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權柄》第524章 【醉臥沙場】 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
小雨淅瀝瀝的下個不停,將齊國原本就坑坑窪窪的道路澆得泥濘不堪,給大軍行進增添了許多的困難,諸將認為應該在高處紮營,待天晴以後再走。

但皇帝說:「雨後道路更加稀軟,還是咬咬牙,走完這五十裡,等到了牧野城再說。」

眾將腹誹道:你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的,當然可以咬牙了……隻好驅趕部隊磨磨蹭蹭的上路。二十多萬人馬擁擠在僅容四騎並行的官道上,隊伍足足拉出了十幾裡。還不時有大車陷進泥中,堵塞了道路。行進緩慢、混亂不堪,咒罵聲、抱怨聲不絕於耳。

牧野原秋草枯黃,一望無際,在綿綿秋雨中更顯蒼茫。

一條大河從太行山上奔湧而下,湍急的水流在蜿蜒的河道中咆哮,既給牧野原上帶來了洪澇之害,也滋潤著這片沃土,讓人又愛又恨。

這條河叫衛河,全長僅五百多裡,但源短流急,幹流彎曲,數條支流呈梳齒狀分佈於幹流左岸。河道間的土地潮濕肥沃,生滿了密密麻麻的紅柳白楊,一眼望不到邊。

斜風細雨之中,一群鸕鶿在河上悠閑的覓食嬉戲,偶爾還側首打量一眼河邊那頭戴青箬笠、身披綠蓑衣的黃鬍子老者。這胖胖的老頭坐在個小竹凳上,面前插著根細釣竿,全神貫注的盯著河面上微微起伏的魚漂,已經一動不動的坐了好久。

他的身後立著兩個戎裝將軍,一個方臉年輕些的表情沉穩、氣定神閑;另一個圓臉年長些地顯得頗為焦躁,不時回望著身後的林間小道,每次回頭,他的盔甲便會發出輕微的摩擦聲。也讓老者的眉頭跟著微微皺起。

不知過了多久,小道上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那圓臉的將軍又一次回過頭去,卻朝來人做了個噤聲的動作,小聲道:「別出聲,大帥在釣魚呢……」那蓑笠翁果然還是一動不動。

來人頓時放緩了腳步,慢慢走到兩人身邊靠後點地地方站定,一齊盯著那紅色的魚漂發獃……

終於。那魚漂劇烈的一顫,黃鬍子老頭右手緊緊攥住魚竿,魚漂便猛地沉下去。老者長笑一聲,便甩臂提起了魚竿,將筆直的魚線拉出了水面,一條斤半的青鰱魚瞬間被釣了上來。

老者只是輕描淡寫的一甩,就將那一尺多長的一條魚穩穩甩進了魚簍中。

這才擱下釣竿,輕聲道:「無傷,要沉住氣才能釣到魚啊……」

那圓臉羞愧的拱手道:「末將知道了。」便上前扶老者起身,輕聲道:「趙夯來了。」

曾經千裡追殺秦雨田的趙校尉。已經改任為偵騎校尉,負責百勝軍的斥候偵查任務……對一個經歷了預備營被全殲地備軍校尉來說,還能擔任要職,簡直是一個奇跡。

「大力啊,有什麼收穫?」趙無咎擦擦手道。

聽到大帥點名,那後來的年青人趕緊單膝跪下道:「啟稟大帥,秦軍前隊已經行到西南十五裡處,隨時都有發現我們的可能。」

趙無咎呵呵一笑道:「秦國皇帝在哪裏?你探察清楚了嗎?」

「秦軍前後拖了十四裡。昭武帝的鑾輿就在隊伍中段。」趙夯成竹在胸道:「因為我們事先破壞了大部分道路,致使秦軍的隊型如長蛇狀,十分缺乏對兩翼的保護。」

「唔,」趙無咎把毛巾遞給武之隆,沉聲道:「按計劃行動!」

武之隆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閃現一絲激動,重重的點頭道:「遵命!」

一陣陣沉悶地號角聲響起,伴著這蒼涼的聲音,衛河邊連綿的樹叢中出現了無數身披蓑衣、腳踏木屐、手持長矛的齊國兵士。這些兵士沉默的彙集在一起,漸漸聚攏成了一條黃色的巨龍,向著西邊堅定的前進著。

如果能從空中俯瞰牧野原。你會發現像這樣的巨龍足足有十條之多。它們雖然來自四面八方,但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秦國軍隊的中路!

這正是秦雷苦苦尋找的齊國大軍!

這數目龐大地軍隊能瞞過秦軍地耳目、悄無聲息的進入戰場,與趙無咎的本事是分不開的。

為了防備秦軍的偵查,他在撤出虎牢關之後,便命令部隊偃旗息鼓的躲進了太行山中,連探子都沒放出幾個。徹底避開了攻擊牧野城的秦軍先頭部隊,以及京山軍斥候對牧野原地地毯式搜索。讓秦軍誤以為牧野城以北沒有任何齊軍活動。

直到幾天前。細作稟報秦帝親率大軍北上,他才率部小心翼翼地出發。來到預定的決戰場所旁,準備伏擊渡河北上地秦

看似平淡無奇的幾招,便將秦軍引入了口袋之中……你可能會說這是因為昭武帝太愚蠢了,但趙無咎會冷笑一聲道:換誰領軍都是一樣!

為了這次決戰,他在幾年前便派遣無數間諜混入秦國,其中最厲害的一個,已經取得了秦國高層的絕對信任,不僅使其言聽計從,還可隨意閱覽秦國的機密文件。這讓趙無咎對秦國的狀況瞭若指掌,甚至藉此挖出了潛伏多年的秦國細作,用了一手漂亮的反間計。

秦軍還沒有出發,趙無咎便掌握了他們所有的情況,從兵力強弱到戰略戰術,甚至是領軍人物間的矛盾。自然可以有的放矢的好好算計一番:

身為當世第一名將,趙無咎自然不滿足於僅僅擊敗秦軍,他要畢其功於一役,將秦國的軍隊徹底打殘!但這談何容易?以步兵為主的齊軍,想要殲滅縱橫馳騁的大秦騎兵,基本上是件不可能地事。即使二十年前那場大勝,也沒能傷到秦軍筋骨……步兵可以通過嚴整的軍陣擊敗騎兵,但幾乎不能消滅它,這是騎兵的先天優勢。

名將之所以是名將,因為他們能化不可能為可能!沒條件就創造條件,也會達成戰略目的!

趙無咎很清楚,他需要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這就全殲秦軍的唯一希望!。

所謂伏擊戰便是打埋伏,一般為處於內線防禦作戰的、相對實力較弱地軍隊所應用,其實帶有遊擊戰的色彩。因為可以在選定的戰場,選定的時間,殺對手個措手不及,所以效費比是各種戰術中最高的一個。

但其對民眾的支持、情報的準確、指揮官的判斷和指揮能力,以及地形、保密工作等均有很高的要求。要想達成一次漂亮的伏擊戰,並不容易。

反覆思考之後,趙無咎決定將戰場擺在牧野原上,這個地方很有意思。看上去荒草滿原、平平坦坦,但荒草掩蓋之下,是坑坑窪窪,溝壑縱橫地地面,極不利於騎兵行動。齊軍可以在此獲得地利。

再加上國內作戰,民眾支持、容易保密和獲得情報,人和優勢無可比擬……若是能再選擇一個合適的天氣,那就可以佔齊天時地利人和。想不贏都難。

戰場好選,但如何將秦軍引過來,便成了百勝公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題……

經過又一次深思熟慮,他決定採用敗戰計之苦肉計,通過幾次自殘來請君入甕:

他先利用秦國人好戰喜功的特點,在洛水原上實實在在的輸了一場,鼓舞起秦國人的信心。又令人難以置信的將虎牢關拱手相讓,使其信心膨脹到目空一切,把齊軍看成土雞瓦狗、不值一哂。

他利用細作催眠了秦國太尉,致使秦軍的決策權完全掌握在軍盲皇帝手裏……沒有上過戰場地人。很容易被輕微的失敗打擊到灰心喪氣。也容易被勝利沖昏頭腦,忘記什麼叫落袋為安。所以趙無咎不求一勝,反而處心積慮的接連大敗,徹底把秦國皇帝忽悠的不知道姓甚名誰了。

接著他又再次利用細作,拋出了牧野城的百萬石糧草作餌,成功將昭武帝的目光吸引到北邊,並且避免了秦軍向東劫掠。最後靠牧野城的第三次敗仗。徹底消除了秦國眾將領的戒心。終於把秦國大軍引到了牧野原上。

這絕對是個技術活,既不能讓對方看出破綻。又不能損失到根本。這也就是戰無不勝的百勝公,有震天的威名支撐著。換做別地將領一敗再敗,早就把士氣敗光,弄假成真了。

就連雙發交戰地時間,也在趙無咎的精確算計之內……他早在幾天前便預料到了這場秋雨。

縱觀整個過程,確實凝聚了百勝公豐富的戰場經驗、敏銳的洞察能力,以及用媳婦逮流氓的超人魄力,是精心準備後厚積薄發的結果,換做誰都要中招的……

到此時,這場伏擊殲滅戰終於萬事俱備矣!

至於秦國皇帝離開虎牢關,貿然隨大軍北上,倒是出乎百勝公地意料……在他地計劃中,能全殲秦國主力便是大獲全勝了,還真沒想過把秦國皇帝怎麼地。

但既然秦國皇帝送禮,百勝公爺自然笑納了,他傳令全軍:擒獲秦國皇帝者賞銀十萬兩,封萬戶侯!!給原本就憋一肚子氣的部下又打了針雞血!當齊軍逼近到五裏外時,終於被秦國地斥候發現了……秦軍一裡一個斥候,前後偵查範圍是十五裡、左右卻僅僅五裡,所以趙無咎乾脆放棄了圍堵,集中兵力攻擊秦軍的中路。

看著遠方緩緩而來的黃色長線,秦軍斥候魂飛魄散,扯開嗓子大喊道:「敵襲!」便死命催動戰馬,向大部隊報信去了。原本狼煙或者鳴鏑是最好的選擇,但在雨天點不著火,也射不出響箭。只能採用這種最原始的方式了……

當消息經過五次傳遞,最終被秦軍高層得知時,齊軍又推進了一半路程,雙方僅距不到三裡!

「停止前進!準備戰鬥!」一面飛速的通報皇帝,將軍們一面趕緊就地組織防禦。秦軍本來就因疲憊不堪而士氣萎靡,此時聽聞齊軍從天而降,一下子便慌了手腳,混亂不堪的擠塞在道路上。兵荒馬亂的無法展開。就連軍旗也聚在一起完全無法張開,以至於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形勢十分危險……

但秦國官兵素質極高,將軍們命令督戰隊斬殺了上百名亂跑亂叫地潰兵,漸漸穩住了陣腳。官兵們從最初的慌亂中擺脫出來,騎兵紛紛下馬,與步兵組成了迎敵軍陣,準備與對方拚個你死我活……

可就在此時,突然有人大喊道:「龍旗後退了!」兵士們聞言回頭望去,果然見著皇帝的旗幟開始向後倒去……這意味著他們統帥。世宗烈皇帝陛下……逃跑了!

見自己的統帥未戰先逃,剛剛凝聚起來的鬥志煙消雲散。士兵們雖然站好防禦陣型,但已經無心戀戰了……這在冷兵器時代,絕對是致命的!

披著蓑衣,手持長矛的齊軍,很快便出現在秦軍的中段,大喊大叫著沖了上來,就像巨斧砍在長蛇腰肢上一般。

下雨天弓箭地射程和準確度都降低到了離譜的程度……這主要是因為弓弦會在雨中變軟。讓弓箭失去力道和準頭。所以兩軍乾脆省了弓箭互射的環節,直接開始了白刃戰!

雙方甫一交戰,還是身材高大、勇武過人的秦國士兵佔了便宜,他們搶先揮出畫戟長矛,將最前面的齊軍刺倒了一片。後面的齊軍馬上衝上來,也用長矛反刺秦軍,卻被盾牌手擋住大半,造成的殺傷寥寥無幾。

秦軍的長槍手趁勢再次攻擊,又捅倒了一片齊兵。如此往複幾次,大秦騎兵在下馬之後。竟然把號稱最擅長步戰的齊軍殺得落花流水!

鮮血喚醒了大秦男兒的鬥志。但他們滿心想地都是:打退敵人,好安全撤退……而不是戰勝敵人,消滅他們。這就是統帥旗幟後退帶來的惡果!

一陣砍瓜切菜的殺戮之後,配合生疏、鬥志缺缺的齊軍便潮水般退去了!

望著遠去的敵軍,無心戀戰的秦軍也不追擊,陣型反而緩緩的向南移動,想要撤離戰場。

誰知過了沒多久。剛剛退卻的齊軍又捲土重來。還是穿著蓑衣、舉著長矛,大喊大叫著沖了過來。

秦軍根本沒把對方看到眼裏。隨隨便便站定了,準備結陣迎敵……但這次地陣型就太稀疏混亂了,以至於連盾牌手都沒到位,便再次展開了白刃戰!

但這一次的齊軍完全不同,他們的下盤是那樣紮實,突刺是那樣的迅猛有力,就連手中的鐵槍都長了三尺!

甫一交手,秦軍兵士便被殺了個措手不及,不少士兵還沒來得及刺出鐵槊,便被對方捅倒,死傷相當慘重。

秦軍兵士駭然發現,對方的陣型竟然如此巧妙,雖然雙方看似人數相當,但己方一人就要面對三支長矛,根本無法抵擋!

本就士氣低迷的秦軍中軍敗退連連,再也無法阻擋齊軍的突破,任由對方將自己的對付攔腰切斷!

這支齊軍就像一具殺人機器,有條不紊的收割著一個又一個秦軍地性命,其戰力之高,完全不是之前任何齊國部隊可比擬地!齊軍士兵因為揮刺而紛紛甩掉了身上的蓑衣,終於露出內裡玄色的戰甲!

原來是百勝軍!百戰百勝的百勝軍!---。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