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我被朱棣模擬人生曝光了!》第七十五章 米倉裡的老鼠
第76章米倉裡的老鼠

「刺王殺駕,呵,愚者才會這麼做。」

在朱高燨的腦海世界裏,曹操不屑的說道,「死了的皇帝是最沒有價值的,何不如挾天子以令諸侯!」

嬴政微微挑眉:「你挺會玩兒啊?」

曹操這種不把皇帝放在眼裏的態度,讓他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

「咳咳。」曹操轉移話題,「政哥,你看到李斯了嗎,我有些許問題想請教一下。」

「哼。」嬴政冷哼了一聲,「李斯?寡人不認識此人!」

秦始皇嬴政,他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橫掃六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他所做的不是一世之功績,而是萬世之功績!

他生前的時候其實已經明白,大秦帝國綿延萬世,只會是希冀而非現實。萬世太久,縱然是八百年的周王朝,留在史書上的也只不過是一聲嘆息。

但嬴政萬萬沒想到的是,大秦兩代半就完了!

秦三世子嬰雖有雄主之才,然而生不逢時,他登基之時,大秦已經走到了盡頭,大勢已去。

嬴政無法原諒李斯,他遙望歷史長河,看到年輕的秦王孤獨的坐在王座上,等待著大秦的滅亡,與嬴政相隔生死的對視,那眼神中帶著落寞。

子嬰疲憊的長嘆:「子嬰而秦之事去矣。」

在位僅四十九天的秦三世子嬰,在項王率軍攻入鹹陽後被殺害。

……

一直沉默的李斯走了過來,緩緩開口:「吾為秦之罪臣也。」

曹操有些疑惑的問道:「李斯,若非當年你篡改政哥的遺詔,後世人對你的評價應該是千古名相,你為何要選擇這麼一條晚節不保的路?」

其他人此刻也都看向了李斯,對此深受困惑。

李斯的眼神有些黯然:「這是一個好漫長的故事啊,你們真的想聽嗎?」

眾人紛紛點頭,就連一向潛水的韓信也忍不住湊了過來。

「該從哪裏講起呢……嗯。」李斯頓了一下,說道,「在距離蘭陵西南數百裏外的楚國上蔡,生活著一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出身布衣,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是一個掌管文書的小吏。」

「空虛的生活,就像石子被拋上天空,縹緲的不知會落向何方。」

「終於有一天,這個名為李斯的年輕人決定,不再過著假裝快樂的生活,他要做一個有為的士人。就這樣,李斯和韓非,兩個出身完全不同的人,不約而同的拜到了荀子門下。」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就像蘭陵盛產的美酒一樣,荀子的思想經過發酵,沉澱,日漸成熟。」

「荀子雖然提倡禮樂與刑法並舉,但他始終堅持儒家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應以禮樂為本,刑罰為輔。李斯則以秦國為例,提出相反的意見。」

「他說,秦國四代勝出,在四海之內兵力最強,他們所倚靠的並不是仁義,而只是根據眼前的現實去做。對於李斯來說,秦國的政治,就是治國的最好榜樣。」

「李斯雖然是楚國人,但他深知,天下的未來和自己的未來,都在秦國。」

「他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現在秦王要吞併天下,稱帝而治。正是布衣遊士顯身手之際,所以他選擇去秦國。」

「此時的李斯,滿心裝的皆是對權勢的狂熱,再也填充不下其他的教義,他畢生的追求,是做一隻米倉裡的老鼠。」

「李斯出現的時機,剛剛好。他獻上了一個兼並六國的構想,陰遣謀士,重金收買六國大臣,不為秦所用者,利劍殺之!」

所有人都在安靜認真的聽,他們知道,李斯正在緩緩講述自己的一生。

從出身布衣的小吏,到未來的大秦丞相。

歷史為李斯準備了一個秦國,也為秦國準備了一個李斯。

嬴政沉默的看著李斯,回想起來當年他獻策時自己的心中所想。

那時,他很確定眼前那個外表平平的讀書人,能夠幫助他橫掃六國,完成前所未有的偉業!

「從此,李斯受到重用,隨著秦國的不斷擴張,李斯的地位扶搖直上。」

李斯繼續說道,「他是一個小人,剛入秦國之時,他曾說呂不韋老了不肯讓權,等他自己老了以後卻也沉迷權勢。他與公子扶蘇政見不同,但陛下卻隻對扶蘇予以厚望,一直在外扶蘇鋪路。」

「他知道,若是等扶蘇上位,自己不會有好下場的。扶蘇是明主,而此時的李斯已經成了奸臣。」

「其實李斯當時早就已經想到此後他的下場一定好不到哪裏去,因為從趙高敢於篡改遺詔來看,就可以判定他的野心已經到達了恐怖的地步。而他李斯官居丞相,難不成趙高會放過他?」

「但是為了保住自己這來之不易的榮華富貴,李斯選擇了妥協,幫助趙高篡改遺詔。」

「被權力欲所支配的李斯,喪失了年輕時的睿智。他看的很清楚:秦二世荒淫禍國殃民,大秦遲早要亡。但當秦二世対自己不滿時,他又不惜上荒唐的《行督責書》,來討對方的歡心。他知道趙高是陰險毒辣之人,但看到趙高得到皇帝寵愛,又放棄原則迎合趙高。」

「最後,趙高決定把李斯這隻米倉裡的老鼠生吞活剝。他誣告李斯謀反,秦二世相信了。李斯就這樣迎來了人生的終點,被腰斬於鹹陽。」

說完之後,李斯輕閉雙目,久久無言。

為了權力,他不顧原則,機關算盡,最終反被權力反噬。

眾人面面相覷,看向了嬴政。

此刻的嬴政,是最應該憤怒的人。

然而他卻面色平靜,仿若無動於衷。

嬴政、李斯、蒙恬、蒙毅、王奔、李信……幾個二十多歲意氣風發的小夥子,他們抱著同樣偉大的志向橫掃六國,問鼎天下,名字永遠留在了史書上面。

時至今日,嬴政無法原諒李斯,但他同樣無法原諒自己。

當年趙高曾犯下重罪,依律當判死刑,嬴政念昔日舊情,最終赦免了趙高。

若是當年他直接殺了趙高,將遺詔傳給比趙高更值得信賴的蒙毅,讓扶蘇能夠平穩的繼位,大秦的命運,是否會改變……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扭轉的。

歷史的魅力就在於,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的同時,又給人帶來了殘酷的現實。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