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醫者晚明》第82章 學規
宋培這樣一說,眾人都笑了。大家都知道,所謂佳人,並不是家人眷侶,而只是紅塵女子。

只是大家都沒想到,吳永昌才來京城不久,又基本上都待在一體堂、太醫院,哪來的時間贏得青樓薄倖名呢?

見眾人不解,宋培笑道:「換做別人啊,還不一定做得來,也就世隆兄,有真才實學,一次便將人家姑娘的心抓住了。」

經過宋培講述,大家才知道吳永昌本就是生員,雖然不仕科舉,但文採風流遠超一般士子,身在北方卻有江左風流。

而那女子官宦人家,本是江南人,慘遭劫難淪落風塵,在北方能遇上知心人也算是難得。

俞堯日也笑道:「先前聽說秦淮河畔有一佳人名馬湘蘭,與吳中才子王稚登一見傾心,嗯,若我沒記錯,應該就是五年前。」

「哦?沒想到近年來風流韻事還不少嘛!」王廷輔說道。

「王稚登?有點印象,不知師承何人?」張介賓感覺這名字有點熟悉,便問道。

「這你都不知道,衡山先生的衣缽傳人,號稱是文衡山之後,主盟詞壇的領軍人物。」俞堯日緩緩道來。

眾人大驚,雖然在場大都是北方人,可吳中四大才子之名可是如雷貫耳。特別是唐伯虎、文徵明,文壇、畫壇皆是一代宗師級人物。無論是當世,還是放眼數千年歷史,都是能排上號的。

王稚登作為文徵明的弟子,未來能主盟詞壇,那必定是響噹噹人物。

才子佳人的故事,大家都是喜聞樂見,這有現成的,就更感興趣了。

這時湯顯祖也插話道:「世隆兄,你這是不讓前輩專美於世啊!還有一事你或許不知,十年前,王百榖也曾名譽京師,引無數姑娘競爭艷。」

「哦,竟還有此事?」張介賓驚訝道。

「義仍與王稚登熟悉?」宋培問道。

湯顯祖點了點頭,說道:「百榖兄,素有才名,前幾年我也曾過吳門,與之交流過。」

趙台鼎想了想說道:「你這樣說我也有印象,曾以一首牡丹詩名揚京師,其中我還記得一句『色借相君袍上紫,香分太極殿中煙』流傳頗廣。」

因為父親趙貞吉曾經擔任國子監祭酒,趙台鼎也在國子監生活過幾年,對裏面的風雲人物也有所耳聞。

楊健咂舌道:「了不得啊,了不得啊……」

眾人等了半天,也沒見他說什麼了不得,張介賓急道:「什麼了不得?你倒是說個一二三出來呀?」

「呃……」楊健一時語塞,隻得強調道:「就是了不得嘛!」

吳永昌也只是淡淡笑道:「你們也不用羨慕我,我這人沒恆心,做事隨性,文不成武不就,會吟幾句歪詩,作幾首歪曲,科舉無名,醫術不精,比不得諸位方家。」

眾人想了想,確實如此,就連準名醫榜都沒上,在場的也就湯顯祖、楊健和吳永昌榜上無名。這樣想後心理也就踏實多了,術業有專攻,大家互有所長嘛!

「對於現在的境遇,你們怎麼看?」吳永昌突然問道。

大家一時沒反應過來。

「我們來自各地,年齡不同,職業不同,來太醫院的目的也不盡相同。嗯,不知你們對現在這種半月一休的學習是如何看待的?」

吳永昌解釋道,他先前雖然在順德府學,可府學已經沒有初設之時那麼嚴厲,許多規矩對流於形式。有志向的生員只要參加月考、季考、歲考、科考就好;沒志向的,那連保留三年一次的科考。說是學校其實也就報個道。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