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皇爺爺逼我造反》第354章 晉王的往事
「戴罪立功?」

李德一愣,隨即浮現起一抹嘲諷般的微笑。

「你當我是傻子嗎?」

「長樂坊成立之初,晉王要我來做這個老闆,就是要我和柳兒來做這個擋箭牌的。」

「如今事情敗露,他必然會將所有一切罪狀都推脫在我和柳兒的頭上!」

「我此刻若是全都招了,就算能免於刑罰,日後還不是要被晉王秋後算帳!」

「橫豎都是死,與其到了那時提心弔膽,整日惶恐,還不如現在就求一個痛快!」

說著,李德便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柳兒,你別怕。」

「你死了,我絕不會一個人獨自苟且偷生!」

「我這就下來陪你!」

沒想到,這李德竟然還是個大情種,戀愛腦。

看這李德一心求死的模樣,朱允煌靈機一動,問道:「怎麼,難道你就不想替柳媽媽報仇麽?」

「為了自己脫身,晉王可是將一切罪狀都推脫在了柳媽媽的頭上。」

「晉王說了,她是長樂坊的老鴇,為了招攬客人,她可是一門心思想著該如何搜刮全國各地的美女呢!」

「這樣的罪名扣在柳媽媽頭上,即便是柳媽媽人已經歸西了,恐怕也不能在九泉之下得到安息吧!」

李德原本已是心如死灰,聽到了朱允煌的一番勸解,這才又再次緩緩地睜開了眼。

「你說的沒錯!」

「哪怕我註定不能活下去,也絕對不能讓這樣的罪名落在了我和柳兒的頭上!」

「你想知道什麼,我必定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朱允煌終於鬆了一口氣。

想不到自己費盡心思的一番演繹,分別從兩頭套話,還真的從兩個人的嘴裏套取出不少關鍵的信息!

既然李德肯招,那剩下的,自然也不必朱允煌親自審問。

隻待宋臨仔細審問,調查出內幕之後再稟報給自己便是了。

不過望著窗外逐漸露出了魚肚白的天空,眼下倒的確有一件火燒眉毛的要事,急需李德為自己解答的。

「你們的手下綁了我的朋友,但晉王卻百般推脫,說他什麼都不知道。」

「若是能成功救回我的朋友,那晉王被定罪的可能就又多了一分!」

「所以你知不知道,我這個朋友有可能被關在哪裏?」

害怕李德不肯配合自己說出實情,朱允煌特意提高了問題的嚴重性。

想不到李德竟然脫口而出:「人是不可能在長樂坊的!」

「長樂坊地方不大,根本就沒有藏人的地方。」

「若是想把你的朋友藏匿起來,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北郊城牆下的一個茅草屋內!」

「那裏經常會關押一些不肯聽話的女子,平日裏看起來就只是一間普普通通的民房,並沒有什麼特別。」

朱允煌得到了消息,立刻派人告知給了宋臨。

宋臨馬不停蹄,當即命丁青率領大隊的人馬,前去營救方小無。

果不其然,天光大亮之時,丁青便帶著方小無趕了回來。

剛一見到了朱允煌,方小無的淚珠就如同決堤了一般,一個勁兒地往外冒。

「師父……嗚嗚嗚嗚!」

「我還以為我再也見不到你和乾爺爺了……嗚嗚嗚……」

饒是方小無膽子再大,但再怎麼說,畢竟還是一個沒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女孩子。

經歷了這一晚突如其來的變故,也實在是把她嚇得夠嗆。

「好了好了,對不起,」朱允煌輕輕地拍著方小無的後背,柔聲安慰道,「下次不會再讓你去做這種危險的事情了,都是我不好。」

方小無卻哭著搖了搖頭:「不是,我就是覺得沒能打過這群孫子,真的好丟人啊!嗚嗚……」

「……」朱允煌一時語塞,早該知道方小無就是這麼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奇葩才對。

諸事安排妥當,朱允煌命馬三保先帶了方小無回去休息,自己則留下來和宋臨交代後續。

「但真是沒想到,我這二叔看上去老實巴交的,背地裏居然搞這樣的勾當。」

朱允煌連連搖頭,對朱棡的人品產生了十足的質疑。

宋臨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殿下怕是有所不知,早些年晉王的確偏愛結黨營私,座下門客並不比秦王少。」

朱允煌瞬間燃起了一絲好奇心:「還有這事?」

「沒錯。」宋臨點頭道,「那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我也是先前聽到的坊間傳聞,才知曉此事。」

「那個時候陛下剛剛定都應天府,百廢待興。」

「皇子們個個血氣方剛,都想著做出一番事業,好被陛下所見,於是便各盡其責。」

「但彼時皇太子之位已定,這其餘眾皇子該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當然就成了一件值得探究的事情。」

「做的不到位,就是玩物喪志,不問政事;可做得太過,就有覬覦皇位之嫌!」

朱允煌點頭附和道:「不錯,身為一個親王,學會避嫌,劃清與當朝重臣的界限,自然十分重要。」

宋臨繼續道:「那個時候,秦王、晉王都深受陛下重用,朝中重臣大多也會主動與這兩位秦王攀附關係。」

「晉王與皇太子走得更近一些,自然也更加收到文武百官的追捧。」

「久而久之,晉王竟然跨越了親王與大臣之間那道看不見的界線,私自培養了大批的門客。」

「此事被陛下所知曉,自然是暴怒的。」

「陛下生氣歸生氣,但說到底,還是念及父子之情。」

「於是便在暗中給晉王下達了一條禁令,勒令晉王遣散座下門客,永遠不許涉及政事。」

「此令一出,無異於將晉王實權全部廢除,隻留下晉王一個空名。」

「可晉王為了不惹得聖怒,隻得照做。」

「於是從那時起,晉王便在應天府中,踏踏實實地做一個閑散王爺。」

「再加上晉王長子一直以來品行也十分端正,深得陛下與諸位大臣欣賞。」

「因此這些年來,晉王門下也再無許多門客。」

「而秦王得到了先前晉王被斥責的經驗之後,反而行事更加小心,反而更加受到了追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