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八零後的長恨歌之光陰的故事》第四章節:童年的畫卷(2)
水勢稍退之時;「只見岸上大人們脫去外衣」,孩子們;「則是乾脆一絲不掛一個個前赴後繼紛紛跳入河中嬉戲打鬧」。

當時不比現在,他們大多是江湖流派「狗刨式」的游泳姿勢……哈!哈!哈!看似雖然嫻熟,卻也可笑滑稽……

再有的便是大人帶著孩子在稍淺處遊玩。我的二叔就是這樣;「找個輪胎扔進水裏」,他躺在上面、我騎在他身上倒也十分的興奮與開心……

「後來直到我長大、父親也從來沒有過如此這般的待我」……!!!

除了男人外,不遠處的另一節河道就成了村裏部分女同志們的「專享之地啦」!

她們抱著盆子帶著家裏換洗的衣物在這裏一頓的「捶捶打打」、「洗洗涮涮」……也有「豪爽膽兒大」的女同胞們……她們也會穿著簡單的薄衫直接下河、來回的遊上幾個回合……「大有「俠客之風」女中豪傑之勢」!

在這條蜿蜒悠長的河道裡,歲月疊加,不知給我們帶來多少歡愉?洗滌過多少靈魂?亦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憂傷與生命……!!!

通往的村子裏有兩條曲折的小路,也是我每天必不可缺要經過的。

一條通往學校,另一條則是通往河道,每天來來回回都要走上那麼幾趟……

放學後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解開韁繩領著「頭羊」帶著一群小幼崽向著河道奔去……

而我就是課本裡講到的,「那個放羊的孩子」……等到羊兒吃飽了,還得割上滿滿的幾袋嫩草才能回家……

別人家的孩子騎自行車載著割來的草,或者是用軸承做的以三根木頭為框架、訂著木板、下窄上寬的三角手扶平板拉力車拉著,我則是抱著或是搭在羊背上走著,道也沒怎覺得累!

但是我仍然為此拉著母親磨了父親好多天,他才決定給我做一輛。可能覺得我年齡小怕我會太辛苦的緣故?於是,父親才利用閑暇時間,連夜又加上兩個白天才勉強粗糙的也給我打造了一輛!!!

這也是我人生記憶裡直到他去世,送我的唯一的禮物!

一輛用廢棄的木材打造的三角軸承平板拉力車,我用它也不只是拉草,很多時候、也拉拉弟弟妹妹跑著玩兒……

這輛平板人力車不僅承載了我童年裏最多的歡樂,也承載了我童年裏最後的幸福時光!

在那個年代我們大都穿著自家用廢棄布料納的「千層底布鞋」,鞋面上大都帶有補丁。

條件稍好的也會買雙白色帆布做的橡皮底球鞋,誰要穿上這樣的鞋子;「走路都是挺胸昂首的傲嬌」……

在這條承載了多少人記憶的鄉野小道上,平時塵土伏於地面表層。

時有行人騾車經過;「便是的塵土瀰漫」、「隨風揚起」,「在空氣中四散飛盪」……若走上一個來回、只見襪子上清晰可見的一圈圈黑色微黃的汗汙漬,所以我們小時候都很少穿襪子。

如逢雨天,便是泥濘不堪……穿上鞋子更是舉步維艱,每走一步、鞋子就會被地面上的泥水像吸盤一樣吸附在地面上,每抬一腳鞋子便脫落在水泥坑裏,「好似久別重逢、貼合相擁、難解難分」,「苦心孤詣依舊回天乏術」……!!!

無奈之時,我們常常也都光著腳丫踩著泥水,啪啦!啪啦!往前走……

這兩條泥濘的鄉野小路、我給它取名;夢幻裡,「荊棘瀰漫的康莊大道」……

後來確也成了我日後跟外界人們吹捧最多的往事之一。

回到村裏,我家門前的大麥場就成了我們的「遊樂園」……麥場很大,約有一畝地的樣子。

我們總是最先被派往這裏的「先遣隊」……

主要任務就是兩三個人提一桶水,「使用水攻的計謀」搗毀「屎殼郎」和「馬蛣蟟」的巢穴……

「必須盡最大可能的趕盡殺絕」……「攻打屎殼郎馬蛣蟟」的目的就是方便用石墨滾把這片空地給夯瓷實,除了晾曬和收裝糧食,也為了防止糧食漏到洞穴裡。

村裏人質樸,「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回想當年家家青菜葉充饑尚不飽腹,今時今日頓頓魚肉反而感懷那時「烈火青春」……當真是感動了我的國……!!!

直到那件我永生都不願提及的事件的發生;「之後接二連三環環相扣的呃難接踵而來」……

從此,我的童年時光漸漸的失去了色彩,日復一日、慢慢的被黑暗所侵蝕,一點點啃食著……等待生命的終結!!!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