失色。

「殿下!」侯庸大驚跪倒。

「孤當年在撫州就說過,一肩不挑,何以挑天下。孤來河南,不是來做樣子的!」朱允熥挺直脊背,對東宮護衛們大喊,「你們也沒力氣了嗎?」

「兄弟們!」李景隆大呼一聲,「跟上千歲!」

呼啦,那些一路疲憊的護軍們,一股腦上前,從那些虛弱的百姓手中搶過扁擔。

「走,上堤壩!」朱允熥大喝一聲,再次轉身風雨之中。

「四哥!」周王朱橚心中再嘆息,「你不是沒指望,你是沒希望呀!皇太孫仁德至此,將來你有二心,天下沒人幫你呀!」

心中嘆息之後,快步跟上朱允熥。

此刻,皇太孫隊伍的最後,幾個壯漢抬著的架子上,朱高熾面色蒼白的看著眼前一幕,臉上滿是動容。

一路上,他始終想著,皇太孫到了開封之後,會如何舉措。

又在反覆思量,若自己是皇太孫,該當如何!

甚至,對朱允熥頑固的,一定要來距離決口最近的地方,有些嗤之以鼻。

可是現在,當他看見朱允熥挑著扁擔前行,心中卻是無比震撼。

他似乎懂了,皇太孫,代表著大明。大明兩個字,就是對百姓最好的安慰。

而皇太孫親自上堤,更是給了闔城百姓,吃了顆定心丸。

更是讓淒風苦雨中的百姓,已經被洪水沖冷的血,熱了起來。

「放我下來!」朱高熾輕聲道。

他緩緩下來,揉著酸疼的腿,咬著牙步步向前。

「世子,您身子不好,何必撐著?」

推開身邊的太監,朱高熾滿臉堅定,「我也是皇明的子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