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吾弟大秦第一紈絝》第110章 我,秦始皇,打錢!
第111章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求月票】

千古一帝蓬勃噴發的怒氣,充斥整間偏殿。

殿內廊柱上,匠人精雕細琢而出的凰鳥,蛟龍似乎都顫抖了一下。

趙高雙膝鬆軟,身子低伏,頭低下去,不敢看始皇帝一眼。

「陛下恕罪!」

蓋聶身體後退一步。

這並非是他所願,而是始皇帝那橫絕千古,一統天下的霸氣讓他身不由己。

蓋聶眼中驚色一閃。

自他隨侍始皇帝以來,始皇帝從未真正對他有過苛責,有過訓誡。

這是他第一次正面怒氣滿盈的始皇帝,傲然如蓋聶,剛才腦中竟然也閃過一絲下跪念頭。

蓋聶終於明白,為什麼秦禮無跪禮,卻有那麼多人對始皇帝行跪禮。

當這位虎視天下,一吼江山定的帝王發怒。

跪下說話,是人的自我保護,如同人敬神。

劍氣鼓盪不休,絕世劍客憑藉對劍之一道的自信與赤誠,頂住了那無形中的帝王氣。

蓋聶低頭拱手,語氣中帶著些許尊敬,道:「長安君已歸。」

始皇帝大勁掀開身上蓋覆的獸皮,翻身下榻,看著蓋聶,趙高一站一跪。

斂去心中怒意,面上仍是怒容道:「此時幾時?」

這問題沒有指名道姓,蓋聶,趙高都可答。

趙高趴地無動作

蓋聶眼睛一亮。

這問題他知道,他聲音沉穩地答道:「子時三刻。」

說完這四個字,蓋聶心中升起極大滿足感,就像是練劍時突破了一個小瓶頸那般歡喜。

他低頭看了眼趙高,看到趙高低頭看地沒有看他,有些失落地收回了視線。

子時三刻,那朕昏迷沒有許久……

「臣在陛下體內發現長安君遺留之氣,陛下可是遇襲?」

蓋聶話語一出。

趙高悚然一驚。

陛下竟是為長安君擊暈?

長安君竟真敢襲擊陛下!

斷不可留!

他「嗵」的一聲叩首道:「臣救駕來遲!請陛下允臣帶功贖罪!追殺長安君!」

嬴政沒有理會趙高,而是不滿地看了蓋聶一眼。

就你話多!

「成蟜為朕梳理經絡,有些許殘留有何打緊,是朕自己睏乏,爾等勿要多疑。擾朕清夢,所為何事?」

趙高:……瘟神從不說謊,陛下為何對長安君厚待至此?

蓋聶:……陛下你開心就好。

「陛下方才所寫的聖旨,趙車府令謄寫……」

「嗯?」

蓋聶話未說完,便被嬴政打斷。

「朕方才未寫聖旨。」

趙高心下又是一驚。

還好這瘟神將陛下叫醒,不然險些錯髮長安君私寫之聖旨。

私寫聖旨擅發體制,這是在動大秦國本,這是夷三族大罪。

長安君如此做為,陛下就算對其厚恩再重,這次也必要懲戒一番才是。

蓋聶面不改色心不亂跳,徑自去主殿,將放在桌案上,由嬴成蟜所寫的聖旨拿進偏殿。

雙手遞給嬴政道:「長安君說,這聖旨是為陛下謄寫。」

嬴政愣了一下道:「成蟜說的?」

蓋聶對答:「然也。」

嬴政極其自然地接過聖旨,道:「朕沒寫過聖旨,這聖旨是朕口述由成蟜代筆。蓋聶你繼續說,趙高怎麼了。」

趙高:……

蓋聶毫無波動,道:「趙車府令方才謄寫此聖旨,欲要改其中字句,臣製止之。趙車府令言說為陛下謄寫聖旨必要潤筆,臣敢問此為真事乎?」

嬴政一邊看這道未經他手的聖旨,一邊道:「不用。」

得到始皇帝親口承認,蓋聶低頭審視著趙高,眼中意味很明顯:奸賊!

趙高不屈地看著蓋聶,他覺得自己很委屈。

明明行璽符令事就是做這差事的,怎麼這瘟神一來就改了?

自從這瘟神來到陛下身邊,我就沒有好事!

奏章統共也沒多少子,始皇帝很快就看完了。

始皇帝低頭看看趙高一副想要反駁,卻又不敢反駁的樣子,笑著道:「你不用潤筆,趙高要潤筆,不改聖旨大意即可。」

趙高跪著昂起頭,挑釁地看著蓋聶:我就說要潤筆罷!

「聶為何不用潤筆?」

蓋聶覺得自己工作能力受到質疑。

「如果你想用,那這份聖旨你去謄寫。」

始皇帝從善如流,將聖旨丟給蓋聶。

蓋聶接過聖旨,雙手捧著遞還始皇帝,道:「聶恐曲解陛下之意,臣不潤。」

蓋聶覺得始皇帝質疑他工作能力質疑的很對。

「哈哈!」

始皇帝朗笑一聲。

「那便交給趙高,趙高潤。」

蓋聶遞給趙高經始皇帝認證為真品的聖旨。

竟還真需要潤筆,行璽符令事事真多,不想為之。

趙高恭敬接過聖旨。

此事這瘟神不行,只有我能來,不知陛下何時將我重任行璽符令事。

須臾時間,趙高便就著主殿明晃燭光謄寫完聖旨,遞交給在旁翻閱奏章的始皇帝。

始皇帝覽之,點點頭:「可。」

說完,始皇帝將由趙高謄寫的聖旨放在一邊,繼續翻閱奏章。

奏章一共有兩堆,一大一小,他隻翻嬴成蟜批複的那堆小的。

看到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那個奏章時,始皇帝眉頭一皺。

民謠,流言乃那些餘孽意亂朝政所為,本應嚴加處理,散佈者殺。

這豎子怎麼不加處理,反而要做什麼「秦楚一家親」的民謠,還要將我秦風融入其中,這不是胡鬧乎?

嬴政正要讓趙高持刀颳去嬴成蟜批複,改之重寫。

張開口,忽然又改變了主意。

各地動亂不休,朕應去巡視之,鎮壓動亂。到時這鹹陽大局都要靠這豎子處理。此次朕便不改其意,以楚之一地,讓那豎子有所成長罷。

放下這卷奏章,始皇帝繼續查看。

過了片刻,又看到了齊地臨淄,即墨等地發生動亂,田氏勢力極大這封奏章。

這批複還像些樣子,凡叛亂者殺之即可,沒什麼好說的。但這田氏處理方式卻是不妥。

臭其名聲,分錢分土予周圍百姓,這豈不是富民?此與《商君書》中貧民之道背道而馳,不利於大秦穩定。

當地士族做大,政令難通,不利於大秦統治,那便將其盡數遷入鹹陽。朕倒要看看,就在朕目之所及,汝等還何以勢大!

始皇帝眼中厲色一閃。

攤開一卷新的竹簡,手執毛筆,在上面寫下了:徙天下豪富於鹹陽!

「趙高,你將這些文字除去,重新批複。『田氏暫且擱置,朝堂月余即有安排』。」

「唯。」

趙高執匕首輕輕刮著竹簡,將嬴成蟜後半段對田氏的處理方式盡數去除,然後按照始皇帝的意思重寫批複。

始皇帝於此時,已是又攤開了一卷嬴成蟜批複過的竹簡,再度看了起來。

一刻鐘後,竹簡便從一大堆和一小堆,變成了一個大堆。

「卯時叫醒朕。」

「唯。」

「唯。」

卯時,是大秦各府,各署開門的時間。

始皇帝挺直腰背,走入偏殿。

關上殿門後,他這才打了個小小的呵欠,臉上露出疲憊之色——始皇帝不願讓他人看到自己這副樣子。

他穿著冕服躺在軟榻上,扯過獸皮蓋在身上,一盞茶不到,就進入夢鄉。

夜早就深了。

外面除了不知名蟲子的叫聲,便只有依稀的巡邏郎官腳步聲。

始皇帝每日都睡得很晚。

今日有嬴成蟜為始皇帝批複了一小堆奏章,始皇帝睡覺還算早的,往日他最少還要半個時辰才能得以休息。

秦國,是華夏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秦國的發展,沒有任何前路可沿,沒有任何經驗可學。

沒有人明確知道這樣大的一個國家,要如何治理,要如何走下去。

始皇帝,這個華夏第一位皇帝,創建了大秦帝國的主人,也不知道。

他只能用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心血,去思考完善他的每一個決定。

為了他的夢想: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為了他許給頓弱的諾言:朕這就許汝為這世間,最後一位縱橫家!

卯時。

蓋聶和趙高聯袂入偏殿,喚醒始皇帝。

始皇帝睜開眼,臉上滿是堅毅之色,精神抖擻似有無窮的精力。

「趙高,你去將這聖旨傳至各府。」

「唯。」

「蓋聶,你去長安君府,告訴那豎子朕醒了。」

「唯。」

二人各自領命退下。

始皇帝忽然問道:「昨夜朕自成蟜走後,中間竟一次未醒,一覺睡至卯時?」

趙高立刻拱手低首,恭敬道:「是。」

蓋聶默然片刻,亦是拱手低首,恭敬道:「是。」

丞相府。

王綰進入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在丞相府中很是陌生的人——李斯。

他皺眉道:「李廷尉不去廷尉府……是了,如今你是左相了……」

李斯態度倒很是端正,全然沒有在朝堂上那副與滿堂臣工爭雄的樣子。

他抱著手對王綰道:「見過右相。」

王綰沒應,沉默著在丞相府各屋都走了一遍,有些惘然地出來了。

王綰在找那位和他爭了半輩子的隗狀,但他沒找到。他在找的時候就知道,他找不到那位藍眼睛,未開化的胡人。

「左相如此著急乎?」王綰盯著李斯道。

「在其位,謀其政,為陛下分憂,如何不急?」李斯答道。

然後王綰便呵呵地笑了起來,笑著笑著,搖了搖頭。

「左相以我等後世子孫之福,換來丞相之位,汝不見商君乎?」

李斯眼中厲色一閃,道:「斯只見,秦歷代皆行商君法。秦孝先公在世之日,無人敢於商君說話言重。」

「左相教得好,久聞左相勤勉政務,為廷尉時廷尉府大大小小之事,皆能一言而決。日後丞相府之事,便由左相處理之。」

「長者所求,斯不敢辭耳。」

「今日綰身體不適,休沐一日,左相辛苦些。」

「右相年歲已高,身體不適可要重視,可多休沐幾日。」

「……綰確實應休息了。」

王綰從丞相府走出,沿著道路靜靜地往家走。他走的很慢,很慢,比平常他走路的速度要慢上許多——他不捨得走。

這一次,他走了,便再也回不來了。

但他終究是一直在走,沒有停留。

王綰低著頭,一次回頭也沒有回頭……

「右相這是歸家?」

忽有一聲音在王綰身前響起,王綰抬頭一看,有些詫異。

趙高怎會在此?

他再看趙高手中拿著竹簡,一下便明了了。

陛下何以如此之急?薄情至此……

王綰內心苦笑,面上卻道:「綰身體不適,今日休沐,趙車府令有事可尋,左相。」

趙高心思活泛,一看便知王綰心中所想。

他揚了揚手中竹簡,笑著道:「今日這聖旨,右相宜聽之。」

王綰這次不再只是內心苦笑,他的臉上也是苦笑,道:「非要如此?」

趙高點點頭,道:「右相之疾再重,也不急在一時,連接聖旨的時間也沒有罷。」

「……可。」

王綰轉身,隨著趙高,又回到了丞相府。

李斯迎出,聽說有聖旨,急忙尋了一個開闊房屋,點上幾根明晃晃的蠟燭。

此時,天剛蒙蒙亮。

趙高入內,他的前方站著腰背盡量挺直的王綰和腰背特意微躬的李斯。

「聖旨到。」

「臣王綰接旨。」

「臣李斯接旨。」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朕再三思考,諸公皆為於秦有大功者,不封土不足以……諸公封地大亂之可能。」

念完聖旨上內容,趙高收起聖旨,看著呆愣愣的兩人,笑著道:「左相,右相,不接旨乎?」

李斯腦中還在想著陛下怎又改變主意,行了長安君的策略。

被趙高一提醒,很快反應過來,急忙道:「臣李斯接旨!」

王綰腦中想著陛下明明在朝堂上說了郡縣製,再無封地,怎又會與我等封土?

被趙高一提醒,還是沒反應過來,有些遲滯地道:「此聖旨,真為陛下所寫?」

趙高心裏默念一句:……不是,長安君寫的。

手上把捲起來的竹簡又攤開,給王綰看了看那以和氏璧所做玉璽蓋上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大印。

「右相,這回可信?小子要你來聽旨,可對?」

「綰……多謝趙車府令……」

王綰伸出蒼老雙手,那雙皮膚褶皺滿是皺紋的手顫抖著,摸著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老淚縱橫。

陛下未有忘記老朽,老朽等到了……

他本來以為已經失去的,一輩子的謀劃,在他萬念俱灰不抱希望的時候,突兀地實現了……

噗通~

這位大秦右丞相跪倒在地,面向鹹陽城方向,嚎啕大哭。

一邊哭,一邊喊著。

「陛下聖明……陛下聖明……」

這一日,天還未亮。

鹹陽各大官署盡皆沸騰。

有喜極而泣者,有興高采烈者,有雀躍不已者,有過於激動暈厥而去者……

一聲聲比鹹陽宮那持續一刻鐘還虔誠的「陛下聖明」,叫醒了天邊的太陽。

溫暖,和煦的陽光灑落。

鹹陽城開始了新的一天。

大秦,也開始了新的一天,全新的一天。

歷史的車輪被一顆小石子絆到,歪扭著稍稍偏離了原本的軌跡。

而做出此事的人,嬴成蟜,此刻正在蓋聶的帶領下又入鹹陽宮。

嬴成蟜一邊走,一邊跟十萬個為什麼似的,不斷問問題。

「皇兄怎麼這麼快就醒了?」

「不知道。」

「聖旨發出去了沒?」

「不知道。」

「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

「是。」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