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權柄》第667章 最終卷 【九九歸一】 絕世一戰
齊軍畢竟是太多了,儘管屢遭重創,但人數上仍然稍多於秦**隊。這就決定了秦軍不可能形成嚴密的包圍圈要麼薄弱且漏洞百出,要麼只能重點佈防重點區域。

秦雷當然選擇後一種。他將重兵佈置在東線,並遍插旌旗虛張聲勢,給齊軍東邊是天羅地網的感覺。同時他故意在西面的包圍圈留下缺口,引誘齊軍東去。

果不其然,士氣萎靡的齊軍將士慌不擇路,看到東面有路,便不假思索向那邊逃去。一見敵兵中了圈套,秦雷便迅速揮軍掩殺上去,攆著齊軍官兵的屁股大砍大殺,不知將多少敵兵斬殺馬下。

秦軍追了一陣,突然聽到收兵的號角,便停下腳步,轉身開向關外兩邊的山林中,似乎在等什麼人的到來。

卻說齊軍如若喪家之犬,被秦軍趕著一陣狼奔豕突,隻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就連護國上將軍武之隆,也在一乾親信的護衛下,混雜在敗兵中向西逃竄。雖然他知道越往西離齊國就越遠,但也只能身不由己的隨波逐流了。

齊軍士兵正彷徨無措間,看到上將軍的親衛隊,便緊緊跟在後面,逐漸的越聚越多,最後匯成最大的一股,在逃跑天才武軍門的率領下,竟然順利的避過秦軍的圍追堵截,越過虎牢關,抵達了秦國地面。

因為秦軍停下了追擊,齊軍大部得以保存。此時武之隆的身周,居然聚集了十幾萬人之多,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潰兵跑過來,不斷壯大著他的隊伍。見仍有如此多的麾下相隨,武之隆稍稍心安。整一下散亂的衣甲,高聲道:「弟兄們,我武之隆一定會將你們帶回國地!」

話音未落,便聽東面鼓聲大震,煙塵四起,齊軍剛剛有些振作的神情頓時變得沮喪起來。武之隆隻道是原先退回關內的秦軍殺過來。哈哈大笑道:「真是人善被人欺啊,手下敗軍也敢再來挑釁?」他自度對方最多人馬不過五萬,而自己這邊已經聚集到二十萬,正好沖一衝,打個勝仗,提振一下士氣。

但當對方近了,站得高看得遠的武軍門發現敵軍陣中赫然立著兩面大旗,一面上書護國第二軍五個大字,另一面寫著保國第七軍五個大字。再看對方的陣型也絕不對僅僅五萬人可以擺出來的。

他不由倒吸一口涼氣,心道:起碼得有二三十萬……硬碰硬地想法頓時消弭無形,乾笑幾聲道;「不過我們還是回家要緊。」說著一指南邊的山嶽道:「只要我們進入嵩山。敵人就無法展開兵力,咱們便可從容翻過山,回到許昌城。」

一聽許昌城。飢腸轆轆地官兵們立馬聯想到熱湯熱飯。頓時來了精神。便跟著武軍門向南邊去了。

待他們走出二裡。那支秦**隊也到了虎牢關前。領兵地正是第二軍軍長石勇。其實他只有七八萬軍隊。之所以看起來聲勢浩大。不過是將樹枝綁在馬尾上。拖起漫天煙塵。造成對方錯覺地小把戲罷了。

見齊軍果然南下。石勇卻仍不將樹枝解下來。他命令手下徑直越過虎牢關廢墟。在東面關前搖動旌旗、來回馳騁。高聲喊殺、聲達數裡之外。

再說那武軍門。引了齊軍主力向南。馬不停蹄地進入嵩山山麓。見兩邊樹木叢雜。山川險峻。心道:這下總不會追上來了?慶幸之餘。便在馬上仰面大笑不止。

身邊將領不解問道:「軍門何故大笑?」心說:咱們都淪落到這般田地了。你怎還能笑得出來呢。忒得沒心沒肺了?

武之隆擦擦眼淚。喘息笑道:「我在笑秦軍功虧一簣。要是在這裏打我們個埋伏。哪裏還有咱爺們地生路?」話音未落。山壁兩邊鼓聲震響。鬥大地巨石雨點般從天而降。不知砸死了他多少人馬。武之隆也被摔下馬來。好在被親兵接著。沒有受傷。

「快,直接衝過去!」關鍵時刻,武之隆逃跑王的本色盡顯無疑,他神情鎮定地指著前方大喊道:「落石一停就來不及了!」一行人連忙抱頭鼠竄,趁敵軍還未從山上衝下來,便頂著落石從那段山道衝過去。

他的判斷一點也沒錯,這裏山路狹窄,道阻且長,根本沒法擺開大部隊,因此快速通過遇到的危險是最小地。

一口氣跑出二十裡山路,此時天色微暗、黑雲罩地,原來又是一天快要過去了。餓了兩天兩夜的士卒終於支撐不住,一屁股坐在山道邊上,任官兵如何催促,都不再起身。

見催促不動,武之隆隻好暫且歇下,騎著馬在隊伍中巡梭,見官兵癱軟在道邊,確實是疲累交加、動也不能動了,甚至餓死的也不在少數。

武之隆隻好命令將戰馬盡數殺凈,在山邊揀乾處埋鍋取水,煮肉給官兵吃。聽到這個命令,齊軍官兵歡欣鼓舞、強打精神,殺馬的殺馬、架鍋的架鍋、還有人從山林裡挖些野菜根莖之類,放進鍋中一併煮了。不一會兒便香氣四溢,讓前心貼後心的齊軍官兵垂涎三尺。武之隆也脫下被汗水幾度浸濕的戰袍,擱在通風的巨石上吹晾。手下方才粗略統計一下,發現有七八萬官兵沒有跟上來,聽了這消息,趙無咎揉著酸麻的大腿,苦笑連連道:「希望能否極泰來,不要再遭些無妄之災了。」

就在此時,突然前軍後軍一齊響起喊殺喊叫聲,剛剛鬆懈下來地齊軍官兵頓時亂作一團。

「有敵襲!」武之隆條件反射的跳起來,也不穿那顯眼的上將軍服,換上了普通士卒的衣裳,在親衛的簇擁下往東南奪路而去,根本不敢理睬部隊的死活……他知道,以手下人現在的狀況,就是五千秦軍也可以輕易擊敗自己,與其光榮戰死,還不如留此有用之身,日後再為兄弟們報仇血恨。

好在天色已黑,他的逃跑技術又嫻熟無比,果然又一次逃出了秦軍的包圍圈。一路上迤邐奔逃,直到月過中天,這才聽到身後地追兵漸遠,環視周遭眾將多已帶傷,人數最多不過五萬。。

饒是他已經習慣了撇下部下逃跑,但這麼重的損失還是讓他心如刀絞,隻好自我安慰道:至少離家又進了一步不是?他已經打定主意,只要這次能安然回去,就立刻卸甲歸田,一輩子終老泉林,打死也不出來當兵了。

我似乎不是這塊料啊……武軍門不無沮喪的想道,他終於知道沒了恩師的庇護,自己並不比紙上談兵的趙括強到哪去。這樣一想,為死去將士報仇的心也就淡了。

正在思索間,有軍士稟報道:「前方道窄路險,坑坎難行,夜裏行軍恐怕會有不測。」武之隆苦笑道:「總比被追上捉住強些。」眾人默然,心道:未必。

此時更深露重,官兵們各個渾身濕透,兵刃盡棄:皆是被秦軍趕得凶了,隻敢跑路保命,兵刃衣甲,已經被盡皆拋棄。至於牛馬騾驢也被殺了做飯,只是沒來得及吃到嘴裏罷了。

齊軍官兵飢餓睏乏,沮喪欲死,一個個站立不住,無奈相互攙扶而行。至於中箭受傷者更是被拋棄在山間道旁,呼號哀叫,猶如鬼囂,讓人不寒而慄。

才行不過數裡,隊伍又一次停頓下來,武之隆問是何故。衛士探查後回報道:「前面有條山澗,水流甚是湍急,隊伍過不去了。」

武之隆板下臉道:「逢山開路,遇水疊橋!」便傳下號令,命部隊速速搭橋,以免被敵人阻在河邊。眾軍士隻得在路旁山林中砍伐竹木,鞣製樹皮,為架起浮橋做準備。武之隆唯恐秦軍從後面追上來,令親衛執刀在手,但有行動遲慢者,輕則呵斥,重則斬之。眾軍士原本就疲累欲死,又被逼著片刻不停,雖倒斃者不計其數,速度卻始終提不上去。

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才勉強綁出三具浮橋,武之隆便迫不及待的命人抬去河上架起。

此時雖天色微曦,但薄霧迷濛,並不能看清對岸的情形。武之隆心裏越發不安,連聲催促著士卒快快架橋,好離開這個鬼地方。便高聲向官兵鼓勁兒道:「過河拆橋之後,離著我齊國的地面就剩幾十裡了,咱們就算逃出升天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