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篇南河》左傳+5
「知青返城」,立木在一個中型企業做銷售,躲著人,供不應求,求他的人太多;後來是他求人;後來做採購,又躲人;再後來躲債,經常換電話換住的地方。

他多次遇險。請人算命,「改名吧!」算命先生說他的名與兄弟的名有關聯不好,木比本少一筆畫,不吉不利,有難難逃。花了錢,改名為立業。後來所在企業倒閉了,他去南方的城市,到私企、外企,又開始跑銷售。各種關係、熟人都用上了,原來楊英年找他,後來他找楊英年。他還找過小軍。小軍雖然工作早,端上了鐵飯碗,進了國營廠,又當車間主任,企業不好,託人去了政府,在機關,但不是主要處室,——所以,沒幫上什麼忙。

立木的工作總換地方,剛開始是陌生,有壓力,有勁頭,熟悉了,就開始懈怠,慵懶。人,住在哪,把那呆熟;活在哪,把那看透。熟透,則生厭。人在新變化中覺得時間不夠,在固定不變的環境裡,人有太多時間「過剩」,心煩。

鬍子不願它長,還得刮!兒子說有要個形呢,不長怎麼整?

家不添東西了,什麼也不整了。年輕時,買件東西是積攢,現在多了是多餘。

生活有不順時,盼著渡過艱難,日子飛渡,壽命也就在縮減。年紀大了,退休了,與人沒有關聯了。開始找安靜安心的地方,隱藏,為度過餘生做準備。人和人除了工作的關係,除了人「用」你、有所求,最後剩下的只有孤獨。晚上他不燒水了,改在早晨燒。

立本在「風華正茂」時候下海經商,是對官場已有厭倦之感,做起事來沒有新鮮的東西。做事要有能人,身邊有熱情、智慧的人聚集,尤其是不同類型的人聚齊。沒有那樣一群人,就沒有了能量,成為強弩之末,無能為力,形式散了。人一生遇到什麼樣的人,就感受到什麼樣的生活,也關係到產生什麼樣的思想。老曲爺在信中說,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人和人就是這樣的。

立本的離職是「本心本意」,對不能有所作為的職位是不留戀的。離職是坦然的。

經商,辦產業,交朋友,成立集團,積累了雄厚的資本,改變了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

老曲爺說,人有三境界,一是做事自私自利的,二是做自己認為合理的事,三是做的事要符合大家公認的道理。

立本每天忙,有條幅「天行健,自強不息」掛牆上,激勵自己。工作,讓人不懈怠,繃緊弦。

每天早起,以旺盛的精力做事,出成果,有成就。

每天堅持運動。年紀大了,感到沒有以前有勁兒,胳膊腿兒發飄。健身,擴胸運動,一下一下使勁,想起以前在江、湖劃船用槳追逐,——用過力呀,現在想,多虧以前好的時候用過力量。

天氣冷熱變化,是在提醒啊,不辜負時光。

下一步是推出新人,這是主要的事。他開始資助許多新人新項目新設想。

生活井井有條嘛,生活順了自己的心嘛,生活那麼美好嘛,他常反省自己。他記得一個諺語,人隻活一次沒有意義。

他的腿有了問題,開不了車。小志說他的研究所正在研製一種自動控制車,不用腿腳,也不用手,嘴發出指令就可以,將來還要和大腦的指令連接起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