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孫》第179章 六首狀元
三日後,殿試最終的結果也出來了,這是所有貢生最激動的時刻。

朱元璋並沒有像以往一樣,派禮部的官員去恭賀高中進士的貢生,而是將這些參加殿試的學子叫到宮中,他要親自接見,欽點三甲。

此時,共三十一位高中進士的學子在禮部官員的帶領下來到奉天大殿前。

能站在這的,高中進士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但到底是一甲,二甲,還是三甲,就不得而知了,畢竟這其中的區別還是很大的,誰都想要那個狀元的名號,這將是讀書人一生最大的榮耀。

「宣天子門生覲見!」

隨著雲成一聲呼喊,所有進士低著頭,小心翼翼走進大殿,跪在地上,齊聲高呼道:「學生叩見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叩見太子殿下,千歲,千千歲!」

「叩見吳王殿下,千歲!」

朱元璋很是高興,沉聲道:「都起來吧!」

雲成捧著托盤,托盤之上放著黃榜,這些人的名次全在其中。

朱元璋拿過皇榜,呵斥道:「你們都是大明將來的棟樑之才,都把頭給咱抬起來,高中進士這是好事,你看看你們一個個低著頭像什麼樣子!」

聽到此話,這些人才敢緩緩的抬頭,卻不敢直視這位虎威猶在的洪武爺。

此次殿試的三甲結果由朱元璋親自宣讀,真算得上是皇恩浩蕩,無上光榮。

「一甲第一名,許觀,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話音剛落,年僅二十七歲,相貌堂堂的許觀從人群中走了出來,周圍人紛紛露出羨慕的神情,許觀中了狀元卻沒有多少驚訝,也沒有多少緊張,反而神情泰然,好像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一樣。

朱英心中感嘆:「這得需要多大的自信啊!」

「學生許觀,叩謝聖恩!」許觀跪在地上鄭重的磕頭。

朱元璋微微點頭,許觀又拜謝朱標,朱標讚揚道:「三元不常見,六首世間無,連中六元,前所未有,你達到了所有前人都沒有達到的成就,了不起!」

朱英毫不吝嗇讚美之詞,許觀謙虛道:「殿下繆贊了,學生只是僥倖而已,在聖上和殿下的治理下,大明定能文道昌盛,後世定有無數學子將超越學生的成就!」

朱元璋和朱標對這位六首狀元很是滿意,許觀拜謝朱英之時,朱英卻笑道:「不要多想,後世也沒有超越你的,就是千古唯一一位六首狀元!」

朱元璋和朱標都以為這是朱英對許觀的表贊,連許觀本人也是這麼想的,連忙說道:「學生愧不敢當!」

朱英笑了笑,沒有繼續說下去,心中卻暗道:「好好乾,乾好了,將來內閣也有你的位置!」

隨後又對朱元璋說道:「皇爺爺,許狀元的身世孫兒知道一些,其實他本姓黃,因為其父入贅許家這才改姓了許,如今他高中狀元,還是前所未有的六首狀元,也算光宗耀祖,何不賜個皇恩,準遂恢復原姓!」

「好!」

朱元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說道:「許觀,咱賜你恢復原本的黃姓,從今以後改叫黃觀!」

中狀元沒什麼感覺,但聽到皇上讓他改回原姓卻非常激動,眼眶之中飽含淚水,聲音哽咽道:「學生黃觀,謝聖上,謝太子殿下,謝吳王殿下恩典!」

這可是黃觀夢寐以求的事情,也是奮發讀書,參加科舉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有一天出人頭地,功成名就之時,向皇上討個恩典,改回原本的姓氏。

接著,朱元璋又念道:「一甲第二名,張顯宗,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

相比較黃觀,中了榜眼的張顯宗就要緊張許多,甚至有些發抖,顫顫巍巍跪在朱元璋面前,說道:「學生張顯宗,叩謝聖恩!」由於太緊張,聲音都有些變了。

朱元璋並沒有在意這些,說道:「你寫的那篇策論咱看了好幾遍,看完後咱想砍了你!」

此話一出,張顯宗嚇的連忙跪在地上磕頭,高呼道:「學生該死!」

「起來吧!」

朱元璋繼續說道:「咱後來認真考慮了一番,其實你提出的弊端也並無道理,你這個榜眼實至名歸!」

張顯宗這才鬆了口氣,朱標說道:「貧寒學子能出人頭地,當真不易,希望你能像孤的老師宋濂一樣,做一個正直且忠志的好官!」

「學生定當謹記!」

張顯宗來到朱英面前,有些愧疚道:「那一日,學生並不知道您就是吳王殿下,失禮之處,還請殿下恕罪!」

朱英壓根不在乎這些,只是嘿嘿一下,捂著腮幫子,說道:「張顯宗,我牙疼!」

張顯宗直接愣住了,朱元璋瞪了一眼,沒好氣的說道:「牙疼就去找禦醫!」

朱英笑了笑,對張顯宗說道:「看你太緊張,逗你玩呢,別介意!」

張顯宗從緊張的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尷尬的說道:「殿下嚴重了!」

「一甲第三名,吳言信,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這人和張顯宗同是福建學子,朱英同樣見過,有些不善言辭,如今卻中了探花。

一甲的三人宣讀完畢,眾學子有些失望,但又滿懷期待的等著皇上宣讀二甲的名單,一甲的三人都有一個響噹噹的俗稱,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第一名同樣也有個叫得出口的俗稱,叫做:傳臚!

既然一甲沒有份,眾人皆期待這個二甲第一名的傳臚,只見朱元璋繼續念道:「二甲第一名,王羽,第二名,張徽,,,」

一共十二人,全部賜進士出身,傳臚最終被一個名叫王羽的中年人奪得,激動地當場落淚。

狀元,榜眼,探花,傳臚,除了這四人是直接授予官職之外,二甲其他人,他們無法直接獲得官職,還得通過新的考核才能進入翰林院,但也只能獲得「庶吉士」的身份,相當於實習生,只有再經過考核合格才能被授予編修之類的職務,有機會留在朝中,或者去其他地方上任職。

隨後是三甲,共十六人,賜同進士出身,含金量最低,他們連進入翰林院的資格和機會都沒有,只能去地方任職,地方和官職也是二甲進士出身的人挑剩下的。

但不管如何,就算是最次的三甲同進士出身,那也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讀一輩子書,若是能中個舉人都算祖墳冒青煙了。

所有學子全部跪在地上齊聲高呼:「謝聖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將一甲和二甲的學子全部留下,晚上賜宴!

晚宴,按照以往不成文的規矩,高中的學子要向主考官敬酒答謝,形成一種師生關係,方便日後提攜和照顧。

但這次的殿試主考官是皇上本人,皇上可以把你當學生,但你卻不能拿杯酒上去沖著皇上就喊老師。

於是,這些學子只能找其他朝中文臣敬酒,希望能得到青睞。

狀元黃觀找的是翰林學士劉三吾,劉三吾很是滿意,高高興興喝了黃觀的酒。

而榜眼張顯宗和探花吳言信找的是吏部尚書凌漢,因為有之前的偶遇,凌漢對著二人的印象還不錯,同樣喝下了敬酒,不過卻言明,以後會栽培二人,但之間不存在什麼師生關係。仟韆仦哾

凌漢是皇長孫朱英的老師,他可不敢隨便收學生,搞不好就是結黨營私的罪名。

老老實實教導皇長孫比收一百個狀元都強,等到皇長孫繼位,他就是三朝元老,當朝帝師,三公的位子絕對有他一個。

凌老頭這心裏看的比明鏡都清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