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天龍開始萬法歸流》第六十九章 朝廷來人
公元1093年,趙煦成為宋朝天子已經八年,而高太后也把持了朝堂把持了八年。

此時的大宋朝堂每一個人都在關注著天子何時親政這件事,所以他們完全忽視了東南方向正在發生的劇變。

信息時代的萌芽正被李少山用一種蠻橫的手段帶來了北宋時代。

萬象宗要用水泥修橋鋪路,東南各地的知州知府都在告訴朝廷這是個好消息。

對於封建時代的人來說,修橋鋪路那是積陰德的好事,所以各地都在紛紛上書朝廷,希望能夠表彰一番李少山這個冤大頭。

當然,要是他們知道了李少山在這些水泥路下鋪了連同兩地的銅線可能就覺得不好了。

李少山鋪路自然不是僅僅鋪路,他要建立的是能夠聯通各地的信息網絡。

萬象宗為了這些水泥路全宗開動,內門弟子也在喬峰和李少山的帶領下清理這路上的土匪惡霸。

杭州,蘇州,揚州,台州,明州,溫州。

等到高太后去世,趙煦正式親政之時,李少山也將信息網拓展到了整個江南。

然後就是浩浩蕩蕩的物資調控。

通過電報機,萬象宗能夠在揚州糧食豐收的時候提前得知,也能在某地打算炒高糧價時提前將糧食運到穩定糧價。

糧價穩定了,其他貨物銷路就好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電報機讓流竄作案的流匪們失去了補給地點,有能力的紛紛逃出江南。

萬象貨棧在整個江南成為了第一貨棧。

南海的珍珠,東海的海魚,西山有果蔬,北地有乾果。

天南地北的貨物忽然在江南遍地都是,也讓江南的稅收一躍成為大宋最高。

這讓剛剛親政的趙煦非常高興,給江南的官員一番嘉獎後便提高了這年的江南稅收。

山東又起蝗災了,災民需要糧食。

這個消息一到揚州,萬象宗就知道了,李少山很快組織起江南各地的糧食準備運往山東。

救災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宜早不宜遲。

然而等李少山好不容易準備好糧食,打算通知朝廷官員合作送往山東之時。

他卻接到了消息,大宋官市的市舶司將萬象貨棧的貨物全部徵用了。

理由是要這些貨物從此以後皆歸官營商品。

玻璃,水泥這些大宗貨物就不說來。

珍珠,海魚這些李少山好不容易開發出的新興產業都被從此開始只能官營。

陶永貴看著臉色鐵青的李少山,稍微介紹了一下大宋的博買制度。

也就是大宋朝廷可以決定任何民間貨物為官營,從此之後,所有的水泥、玻璃、珍珠、海魚這些大宗貨物都需要賣給市舶司,不能私自出售,也不能私自購買。

「他們出多少價格全部收購?」

李少山咬牙切齒的問道,見陶永貴全黑臉色,也明白了價格怕是連本錢都回不了。

「還有什麼其他壞消息,江南道設置博買務,那些平日裏和我們做生意的人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為什麼我們等到現在才知道消息!」

「聽說一些合作工廠正在解散工人,大概是早聽說了這個消息,但沒有通知我們。」

陶永貴卻回答這個問題,同時也抹了額頭上的汗水,說出了另外一個消息。

「這個,宗主,實際上那些人不打算買產品,他們打算將我們的所有工廠直接買了。」

李少山驚站了起來,凝視北方,怒氣衝天。

「他們瘋了嗎?我們是江湖門派!」

陶永貴心中哀傷,躬身解釋道。

「可我們還是大宋子民,需要遵從官府法令。」

「好,好,好。」

李少山臉色鐵青,連道三聲好,他們這是要撕破臉皮了。

自己一直在考慮封建時代的人會如何抵抗工業時代的步伐,但從來沒想過對方會如此野蠻,直接下令全部收走。

所謂的江湖和江山互不干涉的潛規則,在他們眼中,也許從來不存在。

可笑自己還一直遵守著,隻把萬象宗當成一個灰色勢力,門派事務和商業事務互相隔絕。

門派事務屬於江湖,商業事務屬於江山,為了擴展業務,連工廠流水線這種手段都交出去了。

同時一直以來都是用交易的方式來處理萬象貨棧的事情。

李少山越想,眼神越加冷靜。

「那些官現在到哪裏了?」

「還在路上,大概五天后能到宗門。」

「大宋軍隊呢?」

強搶一個江湖大派這麼大的生意,李少山不相信對方覺得自己會直接認命,沒有軍隊跟在後面,自己憑什麼交出去。

「這,宗主,你真的要.....造反嗎?」

比起喬峰隻管內門弟子,陶永貴處理的事情更多,也對李少山的行為看的更清楚。

海一般的製造能夠遠程傳遞信息的銅絲,然後把那些銅絲埋進了水泥路裡,而且用的是最忠誠的外門弟子。

而不是工程隊主力。

這是在保密。

為什麼那麼保密,陶永貴不相信李少山說的為了更好做生意的理由。

「不行嗎?」

李少山確定了自己要走的路,也鬆了口氣,坐了下來。

「可我們現在沒有軍隊啊。」陶永貴著急道。

李少山武功的確很高,但在軍隊面前也只是一個人。

一個人真氣再足,每次也只能殺一個人,在連綿不絕的大軍面前,真氣根本不夠。

就算喬峰願意跟隨,內門弟子的武功也幾乎都到了江湖二流級別。

可到底是人數太少,只要對方有所警覺,斬首戰術也無法做到。

「永貴啊,你覺得萬象宗外門弟子如何?」

聽到陶永貴的擔心,李少山心中卻毫無波瀾,內門弟子的確很少,但萬象宗的外門弟子可不少。

指數型擴散之下,萬象宗的外門弟子數量早已突破了十萬,只不過因為管理嚴格問題,才沒有顯得很多。

工廠裡人來人往,但終歸太集中,佔地很少,工作時又很封閉,外人也就不覺得多了。

但只要在民間多打聽一下,就知道江南道裡十戶之中必有一戶在萬象宗幹活,做那名義上的外門弟子,實質上的流水線工人。

陶永貴倒是沒有覺得外門弟子能在軍隊面前做什麼。

的確,外門弟子有真氣,力氣比普通人大,但力氣大不代表能殺人。

軍隊還是需要令行禁止的,而大宋軍隊近在咫尺,根本來不及訓練了。

陶永貴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外門弟子人數夠,但不是軍隊,只是百姓,不能令行禁止。

「哈哈哈,永貴啊,你這以為軍隊比工人更明白令行禁止嗎?」

「我們的外門弟子日日站在那流水線上,每日隻做一件事,他們比那大宋的軍隊更懂得什麼叫聽令行事。」

「因為軍隊不聽令只是挨一頓軍棍,他們不聽令不說乾不好活計,甚至一旦精神不集中,連手腳都會被機器絞斷。」

「他們只是不懂怎麼殺人而已。」

李少山笑著露出了自己一口白牙,讓陶永貴忽然覺得,原來自己一開始就想錯了事情。

原來萬象宗的軍隊早就在訓練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