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張浩朱允熥》第202章 山雨欲來 2
乾清宮中,氣氛有些凝重。

朱高熾,張紞,暴昭,嚴震直,楊靖等人,屏聲靜氣的坐著。

而朱允熥則是盤腿坐在羅山床上,對著自己面前的菜肴運氣。

四樣菜,爆炒斑鳩,炸肉沫藕合,蹄筋燴魚肚,蔥燒大黃魚。

一味鴿子湯,主食是米飯,奶皮子餑餑,銀絲小花捲,糯米糕。

「皇上,菜齊了!」王八恥拿著餐盤低聲道。

他看來皇上的怒火就在爆發的邊緣,心中膽怯忍不住後退幾步。

「朕剛下了罪己詔,又是大災之年,飲食如此靡費,合適嗎?」朱允熥掃了王八恥一眼,「再說,朕的飲食早有定製,平日都是儉樸為主,今日忽然上了這些菜,是何居心?」

「萬歲爺!」王八恥噗通一聲跪下,「是禦膳房直接送來的,那邊說這蹄筋魚肚黃魚都是各地送來的貢品,讓萬歲爺您今兒嘗嘗鮮」

「把樸無用叫過來!」朱允熥怒道。

王八恥是他的心腹,但帝王心術之中心腹不可能獨攬大權。王八恥和樸無用,一個在他身前伺候聽差,一個負責皇宮的後勤,彼此也是個掣肘。

不多時,樸無用戰戰兢兢的從外邊進來,叩首,「萬歲爺,您叫奴婢?」

「這禦膳你讓做的?」朱允熥用筷子點點那道蹄筋燴魚肚。

這是一道工序繁瑣原材料昂貴的菜,除了牛蹄筋和乾魚肚之外,光是配菜就有十好幾種。

樸無用飛快了瞄了禦膳一眼,顫聲道,「是!」

「你知不知道外邊正在鬧災?平日朕不過是三菜一湯,夠吃即可。你今日弄這些勞什子作甚?」說著,朱允熥已是怒不可遏,一筷子甩過去,「外邊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你給朕吃這些山珍海味,誰給你的膽子?」

樸無用汗如雨下,不住叩首。

旁邊諸位大臣都低著頭,不敢發聲。

皇上突然發作宮裡的大太監,所為何來他們心裡明鏡似的。是皇上心裡有氣兒,正沒地方撒。

因為就在剛才淮北又傳來了壞消息,淮北暴雨還在下,百姓流離失所的同時因為地方官的處置不當,已有災民衝擊了虹縣的官倉。而且,河面上,已發現了災民被泡浮囊的屍體。

「奴婢奴婢」樸無用已說出話來,驚駭欲絕。

「拉下去!」朱允熥怒道,「五十板子給他長長記性!」

王八恥馬上起身,朝外邊揮手,數個侍衛甲葉子嘩啦啦響,抿著嘴唇進來拽人。

「萬歲爺,萬歲爺!」樸無用忽然大喊,「今兒是皇后娘娘的壽辰」

「嗯!」朱允熥一頓,「放開他,說!」

「今兒是皇后的壽辰,因為外邊鬧災,娘娘吩咐奴婢們不許操辦。但惠太妃說,總要有個喜氣兒,就讓奴婢張羅了幾樣好菜!」樸無用聲淚俱下,「這幾樣菜本事是給坤寧宮那邊的,奴婢都送去了,娘娘說萬歲爺您好幾天都沒好好吃飯了,讓奴婢拿回來給您!」

說著,他已是泣不成聲,「總共就做了六樣菜,給您這邊四樣。娘娘那邊留了一道海參扒草菇,一道涼拌花菜」

「寧兒的生日?」

朱允熥這才明白過來,看著樸無用,「那你怎麼不早說?」

「是皇后不讓奴婢說!」樸無用哭道,「娘娘說,別讓這些事煩了萬歲爺您的心!而且,皇后早就給內廷下了封口令,光祿寺那邊也下了令,不許張揚!」

忽然間,朱允熥的心裡冒出一絲愧疚。但這愧疚不是對樸無用,而是對趙寧兒。按照禮製,皇后的生日和他這和皇帝的壽辰一樣,都是大日子。

本該外官進賀,宗室歡宴。可因為自己這幾日心氣不順,趙寧兒已是私下裡打了招呼,不許任何人聲張。

「皇上!」這時,朱高熾開口道,「既是如此,臣看且饒了樸總管這一回吧!」說著,他笑笑,「他也是好心辦了錯事!」

說著,又低聲道,「看在今日又是皇后娘娘壽辰的份上!」

他這是給了朱允熥一個台階。

朱允熥嘆口氣,看著樸無用,「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奴婢謝皇上隆恩!」樸無用起身,路過王八恥的時候,眼神中有別樣的神色一閃而過。

而王八恥則是心中暗恨,「怎麼把今天這日子給忘了?失策!」

「他這皇上當的真累呀!」

朱允熥是身在此間當中,一時沒看清楚。可朱高熾作為旁觀者,卻能窺知一二。

滿朝文武各有心思,也各有各的利益,連在紫禁城中,這些狗奴婢也是一身壞心眼子。處處給人下絆子,挖坑下套。

「都說皇帝是九五自尊,扯他媽蛋呢,全天下的人都想著忽悠他糊弄他。」朱高熾心中暗道,「哎,幸好是爹熄了心思。不然就算有成功那天,將來我們家我和老二老三他們,也得人腦子打成狗腦子,真他媽累!」

~

「說賑災的事!」出了這個插曲,朱允熥也沒心思吃飯,乾脆坐在了寶座上,看著眼前的幾位大臣。

「讓各地安撫災民的摺子早已發下去了!」張紞先開口道,「先讓泗州下遊沿途州府,把官倉打開,設置粥棚!」說著,頓了頓,「標準,必須是筷子插進去不倒。所涉及的米糧先由各地的州府出,隨即由淮安和揚州的大倉補給他們!」

他話音落下,暴昭開口道,「這裡頭涉及個事兒!各地官府開棚賑災,那帳面上的米糧之數,到時候怕是不盡不實。臣是怕,到時候有人多報冒領,然後補了他們自己的虧空!」

「這時候顧不得那些!」朱允熥淡淡的擺手。

這種事早在預料當中,沿途的官府一旦開倉賑濟,將來報給朝廷的米糧數字怕是要翻番兒。災民吃了一石,他們要說十石。至於多出來的糧食,那自然是落在自己的腰包裡上下分潤。

「當務之急,是讓百姓吃飽,只要不過分,這些事日後再計較!」朱允熥開口道。

這本就是人性,不是一句籠統的用制度或者法度就可以解決的弊端。這樣的事也不是一個官員的單獨行為,而是一個地域上下一氣的集體行為。

有時候,這種事不管怎麼憋氣,中樞也得捏著鼻子認了。

「災民聚集之地,已出現了死人的事!」嚴震直開口道,「稍有處置不當,就容易滋生病端。所以葯,是當務之急!」說著,他沉吟片刻,「但葯不是糧食,只能在各地採買。工部已召集藥商,明早就開始採辦事宜!」

「這事要快!」朱允熥說道,「暴雨之後是暴熱,災民又不可能馬上疏散,人都聚在一起沒病也鬧出病來。沿途的粥棚,葯棚是重中之重!」說著,他嘆口氣,「咱們把這些事做好了,他辛彥德在前面才好辦事!」

「皇上聖明!」

朱允熥的目光掃掃,落在朱高熾身上,「洪熙有何話說?」

朱高熾微微起身,「皇上,今年的洪災比想象的大,泗州全淹之後,淮安水位告急。淮安府除了駐軍和民夫之外,鹽農也都調往堤壩。」

他的言外之意,朱允熥明白。

淮安鹽場,有著數萬專門煮鹽的鹽農。

而作為淮北最大的鹽場,每年交給朝廷的鹽稅高達百萬,一旦停工還涉及到整個南方鹽價的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隱憂。正如各地開倉賑災可能多報錢糧數目一樣,鹽場那邊也會借著大災之年的名頭,帳目不清不楚。甚至還有一種可能,趁著災年,官鹽及可能變成私鹽。

而這些私鹽,到最後還是會以官鹽的價格,售賣各地。

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

(崇禎年間,淮北水患澤國千裡,百姓死難無數。當時焦頭爛額的崇禎為了保住淮安鹽場,只能棄百姓於不顧。說起來那也是個可憐人,偌大的大明帝國,到他那只有鹽場的課稅,可以作為他這個皇帝唯一能支配的財政來源,當軍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