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明:郭嘉的薩爾滸之戰》第103章計劃
「立刻給我去追!」

齊爾哈至震天的咆哮聲,在山口前回蕩不休,震的眾人腦海中嗡嗡作響,紛紛轉過身去,忙不迭的組織兵馬朝著鴉鶻關的方向,急奔而去。

皇大其突然臉色一變,心中暗叫一聲不好,急忙走上前去,「父汗,千萬要小心。」

齊爾哈至轉過頭看著皇大其,咬牙問道,「老八,馬林狗賊奪了鴉鶻關,這次絕對不能放過他。」

皇大其急忙壓低聲音說道,「父汗,不是馬林,而是鴉鶻關裡面的大炮啊!」

「大炮?」

聽到這兩個字,齊爾哈至也猛然反應過來,臉色驟變,這才想起當初擊敗李如柏的時候,曾經俘獲了一批大炮。

皇大其嘆了一口氣,「這些大炮數量不少,而且還有很多的彈藥,如果我們貿然前去,恐怕會對我軍不利啊!」

齊爾哈至目光一凝,想起鴉鶻關上大炮齊發的情景,也不由心驚不已。

「老八,你有何建議?」

皇大其仔細想了想,緩緩說道,「鴉鶻關並不算很大,而且背面地形平緩,並不利於防守,如果我猜的沒錯,他們絕對不會長久駐紮下去。

大炮雖然威力巨大,但是相當笨重,如果馬林想要離開,絕對無法帶走這些大炮。」

說到這裡,皇大其拱了拱手,「父汗,我們的兵馬只要來到鴉鶻關,無需進攻,他們必然會心驚,想要快速離開。

當他們離開的時候,沒有那些火炮,在想要將他們消滅,易如反掌。」

齊爾哈至咬了咬牙,冷哼一聲,「立刻傳令下去,到達鴉鶻關以後,不必急於進攻。」

說完這段話,齊爾哈至想到自己俘獲的大炮,竟然被馬林得去來威脅自己,頓時氣的怒不可遏,用力一揮鞭子,狠狠地打在一旁的護衛身上。

「可恨!」

……

鴉鶻關。

朱邦孝看著遠處,不住的嘟囔著,「怎麼還沒有趕過來。」

一旁的鄭國良擺了擺手,「你不用急,他們動身比我們晚,當然不會來這麼早。」

朱邦孝撓了撓頭,苦笑的說道,「我也知道,可是心裡就是急啊,等到馬總兵他們來了,我們立刻動身離開這裡,到時候齊爾哈至再想要去追我們,恐怕就來不及了,哈哈!」

鄭國良聽到這番話,眼神中也閃過一絲期盼。

大家辛辛苦苦來到這裡,不就是為了殺出建奴的地盤,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嗎?

戰鬥了這麼久,雖然屢次取勝,但是,幾乎每天都在提心弔膽中度過。

現在距離安全只差一步,不只是朱邦孝,所有的士兵也是如此心思。

這場戰鬥打的太久了,大家早就在期盼結束。

馬熠沒有在後面等待,而是圍著鴉鶻關四周查看。

走在他後面的護衛馬勇,有些疑惑的問道,「千總,你在這裡幹什麼?」

馬熠微微一笑,「馬勇,鴉鶻關地形險要,我們現在雖然守不住,但是早晚有一天,我們一定會殺過來。

現在先看看有利地形,也方便以後我們回來的時候,從哪個方向攻打才最有利。」

馬勇目光一亮,立刻豎起大拇指,「千總就是厲害,還沒打回來,就已經想到這裡了。」

馬熠點了點頭,看著前面的牆,喃喃說道,「牆雖然不高,但是利在還坡上,這又增加了不少高度和難度。

哪怕是想豎起雲梯,在緩坡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說到這裡,馬熠轉過頭看著馬勇,笑著問道,「馬勇,如果讓你來攻打,你想怎麼做呢?」

馬勇撓了撓頭,「如果讓俺來,俺就先把這堵牆拆了,到時候,等到俺回來的時候,不就容易的多了。」

說到這裡,馬勇嘆息了一聲,「只可惜,這裡的牆太結實了,就算是想拆了,也沒那麼容易。」

「拆牆?」

馬熠聽到這句話,上下打量這一座牆,突然,心中猛然一動,忍不住大笑起來。

「馬勇,你說的對,確實如此,只要拆了這堵牆,在想要攻打這裡就容易的多了。」

馬勇只是隨口說說而已,沒想到馬熠當真了,撓了撓頭,苦笑著說道。

「千總,俺只是說說而已,想要拆掉這堵牆,恐怕沒那麼容易。」

「不容易啊?」

馬熠擺了擺手,「既然想到了,那就易如反掌。」

馬勇目光一亮,急忙問道,「馬千總,到底是什麼辦法,說出來聽聽?」

馬熠哈哈大笑,轉身就走,「馬勇,天機不可泄露!」

……

一直等到近半夜,馬林率領兵馬終於趕到了鴉鶻關。

馬林也沒顧上休息,立刻把眾將找來商議。

馬熠聽到命令,立刻放下手上的事,匆匆趕過來。

他以為,馬隊趕過來以後,立刻裝上糧食,短暫的休息過後,便逃離這裡。

可是,事情的發展還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眾人到齊以後,馬林簡潔的讚揚了鄭國良和朱邦孝等人的功勞,隨後便步入了正題。

當然,說話的並不是他,而是一旁的潘宗顏。

潘宗顏環視眼前眾人,一臉的興奮。

「諸位,我們現在拿下鴉鶻關,已經背靠大明,只要諸位努力,就可以牢牢地佔據這裡,為我們後續的進攻打下基礎。」

「佔據這裡?」

在場的眾人聽到這番話,頓時吃了一驚。

「潘監軍,我們要留在鴉鶻關堅守?」

「不是說要撤退嗎?」

「為什麼要留下來?」

潘宗顏聽著眾人的議論聲,用力揮了揮手,打斷了大家的議論。

「諸位,我已經派人去遼陽說明這裡的消息,請他們立刻派來援軍。

大家只要堅持住,等到援軍趕來,我們就可以牢牢地佔據這裡。」

這個辦法,是他在趕路的時候臨時想起來的。

當初,李如柏出兵,就是從這條路出發,一直來到了距離鴉鶻關不遠,這才遭遇埋伏,敗退而歸。

這也就是說,從遼陽可以直通這裡,不會受到建奴的攻擊。

按著潘宗顏的想法,大家只要堅持住,等到遼陽的援軍趕到,便有機會重新發動進攻。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