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醫者晚明》第57章 談虎色變 馬師弟
張昶的笑聲此時顯得格外刺耳,他這不僅是在笑山東生,連京畿生一塊笑了。

陳實功也聽說了那天之事,而且與大家都熟,張昶還跟著他當過幾天學徒。此時說道:「小昶,少說兩句,好好吃飯。」

張昶只是稍稍降低了些聲音,可依然笑個不停。

大家也沒辦法真和他生氣,此次招生中,年紀最小的兩人,一個張介賓,另一個就是他張昶。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五歲。

雖然張昶要比張介賓大上一歲,可他沒有張介賓的幸運,能拜周述學為師。

眾人面色難堪,這時一人走了進來,開口道:「張昶,食不語!」

就這五個字,彷彿像是按了暫停鍵,笑聲為之一絕。

眾人詫異,閻平之笑道:「還是馬師弟說話管用。」

馬師弟說道:「閻師兄好,我只是恰好帶他十二人,也給他們講了規矩。」

閻平之有些詫異,但也沒再說什麼。

陳實功看著這人,也頗為吃驚。看年紀也就十七八,怎麼會怎麼有威望?

張昶他是知道的,除了張介賓誰也不服,好歹更了他一周,在他開口後也不過是稍稍小聲了點。為何這人一開口,張昶立刻就閉嘴了呢?

「馬師弟,名蒔,年十七,去年剛升為醫士,是我們醫士中年紀最小之人。」

閻平之介紹道,話語之間頗為羨慕。以往醫丁大都選自十五至二十歲之間的少年,他入選時已經十九,三年考核沒過,又考了一年,成為醫士已經二十三,加上九年曆練,如今已是三十二歲。

馬蒔十六歲就成為了醫士,即便歷練九年,也能在二十五歲成為準吏目,足足比他提前七年,如何不讓人羨慕。

陳實功也很無奈,他已經二十二歲,還是準醫生,一年預科,三年考核,還得至少四年才能成為醫士,二十六歲的老醫士,如何比得這十六歲的少醫士。

「各位師弟們好,請按秩序就餐吧!食不語,勿浪費!」

馬蒔說完,自覺排隊打飯去了。

一時無話,眾人都安安靜靜的就餐,直到馬蒔吃完離去,饌堂才恢復了活力,嘰嘰喳喳的聊起天來。全然不將包括閻平之在內的老師兄放在眼裏。

閻平之苦笑道:「虧我還是在院資歷最老的醫士,威望還不如小師弟。」

陳實功奇怪的問道:「馬師……馬師兄,平日裏很嚴肅?為何大家都怕他?」

閻平之說道:「不是,他只是很自律,也很強勢。」

「自律?強勢?那怎麼感覺眾人都怕他?」孫出聲這時也介面道。

「大家不是怕馬師弟,是怕楊吏目。」閻平之提起楊濟時,也忍不住一哆嗦。

「楊吏目?楊繼洲先生嗎?」陳實功認識太醫院一部分醫官,出聲問道。

「正是,楊吏目執掌針灸科,常拉我們去針灸,大家都怕。」閻平之雖然一年有大半時間不在京,可每次回來述職,總會被拉去試驗針灸,也有心理陰影了。

趙鳳翔說道:「莫非馬師兄是針灸科的?專為楊吏目抓人?」

閻平之搖了搖頭說道:「不,他是大方脈科(內科),但針灸在所有醫士、醫生中無出其右者。」

此言一出,眾人都不敢置信,這得多天才,才能跨科仍力壓眾人啊!

剩下的也無需閻平之說下去,也都能猜到七七八八。無非就是深得楊濟時喜愛,誰惹他不痛快,誰就得挨針刺。

「不止我們太醫院,欽天監、國子監認識他的,沒有一個不怕。」閻平之補充道。

好嘛,眾人都要麻木了,這還威名在外。

「那武學呢?」張昶突然問道。

「武學生倒不怕,只是一個個跑得快些罷了。」閻平之說道。

眾人無語,避之而不及,還不是怕呀!

王廷輔這時問道:「張昶,你又為什麼要怕馬師兄?」

張昶漲紅了臉,急道:「誰說我怕了,我這是尊敬師長,長兄如父,我是待師兄如師傅。」

這話沒人相信,真實情況大家都能猜到,大概是馬蒔先前帶隊時,見張昶太過跳脫,給了個下馬威。

「哦,對了。」這時閻平之又想到了什麼,補充道:「馬師弟來自會稽。」

話音未落,眾人眼前都浮現出張介賓身影,好傢夥,紹興府盡出些什麼怪才,一個個都這麼妖孽。

俞堯日大笑道:「好啊!吾道不孤!」

這時隱約有人想到,先前這人似乎說過和張介賓一樣,趙台鼎也說他是山陰人。

俞堯日,正是山陰人,年二十,遊歷至京,聽聞太醫院入學考試,本是要砸場子,恰好遇到另一個砸場子之人趙台鼎。

兩人正想聯手,力壓群英,誰知院使徐偉視察,大手一揮,給予同等機會。這讓他們懷有深深地失落感。

孫出聲奇怪道:「你個山陰人,跟人家會稽有啥關係?」

「會稽山陰之蘭亭沒聽過?」

「你難道不知會稽山陰同為紹興府治?」

俞堯日一連問道,讓孫出聲喏喏不敢言。

眾人這才想到,確實很多地方都是一府兩縣,比如京城,也是一府兩縣,順天府、宛平縣、大興縣,都在京城之中。

而紹興同樣如此,紹興府、山陰縣、會稽縣也都在一城之中。關起門來或許會分你我,出門在外那都是老鄉。

其實也不怪眾人,一府兩縣的情況畢竟少有。一府兩縣又叫雙附郭縣,甚至還有三附郭縣的情況。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北周時,置萬年縣,與長安縣分治長安城。開始了城市的雙附郭縣模式。

到如今隨著城市的發展,幾乎所有大城市都存在這種情況。

眾人這時同時想到,他們是不是也有師兄老鄉在此?

一時間眾人又熱切起來,張昶急忙問道:「閻師兄,太醫院也有豫地師兄吧?」

「齊地師兄不知都有哪些?」周宗嶽也問道。

「京畿可有師兄在?」楊健乾脆就在饌堂大聲問了起來。

只有山西醫學生,默默地就餐,不參與討論。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