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苻堅傳》第七十一章 謝尚:青陽二三月
永和二年春(346年),在石虎拚命折騰後趙人民的時候,東晉朝野則呈現出難得的和諧與欣欣向榮。桓溫到了荊州後,迅速以霹靂手段,鎮壓反叛力量。庾翼臨終前,舉薦自己的兒子庾方之接管自己的大部分兵力和地盤,桓溫一到任,下令將庾方之、庾爰之流放到豫章。令是下了,但庾氏兄弟會不會乖乖走人?他心裏也沒底。這時,他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動作,任命劉惔監察沔中諸軍事,也就是讓他接替這哥倆的地盤。劉惔曾公然反對桓溫入主荊州,桓溫一上台,反倒不計前嫌,委劉惔以重任,這說明桓溫對劉惔的能力是很信服的。

劉惔也沒辜負桓溫的信任,他一到任,很快這哥倆就收拾好行禮走人了。至於劉惔用的什麼方法,是憑著天下第一名嘴讓這二位折服,還是武力繳械,此事史書無載,隻記了一個結果,就是這哥倆一聲沒哼,走了。

桓溫接管荊州的最大障礙,就這麼讓劉惔搞定了。

荊州形勢穩定下來,這裏的荊州,指的是廣義上的荊州,包括首府位於江陵的荊州和首府在武昌的江州。攤開東晉的地圖就可以發現,它的政治版圖主要沿長江展開,最主要的兩個行政區就在上遊的荊州和下遊的揚州,荊州和揚州的戶口佔了東晉的一大半,剩下的州郡要麼人口稀少,要麼地處邊遠。揚州是中央政府樞紐所在,而荊州則是「甲兵所聚」,鎮守荊州的軍事長官,基本就是東晉實力最雄厚的軍事長官。這個局面直到多年以後,北府兵組建才得到改變。

桓溫穩定了荊州局勢,也就等於穩定了東晉局勢。

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謝尚也終於迎來事業的春天,朝廷下詔,任命他為豫州刺史,謝氏渡江幾十年,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這為謝氏以後的騰飛提供了實力基礎。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謝尚帶著一彪人馬,春風得意,走馬上任,一路說不盡桃紅柳綠,杏花春雨。路上休息的時候,謝尚登上一座酒樓,幾杯酒下肚,謝尚意興盎然,彈起心愛的琵琶,唱道:「青陽二三月,柳青桃復紅,車馬不相識,音落黃埃中。」

清歌入雲,謝尚倚窗而座,東風吹拂衣袂,飄然若神,身旁的隨從們雖不懂他唱的什麼,但斯人斯景,寧不暢人心懷!

此時,酒樓裡的客人,路上的行人,忽然聽到如此優美的琴聲、歌聲,一個個如癡如醉,可惜歌太短,儘管歌者連唱了三遍,還是意猶未盡。就在大家紛紛猜測唱歌的是什麼人時?謝尚收起琵琶,大笑出門,打馬而去。

路過牛渚時,他駐馬磯頭,眺望浩浩長江,奔騰澎湃,瞬息不停,只是奔啊,奔啊,這樣奮鬥不息,這樣勇往直前,水之至柔,竟有此剛猛,一浪壓一浪,水中大石在浪花中若沉若浮,謝尚忽然悲從中來,這樣拚命地奔向未知的命運,自以為前程似錦,誰知一浪頭就被砸下深淵,宦海沉浮莫定,斯如是哉。

謝尚在牛渚沒有久留,就又趕路去了蕪湖。

蕪湖人民聽到他們的男神市長來了,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趕來圍觀,都想一睹謝刺史風采,謝尚一行緩緩而行,人越湧越多,馬越走越慢,馬上的謝尚姿態優雅,俯仰自如,向圍觀群眾頻頻致意,人群中不時傳來「謝刺史」的歡呼聲。

在百姓的簇擁下,謝尚來到刺史府邸,這個府邸是庾亮當年修建的,樸實無華,青磚青瓦,堅固清雅,辦公區和生活區緊挨著,佔了半條街,在生活區也修了幾處亭台水榭,鑿了一方池塘,點綴幾處野草閑花。謝尚心想還不錯,有庾氏尚儉的風範。

不過,謝尚心裏一直想著牛渚那個地方,牛渚是長江三大磯頭之一,形勢十分險要,為南京上遊咽喉要地,李白曾有詩雲「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說的就是牛渚。謝尚覺得牛渚地勢開闊,大江雄奇,且又是兵家必爭之地,他的心裏有了一個想法,想改擴建牛渚治所,前任趙胤在牛渚待了一年,有一些基本建築,但樣子難看,且功能嚴重不全。

他到任沒多久,就著手修建牛渚駐地,有住所,有練兵場,有營房,一時大興土木,豫州人民心想,果然謝市長氣象不一般,不愛煙柳繁華,偏愛這大江奔流,萬木蕭蕭、風霜高潔。謝市長親自勘探地形,設計圖紙,軍民合力,昔日荒涼的牛渚,頓時人聲鼎沸,採石噹噹,伐木丁丁,一派繁忙景象。謝市長見百姓支持自己,心中感激,與軍士約法三章:

一、不可欺壓百姓,打百姓者鞭五十。

二、不可拿百姓一針一線,若有偷竊百姓財物者,輕者

杖五十,情節嚴重的,就地正法。

三、不得拖欠百姓工錢,按勞付酬。

有此約法三章,牛渚駐所建設井然有序,謝尚大為欣慰,

豫州,來對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