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千秋霸業》第385章 太子
「宋蓬是怎麼回事!竟然讓朝廷的軍隊進入了閩地!」

閩州,柳雲志對一眾下屬大發雷霆。

丁樂領兵進入閩地,一路橫推,所到之處,響應著不計其數。

短短時日就已經聚集了三四萬兵馬。

很多百姓直接抓起家裏的鋤頭等鐵器,便加入了朝廷的隊伍之中。

泰山會在各地府縣的督員,根本聚攏不了人心和士氣,無法抵擋丁樂的鋒芒。

「柳皇息怒!眼下閩地已經不安全了,我們乾脆捨棄閩州,去其他安全的地方吧!」

柳雲志的心腹們勸說道。

柳雲志咬牙怒道:「大敵當前,如果我們就這樣逃走!豈不讓人恥笑!我以後還怎麼服眾?泰山會在百姓心中,還有什麼威嚴?」

「柳皇,我們在閩地的勢力已經遭到削弱,如果陛下不願離去,應立刻給大公子去信,請大公子率兵回援!」

心腹們又道。

柳木在虔州掌兵十萬,對外號稱五十萬,聲勢浩大,剛剛又擊破了虔州,剷除了叛徒司馬氏,在泰山會中,其個人威望已經達到了頂峰。

如今閩州陷入險境,隨時都會面臨丁樂的兵鋒。

會中的成員,都希望柳木能趕緊回援,抵擋丁樂。

但柳木此時,正在籌備進攻洪州的事宜。

對於閩地的變故,根本無暇顧及。

在柳木看來,就算閩州被朝廷拿下,也動搖不了泰山會的根本。

既然朝廷想奪下閩州,索性避其鋒芒,將閩州讓給朝廷。

而他,只要攻下洪州。

情況將大不一樣。

洪州是朝廷的重要戰略要地。

也是朝廷控制下,唯一沒有遭受重創的城池。

人口、建築及經濟方面,保存完整,

如果能奪下洪州,對王然來說,是一個重創。

但對泰山會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具有意義的轉折點。

因為在此之前,泰山會面對朝廷一直處於下風。

從來沒有取得過勝利。

如果能戰勝韓徳,奪下洪州,將會證明泰山會,並非酒囊飯袋。

而他柳木,也能憑藉此戰,徹底奠定在泰山會中的地位。

一直以來,因為柳雲志的太過強勢,柳木在泰山會中的地位並不好過。

非打即罵,看似人人羨慕的大公子,其實處境非常悲慘。

因此,柳木很想在柳雲志面前,證明自己。

柳雲志權衡利弊,當即下令,命柳木火速回援閩州。

同時,命其他人加固閩州城防,集中力量,抵禦丁樂。

另一方面,宋蓬在得知丁樂已經領兵進入閩地後,大驚失色。

他負責抵禦韓盛和丁樂,如今丁樂在他眼皮子底下,溜進了閩地。

不用說,此刻的柳雲志對他肯定是破口大罵,極為不滿。

「這該死的丁樂,竟然不按套路出牌!」

宋蓬氣急敗壞。

「仙霞關已經被朝廷的官兵佔據,我們現在就算想棄守會稽,退入閩地,也沒有退路了!」

宋蓬的副將們,一臉憂愁。

雖然會稽還沒有失守,但是守城的將士們,卻是人心惶惶。

因為沒有援兵,他們看不到希望。

韓盛在丁樂進入閩地之後,就停止了強攻會稽。

這給了會稽城內的守軍們有了喘息時間。

但這對宋蓬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在停止進攻的時間裏,韓盛沒有閑著,而是在一直整活。

他命人寫了數千封勸降信。

在信中,將泰山會的種種罪行,一一列舉,同時將朝廷的仁政也詳細的寫清楚,兩相對比,就一目了然彼此的優劣。

在信中結尾,韓盛敬勸城中的將士們,趕緊迷途知返,棄械投降,或者撥亂反正!

一時間,會稽城內的將士和百姓,大受震動。

宋蓬看了這些信,氣的咬牙切齒。

他命人燒毀這些勸降信,嚴禁軍士和百姓們、宣傳。

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但勸降信裡的內容,還是迅速傳播出去。

很多人都心動了。

他們互相串聯,希望能與城外的韓盛取得聯繫,繼而投降。

這些人的異常舉動,很快就被宋蓬獲悉。

宋蓬當場大驚,惱怒底下的這些士卒竟然生有異心。

他立即命令稽查隊,嚴查軍中的所有士卒。

但凡抓到行為不軌、言辭不當者,寧可抓錯,也絕不會放過。

這令城中的守軍,頓時人人自危。

一些人,為了獲取功勞,開始胡亂舉報。

這導致無數無辜的將士,受到波及。

整個會稽城,被鬧得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宋蓬見狀,也是無比惶恐。

他現在看誰,都像是叛徒、姦細!

會稽城,是守不住了。

就算韓盛不來攻取,也會不攻自破。

宋蓬果斷選擇棄守會稽,率領兵馬,奔赴虔州,與柳木匯合。

但柳木給宋蓬的命令是死守一個月。

否則必將追究宋蓬的責任。

宋蓬對此欲哭無淚。

他是真的守不了一個月。

當天夜裏。

韓盛對會稽城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城防將士無心守城,紛紛棄械投降,更有甚者,主動打開城門,引韓盛進入城中。

正在借酒消愁的宋蓬,聽聞韓盛進城,嚇得瑟瑟發抖,趕緊丟下酒杯,帶領一眾親衛,從後門溜走。

眼下仙霞關被攻佔,進入閩地的希望破滅。

只能逃亡虔州。

但宋蓬十分清楚柳木對待敗軍之將的手段。

所以,他不敢逃亡虔州。

最終,宋蓬率領一眾親衛,逃去了海上。

逃亡海上的宋蓬,並沒有就此銷聲匿跡。

反而在海上興風作浪,數年之後,竟成了有名的海盜王。

韓盛攻佔會稽之後,立刻整頓軍備,派遣兵馬進入閩地,支援丁樂。

隨著宋蓬戰敗,會稽失守,柳木又不願回援閩州。

在閩州的柳雲志,當真是坐立難安。

「逆子!竟敢不救老子!」

柳雲志對柳木破口大罵,罵完柳木之後,又把宋蓬罵的狗血淋頭。

然而,宋蓬棄守會稽之後,知道在泰山會裏已經沒有了立足之地。

就切斷了與泰山會的聯繫,並且對外宣稱脫離泰山會,從此以後,與泰山會再無瓜葛。

這可把柳雲志氣的半死。

他當下最器重,最信任的心腹宋蓬。

竟然說出這般大逆不道的話,真是該死啊!

然而現在的柳雲志,騰不出更多的力量去收拾宋蓬這個叛徒,只能暫且聽之任之。

宋蓬的叛會行為,對當下風雨飄搖的泰山會來說,無疑是一擊重創。

「柳皇!丁樂的軍隊,距離閩州,還有五十裡的路程!我們快逃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心腹們一臉激動的說道。

柳雲志咬牙恨恨不道:「我不會就這麼算了的!王然!這個可惡的家奴!你給我等著!早晚有一天!我會回來的!」

對於退路的規劃,柳雲志早有安排。

在早些年的時候,柳雲志就已經在海外發展勢力。

而柳雲志最看好的地方,就是夷州。

相比高句麗、東倭等國。

夷州,孤懸海外,島上生存條件惡劣,多是土著,沒有完整的政權。

這簡直就是為泰山會準備的寶地。

因此,在見到閩州守不住後,柳雲志就想逃亡夷州。

可是下屬們卻不願意。

此時的夷州,可不是後世的夷州。

生存環境非常可怕,泰山會雖然已經在夷州發展勢力,但泰山會的成員,都不願前往。

柳雲志想去夷州,但下屬們可不願意去受苦。

他們情願去番圍、南海等地,繼續抵抗朝廷。

但柳雲志專斷獨裁已經習慣,根本不會考慮其他人的感受。

在他的命令下,眾人只能準備船隻,渡船乘往夷州。

柳雲志放棄閩州的消息,很快傳開。

臨走前,柳雲志將北抗大梁的重任,全權交給了柳木。

隨著柳雲志離開閩州,渡海遠赴夷州。

其餘各地的泰山會分舵,全都是人心惶惶。

柳雲志是他們的精神信仰。

如果柳雲志留在閩州,繼續抵抗丁樂。

那他們就不會放棄,必然會集中力量,對抗朝廷。

可現在柳雲志逃了,其他人心口的那一口氣也就泄了。

別說齊心協力對抗朝廷,就是讓他們恪盡職守,都已經成了難事。

分佈在番圍、南海、蒼梧等地的泰山會分舵,連夜收拾包袱,要麼追隨柳雲志,渡海去了夷州,要麼去了虔州,尋求柳木的庇佑。

還有一些人,這些年也私藏了不少財物珍寶,乾脆隱居度日去了。

什麼名利,統統都是浮雲。

不過也有一些人,選擇留下來誓死抵抗朝廷。

丁樂兵不血刃,拿下閩州。

閩州的百姓夾道歡迎,簞食壺漿。

閩地自此徹底平定。

但仍有一些泰山會的殘餘分子,因為不甘心,蟄伏了起來,伺機而動。

在虔州的柳木,接連收到噩耗,整個人都不好了。

先是宋蓬沒有守住會稽,後有自己老爹柳雲志,逃亡夷州。

這一個接一個的悲訊,令柳木都快要瘋了。

這些都是豬隊友啊!

柳木在心裏痛罵。

尤其是柳雲志,作為泰山會的柳皇,不僅沒有做出表率,反而跑的比兔子都快。

這讓柳木如何不惱!

當然,這和他沒有回援閩州有一定的關係。

但柳木認為,即使他不回援閩州。

柳雲志也不該就這樣逃了。

唯一讓柳木有些欣慰的是,柳雲志臨走前,將大梁境內的泰山會,全部交由自己指揮。

由他負責抗擊王然,完成泰山會的大業。

這既是殊榮,也是燙手山芋。

僅僅十萬兵馬,就想將王然打倒,實在是天方夜譚。

在柳木謀劃進攻洪州的同時,王然已經任命韓徳即刻率兵南下,討伐邪會泰山會!

早就做足準備的韓徳,當即率領五萬人馬,南下虔州,討伐柳木。

柳木見韓徳竟然先人一步,主動殺了過來,也是倍感吃驚。

於是柳木命人破壞沿途官道,並命令沿途山區的土寨,騷擾韓徳的軍隊,務必要拖住韓徳軍隊的速度。

剛剛修好沒有多久的官道,就這樣被破壞,無論是誰,都是感到十分痛心。

土寨的頭人們,因深感王然帶給他們恩德,都不願服從柳木的命令。

他們一邊拒接柳木的命令,一邊自發維護官道。

因為各大土寨的抗拒,令柳木顏面盡失。

柳木氣憤的同時,只能增加兵馬,加快破壞官道的效率。

……

在泰山會面對朝廷大軍,節節敗退的同時。

蕭蚩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因為王賢一路突飛猛推,西門歡無力抵擋。

大半個揚州都已經落入了官軍之手。

西門歡帶著蕭蚩的家眷及一眾殘兵敗將,已退到了通州。

如果連通州都守不住了,西門歡只能帶著蕭蚩的家眷,逃到海上避難了。

蕭蚩聽到這個噩耗,頓時心急如焚。

恨不得立刻飛回揚州,將王賢碎屍萬段。

於是蕭蚩立即命令韋蕤分船輸送兵馬渡江。

揚州的兵馬,都被蕭蚩帶到了江南。

留在江北的兵馬,寥寥無幾。

這也是西門歡守不住揚州的重要原因。

本來,蕭蚩是想趁王然進退失據時,集中力量,猛撲金陵,打王然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王然一直沉穩不亂,根本沒有他的可趁之機。

如今反倒是他進退失據了。

韋蕤此時將羅大綱、李鶴堵在沙洲,動彈不得。

要不了多久,羅大綱和李鶴就將彈盡糧絕,不攻自破。

在這麼重要的關口,蕭蚩竟然命令他分船出來,韋蕤是一萬個不願意。

一旦將戰船分出一部分來,他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圍堵羅大綱和李鶴。

羅大綱和李鶴,也必然會趁機突出重圍。

而他好不容易尋到戰勝淮軍水師的機會,就會宣告破產。

如果這次讓羅大綱和李鶴逃了。

下一次再想擊破羅大綱和李鶴,可就難了。

但蕭蚩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從。

畢竟蕭蚩於他,有知遇之恩。

而且,如果通州失守,蕭蚩就沒有了在揚州的立足之地。

從此以後,就只能困守姑蘇。

這不僅是蕭蚩一個人的問題,同樣也是他們這些追隨蕭蚩之人的問題!

所以,韋蕤在思索再三後,還是分出了三分之一的戰船,去往婁東,輸送兵馬渡江。

蕭蚩麾下的將士們,對於蕭蚩這渡來渡去的做法,非常不滿。

太折騰人了!

蕭蚩將姑蘇交給了張勝和程濮看守,他則率領大部渡江回援。

臨行前,張勝勸說蕭蚩:「殿下,眼下我們在江北,只剩下一處通州,就算保住了,也對大局無益,還要擊退王賢,逐一收復失地,傷亡不知幾何,時間不知多少,不如直接逆流而上,攻取金陵!一旦成功,則大業必成!局勢可將瞬間扭轉!」

聽了張勝的建議,蕭蚩非常心動。

正如張勝說的,只要拿下了金陵,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可惜,張勝的建議,其中賭的成份太大。

萬一失手,就將永無翻身之地。

蕭蚩不敢冒險。

現在的他,本錢太少,實在不敢一把就梭哈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