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楚傑周娥兒》第516章 張學書的擔憂
就像嶽州的知府,通判,都因為城破被抓,死活不投降,還大罵襄王反賊,當眾都被砍頭了。

投降的不少,但是沒投降的也同樣不少,雖然他們平時貪汙,吃喝玩樂的,但是到了真正的大是大非面前,還是有讀書人的氣節的,畢竟如果投降了,那可是千古罵名,天下讀書人都會戳他們脊梁骨的。

「哎,如果是以往,陞官的話,爹爹我倒是開心,但是經過十年牢獄之後,想過很多,還有你能平安,爹爹就心滿意足了。」

「就想著回歸故裡,過上悠閑生活,每天與相鄰為伴,耕讀過活,無憂無慮,豈不是更好?」

「還可以幫族內的孩子們多識字,學習,多培養幾個讀書種子。讓我張家發揚光大。」

他說的還是很嚮往的,當官太累了。

其實他心裡還是有些不幹的,十幾年的寒窗苦讀,真的說放下就放下了?他也覺得虧啊。

新月提起來族內就生氣:「還提張家呢,爹爹當初就是為了救張家,才有了這牢獄之災,不然隻你的開倉救濟災民,根本不算什麼事,而你還運糧跨府給了張家,才導致你有這十年受苦。」

張學書苦笑:「爹爹知道,但是爹爹畢竟是張家人,當年我能考中進士,族內也是給了很大的支持,不可能眼睜睜看著族內餓死人而不管吧?」

「想讓你爹爹被說成忘恩負義之輩麽?」

一個是恩情,一個是國法,他當時冒險這樣乾,救濟族內,可以說,下了死決心的。

其實這種事,真的不算什麼,他還只是走公帳了。

至於有的官員,直接都把糧倉給貪汙了,連災民都不管,而他只是在糧倉裡面抽走了一部分,別的都給災民了。

可以說做的夠清官了,不過按照張學書的說法,國法就是國法,不得有任何的熟讀。

當然如果只是開倉救治百姓,不管誰主政,頂多判他個私自開倉,或者是降低職位,或者說是罷官。

要說被關押十幾年,幾乎不可能,當時東南洪水滔天,百姓死傷無數。

全天下都知道,開倉放糧的多了,不開倉那可是都會造反的。

可是誰讓他得罪的人多了,甚至當地的大戶都被他得罪了一個遍。

就那百石糧食,把他的一生徹底給毀了。

自己縣衙內的糧食都不夠,你還支援那麼遠,你那麼偉大,不收拾你收拾誰。

新月氣呼呼的道:「當年爹爹被抓,我才七歲,母親帶著我去求他們那些叔叔伯伯,一個個的都把我們趕出來,這事新月可是記得呢,母親重病,連葯錢都沒,他們一分錢不借,甚至一口吃的不幫,還說我們是會給張家帶來厄運,硬生生把我們母女給趕走了,我母親就因為重病纏身,死在了路上。」

「要不是,要不是我師父幫我母親安葬......」

新月提起來往事,心裡難受的很,張家她恨透了。

父親因為張家,才入獄的,你們不幫忙算了,但是還趕走她們母女,害的母親沒錢看病,病死路上。

張學書也是低著頭感慨:「爹爹對不起你們母女。」

「這不怪爹爹。」新月拉著他道:「新月可還記得,爹爹沒入獄時,對我們母女都呵護有加,也從來不納妾,更是請來夫子教新月讀書,新月當時調皮,沒少惹父親生氣。」

張學書對她們母女真的很好,不然新月也不會十年了老想著救他。

只是這讓他心裡難受,要說後悔吧,沒什麼後悔的,算是還張家恩情了。

唯一對不住的就是她們母女了,而髮妻也因此而喪命,所以他出來之後,連給老丈人家裡寫封信都不敢寫。

沒臉,把人家女兒給害死了,人家不罵他都不錯了。

「爹爹,只是你這知府為什麼不做啊,難道你還怕有人害你?這個你放心,有相公在,不會讓讓小人作怪的。」

張學書看看她,深吸口氣苦笑:「爹爹這樣也是為了你。」

「為了我?」新月不明白:「新月以後日子會更好,在說了,就算是跟相公去京城,不能侍奉爹爹,但是也不至於讓爹爹為難吧?」

「到時候要不過兩年讓朝廷調爹爹去京城,我們父女還不是可以照常見面?」

她想的挺好的,有相公和爹爹在身邊,時不時的和爹爹聚會多好。

張學書看看自己這傻女兒,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他何嘗不想讓女兒經常在身邊,就算不是去招上門女婿,但是那也可以在附近吧,時常能團聚。

但是女兒的男人是皇帝,甚至已經失身給了皇帝,自己能怎麼說?想反悔都沒地方反悔去。

其實如果有可能,他真的不想讓自己女兒進宮,可是看女兒這樣,滿腦子都是皇帝,還開口閉口把皇帝當成相公。

他也沒辦法說什麼,只能順其自然。

不過想了想還是解釋:「后宮不得乾政,這是鐵律,從太祖時期都規定,皇親國戚不得任重要軍政職位,你以後是做皇妃的,你覺得爹爹作為皇親,還能去隨意當知府?」

「那怎麼了。」新月不滿:「知府是文官,又不是手握大軍的武將,難道還怕爹爹造反不成?」

這丫頭啊,什麼話都說的出來,張學書隻好跟她普及普及,皇親國戚,特別是皇帝女人的親生父親,更不能有高職位。

這就是為了避免后宮乾政,為了不讓新月以後遭受把柄,就隻好自己放棄仕途。

新月:「不至於吧,相公都親自點名,而且丞相不是都通過了?難道你這個知府還當不得了?」

張學書:「如果老夫猜的不錯,這個知府是陛下跟朝中妥協得來的,正好可以幾年知府之後,洗刷老夫的罪名,幾年後榮歸故裡,那也是面子上好看很多,不可能在有升遷。」

他也是很明白這個道理的,當了幾年知府在回去,就是不一樣,那是自己退休的,不管到哪,都會受到尊敬。

還是皇親,更是光榮,只是他怕給女兒招來麻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