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1901年:一個帝國的背影(連載完)》打穀場上的角色(2)
"十八魁"的護廟行動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官府不支持他們。冠縣的縣令名叫何士箴,農民們叫他"何糊塗",因為他企圖在帝國的農民和洋人的勢力之間兩面討好。在處理"十八魁"護廟事件時,這位縣令為了調解矛盾,平息事態,把附近村莊和鄰縣的頭面人物都請到了梨園屯,這些人物包括曲周和威縣的幾個文武舉人、冠縣小王曲村的一位教書先生、陳固村的一位鄉村醫生--帝國鄉村的這些村首們怎麼能夠與洋人和洋人支持的教會抗爭?帝國的政府和軍隊不是都在與洋人的抗爭中敗下陣來了麽?何況,"十八魁"是些什麼人物?朝廷對洋人說了,他們都是暴民。對於朝廷來說,帝國臣民中有順民,有暴民,沒有公民。官司越敗,人氣越憤。土地官司逐漸演變成了反對洋教的農民和信奉洋教的農民之間的直接衝突。1887年,梨園屯六位鄉紳中的左建勛和劉長安帶領幾百名村民把洋教士帶領教民運來準備建教堂的建築材料搬運一空。這件事居然驚動了帝國的總理衙門,因為法國使館為此向帝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五年後,這裡的官司依舊在打,但是衝突已經升級,反對洋教的農民們請來了一個道士住在玉皇廟裡做主持,為了防止信教的農民闖入,他們把鄉練的槍械布置在廟裡--這種武裝的介入標誌著更大衝突的爆發為期不遠了。官司又一次失敗後,閻書芹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散漫的紅拳看來不管用,應該投靠更有力量的"拳"。"拳"--這個字幾乎就是接下來帝國混亂時光的代名詞。當夜,閻書芹帶領他的"拳"兄們走了,去尋找他們早就聽說的另一個"拳":梅拳。梅拳這時幾乎可以稱做一個"教門"了,從明末算起它已經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他們有嚴格的師承傳統和譜系師承,分為武場和文場,廣泛分佈於河北的冀州、河間、順德、廣平、大名各府和山東的臨清、冠縣、邱縣一帶。他們之所以一直沒有被官府取締,是因為他們的"拳"規極其嚴厲,其中包括不準江湖賣藝、不準接觸女人,不準和其他教派發生聯繫等等。美國學者周錫瑞在其《義和團運動的起源》中對"梅拳"的見解為:此"拳"是一個"純粹的武術團體"。其實,在帝國的那個年代裡,"純粹的武術團體"根本不存在。被絕望的生活處境和不公平的現實逼迫得無路可走的農民們聚集在一起練習武術,絕不是為了弘揚什麼"國粹"、"傳統"、"文化"--一旦社會條件成熟,這類的民間組織往往是武裝暴動的重要力量--帝國歷史上數次農民起義無一例外。威縣梅拳第十四輩文場師傅趙三多是梅拳目前的當家人。他的身份是公開的,不少徒弟在衙門裡當捕快。憑藉著聲望,他成為威縣調解民間糾紛的首領。他是非暴力者,不贊成"十八魁"們的武裝行為。他知道教民衝突已經在山東、河北交界的"飛地"地區公開化了,而他自己也是憎恨洋教的,因為洋教和梅拳的教義是衝突的。趙三多的手下有一個名叫姚洛奇的拳手,在梅拳系譜中比趙三多長一輩,是個燒窯人,他成功地勸說了趙三多"舉事"。當時,帝國北方大面積的旱災令農民陷入生存絕境,而德**隊對膠州灣的佔領更令國人憤懣已極。這時,閻書芹這個另外拳派的人登門行"弟子禮"了,他們訴說了在梨園屯廟產官司中的不滿。於是,姚洛奇對趙三多說,無論是出於地方利益的需要,還是出於鄉土道義的需要,都必須站出來反對洋教了。為了不連累傳承了幾十輩的梅拳,趙三多決定脫離祖譜,表示與梅拳完全脫鉤,而將願意和自己一起"舉事"的拳手重新組織起來,並為這個新組織重新起了一個拳名:義和拳。"順清滅洋",這是義和拳當時提出的政治口號。義和拳,後來的義和團,就這樣誕生了。這是1898年的事,此時,正是京城的"康黨"們逃亡和被殺的時候。帝國政府無暇關注到在帝國的山東與河北交界處發生了什麼事情。即使知道了,也只會認為不過是幾個農民在和洋教士鬧彆扭。帝國政府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正是這一點點火星,很快就要演變為鋪天蓋地的熊熊烈火,一直燃燒到帝國的都城北京,繼而又燃遍了帝國的整個北方。一年以後,另一個"拳"以更大的規模蜂擁而起。這個"拳"叫做"神拳"。神拳沒有紅拳和梅拳那樣悠久的歷史和嚴密的組織,實際上它是黃河決口的黃水衝出來的一個臨時組織。1898年,黃河在東阿縣決口,淹沒了東阿、荏平、高唐、聊城等州縣--"漂沒田廬,人畜流亡,不可勝計"--水災中流離失所的農民們飢餓難耐地聚集在一起,如果再不信點什麼,他們就活不下去了,於是神拳出現了。神拳信奉經過簡單的儀式之後,神的力量就會依附在練拳者的身上,並且發生許多預想不到的奇跡。"神拳"的首領是個叫做小朱子的青年農民。小朱子,山東長清縣人,出身貧苦,沒有正式的名字。自幼隨改嫁的娘四處漂泊,最後以"帶犢子"的身份落籍在泗水縣宋家河村,為生活所迫,30歲的時候又回到長清大李莊的舅舅家。他白天幹活,晚上和青年農民一起練習神拳,隨著加入的農民增多和影響的擴大,他開始在臨近各縣發展"神場子",進而成為遠近聞名的拳首。這個時候,他有了一個大名,叫做朱紅燈。這個名字顯然是"拳"眾們對他的尊稱。他的名聲鞏固於一次與教民的對抗行動:為了懲罰教民,他令教民出錢請來戲班子"賀神拳",這個讓教會很丟面子的事情使他威望大震。而令他地位陡升的是一次與官府真刀真槍的廝殺,史稱"前杠子李莊之役"。"前杠子李莊之役"起因於平原縣已經激化起來的民教矛盾。隨著德**隊在山東半島的登陸和佔領,洋教士們跟在軍隊的後面開始了大規模的傳教活動。天主教各方濟會和基督教美國公理會都在平原縣建立了堂口和佈道站,在窮困的農村吸收信教的農民並修建教堂。洋教士仿照中國農民的傳統辦法,在信教的人中選擇有勢力的人物充當教民的教首,這些教首在外來勢力的支持下,不可避免地會和當地掌握權力的鄉紳們在利益分配上發生糾紛。面對強大的洋勢力,鄉村的士紳們隻好紛紛求助於民間神拳,甚至親自加入神拳以尋求支持力量。終於有一天,民教雙方火併起來,起因是教民控告不信教的農民搶了他們的財物,於是驚動了平原縣令蔣楷。蔣楷雖然也是個憎恨洋教的人,但是,根據朝廷"就教屈民"的指令,他不得不親自率領官兵前去逮捕拳民。1899年10月11日,平原縣百名步騎勇役到達前杠子李莊,剛進村就見二三百拳民在朱紅燈的指揮下正列隊擊鼓,隨之即向他和他的官兵主動發起了進攻。官兵和縣令誰都沒有見過這樣的進攻方式:拳民"四個人成一個圈,一圈跟一圈地滾動前進"。這是什麼戰術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與神拳的神靈之術有關。當拳民們"滾"到跟前時,一下子砍倒了官府的兩名旗手,蔣楷見狀騎馬狂逃,步騎勇役皆驚散。緊接著,又發生了另一場"戰役"。朱紅燈沒有追上蔣楷,於是決定率領拳民們去進攻恩縣劉王莊屬於天主教會的教堂和龐莊屬於美國公理會的基督教堂。原因是,在龐莊傳教的是一個叫做明恩溥的美國牧師,拳民們聽說這個美國牧師經常在上海的報紙上寫文章,鼓動帝國政府出面鎮壓義和拳。明恩溥得知義和拳要來,立即和山東巡撫衙門取得聯繫,要求巡撫派軍隊前來鎮壓,於是濟南知府盧昌詒與親軍營管帶袁世敦率兵前往。朱紅燈的隊伍在半路上遇到官軍的探子,朱紅燈釋放了探子,並且讓他轉告盧昌詒和袁世敦:我現在回前杠子李莊,是為兩位大人考慮;如果我們再和官軍相遇,那大人就要自失顏面了。但是,袁世敦認為幾個"暴民"根本不是官軍的對手,依然下令追擊,於是,官軍與拳民在馬頰河的河堤上相遇了。正是早晨,義和拳們正在河堤上吃早飯,突然官軍圍了過來。義和拳足有1500人,旗幟是紅色的,拳手們的刀槍上都有紅布裝飾,而朱紅燈更是頭戴大紅風帽,身穿紅衣紅褲。義和拳們照例是"輪圈"戰術,幾乎沒有怎麼交手,官軍就逃跑了。但是,官軍的另一支支援馬隊到了,和向後逃跑的官軍會合在一起,重新殺了回來。這一回義和拳損失慘重,朱紅燈帶殘部渡河脫身。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