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周梅森作品:黑墳》《黑墳》第二章(9)
那蒼老的、有氣無力的聲音又在黑暗中響了起來:

「我……我怕是不行了,腿……腿斷了一條,身……身上也傷了……」

三騾子呆住了,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三騾子,你……你走吧!甭……甭管我了,我……我走不出去了!爬都爬不動了!」

三騾子沒作聲。他覺著他不能甩下一個受傷的工友不管,甩下不管,於仁義,於道德,於一個窯工領袖責任感都是說不過去的。可帶上這麼一個傷殘人,他自己的生命就要遇到更大的危險,他可能將精力全消耗在這個人身上,而自己卻無法爬上窯了。

「三騾子,你走……走吧!我……我不怨你,不……不怨你!」

三騾子漸漸放鬆了握住崔復春的那兩隻手,像做賊似的,輕聲地、怯弱地道:

「那……那……我先走了!上窯之後,我……我馬上就讓人來救你!」

說這話時,三騾子和崔復春心裏都知道,這是一種可憐的欺騙。

心一狠,三騾子猛地站起來,跨過崔復春的身子,閉著眼睛向前摸去。一口氣摸了有十幾步遠。這時,三騾子聽到身後傳來了崔復春的嗚嗚哭泣聲,這哭泣聲像一把把刀子,一下子刺著三騾子的心肺。

三騾子停住了腳步。他突然驚詫地發現,自己已經喪失了做人的起碼道德!他三騾子居然能夠乾出見死不救的事來了!他下窯來幹什麼的?不就是憑著一副俠義肝膽來救人的嗎?大夥兒擁戴他、敬重他,不就是因為他為人仗義,在大夥兒危難時敢於拔刀相助麽?

混蛋!混蛋!

他左右開弓,「啪啪」打了自己兩個耳光,瘋了似的跌跌撞撞向崔復春撲來,撲到崔復春身邊,將他扶了起來:

「走!老崔哥,咱們一起走!」

「三騾子!三兄弟,我……我姓崔的這輩子也忘不了你的洪恩……大……大德啊!」

「別說了!走吧!」

他將崔復春扶了起來,然後,自己俯下身子,讓崔復春在他背上趴好,將崔復春背了起來……

他背負起一個受了傷的老窯工,就像背起了人的尊嚴,當然,這尊嚴是極為沉重的,甚至會把背負者壓垮,可他即便是死在窯下,也不能喪失這種寶貴的尊嚴。因為——

他是胡福祥。第七章

五月二十三日、五月二十四日,這揪心的兩天,又在紛亂忙碌中過去了。在這兩天中,大華公司、寧陽鎮守使署、寧陽縣知事公署、省實業廳以及有關各方,為營救遇難窯工,進行了最大努力,他們從省府消防警察隊、從上海消防警察隊火速增調了二百餘套先進的氧氣呼吸器,於五月二十五日精心組織了第二次井下搶險。搶險又告失敗。主井及副井周圍之馬場、料場已完全被大火吞沒,井口保險煤柱已猛烈燃燒,井壁之罐籠道木也著了火,搶險隊到達之處,無一活人。為了減小火勢,公司關閉了風車。同日,省府急電北京政府農商部,請農商部速派要員查處大華災變,研討撲滅地下大火的緊急措施。五月二十六日,農商部特派全權交涉員劉芸林等一行八人抵達田家鋪。是日上午,上海《民國日報》、省城《民心報》、《益世導報》、北京《新國民日報》四家報館也派員趕抵田家鋪,報道災變情況。

與此同時,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像幽靈一樣在田家鋪鎮上四處流傳:政府和公司打算放棄營救計劃,封閉礦井,要把遇難的千餘號人全部憋死在井下!

這是田家鋪人的感情和理智所不能容忍的,他們除了動用武力一拚,已別無選擇。他們在等待證實這個可怕的消息。只要這個消息一經證實,他們就要拿起大刀、拿起土槍了!

任何人、任何力量、任何政府都無法阻擋他們為自己同胞的生存權利所進行的正義鬥爭!

二十六日下午,胡貢爺、田二老爺領導的田家鋪窯工代表團對屬下窯工進行了嚴密組織,以十人為一組、十組為一隊、十隊為一團,建立了應付突變的窯工武裝。與田家鋪有聯繫的十幾個村寨已將民間武器秘密向田家鋪集中……

下午三時,由大華公司勞務處確鑿查明:井下遇難人數為一千零二十一名。

最先知道這個準確數字的,是省城《民心報》記者劉易華。劉易華獲知這個數字之後,立即就近鑽到田家鋪礦門口的一家小茶館裡,趴在茶館的破方桌上起草了一份電訊稿:

本報田家鋪特派記者專電:中華民國工業史上最大慘案——田家鋪煤礦沼氣爆炸案今日始見端倪。據開礦之大華公司查證,罹難者計有一千又二十一人,公司並有關方面施行兩次營救均告失敗,千餘遇難者生死不明。此間人士傳雲:公司並有關方面將放棄營救努力,以求保住礦井,田鎮窯民甚為憤怒,已組織工團擬以抗爭,鎮中老弱婦孺皆呼皇天矣。

電訊稿寫好之後,劉易華問開茶館的老人:

「老人家,鎮上可有電報局?」

老人不懂:

「什麼電報局?」

「就是……就是拍電報的地方!」

「電報是什麼東西?」

「噢,噢,就是郵局,郵局在哪兒?」

老人聽懂了:

「油局?油局有、有!不過,我們鎮上叫糧行。糧行裡賣油,有上好的豆油,也有小磨香油,只是價錢貴了一些……」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