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醫者晚明》第19章 醫道可興
經過茶樓的這番暢聊,陳實功心中疑惑全消。

徐春甫邀請道:「毓仁,京城可有住所,不妨搬來一體堂同住,也好切磋醫術。」

陳實功說道:「暫時住在會館,如果汝元兄不嫌棄,我明日便搬過來。」

「我豈有嫌棄之禮,像毓仁你這般的良才,我是多多益善。」徐春甫說道。

陳實功點了點頭,又提到一件事兒:「此番北來,我也遇到了幾位醫家,其中一位蘄州李時珍,也讓我受益良多。」

徐春甫笑道:「東壁兄啊,前些年也在太醫院,去年還從廬山寄信於我,說正在遊歷大江南北,尋醫問葯,欲修本草。我還給他回信,回到他蘄州老家,邀請他若北上,當來京城一會。」

陳實功點頭道:「他得知我要來尋你,讓我轉告,來信已收到,今年或將北上,屆時與你一晤。」

「好啊,正好當年的同僚都在,是該好好聚聚了,如此多的名醫大家,醫道大興,當指日可待。」徐春甫哈哈大笑,接著對陳實功說道:「下月初五,我邀請太醫院同僚,那時,毓仁你就知道,京城的醫學底蘊有多深厚了。」

「恨不能立刻相見。」陳實功遺憾道。

「你呀你,別不知足了,一月也就休沐這麼一天,你還想所有人都像我一般這麼自由,一月就去那麼幾天?」徐春甫搖頭說道。

湯顯祖聽了,心中有了計較,出言道:「屆時我也要前來!」

「義仍,春闈在即,你還是好生溫習,切莫本末倒置!」徐春甫勸道。

「對,汝元兄言之有理,義仍你若有興趣,可待李東壁抵京之時,在見眾醫家也不遲嘛!」沈懋學也跟著勸說道。

「無妨,就當是散散心嘍,還能緩解一下壓力。」湯顯祖笑著說道,心裡卻不這樣想,他知道自己今科沒有高中的希望,既如此那又何必擔心。

「義仍兄倒是灑脫。」陳實功羨慕道。

「哪裡哪裡……」湯顯祖謙虛道。

「好!」徐春甫拍案而起,慷慨激昂道:「既如此,我就去信新安、旴江、吳中,邀請各地名醫齊聚京師,來一場醫林盛會。是了,在醫院又該薦良醫,屬性就來一場大的,讓禮部下文催促二京十三司薦良醫來京考試。哈哈哈哈,儒家能進京趕考,醫家又有何不可?」

張介賓聞言瞪大了眼睛,在徐春甫的大笑中,他不禁思索著,國子監有歲貢,太醫院為什麼不能歲貢呢?這樣自己是不是就能進太醫院學習了?

他又想到當初欽天監因他說想學習,而將他捉拿入獄。更是打定主意要去太醫院學習才行,好讓欽天監知曉,他是有資格去任何地方學習,有資格跟任何人學習的。

想到這,張介賓脫口而出:「我要去太醫院上學!」

「胡鬧,太醫院豈是你說進就能進的?」徐春甫呵斥道,呵斥完又定定地望著張介賓,喃喃自語道:「對呀,良醫可舉薦,醫學生又有何不可舉薦的?」

張介賓大喜,正要附和,就聽徐春甫激動的對陳實功說道:「毓仁,你還年輕,又醫名不顯,我不妨舉薦你到太醫院學習,先從醫學生做起。」

「一切任由汝元兄安排!」陳實功抱拳說道。

「好,好!」徐春甫連叫了幾聲好。

「還有我,還有我,我也要去太醫院,我也可以從醫學生做起。」張介賓見徐春甫高興,忙自薦道。

徐春甫一聽,臉頓時黑了,他從沒見過這般好學之人。別人好學是優點,值得鼓勵;而張介賓的好學,就難免有些厚顏無恥之嫌。讓他忍不住想壓上一壓。

「好啊,若你能達到毓仁的一半水平,便親自舉薦你。」徐春甫答應道。

張介賓一聽,頓時心裡打鼓,望著陳實功良久不語,這可是能把自刎之人從鬼門關裡撈回來的神人,是華佗在世,他張介賓比得上一半嗎?

看了許久,張介賓把心一橫,對陳實功說道:「陳大哥,得罪了。」

陳實功滿臉都是不可置信之色,他學醫十來年,行醫也有四年,不敢說多厲害,至少在外科一門上,絕對是世間少有的高手。這還未出師的少年,竟然敢和自己比醫術?

張介賓不管他,開始提條件:「為了公平起見,我們比試外科,具體什麼時候,比什麼,那就由我來定。」

「好啊,竟有這個膽色,我便替毓仁答應下來。只要你能達到毓仁的一半我便薦你入太醫院,絕不反悔。」徐春甫替陳實功應了下來。

陳實功見狀不再說什麼,只是點頭應下。

張介賓尋思著,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先觀察觀察陳實功哪些地方不擅長,好巧勝他一局。

第二日,陳實功就大包小包的搬了過來。張介賓堂而皇之的翹班,跟領班的說,他立下軍令狀,要跟陳實功較量,不能正常上工。開始整日價的跟著陳實功,還美其名曰見識一番刀圭之術的神奇。仟仟尛哾

徐春甫一大早趕去太醫院,把想法一說,楊繼洲、龔延賢、劉浴德、塗紳、王門、孟鳳來、余應奎、周亮宗、張廷玉、吳文柄等同僚紛紛附和。

眾人一同趕赴太醫院旁邊的禮部衙門,拜見禮部尚書馬自強,陳述此事。

「如今國事一片大好,太醫院欲有所作為,當趁此時各司、州、府、縣正官在京,不妨一併通知,薦良醫入京考核,優則賞,劣不罰,如此天下良醫匯聚一堂,乃一大盛事。」徐春甫說道。

龔延賢也說道:「南豐李梃,醫術精湛,當為良醫。」

「新安方有執,醫名天下傳……」

「蘄州李時珍,可再召入京……」

「閩南周慎齋……」

「秦昌遇……」

「張三錫……」

「劉全德……」

「申拱辰……」

「趙貞吉……」

……

隨著眾人七嘴八舌,馬尚書才知道原來大明有這麼多良醫。

馬尚書忙說道:「此事體大,待我稟告張首輔再做定奪!」

「萬萬不可!」一個聲音傳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