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37章 你真清高(2)
但是李景隆何廣義都想不到,更壞的還在這邊。

「皇上,倭人使節的重禮,臣以為不當收!」朱高熾開口道,「臣這幾箱子禮物都獻與國庫,若是後面倭人再送,一併如此!」

「你......」李景隆何廣義忍不住對視一眼,心中同時道,「真他媽的清高啊!」

這可是一條光明正大的財路,他朱高熾一句話就給大家都斷了。

其實他倆也不是真的就指望這些東西,而是這話由朱高熾說出來,他倆就落了下乘。再者說,這都是皇上已然準許的事了,你裝什麼清高呢?

你要真清高,你私下裏說不行嗎?

「為何啊?」朱允熥也微感詫異,笑著問道。

「誠如曹國公所說,臣等都是大明之臣,食君俸祿收外邦之禮委實有些不妥!」朱高熾正色道,「再者,臣心中還有一言不吐不快!」

「你說!」朱允熥看了李景隆二人一眼。

朱高熾深吸一口氣,「收外邦之禮也是納賄,賄國之罪也。皇上登基以來整頓吏治,建廉政院清理天下和朝堂上奢靡之風。既如此,就不該讓臣子們接受外邦之賄,畢竟此乃不義之財!」

隨即,他頓了頓,「凡事不可因小而為,不然便因小失大。皇上乃大明天子,更不能縱容臣子行此不正之風!」

瞬間,何廣義李景隆再次對視,然後異口同聲道,「臣等也正有此意,此不義之財非人臣能取也!」

李景隆又開口道,「皇上,您在宮中削減用度,日子過得臣都不忍心看。臣看這些東西,就臣充入內庫,供皇家花銷如何?」

朱允熥看看朱高熾,目光落在後者寬厚的肩膀上。

他站起身緩緩走到朱高熾身旁,輕拍對方的肩膀,「你說得對,這事是朕思慮不周,不該隨意妄為!」

朱高熾的話說的雖然含蓄,但卻是在罵他呢。

你不許天下官員貪汙,卻縱容心腹的臣子收取東瀛的禮物,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你這個昏君!

「皇上言重了!」

朱允熥又拍拍對方的肩膀,笑道,「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朕又不是聖人,自然會犯錯。朕說好,是因為你有勇氣當面坦誠朕的過失,而不是一味的說好話。」說著,笑笑,「這比很多官員做官面文章,不痛不癢的說些片湯話,要好得多,也重要得多!」

「就憑你這份心,這份擔當,就該嘉獎!」說著,朱允熥思索片刻笑道,「你是世子,按大明會典世子於親王同例,賞五爪金龍紋服一件。」

「臣不敢!」朱高熾大驚。

雖說當初老爺子定下的太子親王還有世子都可以穿五爪金龍紋服,可那是開國的時候,如今大明建國三十多年,天家兄弟之中骨肉親情漸淡而君臣登基日森,誰都小心翼翼不敢僭越,這五爪金龍的紋服,只能壓箱子底下,誰還敢亂穿?就算是穿,也是在自家王府裡,誰敢傳出來招搖過市?

「以示嘉許之意!」朱允熥笑道,「你現在是燕王世子,日後就是大明的王大臣,朕身邊的幫手,朕要的就是你這份查缺補漏,直言勸誡之心!」

朱高熾沉思片刻,「如此,臣只能慚愧受領,謝皇上隆恩!」

「至於這些東西嗎?」朱允熥又看看那幾口箱子,「國庫也好朕的內庫也罷,就不要了!」說著,話鋒一轉,「最近三叉河那邊的寶船廠又跟戶部要錢,張紞跟朕打了幾次官司了,這些東西就送往船廠用來造船,雖說杯水車薪但也聊勝於無。日後倭使再送,一併送往船廠!」

「高!」李景隆忽然豎起大拇指笑道,「用倭人的錢造船,日後運兵送往東瀛。高,實在是高!」

「臣還有一言!」朱高熾又開口道。

「但說無妨!」朱允熥心情大好,笑道。

朱高熾猶豫片刻,「臣以為如今大明的船已經盡夠用了,造船耗費太大,臣聽聞戶部已把應天府的寶船上,松江船廠,福州船廠等幾處,當成了無底洞。每年撒出去的銀子,都夠養活十幾萬的兵馬。更別說還要下令給地,砍伐那些深山老林之中的百年樹木,臣聽聞造船廠只要杉木,其他木材一概....」

「此事朕自有計較!」朱允熥直接打斷對方。

這些事,對於朱高熾他們這些接受傳統儒家教育的人來說,有些難以理解。

船只有造出來才能知道適不適合遠洋,而造船的工藝更是在不斷製造當中進步。如今大明的水軍也只能在周邊東南亞這一代轉悠,再往一點就力有不逮。

不是缺海航的路線,也不是缺人,而是真的缺船。

而且造船的過程中不斷有問題湧現,原材料上的,構造上的,每一樣都讓人頭疼。但再頭疼也是值得的,老爺子時代定下的禁海一事,在目前看來已是一紙空文,各地海關每年的稅收讓人瞠目解釋,開海已迫在眉睫。

屆時,船隻的需求量將更大。

而且若現在不大好底子,將來如何能面對即將到來的大航海和大移民時代。

其實工藝上大明是不缺的,歷史上鄭和下西洋時,大明的技術領先全世界。可到最後就是因為一些官員們,認為出海徒勞無用,造船的工藝還有海圖全部束之高閣,使得大明航海百年之功毀於一旦。

「不是朕乾綱獨斷!」朱允熥開口道,「造船是真正的國之利器,等哪日得閑了,朕帶你去城外的寶船廠看看你就明白了!」

面對皇帝的固執,朱高熾心中就算有一萬個說辭,也只能藏在心裏。

說來也巧,就這時王八恥在外說道,「皇上,工部侍郎練子寧求見!」

「讓他進來!」

~~

練子寧主管造幣和造船兩項重任,是公認的下一位工部尚書首選。

「臣叩見....」

「知道朕不耐煩這些大規矩,還要磕頭?」朱允熥笑道,「愛卿見朕何事?」

練子寧拱手道,「回皇上,三叉河包船廠奉旨督建的文天祥號,嶽武穆號的龍骨除了些差錯!」

文天祥嶽武穆對於中夏人的意義不言而喻,用他們的名諱命名的站戰艦是何等的重要,也是不言而喻。

這兩艘都是三層夾板,長五十二米寬十四米,載兵七百人的巨型戰艦。這種戰艦跟長達一百五十多米,寬六十米,九桅杆載數千人的寶船比不了。寶船是龐然大物,可寶船的製造要求沒有戰艦那麼高,海上的作用也不一樣。

文天祥號,嶽武穆號如果放在後世,那就是三級風帆戰列艦的級別,這種專門用作作戰的戰艦,還是寶船廠第一次建。倘若建成,全艦配重形火炮七十四門,儼然就是這時代海上的巨無霸。

「問題出在哪?」朱允熥問道。

練子寧說道,「據造船廠奏報,是木料不行。若繼續建下去,戰船的累部將承受不住三層甲板,還有七十四門火炮的重量。」說著,頓了頓,小心的繼續道,「船廠的杉木已供應不上......」

朱允熥嘆息一聲,看看朱高熾,「剛才還說改日有時間朕帶你去你看看,看來真是擇日不如撞日。」說著,對外說道,「準備一下,朕去寶船廠看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