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長篇南河》左傳+19
只有善良的人想得開:不找你,證明人過得好,自己關愛的人過得好,怎麼能不開心呢。要是用得著自己,那就是自己的驕傲。世事經歷多,有胸懷,能幫人,就幫一幫;經常提醒自己,你還能幹點啥!

永和當年救的小孩,長大了,生活困難來找他,他接收了,用到店裏。自己原來住的房子,閑著,給他一家住。人說他,「你老了還能指望他呀?」永和一笑:「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太指望啊。」現在和過去不一樣。

說起小時候的事,還能記著一些,有的是經常說,就不會忘記,和真事兒似的。

永和一直和老母親在一起。人老了,幹不了多少活兒,還怕摔倒。老人每天做幾件事兒,不攢下,就好了。有等待的人,就不是真閑著。她一天天衰老,氣力不行,但精神還足,她一直有支撐——盼兒子結婚,盼兒子生活好,盼孫子長大,一直有著希望,分享著快樂。永和像供神一樣,把媽當精神寄託,那是活著的畫像、塑像,不要她多幹活兒。她在,家就是完整的幸福。他和小麗結婚後,努力做生意,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了,搬進了新房子。房子大而敞亮,他每天把地擦得乾乾淨淨,小麗說「能照人兒」。永和不讓老母親洗衣服,「有洗衣機。」但當他回家時,發現他脫下的衣服已晾乾。媽說手洗乾淨,其實是為了省水。天冷,老母親早早為他一家鋪好了被褥,放上熱水袋。不讓乾不行。

直到媽說身體懶了乾不動了……

記憶,大框架下的聯繫。

小成,當年很幸運,一次就考上了大學,然而在大二的暑期他在家鄉附近進行農村調查,得了一場大病,潰爛皮膚在浴池中感染了,持續高燒,住院治療一個多月,為了不耽誤太多課,回學校一邊治療一邊上課。每天在校內醫院打兩次針。這醫院資質連衛生院都不如,卻是最黑暗的,認識人兒沒病可以開轉院單去開各種好葯,真的有病卻不給轉診。轉大醫院需要「院長」蓋章,小成刻了半拉章,蓋在病曆本上。他被學校開除。老單爺說,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錯誤,但不犯「故意」錯誤。那是人生汙點……「太史公,司馬走,」曾讀的,默誦,「重為鄉黨所笑,以汙辱先人……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他徘徊在江邊,想「報紙」會刊登一則什麼消息……腦子裏有個聲音在呼喚:不能啊……

友情的支撐讓他回頭。立本心疼小成,彷彿是自己罹了難,覺得是三叔的命運再現,落到了小成的頭上。立本和小時候的好朋友一起開導他,給與安慰鼓勵。人生要有真心朋友,小成後來非常珍惜這寶貴的人的關聯。他寫道:

街市的路燈

讓人淡忘夜空的星光

小聚的燭火

讓人遺忘漆黑的憂傷

其實

許多星星,比太陽還大還亮

許多憂傷

熄滅了比燭光明亮得多的

希望

他懂得了老人說的話:命是自己的,命在自己。自己身上有缺點,每個偶然都與之相關,自己必須正視並且改正它。細想一想,和古代先賢悲慘坎坷比起來,自己的苦難又算什麼呢?人為公,己為私;人之大,己之小!

死過一回的人,看待自己的存在,就會有新的感知。

小成「捲鋪蓋」回家。爸爸正好到了退休的年齡,本打算給鄰居小玉接這個班兒;他回來了,接了班兒。

不久,國有企業「關停並轉」,沒有轉成功,停了,關了。小平和他一起做起生意,一起從南方進貨。小玉在集貿市場搞批發,小成和小玉互相來往幫助,後來結了婚成了一家,生意做得也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