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帝國的城牆(1)
1900年8月的京城靜靜地躺在北方烈日下白茫茫的暑氣之中。在京城的正東和東南兩個方向上,在被烈日烘烤得葉片曲捲起來的玉米地的邊緣,在散發著強烈水腥氣味的小河溝旁和遍佈著夏蟬聲嘶力竭的濃鬱的柳蔭下,時時閃出身穿彩色軍服的各國士兵的影子。各**隊都派出了偵察兵。帝國的驕陽已經把他們曬暈了,他們彷彿覺得此刻正置身赤道。越接近北京城,越看不到中國百姓的影子,這讓他們感到安全,同時也感到痛苦,因為他們找不到解渴的水井。他們不敢進村。快要中暑的時候,他們把頭扎進河溝渾濁的水裏,然後帶著強烈的水草和魚卵的味道,在望遠鏡裡向他們想像中的帝國的都城窺視:遠遠的,在一望無際的莊稼地、茂密的蘆葦叢和黃得耀眼的土道的盡頭,一道灰色的線在蒸騰的蜃氣中漂浮。那是世界上最高最長的城牆。城牆的後面就是這個巨大帝國的都城。這個都城的結構早已經被聯軍軍官們在地圖上研究多次了,每一次面對地圖,軍官們都驚訝不已,因為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座城池像帝國的北京城一樣堅固而複雜。北京基本上是一個長方形的巨型堡壘,高大厚重的城牆竟然有四層之多,數不清的城牆大門把軍官門弄得眼花繚亂。最外層的城牆包裹的是外城,西方人稱"中國城",因為根據這個帝國的規定,漢人一律居住在外城。外城共有七座城門:東便門、廣渠門、西便門、廣安門、左安門、永定門和右安門。內城,因為是滿人居住的地域,因此被西方人稱為"滿城"或"韃靼城",這裏有九座城門:東直門、朝陽門、西直門、阜成門、正陽門、宣武門、崇文門、安定門和德勝門。內城裏面是"皇城",西方人稱之為"紅色禁區之城",有六座城門:大清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東安門、地安門、西安門。最裏面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區域,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高而厚的城牆不但即使使用炸藥也不能輕易將其打開缺口,而且還是一個連體堡壘。城牆上的每個城垛都有射擊孔,每座城門都有重兵把守的箭樓高高聳立,垛口和箭樓組成的交叉火力可以封鎖到城牆下的任何角落。聯軍佔領通州的那天,1900年8月12日,在點燃讓京城人"產生巨大恐懼"的篝火的同時,聯軍在通州召開了進攻北京城的軍事會議,北京城的地圖再一次鋪在了聯軍軍官們的面前。在地圖上,各**官們再次溫習了那些城門的名稱,為了讓軍官們記住,一個充當翻譯和顧問的中國教民詳細地向軍官們解釋了每一座城門名稱在漢字上的意義,比如"神武"和"德勝"是崇拜武功的意思,而"朝陽"、"阜成"有吉祥富貴的含義。最後也沒把這麼多城門搞明白的軍官們領受了各自的攻擊路線和目標:俄**隊從通州出發向北,攻擊目標:東直門。日本軍隊直接向西,攻擊目標:朝陽門。美**隊沿運河前進,攻擊目標:東便門。英**隊走南路,攻擊宣武門。其他各**隊隨後跟進助攻。會議最後確定的行動時間表是:13日派出偵察部隊,14日各**隊在距離北京五英裡的攻擊線上集結,15日正式開始攻擊。聯軍參加攻打北京城的總兵力為15萬人。其中步兵1375萬人,騎兵800人,工兵450人。裝備有大炮100門,其中野炮52門,山炮48門。就在聯軍開會部署作戰計劃的時候,帝國皇宮裏的慈禧太后依舊沉浸在從通州傳來的"李秉衡大勝"的捷報的喜悅之中。京城距離通州僅僅20公裡,快馬送戰報,頂多需要幾個小時,但是,在李秉衡自殺24小時之後,戰報才送到,而且還是個"捷報"。但是,下午的時候,真正的戰報送達了:通州不但已經陷落,而且聯軍已經開始了攻擊京城的軍事行動。慈禧立刻慌張起來。這是她曾經預料但始終不願意預料的情況。慈禧立即想到了守城。她命令宋慶即刻進京,"商辦城守事宜",同時放出話說,對丟失陣地並且已經逃到南苑的馬玉昆表示理解,說朝廷並沒有問罪的意思,他本是個"忠勇可靠"的人,應該繼續"統帶營官兵丁,奮勇立功"。之後,慈禧向南方各省急電,要求各地的"勤王之師"火速北上。京城大規模調集軍隊的行動倉促地開始了。慈禧命令榮祿和載漪等軍機大臣們共同商定防禦作戰計劃,但是,帝國高層的軍事會議卻始終沒有能夠正式召開,即使這幾個帝國的重要人物坐在了一起,也是各懷心思,說話支支吾吾,態度躲躲閃閃,什麼也沒討論,當然就什麼都沒有決定,然後匆匆散場了。這個時刻,整個中華帝國基本上是一個女人在慌亂地調動兵力,好在她的話還能夠起作用。於是,帝國各軍從13日下午開始,紛紛從各個城門湧進城內,北京城立即變成了一個大軍營:八旗前鋒和護軍守衛紫禁城,神機營25個營、載漪率領的虎神營14個營、八旗和綠營兵2萬人,分別防守各個城門;榮祿的武衛中軍3個營把守西華門和**前大清門內的棋盤街,董福祥的武衛後軍25個營防守外城的廣渠門、朝陽門和東直門;另外,馬玉昆部的1萬人防守京城的南郊據點南苑。沒有軍事經驗的女人的軍事調動是混亂的,其中最倒霉的怕是董福祥部的官兵了。慈禧命令他們"立即出城迎敵",於是上萬官兵烽煙滾滾地出了城,但是到了城外,包括董福祥在內,誰都不知道敵人在哪裏和仗該怎樣打,背著洋槍拖著洋炮的隊伍在烈日下沿著京城的東南城牆的外圍毫無目的地不斷地轉著圈子。天黑的時候,慈禧的命令又到達了,內容是"無論行抵何處",立即返城,"保衛城池"。結果在漫天暑氣中整整轉了一天的疲憊不堪的官兵匆忙進城了,他們坐在街道邊上,在京城百姓好奇的圍觀下大口地喘氣--依舊不知道洋兵們在哪裏,仗該怎麼打。與此同時,慈禧開始頻繁地召見她的大臣,整個下午到晚上數小時之內,召見榮祿八次,召見載漪五次,全體軍機大臣被"叫起"也達五次之多,這個女人幾乎沒有時間"傳膳",全部時間都坐在她那間充滿南方奇異水果和花卉的濃香的房間裡,等待大臣們有什麼可以禦敵的好主意。但是,群臣跪在她的面前,"皆默然不發一言"。40年前,兩國聯軍打到北京,就把帝國政府趕到了熱河;現在的聯軍是除自己以外的"彼等",有八國之多,群臣們,包括載漪等人,明白地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了。沒有人說話,慈禧就發怒,但是不管她如何怒火萬丈,就是沒人吭一聲,皇宮裏死一般寂靜。最後還是外面的稟報打破了沉默:湧進城的官軍們"無人節製",正在大肆搶劫錢莊和糧鋪,京城裏已經民心大亂。此刻參加防守帝國都城的軍隊總兵力已達10萬人以上,是聯軍兵力的8倍。10萬防禦之軍,從兵到官,竟沒有一人能夠說得出具體的防禦作戰的部署是什麼。沒有指揮作戰的機構。沒有戰鬥動員、作戰方針、作戰原則和協同作戰的實施計劃。沒有保障支援方案。沒有戰役和戰術預備隊。所有該有的都沒有--沒有一切。13日夜晚。這一天是按計劃聯軍向集結地點運動的日子。但是,各國陸續到達集結地點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個驚人的情況:俄**隊不見了。這時,由俄軍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率領的俄軍前鋒部隊4個步兵連、2個騎兵連和一個有4門大炮的炮兵連已經出現在北京城東護城河邊的一個小村莊裡了。下午5時左右,斜陽照耀下的護城河水光粼粼。躲藏在一棵垂柳後面的華西列夫斯基看見了城牆上飄揚著的各色旗幟。沒有什麼特殊的動靜,眼前的這座城市彷彿在午睡。迷惑之中的華西列夫斯基心臟狂跳不止。俄國人決定提前行動。即使從最原始的戰爭原理上講,誰先佔領目標,誰就能在戰果分配上佔據最大的份額,況且擺在眼前的是這個世界上囤積金銀財寶最豐富的一座城池。無論前程多麼險惡,無論將要付出多大的犧牲,既然已經到了寶庫的門口,便顧不了那麼許多了。15日開始攻擊,這是俄國人在軍事會議上首先提出的計劃,並且鄭重地希望各國"嚴格遵守","以便統一行動"。但是,會議剛完,他們的前鋒部隊就悄悄地出發了。出乎華西列夫斯基意料之外的是,在向北京城外圍運動的20公裡的路程中,竟然一個帝國的士兵都沒有看到,這讓這個俄國貴族心裏警惕了起來,他認為帝國的軍隊一定是埋伏在前面的某一個地方正等著他呢。中午的時候,果然發現"敵情",在他的側翼,突然出現一支武裝隊伍,黃皮膚黑眼睛。部隊騷動了一陣之後,還是俄國的隨軍記者判斷準確:這不是帝國的軍隊,而是和俄國人懷著同樣心思的日本人派出的偵察分隊。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