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211臣子監督
「這練過的就是不一樣!」

「腿上,腰上,那股勁兒呀!」

「嘿嘿!」

清晨,天剛亮不久。朱允熥就扶著後腰,慢慢朝老爺子寢宮走去。

腦不住的回想起昨夜的癲狂,那湯胖兒就是一匹野馬,不拿出真本事還真馴服不了。

各滋味,回味悠長。與其他東宮妃子不同,湯胖兒的身上多了幾分灑脫的野性。

就好比吃魚,野生的總比池塘的好。女人,也是這個道理。

漸漸的老爺子的寢宮近了,老爺子這輩子是典型的當家人做派,一輩子沒賴過床,而且這種習慣也都強加在兒孫身上。

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一日兩餐,即便是天子也遵循著古老的生活法則。

「沙!沙!沙!」

掃帚掃在青石板上的聲音,在開路的太監,最終發出嗤嗤的聲音戛然而止。隨後,那些宮最低等級的宮人,都石化一般,微微低頭轉身面對宮牆站著。

首發網址https://m.

普通人是沒資格見皇帝和儲君的,即便是跪他們都沒有資格。

初冬的風有些清冷,石板的縫隙沾著幾片姍姍來遲的落葉。

朱允熥行至老爺子寢宮外,對迎過來的樸不成問道,「皇爺爺醒了嗎?」

「回殿下,皇爺醒了,正由惠妃娘娘伺候著梳洗呢!」樸不成說道。

「老爺子昨晚睡得可踏實?」朱允熥繼續問道。

「半夜醒了兩次,其他的還好!」樸不成看看左右,低聲道,「或許是天涼了,皇爺咳嗽的更厲害了!」

「一會,讓太醫院的人進宮來瞧瞧,別耽誤!」朱允熥吩咐一句,走到老爺子寢宮外,朗聲道,「皇爺爺,孫兒來了!」

裏面,傳出老爺子的聲音,「不是跟你說,不用過來了嗎?」

傳統的漢家禮法,不管是天家還是尋常百姓人家。早起睡前,兒孫都要在長輩的房外問安,噓寒問暖。

「不過來看看,孫兒總是不放心!」

「嗨,有什麼不放心的,咱這把老骨頭,一時半刻還死不了!」說著,老爺子在屋裏繼續說道,「你不用看了,咱都挺好的,去忙政事吧!你現在是監國,大明億兆百姓萬裡河山的擔子都在你身上,萬萬不可懈怠!」

「孫兒謹記皇爺爺教誨!」

朱允熥心裏微微有些疑惑,若是往日老爺子定讓他進去,然後爺孫二人一塊吃早飯,說些笑話。怎麼今日,老爺子似乎有些趕自己走的意思。

「去吧,去吧!」老爺子在裏面道。

「是!」朱允熥躬身應了一聲,轉身離去。

寢宮之,老爺子披著被子,虛弱的斜靠在床頭。他身邊,郭惠妃跪著捧著熱茶,滿眼都是焦慮和揪心。

地上,一塊白色的手絹上,帶著一抹觸目驚心的紅。

「走了?」老爺子輕聲問道。

郭惠妃忙到門口看看,然後回來道,「皇爺,殿下走了!」

「嗯!咳!咳!咳!!」老爺子突然劇烈的咳嗽起來,胸膛隨著咳嗽不住的起伏。

「皇爺,傳太醫吧!」郭惠妃哭道。

「沒事!」老爺子硬生生把咳嗽壓下去,端起茶碗一飲而盡,然後攔著郭惠妃,冷聲道,「誰都不許說!」

「您就這麼不愛惜身子嗎?有病就瞧大夫呀!」郭惠妃跪著,開口道,「您都咳血了,這可不是小事!」

「咱說沒事就沒事,咱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老爺子怒道,「不就是那麼點血嗎?算啥?」說著,嘆息一聲,「那麼多國事壓在咱大孫的身上,咱不能再讓他分心!」

「您要是真有好歹,才更讓人揪心!」郭惠妃勸著,「皇爺,您不想讓殿下知道,怕他分心,臣妾理解。可您身子若真病厲害了,這一大家子怎麼是好!」說著,輕揉老爺子的腿,「要不,臣妾傳太醫進來,悄悄的給您看,不聲張,不讓別人知道!」

「人老了不值錢,成他媽累贅了!」老爺子苦笑一下,「行,就依你。叫太醫進來時,讓起居官都避開,不許其他人在場。咱的藥房,病案更是一個字都不能外露!」

老爺子到底在擔心什麼?為何看個病都如此小心?

郭惠妃心裏不解,可也不敢問,只能連連答應。

「你別想不該想的!」老爺子似乎看出對方心疑惑,開口道,「咱就是,不想讓外人看著自己,病病殃殃的模樣!」說著,望向窗外,意味深長的說道,「冬天來了,不能再折騰了!」

回到東宮景仁殿,朱允熥的早膳還沒擺好。

數位翰林學士還有宮人,捧著厚厚的奏摺,魚貫而入。沒多一會,禦案就被成摞的奏摺淹沒。

放下奏摺之後,翰林學士等人行禮退至一旁,各司其職。有準備房用具,有記錄皇太孫的起居,還有侍立一旁隨時準備傳話。

和以前的疏離政務不同,那時的皇太孫更多的是學習如何處理政務。而現在的監國,則是大事小情一手抓,有乾綱獨斷之權。

「殿下,您用膳吧!」

朱允熥的炕桌上,早膳擺好,王恥輕聲說道。

「哦,先放著吧!」朱允熥的目光落在那些奏摺上,開口問道,「這總共多少奏摺?」

今日,當值的翰林學士,恰好是東宮侍講黃子澄。這位歷史大名鼎鼎,被建帝依為心腹的臣,因為朱允熥不喜誇誇其談,更注重實效,現在還只是負責起草書的翰林,而不能參與到軍國大事之。

更沒有,手握處理一部政務的權力。

對於讀書人,朱允熥可以用,但不會給大權實權。歷史上無數次的教訓告訴他,人當國和武人當國都不可取。

黃子澄微微躬身,開口道,「回殿下,此處是一千百十件奏摺!」說著,頓了頓,「其實原沒有這麼多,這幾日皇上身子有恙,所以耽誤了差不多天!」

天,一千多件!朱允熥暗暗琢舌。

往日在東宮,不過百十件奏摺就夠他頭疼的了。

千擠壓了一千多件,若是不擠壓,那粗略一算。老爺子這個皇帝,每天要看兩百多份奏摺。

就算都是無關緊要的問安摺子,一時半會也都看不完。

黃子澄又道,「這只是一小部分,隨後還有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國事,等著殿下拿主意!」

朱允熥頓時語塞。

老爺子平日,一天看兩百份奏摺,處理四百多政事?他老人家,是怎麼做到的?而且,若是一天兩天咬咬牙也不是不能撐下來。他老人家是年年如此,日日如此。甚至,當日所有的奏摺和國事,都不許耽擱過夜。

「論勤政,誰能勤過老爺子呀!」朱允熥心暗道。

自廢了書省之後,從老爺子開始皇權達到了頂峰。但絕對的權力背後,是相對的責任。

現在,朱允熥才體會到,老爺子那句萬裡江山都壓在你肩膀上的含義。

朱允熥走到禦案邊,隨意拿起一本。

「臣,奏江西農桑事,按陛下旨意,各處田地,能種桑則種桑,能種果則種果。百姓之家,必前有犬,後有豕!」

再翻開一本,寧波船政司。

「今日,倭國船隻往來增加,生絲之物所求甚大。陛下曾言,倭國無德,有教無類。是以,臣請奏陛下,倭人所求之物,是否買賣。另,倭國商船,是否準許上岸停靠等事,還望陛下聖裁!」

寧波,是老爺子定下的僅有的幾個可以對外的港口,專門負責對倭國的商業往來。

其實這等事,地方上的官員完全可以自行處理,不必上奏。

眼看堆積如山的奏摺,朱允熥心叫苦。

「以後,想清閑都沒功夫了!」

想著,他忽然有些詫異,「老爺子是怎麼處理這麼多政務的?處理也就算了,他是怎麼抽時間出來做別的事的?」

腦正想著,殿外傳來腳步。

武英殿,淵閣,華蓋殿大學士等人,在書舍人劉三吾的帶領下,恭敬的進來。

「臣等,叩見太孫殿下!」

朱允熥回身,詫異道,「孤沒讓你們來呀?」

這些臣子,多是白髮蒼蒼的老臣,其站在第二排的方孝孺開口道,「臣等,是奉旨,來看殿下處理政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