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77章 海防
盛夏,驕陽似火。

不遠處的花園中,時常傳來些許蟬鳴。

東宮景仁殿中,朱允熥坐在寶座之後,召集群臣議事,文武匯聚一堂。

「殿下所要的海軍,太過費錢了!」

鐵鉉坐在臣子的第二排,起身開口說道,「臣在福州為左參政,襄贊靖海軍軍務時就發現,儼然就是吞金獸。去歲臣在福州海關上,奉旨截留了六萬銀子,命福州船政司打造戰艦,數次核算之下。殿下要求的那種可以遠航,長達十餘丈,載重一千五百石左右的大船,居然還不夠造三艘的!」

「而且,這還是只是船,還沒算配備的火銃火炮火弩等火器。這種船,建了之後,常年需要精修維護,更是一大筆錢」

殿中,群臣默默聽著。待聽到六萬銀元的時候,武臣們還沒所謂,這些人對金錢沒什麼概念。可是文臣們明顯露出肉痛的神色,尤其是戶部工部的官員。

「福州的船也快建好了吧?」朱允熥忽然打斷鐵鉉,開口問道。

鐵鉉一頓,開口道,「臣離福州時去船廠看過,最快今年冬可下水。」說著,又道,「為了殿下要的船,福州船政召集工匠兩千人,日夜趕工,不敢半分懈怠!」

海軍就是要燒錢的,十年陸軍百年海軍。若不趁著現在大明武風正盛,推動海軍的成型,以後說不定又要拖到猴年馬月。

未來,是海洋的時代。一秒記住https://m.wxsy.

華夏的文明,絕不能只在陸地上繁衍生息。

朱允熥開口笑道,「靖海軍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海防,雖然花了些錢,但是從建軍到現在,起碼倭寇不敢隨便來了吧!」說著,端起茶飲了一口,繼續道,「大明有萬裏海疆,大海之上還有無數藩國,沒有可以遠航的海軍怎麼行?前幾日,琉球上了摺子,希望天朝派使者去冊封。若是沒有可以遠航的大船,天朝威儀何在?」

「你們還別覺得這是面子事,大明水師歷來是軍中之重。當年皇爺爺平陳友諒,滅張士誠,水軍居功甚慰。不過大明可不是只有江河,還有大海!」

「水軍將士岸上列陣水上跳船廝殺都是好樣的,可到了海上未必如此吧。而且現在戰艦上多用火炮,水手炮手也必須長年累月的訓練。所以海軍必須要精,不但要能守護大明海疆,更要能啟帆遠航打出去!」

戶部尚書傅友問開口笑道,「殿下的心思臣等都明白,只是朝廷本就養著百萬大軍。如今又要建海軍,這錢從哪來?國庫雖說這兩年有所寬裕,可也架不住流水一樣的花。」

「你總是哭窮!」朱允熥笑了笑,沉思一下,「傳值給傅友德還有在高麗布政司,每年湊三十萬的款子,給靖海軍專用。樹州港(仁川)的關銀不比上繳國庫,五軍都督府派人監管,專款專用!」

「這怎麼行?」傅友文大急,忙開口道,「其實,幾十萬的花費,擠擠也是能湊出來的。再者說,高麗乃大明之地,哪有關銀交給五軍都督府的道理。況且,樹州港是戶部幫著興旺起來的!」

作為從大明直達高麗的海港,樹州在高麗局勢趨於穩定之後,再加上嚴重依賴大明經濟,已經是朝廷一個不大不小的財源。往小了說,戶部不能拱手相讓,往大了說,文官們絕對不願意看到,武人們把手伸到了財政上。

「你說的,能湊出來。以後跟你要錢,就別再哭窮!」朱允熥笑道。

傅友文神色有些尷尬,「哭窮,是臣的本分!」

「臣有事不解!」徐輝祖忽然開口道,「靖海軍這樣的海軍,殿下打算建幾支?」

話音落下,眾臣耳朵都豎了起來。

「多多益善!」朱允熥說道,「地分南北,海亦如是。萬裏海疆,就靠著這點海軍,還是單薄了些!」

「可大明水軍,又置於何地?」徐輝祖繼續道,「如今天下各處,有巡船一千三百多,戰船一千三百多。別的地方不說,光是京師新江口就有大船八百艘,漕船八百艘。另有遠洋寶船兩百五十艘,兵士近十萬。」

朱允熥沉思片刻,「你不說這個,孤也要說!」說著,再沉思一下,皺眉道,「大明四海昇平,水軍實在用不上這些。你們五軍都督府看一下,合計合計。有多少能轉成遠洋海軍,靖海軍遠在北疆,而南方如廣東福建一帶沿海,尚比較空虛。」

「至於水軍那些在海上不堪使用的戰艦,看看能不能發賣給民間!孤可是聽說,很多商人在造船廠排隊等著買船!」

徐輝祖也是沉吟一番,開口道,「殿下聖明,這倒是個辦法!」

其實他開口所說這些,不是在和朱允熥說大明水軍如何強大。而是從側面提點,大明的水師體制已經有些臃腫了。若現在不整治,再過些年,恐怕就會腐化糜爛,成為擺設。

大明路上有九邊,常年累月的和韃子廝殺,越戰越勇越戰越強。但水軍無戰事,只會越來越弱。

其實對於海軍的重要,此時的文臣武將們也完全能看得到。這時的大明,如日初升,完全不似後來那般迂腐短視。

朱允熥再看看鐵鉉,「信國公病故,靖海軍指揮使一直出缺,倉促之間朝廷也沒有合適的人選。鼎石,你和靖海軍上下打交道日深,不如你去暫帶些時日!」

話音落下,文臣們都詫異的看著鐵鉉。

雖然此時朝堂上文武尚無分出高低,但自古以來文貴武賤。好好的文官,東宮近臣,給轉成武官,這不是等於發配了嗎?

「臣,叩謝殿下厚愛,但臣不能勝任!」鐵鉉道,「殿下也說,海軍需精,臣一介文人陸上之事尚且不行,於兵馬作戰完全是門外漢,如何能統領海上!」

「不過,臣鬥膽,倒是一人,臣以為能當此重任!」

朱允熥來了興趣,笑道,「誰?孤怎麼不知道?」

鐵鉉微微遲疑,開口道,「當日湯公在世,對此人多有倚重,尤其是攻高麗之戰時,居功甚偉!」

朱允熥更加好奇,「到底是誰?靖海軍若真有這樣的將才,孤怎會不知道!」

「此人俞靖,乃是故南安侯之子!」鐵鉉道,「按理說是罪臣之後,但家學淵源,見識不凡,在軍中頗受敬愛!」

南安侯俞通源,河間郡公俞廷玉之子。平定陳友諒鄱陽湖水戰中戰死的俞通海之地。越巂侯俞同淵之兄,俞家從巢湖歸順老爺子,可謂一門公侯。

唯獨南安侯這一支,當年跟胡惟庸牽扯太深,遭到老爺子的憤恨。

幸運的是南安侯早死,而且看在俞家其他人的份上,只是除去爵位,淪為平民。

「是他呀!」朱允熥想起來了,開口道,「都過去的老黃曆了,你們也不必遮掩。」說著,又沉思一下,「孤也聽過他的名字,是個天生的水上將才。這樣吧,先讓他暫代!」

這人資歷是夠的,只是這些年在軍中似乎怕被舊事牽扯,所以一直小心翼翼,不愛出風頭。

隨後,朱允熥又對宋國公風勝說道,「武學那邊如何了,孤有些日子沒去看過?」

馮勝笑道,「生員要麼勛貴家的子弟,要麼是軍中的有功之人,學什麼都快!這幫小子,現在每日閑的肉疼,都盼著為大明上陣殺敵。」

「挑些可用之人,可以派遣邊關效力!」朱允熥又笑道,「前日,燕王囊那邊也上了摺子,說估摸著今年秋收之後,恐怕北元那邊要來犯邊。又說他手下連年征戰折損不少,上摺子說要選拔將校!」

「乾脆,從京師武學派去一些,學堂裡畢竟學的是死的,真上陣才能練出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