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128章 慢性毒藥(1)
「話是這麼說,可也要小心民變!」

南書房中解縉臉色鄭重,「畢竟建了幾百年的會堂,彼等藍帽後裔又是群居,又不和外人通婚,小心切莫要小心!」

「哈!解學士呀,你還真是書生之見!」

朱高熾捧著一盞熱茶笑道,「你當開封都指揮使那兩萬兵是吃乾飯的?」說著,放下茶盞,「大明洪武三年,太上皇管理天下僧侶設僧錄司時說過,除去僧道之外都是邪教!」

說到此處,朱高熾臉上掛著淡淡的冷笑,這是朱家人特有的表情,好似斜著眼睛看人,對任何人都不忿且不屑一般。

「守我大明禮法,才準其遵其俗。不然,他試試?」

「信菩薩的多不多,滅的時候誰敢出來說個不字?」

~

乾清宮中,朱允熥在前方孝孺在後,一前一後進了暖閣。

「坐!」朱允熥在靠窗戶的羅漢床上坐下,開口道,「剛才朕看你似乎有話沒說透,現在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不妨直言!」

「皇上!」方孝孺拱手道,「其實說起這個一賜樂業教,臣倒是想起一些別的!」

「愛卿暢所欲言!」朱允熥笑笑,「王八恥,給方愛卿上茶!」

「說起來,這一賜樂業教在臣看來和前朝大元流行的景教頗有幾分相同之處!」方孝孺皺眉思索,緩緩開口。

「嗯,這朕知道!」朱允熥表情凝重。

景教,大元稱之為也裡可溫。成吉思汗的孫子,建立伊利汗國的旭烈兀的母親和妻子信奉的都是這個。

早在百年前蒙古鼎盛時期不斷西征時,東方和西方伴隨著戰爭也有了頻繁的交流。而生於草原憨厚樸質的蒙古人,對於各種神仙都有著天然的敬畏。

是以景教,開始流傳開來。

自從蒙古大軍兵峰染指匈牙利開始,羅馬教廷就不斷派遣使節覲見也可兀魯思,也就是大蒙古帝國的皇帝。一開始他們的用意是要求蒙古帝國不再攻擊西方國家,但對於鼎盛的蒙古帝國來說,我不禁止領土內的人信這個,跟我揮刀殺你是風馬牛不相乾的事。

到後來羅馬教廷教皇親自致信給蒙古大汗,要求從罷兵降低到了不能殺害教徒。到最後還是不管用,蒙古大軍所過之處皆化為白地。

為表誠意,也是因為恐懼,羅馬教由教皇尼古拉四世,親自派遣使節前來。

這成為了元朝跟羅馬教廷正式溝通的開端,此後的百年間,蒙古帝國的皇帝不但準許他們傳教,也準許他們修建十字寺,甚至給與一定的特權。

甚至在蒙元末年元順帝時期,羅馬教皇派遣巴黎大學教授尼古拉斯組成使團,訪問大元。而元順帝也命日耳曼人威廉契丹人阿蘭,組成了十六人的使團去羅馬。

可以說有元一朝,景教得以在中夏大地生根發芽且發展壯大。

景教和一賜樂業教都是一脈相承,過的節都一樣,教義也是大同小異。

「朕記得聽老爺子說過,當初北伐功成,元大都內尚有十字寺數間,色目僧人數萬!」朱允熥繼續說道,「老爺子當時下令,凡元室所建設,與其保護之外人。聖堂修院必悉數焚毀。」

歷史中很多細微末節之事,都淹沒在塵埃之中。這輕飄飄的一句話,不知隱藏著多少血雨腥風。

其實不只是北平,泉州漳州等地也是景教傳播興旺之地,但現在半點蹤跡都沒有。

後人或許會說,我們的文化是大海可以凈化包容一切,不管任何外來的東西都將註定被我們同化。可是,要讓後人知道的是,之所以我們的文明始終屹立不倒,不會被外來的文明侵擾,是因為有一群,有一群看似卑微排外,卻堅定執著的捍衛者。

我們的歷史是用血寫的,我們的文明同樣也是用血延續的。

「皇上聖明,確有其事!」方孝孺繼續道,「但景教也並非從前朝蒙元時開始興起!」

說著,方孝孺頓了頓,「有史記載,最早是盛唐時由波斯人帶來,貞觀年間波斯人阿羅本受波斯王之命入長安,而後歷經高宗,武後,玄宗,代宗先後幾乎兩百餘年!」

說景教是那個時代傳入的,朱允熥一點不奇怪。盛唐之時,唐軍不斷征服西域中亞各國,不但有景教還有摩尼教,襖教等一併傳入。

「但後至唐末之時,被斥外邪魔外道所有教人一律驅除出境,所建會堂一併焚毀!」

方孝孺說著,端起茶碗小口的抿了一下潤潤嘴,繼續說道,「皇上說不許一賜樂業興建會堂,臣便一下想起了這些書中看來的舊事。彼等,被稱為邪妖不是無的放矢!」

「首先,比如我朝僧道,都是孑然一身,而景教之僧人竟然可以娶妻生子,且常剃髮剪須,與我朝民風迥異!」

「第二,其心不正。釋家所言,我佛一體,人人可成佛。道家天人合一,人人都是真人!而景教,則說人人生而有罪,要恕之。且信之神明為天,凌駕於天地皇帝祖宗父母之上!」

「其三!」說著,方孝孺緊緊皺眉,「最關鍵的就在於這其三!」

「你慢慢說!」朱允熥聽得入神,讓王八恥給方孝孺換上熱茶。

「我中夏之地儒釋道三教,都不能凌駕法度之上。而景教之義,天在皇之上,眾人皆信徒罪人。且其教人好募財,用以施捨窮者拉攏人心。修建會堂,往往於人口稠密之處,以恢弘奢侈為能事。」

「綜上種種才在唐末被驅逐,卻在前朝蒙元又再度興盛。」方孝孺繼續道,「如今皇上興海運,溝通四方萬國來華。於經濟民生自然是好事,但若這些旁門左道,再在中夏死灰復燃,其禍大矣!」

「若此教行省,豈不是亂我中夏綱常倫理?雖說其教意和我中夏禮法不合,世人輕之。但難免總有些愚夫蠢婦,被他們蠱惑了人心走上迷途。」

朱允熥感嘆,「所以朕才下旨,不許各地隨意修建會堂,更不得色目商人隨意進內城居住。」

他的感嘆,不是無的放矢。

不得不說西方人在文化輸出上,一向快人一步。東方的文化,是不屑於輸出自問天下第一的文化。而西方的文化,禮儀的外皮下隱藏的就是狼子野心。

這些人在遇到強大的國家時,是謙謙有禮的君子。

而當遇到的是他們可以征服的人時,他們就是一隻隻野狼。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