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血鑄山河之兩宋》第八回 結良緣再嫁太子 理國政此心依舊4
第七節

沒過多久,大宋朝廷傳出當朝太子與忠義郡王之女虞水靈定婚的消息,大部分臣民都為他們高興,慶幸大宋皇室有了一位賢良、能幹的後妃而那些支持太子將來整頓政務,完成復興大業的臣子,更是慶賀水靈成為皇太子妃,將來如果能夠成為皇后,就可以保證以後朝廷的改革不會受到朝中人員變更的影響,能夠穩定的進行下去。

有些老古板以虞水靈是在此之前已經嫁過人、前夫尚在的已婚婦人,反對她成為皇太子正妃,認為隻可冊封她為側妃。

當然,那些老古板們也不敢直接說出:他們反對的真正理由是因為虞水靈不僅是棄婦,而且居然以一個女子的身份干涉朝政、主持政爭,不守男尊女卑的規據,在他們眼中根本就是婦德有虧,這樣一個女人哪配成為皇室的妃子,更不要說還有可能成為大宋未來的皇后。

更重要的是,虞水靈代表的是要求改變國家傳統,進行變革的一派臣民,這才是那些把舊規看的比一切都重的守舊之臣,最抵觸她成為皇家妃子的地方。可這些話他們哪敢直接說出來,不被天下百姓給罵死才怪呢。

但已婚婦人不可為正妃的話,卻又得罪了韋太后,覺得老古板們是在變相的指責她不守婦節,不配為大宋皇太后,氣的她在天子趙構的跟前哭了一場,要天子為她做主。

結果,天子乾脆直接下旨,太子大婚儀式按天子娶後的禮節辦理,等於正式宣佈,太子一旦登基,無論虞水靈有無子女,都會是大宋的皇后,搞的那些老古板的無可奈何。

大金朝廷知道虞水靈與太子訂婚的消息之後,也特地派來使節相賀,正使是越國王兀朮,他居然是親身到賀。兀朮不僅送上了自己和金主的厚禮,其他金朝重臣也都托他帶來了禮物,兀朮還說要一直在大宋留到水靈完婚,盡一盡一個長輩的心意。

兀朮告訴大宋朝廷,金主已經下旨把吳村定為虞允文虞大人的守陵村,而且還把周圍數十裡見方的山地都算成虞允文的墓地,不許人再行砍伐、挖土提ち供另外,他也下令把為保護虞允文父女獻上生命的大宋禦醫劉適之的遺骨,這次也一起帶來大宋,讓已經被大宋找到的劉氏後人能為自己的先人安葬。

金人也已經找到了原鄭家莊的遺址,雖然無法再為鄭家莊的人各自安葬,但還是把原來馬林他們所修的大墓重新修繕了一下,並派金兵看守、祭祀,以表對當年濫殺無辜的悔過之心。

虞水靈定婚後不久,虞景兒被天子加封為安國公主,以公主成婚之禮嫁給嶽雲。之後,嶽雲被正式封為嶽王世子,虞景兒被冊封為嶽王少王妃。

此後沒多久,接替秦檜任尚書左僕射兼中書侍郎、當朝左相的李綱大人故去,朝廷為他罷朝三日,並賜謚號忠毅,太子大婚也因此推後一月舉行。

婚禮前,水靈意外的見到了多年沒有音信的馬林馬叔叔,他自從當年隨叔父趙良嗣被貶斥之後,就再也沒能與虞水靈見面。汴京失守之後,水靈再也沒聽到過他的消息,不少認識他的人也說他已經不在人世了。

卻沒想到,馬林在叔父病故於貶斥之地後,因為很多人都把靖康之恥算在趙良嗣的身上,他只能隱姓埋名,不再與認識的人聯繫,免得累及朋友。

大宋商業達,海船航線早已遍佈已知的所有地域,與外國的商業往來十分頻繁。為了活命,馬林也加入了一支船隊,跟著一些商人們出海,離開了大宋。經過多年的打拚,如今的他,已是西亞大食國裡最有權勢的钜賈,也在當地成家立業。

出於對大宋政治的恐懼,馬林一直不敢輕易回國。直到此次有大宋商人帶來了水靈父女的消息,知道至友虞允文已經過世,馬林十分難過。剋製不住對水靈的思念之情,馬林最終下了決心,帶著妻兒重返大宋,前來看望水靈。)

水靈為馬林叔叔能夠有今天的成就感到高興,答應他一定會重新為趙良嗣大人正名,給趙大人一個公正的評價。

馬林在返回大食之前,特地率全家北上,前往金朝的大名府,為虞允文掃墓。

紹興十年一月,太子的大婚儀式在陪都溫州城裏正式舉行,虞水靈被冊立為皇太子妃。不少虞允文父女的舊識,包括何廣義夫婦等,都趕來京師臨安參加虞水靈的婚禮。整個溫州城裏歡慶十日,為太子和虞水靈慶祝,甚至有百姓從百裡之外趕來,參加慶典。

與太子結婚後的水靈對太子原先的兩位侍妾十分寬和,從不以正妃的身份傲視她們,反而對她們多加照顧,也常要太子去她們那裏,不要因為自己的原故疏遠了她們。至於太子已有的一子二女,水靈更是盡到了教養之責,尤其重視對長子趙適的教導,常常把他帶在身邊,以便將來趙適可能成為大宋君主的時候,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第八節

越國王兀朮回金之後,被進拜太傅,主掌金朝的軍政。

送越國王兀朮回大金上京的宋使洪皓,因不願意向金主合剌行臣子之禮,被大金關了起來。之前大金因看不起宋朝的屈膝,常常扣押宋朝使節,甚至逼迫他們投靠大金。但此次越國王兀朮是前來祝賀太子大婚,雙方已經約定和平共處,扣押使節就過分了。

使節被扣的消息傳到大宋,朝野憤怒,但天子仍然不願意向金人抗議。結果,諸相中的左相陳康伯當面批駁天子旨意,拒絕向金人屈膝,並行書大金要求還回洪皓。

紹興十一年七月,虞水靈生下太子第二個兒子,舉國歡騰。這不僅僅是因為皇室又多了一個後代,更主要的是他是定國公主所生,不少臣民直接把這個剛出生的嬰兒,視作了大宋未來的太子。

兩宮太后自然更是歡喜異常,天天守在太**中,幫著照看虞水靈母子。

一個月後,天子趙構下旨,賜剛剛滿月的小孫子名為趙惇,同時冊封為定國公,這又讓人十分的意外。

因為按大宋的規據,一般只有在皇子至少十歲之後,才有可能冊封為「公」。天子此封,讓人不得不想到,是不是天子也有立趙惇為未來大宋太子的想法。

紹興十年到十二年之間,大宋境內並不是很安定,由於前面秦檜掌政之時,溜須拍馬者陞官,為國為民者都被迫害,導致士風日下,貪官汙吏橫行,冗官、冗軍的問題也越嚴重,國家的收入大多被消耗在了養人頭上。稅收加重,民變不斷,朝廷用盡各種方法,方才將局勢穩固下來。

在此期間,天子趙構以想要回位於河南的皇室陵寢地為由,堅持對金投降的政策。

大金主政的兀朮認為大宋天子趙構根本沒有恢復之志,認為讓趙構稱臣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於是他上奏金主,派左宣徽使劉筈出使大宋,贈給大宋天子趙構以皇帝冠冕、金寶、玉冊,冊封其為宋帝。

天子趙構認為金朝的冊封等於是大金放棄再利用靖康天子來威脅他的帝位,心甘情願作大金的藩臣。下旨以最高禮節接待金使,根本不以為恥。

雖然秦檜已經完蛋,但主和派中的投降派官員仍然控制著朝廷大部分的權力,他們大都附和天子趙構的說法,認為稱臣是虛的,不用太過在意。

消息傳出後,大宋朝野嘩然,當初宋金合談,所約定的是雙方君主以叔侄相稱,並無宋臣服於金的約定。天子這樣做,等於把前面抗金的成果全部丟盡,不少臣民都上書堅決反對。

金人見大宋臣民的反金浪潮又開始掀起,被扣押的洪皓又堅決不肯屈服,也害怕雙方重回戰爭局面,隻得不再提起冊封一事。

當然,天子趙構的面子在這一次的「冊封」風波中也都丟盡了。

紹興十二年四月,原都城臨安已經重新整修完畢,大宋朝廷遷都回到了臨安。天子趙構在全**民一片的反對聲中,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繼續統治天下的基礎,與左相陳康伯等人商議後,天子趙構以身體變差為由,再次宣佈由皇太子趙昚監國,自己退居德奪宮。

在正式向天下宣佈這個決定前,天子召見皇太子夫婦,當面說明太子個性過於良善,容易被臣子欺騙。出於對太子執政的擔心,天子趙構請求皇太子妃虞水靈幫助太子打理國政,希望她不要因他人的議論和反對而放棄。

太子趙昚以監國的身份,再次向前來道賀其監國的金使重申了大宋堅持和談協議的立場,請他轉告金主,希望雙方能和平共處。

金朝給予的答覆,是答應約束已經臣服大金的西夏和吐蕃諸部,不許他們再入侵宋境,保證大宋邊界上的安全。

不久,天子趙構「以淡泊為心,頤神養志」為由,宣佈仿當年徽宗皇帝故事:傳位於太子,自稱太上皇帝,當年更為隆興元年。

太子趙昚登基後,傳旨冊封皇太子妃虞水靈為皇后,並明言依父皇之意,皇后與自己同掌朝政。

在皇后的協助下,繼位不久,天子趙昚就開始整頓敝政,調整全**政佈局,並下旨徵求吏民的意見,準備大舉變革。

沒多久,以左諫議大夫肖則上書為契機,天子趙昚下旨為趙良嗣等數位當年的靖康事變前舊臣平反,並允許他們的後人回歸大宋。

在諸位中興大臣的支持下,天子趙昚開始調整作為朝廷核心的三省六部,精簡集中過多的部門和官員。

先,將原來職權重疊、互相扯皮的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三省合為一個中樞省,並以左、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正職宰相;將原來的數個副相門下、中書侍郎等改為參知政事,為副職宰相;廢除尚書左、右丞的名號。以上五相成為了最高中樞機關,輔助皇帝執政。

下面的六部中隻設尚書、侍郎為長官或副長官,負責主持各部事務。各部所屬司級機構,除戶部因事務繁多未多加減少外,其他五部大量裁減了各個機構,並明確了各自的職級和責任,對上對下的辦事效率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建炎初,為了應對金人的侵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力度,朝廷設禦營司主掌兵權,由宰相和執政兼任禦營使和禦營副使,中樞與軍事最高機構合併,後又設諸路軍事都督和三衙等,以方便軍事上的臨陣指揮;地方上設置招討司、宣撫使司、鎮撫使司、製置使司等諸司,負責地方上的軍事。

建炎末年,太上皇趙構收回地方軍權之後,又恢復原樞密院管軍舊製,但三院兩府已經比以往有了大量的縮減。天子趙昚又按原來太子行在的機構,把原來有管理作戰事務的樞密院變成了參謀機構,行在的謀士團大部進入了樞密院任職,原負責調兵的太尉府被撤消。

這樣,雖然武將還不能直接領兵,但文官原來可以在朝堂上與天子商議的調兵職責在不動聲色之中被分薄,不能再直接控制軍隊的調動,軍權從此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中。

原來被文官利用來控制軍隊的樞密院和太尉府,現在只能給皇帝提提意見,皇帝可以將軍權直接授予他選中的將領,戰事結束後再交回皇帝手中。

在此基礎上,為了保護現在得之不易的局面,天子趙昚登基後,對全國的軍事力量進行了調整:一,加強西部、西北部邊境上的防禦,防止金人、西夏和吐蕃諸部的入侵;二、建全從淮東直到長江的江淮防禦體系,以多層防禦的設置,阻止金軍從中部可能的進攻;三、以荊襄為基地,虎視河朔、河南,威脅大金以保證雙方共存的戰略。

論壇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