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還原歷史真相: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選載)》三國新的出發點--中國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告成立,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新中國是怎樣誕生的?它的出現對國際局勢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新中國的建立

抗日戰爭勝利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特別是冷戰局面的開始,國共合作局面也結束了。掌握政權的國民黨憑藉美國的援助發動了與**的內戰,但是由於缺少民眾尤其是農民的支持而遭到徹底失敗。國民黨領袖蔣介石率部退到了台灣島,**領導的中國**成為執政黨。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的**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們為了表達對這個獨立的新生國家的喜愛,稱其為「新中國」。新中國的首都設在北京,國家主席為**,政務院總理是周恩來。中國的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當時的人口為億。

新中國成立以後,加入到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對國際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給正在受到帝國主義壓迫的第三世界的人民帶來了希望。

建設的展開

新中國建立後,農民通過土地改革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土地,工人也翻身成了工廠的主人,社會地位都發生了根本變化,勞動熱情非常高漲。國家投資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一大批工廠、礦山、電站興建起來。身居海外的愛國知識分子,出於對新生國家的信任與支持,放棄優越的生活與工作條件,衝破重重阻力,從歐洲、美國、日本等地回到中國,從而形成了一股知識分子回國潮。錢學森、李四光、華羅庚等著名科學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為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54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定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憲法特別規定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中國少數民族與漢族相比雖然在人口數量上差距很大,但是在物質生活條件和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等方面與漢民族有同等的地位,少數民族語言、風俗等文化還得到保護與發展。憲法明確保護婦女的參政權、受教育權和勞動就業權,使婦女能夠充分享受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受教育機會和就業率也都有明顯的提高。在中國流行著「婦女可頂半邊天」的說法。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新中國成立時,正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嚴重對立的冷戰時期,西方大國對中國進行了孤立、封鎖。中國政府積極與亞洲各國聯絡,參與國際事務。1954年,中國總理周恩來在日內瓦召開的解決朝鮮問題的會議休會之際訪問印度,與尼赫魯總理髮表聯合聲明,提出了處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關係的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一原則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也稱為亞非會議)上通過的《關於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宣言》中加以確認,並逐漸成為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之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