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皇兄聽我解釋:朕真沒想當皇帝啊》第204章 朱翊鈞:皇上怎麼看張先生?
看著眼前的一道道菜,朱翊鏐有些瞠目結舌。

半個時辰不到,自己的皇兄是怎麼做出來一桌子十幾個菜的?

看出了朱翊鏐眼中的疑惑,朱翊鈞笑著說道:「夢境還有田洪都給我打了下手,不然也沒這麼快。」

「皇上你快嘗嘗味道怎麼樣。」」要是好吃的話,過幾天我去慈寧宮給咱母后做上幾道菜讓她也嘗嘗我的手藝!」

朱翊鏐也不矯情,招呼了朱翊鈞和鄭夢境都一起坐下之後,朱翊鏐就夾了一筷子紅燒排骨。

「這紅燒排骨,色澤鮮亮,入口酥脆,實乃上品!」

看著滿懷期待望著自己的朱翊鈞,朱翊鏐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

聽到了這種誇讚,朱翊鈞整個人都要開心的飛起來了。

「皇上既然愛吃,那有空常來臣的府邸做一做,臣隨時都可以做給皇上吃。」

看著朱翊鈞真情流露的樣子,絲毫沒有做偽。

酒過三巡之後,朱翊鏐看著朱翊鈞直接開口問道:「以皇兄的才能,僅僅是待在家裏燒幾個菜,恐怕有些大材小用了。」

朱翊鈞有些不解,「皇上要臣做什麼,儘管開口便是。」

聽到朱翊鏐開始跟自己的丈夫談正事了,王氏和鄭夢境也都識趣的離開了桌子。

「朕的意思是,皇兄就不要整日宅在這王府裏面了。」

「皇兄可以出鎮一方做一方父母官,或者是留在朝廷裡為朕分憂。」朱翊鏐說道。

「臣雖然記得皇上之前有革新宗藩制度的想法,若是去做些生意養活自己,倒也是極好的。但是畢竟宗室是不能參政的,這是太祖高皇帝的祖訓。」朱翊鈞搖了搖頭。

「王安石曾有言: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朱翊鏐緩緩開口。

「太祖高皇帝立國已有二百餘年,當時所實行之法,如今並不適用於當朝。」

朱翊鈞雖然現在只是個閑散王爺,但畢竟登基做皇帝也是好多年。

對於祖宗之法和朝廷的制度,他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這祖宗之法對於文官而言,對他們有利的他們通通都擁護,動不動就跳出來說,這是祖宗的制度,不可變更。」

「凡是對他們不利的,他們倒是閉口不談。」

「就如同這內閣制度來說吧,太祖高皇帝當年廢除丞相,不就是為了防止文官權力過大嗎?」

「可到如今,皇兄你看看這內閣首輔與當年的宰相又有什麼區別?」

聽到這裏,朱翊鈞沉默了。

顯然朱翊鈞內心是掙扎的,他雖然對權力沒有什麼渴望,但是整天窩在王府裡做那些事情,總有一天會厭倦的。

他也是從小學習四書五經,更是懂得儒家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套。

皇帝的寶座對他而言,現在想想也是束縛。

可能也只有自己的弟弟才能衝破這一層又一層的束縛吧。

「皇上現在關起門來就咱們兄弟二人,臣想聽聽你的心裏話。」朱翊鈞直視著朱翊鏐。

「皇兄是有什麼疑惑嗎,但說無妨。」朱翊鏐輕輕抿了一口茶水。

「皇上是如何看元輔的?」

朱翊鏐沒有想到自己的皇兄問的居然是這個問題。

「從皇帝的角度來看,張先生的權力似乎太大了些,也有幾分威嚴蓋主,令人忌憚。」

「這朝廷的六部尚書,其中五部尚書是張居正的故知好友或者是親信,邊關的李成梁和戚繼光亦是,天下的巡撫總督又有幾人不聽信張先生的話語?更何況是內閣大學士的申時行和潘晟。」

「權傾朝野這四個字恐怕用在張先生身上更為的合適。」

朱翊鈞點點頭。

他朱翊鈞從小都是被張居正所教導,但是他作為皇帝手中握住的權力,似乎跟張居正相比顯得不值一提。

所以他在嚴格管教之下,心裏有一些變化。

但隨即,朱翊鏐話風一轉。

「從我個人來看,張先生乃是曠世奇才。」

「能夠與張先生比肩的也只有商鞅與王安石了。」

「我大明朝能有這樣一個救時宰相,乃是積累的無數氣運吧。」

「但無奈的是張先生的權威太嚴重了,所以朕就把他派到江南去。」

「皇上要一直晾著張先生將其邊緣化?」朱翊鈞問道。

「怎麼會?」

「如果只是忌憚張先生的才能而不任用他,那朕豈不是就成了昏君了?」

「無奈的是,朕剛剛即位之時,在朝中既沒有親信,也沒有什麼威望可言。」

「但在張先生前往江南這段時間,可以做出一件事情,收攏人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威嚴。」

「比如說派遣大軍平定朝鮮與倭國,比如說保衛北京城重創大軍,比如說編練新軍建立新宇軍。」朱翊鏐絲毫沒有保留。

朱翊鈞看著眼前的弟弟,不禁嘆息一聲,自己確實是不如他。

明明做的都是陽謀,但是每一個地方都是無懈可擊。

如此一個年輕有為的天子,誰又不願意去效忠呢?

就算是張居正再權傾天下,也不過是五十歲的老者。

十六歲與五十歲,只要朝廷的官員不傻,他們的心裏就有一桿秤。

「臣,佩服!」朱翊鈞由衷說道。

……

一段時間過後。

李成梁看著滿地的屍體,臉上帶著一絲嗜血的殺意。

「很好,已經好久沒有這樣將敵人痛痛快快的殺掉的經歷了。」

「可不是嗎,父親,之前我們在東北那邊的時候那些南移之人打了我們就跑,遇到我們更是跑得很快。」

「我們根本無法快速的將他們全部殺了。」

「和他們打真的是一點都不痛快。」李如松在一旁附和道。

就在這時,一大明的士兵來到了李如松的面前,躬身拜道:「見過李將軍。」

「你是戚繼光將軍手下的人嗎?」看著來人的服飾,李如鬆緩緩開口道。

「沒錯。」士兵回應道。

「不知道戚繼光將軍找我所謂何事啊?戚繼光將軍帶著大軍已經殺到了倭國了嗎?」李如鬆開口詢問道。

「回將軍,手下想確認一下這一路鑄造的京觀是不是都是您下令讓人築造的。」士兵問道。

李如松聞言,一臉自豪的說道:「這樣的壯舉當然是本將軍下令完成的。」

「是不是非常的壯觀,我們第一次來進攻倭國,就是要在倭國立威。」

「難道京觀不是最好的立威方式嗎?」

還沒有等士兵回應,李成梁率先反應過來。

怒目圓睜道:「你這個逆子,誰讓你鑄造那個東西了?」

「那個東西可都是人頭做的,你鑄造的可不是什麼京觀啊!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你這個敗家子,為父這一路上來,唯恐人頭落下,韓特地派了很多人來運送人頭。」

「你這個敗家子,現在竟然這樣做。」

說著李成梁的手直接就打在了李如松的腦袋上。

李如松捂著腦袋,「父親,孩兒知錯了,孩兒這不是想著在倭國立威嗎?」

「所以才有了鑄造京觀的想法。」

「既然父親這樣說了,等我繼續進攻其他我國的大軍,我一定把這些京觀全部拆除了。」

「一定將這些人頭全部奉獻給父親。」

「你這個逆子,竟然還想著去殺其他的人,現在就給為父去把那些京觀拆掉。」李成梁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可是,可是還有……」李如松欲言又止的說道。

「沒有什麼可是的,你趕緊去把那些京觀拆掉。」李成梁回應道。

就在這時,士兵再一次開口道:「李將軍,還請您快速把這些東西給拆掉吧。」

「戚繼光將軍說這樣太不仁義了,有些殘忍,我大明乃是仁義之軍,怎麼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

李如松聞言,嘆了一口氣,「好了,你們不要繼續說了,我現在就去派人,把這些東西給拆掉還不行嗎。」

說著李如松便帶著大軍朝著來時的方向走去。

待李如松走後,李成梁滿臉不悅道:「本將怎麼會有這樣的兒子。」

「一點兒都不像本將,本將掙的這些家業,不會在本將走後都被這個混小子給敗壞了吧。」

「看來以後還是得好好教育教育這個混小子。」

於是看向了戚繼光派來的士兵,「戚繼光將軍現在在什麼位置?」

「回將軍,戚繼光將軍看到了李如松將軍鑄造的京觀,便讓屬下去追李如松將軍。」

「而戚繼光將軍應該去別的方向殺我國的士兵了。」士兵一臉正色道。

李成梁聞言,點了點頭,「本將已經知曉了,讓戚繼光將軍可要加把勁兒了,本將這一路殺來,可是殺了不少倭國人了。」

「是,將軍,我一定將您的話給帶到。」士兵回應道。

於是便轉身離開了。

待所有的士兵走後,一小隊斥侯來到了李成梁的面前。

「啟稟將軍,好像還有一部我國的軍隊正在與剛才我們殺的這些軍隊征戰。」

「好像他們見勢不妙之後就立刻跑了,將軍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

聽到了斥候的話後,李成梁滿是憤怒,「竟然趁著本將征戰的時候偷偷逃跑。」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