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篇南河》第五十二章+5
秋天的雲耐看,像流淌的波紋,像魚的鱗片,像平鋪的草甸,像行走的羊群。小寧喜歡看,和爸爸說人如果能上到天上就好了,爸說將來都能坐上飛機的。

爸難得在家,小寧和爸一起說話幹活,收拾院子。用綁上棍的笤帚,颳去各處的蛛網。宮叔挖去壟台,翻平了地,把一個個毛嗑根子挖出來,磕打去土,扔一邊曬。太陽曬在頭上,熱得微微冒汗,他眯著眼看陽光,就喜歡這樣。他曾有一段時間見不到陽光,見不到親人。小寧媽因為他的事,承受不了……整日遭人白眼和背後議論,又遭受兒子溺水的巨大打擊……

宮叔乾每件活兒,都會想過去的日子,想起小寧媽往昔音容笑貌。

清理刷洗大缸,小寧幫扶著,轉著刷。缸扣下放,又用木板伸進缸口的一邊,留縫通風。刷了罈子,然後坐小凳收拾芥菜疙瘩,削去纓子和須子,洗凈,撒了一層層鹽。

爸吹口哨,小寧仔細看,「怎麼吹?」爸伸出舌頭,如卷的煙葉紙那樣豎圈起,讓小寧看一會,縮回舌頭,留著舌尖;小寧看爸的舌尖在調整,然後吹風,然後轉成音,然後轉成調。

「是什麼曲?」「大鼻子的歌。」

「叫什麼名?」「忘了。」

爸說,音樂之聲,也是動靜回應之聲。

每首歌的創作不易,作詞作曲要與前人不同。唱歌就不一樣了,你是唱前人的歌、別人的歌。但是,你可以選,還可以演繹,唱出自己的聲和曲。

小寧聽老曲爺說,音樂是對自然世界的抽象,對萬事萬物進行提純。人吶,念物之本性。

人比動物幸運,會吟誦唱歌,還會喝酒。

詩歌、音樂可以怡情,是天上的,「此曲隻應天上有。」

管樂跟聲樂最接近,衝破阻礙的發聲、共鳴,學生們喜歡。學校有號隊,許多人想加入卻進不去。弦樂和鍵盤是反彈擴音,只在老師那兒有琴。打擊樂是初始的反應反彈,是人直接的宣洩方式,最普及,孩子們在學校歡快的時刻以簡單的方式就能表達。在班級,立本唱得好,他經常組織班級同學練合唱。合唱誰都敢唱,但是單獨唱,小寧就不敢唱出來。學校組織合唱隊,由白老師選人,選上了小寧。有時候,白老師還找小寧來辦公室,讓他坐好,給他畫「肖像」,畫好了,裝了框,送給他。

白老師,原本在婚姻上挑三揀四,小萍的姨發生了車禍,這對她觸動很大。小萍的姨是她小學同學,原來還是鄰居。賈老師勸她:「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兒了。」她改變了主意,同意讓人介紹「那個老宮」。

可是,宮叔不同意再找。

「為什麼?」「嗨,我這麼大歲數了。」「人不嫌乎,你說什麼大呀?她也不小,你以為她是小姑娘吶。」老葉勸。

「老姑娘都有脾氣。」老宮懷念自己結髮之妻。而且他還知道曲森的事。再找,哪有好的。

小寧轟趕落在倭瓜籽上的小飛蟲,趕不走。小家來了,他伸手去抓小蟲,沒碰就飛了,飛起又回來。小家找木杆套上紗布網去兜,呼啦一下,又呼啦一下,蟲子飛了。

小家跟宮叔說一個字謎,是聽容叔說的,「小人一上台,兩膀端起來……」

宮叔說那是過去的舊字,用的是舊時義。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