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第87章 第 87 章
對於商人來說,但凡有利可圖,他們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官府可以對馳道荒廢這種事情不以為然,秦國當初為了修建馳道,那不知道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但是,這花費了巨大代價的馳道,那是需要維護的。因為所謂的馳道,其實不僅僅是夯土為路,上面是要鋪設木軌的!始皇帝在的時候,自然能夠妥善維護,但是始皇帝一死,情況就不一樣了。

那些木軌還沒來得及朽爛,就被拆了做了木柴,原本夯實的道路也因為連年兵荒馬亂,雖說依舊寸草不生,卻也是坑坑窪窪,不再平坦。這些馳道其實漢家也一直在用,但是比起當年秦國那會兒不計工本人力,現在其實就是偶爾徵召徭役,將上頭的坑填平,這種沒有夯實的路面很經不起風吹雨打。官府這邊每年需要用徭役的地方多著呢,哪有許多人力浪費在維護馳道上,能湊活就繼續湊活,除非遇到特殊情況,比如說大軍要從馳道出征,就得趕緊徵召民夫,加緊修繕。

這種道路,普通人是沒資格走的,但是那些商人,如今為了方便從遼國運輸商品,他們另闢蹊徑,自己掏錢在附近修路,他們也算是有心眼,直接低價從遼國那些民用的小作坊裡頭購買了比較劣質的水泥,橫豎他們很少會運輸鐵器之類非常沉重的東西,所以,也不用擔心路面質量不夠,這種劣質水泥路,可比土路強多了,起碼不用擔心一個冬天不走,來年就變成爛泥路。對於這些商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先花錢修好了路,以後年年用得上。至於修路的費用,這些商人分攤一下也就行了,誰要是不出這個錢,這條路就不許他用!

劉啟他們出了函谷關沒多久,長安那邊的詔書還有相關的符節就送了過來。劉啟知道是自家父皇默許了自己的行動,覺得自家父皇是覺得自己輸定了,給他的一點憐憫,心中懷著一團怒火,一路向遼東而來,沒多久就發現作為官道的馳道已經荒廢不堪,反倒是隱藏在田野中的那些商人行走的道路非常熱鬧,路面即便有些開裂的地方,卻頗為平坦,也沒什麼黃土飛揚,問清楚情況之後,頓時心情就變得非常複雜。一邊覺得商人實在是有錢,一邊又覺得地方官府屍位素餐,以至於連官道都修不好!

竇嬰這會兒也還是個熱血天真的年輕人,事實上,他一輩子都有些天真,竇嬰並非竇長君和竇廣國的兒子,而是侄子,竇嬰的父親早逝,因此,從小就養在竇長君膝下,後來劉恆做了皇帝,立竇漪房做皇后,便去清河尋訪竇家人,竇家人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過不同於竇長君、竇廣國接受的是黃老之學,竇嬰學的卻是儒學。對於竇嬰這樣的身份,他的先生自然是將他往各種真善美去教,如此才能擴大學派的影響力,因此,竇嬰這會兒還是滿腦子都是致君堯舜上的想法。

竇嬰看著這番景象,忍不住就說道:「這種事情,這邊郡守知道嗎?」竇嬰琢磨著,雖說這路距離官道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稍微走遠一點,也就看見了。雖說肯定要比官道窄,但是綜合算起來,肯定比官道好走,這修路不比其他,需要用的人力物力都是不少,這不驚動地方官府才怪!偏偏這路最後修成了,竇嬰直覺裡頭應該有貓膩。

劉啟冷笑一聲:「彼輩若是知道,那就是其心可誅,若是不知,那便是無用至極,總之,這等人哪裡堪用!」

劉啟在這邊發狠,竇嬰倒是被劉啟話語裡面的殺機給嚇了一跳,他想要多勸一句,但是也不知道該怎麼勸。他也不是不通俗務的人,這會兒便說道:「這些商人能夠修成這樣的道路,只怕在遼東獲益極豐,要不然,他們也不至於如此!但凡這事被捅出去,只怕他們就得被遷到關中霸陵了!」

劉啟對商人可沒什麼好感,或者說,在封建時代,作為統治者,很少有人對商人有好感的,對他們來說,商人就是蛀蟲。劉啟雖說崇尚的不是法家,但是也是看過申韓之學的,對商人那是看不上的,這會兒瞧著這些商人居然能自個掏錢修路,愈發心裡有了想法。

不過,對商人有想法,不代表他們會對商人的一切都棄若敝履。既然有好路走,誰會堅持在官道上吃灰,因此,很快,他們就上了那條水泥路。

雖說被那些商人雇來維護道路的人發現劉啟他們車馬上並沒有掛著相關商家的標誌,但是這些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只怕是權貴子弟,他們便當做什麼都不知道,直接讓人過去了!畢竟,就像是竇嬰所想的那樣,這些商人能將路修起來,自然是得到了地方衙門的默許的,為了疏通還花了不少錢,官府自然也知道這條路的好處,所以,在需要的時候,他們其實也寧願走這條路,而不會走看起來更寬敞的官道。

順著道路,劉啟他們順利到達了漢遼邊境,他們並沒有走正規的渠道出關,因此,離開邊境沒多久,就順著大路到了移民署所在的地方。

雖說如今沒有大規模的移民了,但是,遼國在邊境的移民通道並沒有關閉,除了嚴冬季節,邊境這邊幾乎每天都有人拖家帶口過來移民,尤其是住在邊境的人,雖說如今修建了棱堡,不用太擔心匈奴的襲擊,但是,大家都是眼明心亮的人,遼國那邊普通百姓過的什麼日子,他們這些人過的又是什麼日子,稍微一對比,大家就有數了。

雖說大漢這邊私底下嚴禁人口外流,但是邊界線那麼長,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人看守的。只要願意想辦法,總能溜出去的。甚至,還有專門幹這一行的掮客,他們跟守軍互相也有默契,給守軍一些賄賂,然後帶上一些人出境,隻說他們是自己帶出來的夥計或者是奴僕,然後將人送到遼國那邊的移民登記處,就能得到一筆獎勵,可以說,他們是兩頭通吃!因此,這些年來,邊境的移民署依舊是門庭若市。尤其這個時候,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許多人家不想欠下債務,就一橫心,乾脆賣了家當,想辦法跑到遼國來。

劉啟看到的就是一大群人在移民署外頭排隊等著移民,一個個在門外的時候衣衫襤褸,卻滿懷希望。移民署的入口和出口在同一側,相聚不過是數十步,然後就能看到,移民署裡那些完成了移民工作,從裡頭出來的人卻是一個個衣衫整齊,身上乾乾淨淨,精神狀態大為不同,他們出了出口不多久,就各自上了不同的車,奔赴了他們的新生活。入口那些人看著這些或許幾十天之前跟自己沒什麼區別的新移民,一個個更是生出了極大的憧憬來。

劉啟在那裡盯了好幾天,差點被人當做是細作,等到他拿出了作為天使的符節,遼國移民署那邊立馬就有人出來接待:「原來是上國天使,之前我等也不曾見過國書,以至於竟是絲毫不曾聽聞,實在是失禮了!」

移民署的人看似尊稱劉啟為上國天使,但是言語間並無絲毫卑躬屈膝的意思,對他們來說,上國也就是一個稱呼而已,無非就是看在自家大王是天子兒子的份上,他們這些人,見多了漢人的落魄,所以,心裡頭自然有一種傲氣,在他們看來,自家大王遲早是能坐上天子位置的,他們這些人就是元從舊人,反倒是原本中原那些,一個個都算不得什麼!

劉啟見那官員看似有禮外表下的倨傲,不免心中大怒,只是在別人地頭上,劉啟也知道不能亂鬧事,因此,隻得忍了下來。一邊竇嬰看著不好,趕緊打了個圓場,說道:「我們只是沒見過移民是個什麼情況,所以多看了幾眼!你們這般對待移民,得花費多少錢財才行?」

那官員頓時得意起來,不以為然道:「咱們遼國這邊不怕人多,就怕人不夠用!這點錢財算什麼,只要他們不是什麼偷奸耍滑的,很快就賺回來了!」說著,他伸手在外頭一排房子指了指:「那裡一個個都眼巴巴地等著呢,只要這些移民通過了基本的培訓,就是上好的勞力!只要這些移民肯跟著他們走,他們也是情願出錢的!」

竇嬰沒搞明白其中的邏輯,還以為這所謂的移民署是將移民當做是官奴發賣,但是看起來又有些不像,他看了劉啟一眼,不知道該不該繼續問下去。

那官員見這兩個還是少年模樣的漢家使者一副懵懂的模樣,猜測他們應該是漢家公侯貴戚家的子弟,就是借著使者的名頭出來長長見識的,這等人對於遼國來說,也算是財主,因此,對劉啟和竇嬰還算是客氣,笑吟吟地說道:「兩位使者看樣子是走岔了路,驛館距離咱們移民署可還是有一段距離的,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如在我移民署先歇息一日,明日,下官找人送兩位使者去驛館!」

劉啟跟竇嬰對視了一眼,然後答應了下來。

移民署這邊的情況其實早就被人摸清楚了,這裡最能看得出遼國是何等財大氣粗,那官員親自領著劉啟與竇嬰還有隨行的衛士進了大門,讓他們窺見了移民署內的工作狀況,這也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震驚。:,,.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