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第55章 第 55 章
甭管申屠嘉心裡如何罵娘,但是遼國這邊卻已經進入了過年的歡樂氣氛中。如今歲初還是十月,也就是說,冬天才是一年的開始,劉昌早就有意改革曆法,但是他並不懂天文學,就算是拿出了新的太陰太陽曆,也得先將其中的各個時間點給測算出來才行。而這年頭,懂天文曆法的人,那真的是鳳毛麟角,一般都是這個時代的陰陽家。

遼東這邊真沒類似的人才,這種人才多半都是家傳的,他們都有固定的職司,遼東這邊因為原本繼承的是殷商的許多風俗,他們那會兒其實對星象不是很重視,後來他們就乾脆使用中原的曆法,雖說也有史官,但是對天文星象所知卻很粗淺。

雖說十月份過年有些不習慣,但是對於遼國官民來說,剛剛獲得了豐收,贏得了一場勝利,自然需要好好慶祝,尤其正值過年的時候,因此,從九月中旬開始,整個遼東都呈現出一副歡天喜地,載歌載舞的模樣。

繳獲的大量牲畜經過甄別,選出了其中適合做戰馬和種馬的,先送到早就圈定的草場之後,然後再進行進一步地篩選,犍牛被穿上鼻環,稍微訓練一下,就會變成耕牛,成群的羊選出了其中的老弱宰殺了賣肉,其他的也出現在了市場之中,尋常百姓也能買個幾頭回去,如此每年都能收穫羊毛和羊奶,可以持續帶來進項。

這段時間,市場上的肉食價格已經跌到了底,那些部族首領、工坊主之類地趁機購入了大量的肉干、鹹肉,這些多半是用戰場上戰死或者是受傷沒有救治價值的戰馬還有其他一些牲畜製作的,便宜得叫人簡直難以置信。馬肉口感比較差,如今已經過上了好日子的遼國百姓是不吃的,但是,這對於那些奴工來說,就算是改善夥食了,總比那些各種邊角料強得多。連奴工的飯菜裡面都能有大塊的肉,這讓許多到了冬天就得忍飢挨餓的土人都受不住誘惑,主動從山裡出來,要求加入到那些工坊、工程隊裡去,只要能讓他們每天都吃上肉。

這也啟發了那些已經轉變成奴隸主的人,他們一個個開始大肆宣傳他們手下苦工奴工的待遇,要不是現在天氣已經冷起來了,他們都能直接帶人繼續北上,將那些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裡的土人都哄回來,過上「美好」的勞動生活。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原本他們盯上的是這次的戰俘,結果劉昌根本沒有將戰俘發賣的意思,他已經做好了打算,身上沾染了漢人鮮血的,那就得從重處理,直接將他們送去勞動改造,各種繁重危險的活計完全可以讓他們頂在前頭,能活著度過改造期,自然可以重新做人,而不能的,那也算是贖罪了。其他那些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改造,主要是勞動改造和思想改造,等他們徹底臣服了之後,就可以將他們送到圈定的草場那裡,讓他們幫著養馬放羊。以後征討匈奴,也可以徵召這些人作為先鋒嚮導。

撈不著戰俘,偏偏聽說之後朝廷還有許多大動作,這些人可不就是急了嗎?錢就放在自己面前,就因為手裡沒有足夠的人手,結果壓根摸不到,他們一個個不著急才怪!

劉昌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需要這些人主動對外開拓,想要更多的勞力,想要更多的財富,那麼,就走出去吧,往北、往西、往東,哪裡都可以!

實際上,如今已經有人將主意打到了南邊,不是大漢,而是三越。

三越那邊也就是東甌跟大漢走得比較近,因為他們距離大漢太近了,旁邊就是吳國。吳王劉濞也是個頗具雄心的人,他父親當年受封代王,因為匈奴入侵,棄土而逃,被奪爵問罪,也就是因為劉邦親族最後也就剩下幾個,劉濞也頗有勇力,在跟隨劉邦平定英布叛亂的時候立下戰功,劉邦最後便將劉濞封為吳王,統轄東南三郡。

這會兒劉恆還沒有弛山澤之禁,也沒有放開鑄錢的禁令,但是劉濞仗著天高皇帝遠,偷偷招攬了許多亡命之徒,開採銅礦,私自鑄錢,又煮海為鹽,借著鑄錢和賣鹽的利潤,吳國迅速富有起來。劉濞論起野心和手段,可比劉肥強多了,他當年對劉盈都不服氣,何況是對劉恆,在他看來,劉恆不過是高帝庶子,哪有資格做什麼天子,他才是那個有天命在身的人。

劉濞的強勢讓東甌那邊很難硬氣起來,當初長沙王作為異姓王都能因為想要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跟長安那邊說閩越南越不臣,劉濞要不是擔心長安那邊插手,壞了他的好事,只需要添油加醋一番,東甌就得倒霉。

跟東甌相比,閩越和南越就有著更多的自主性,趙佗自比天子就不說了,閩越算是當年越國的後人,一直尊奉勾踐為先主,閩越王無諸也算是雄才大略之人,雖說他是受了漢室的冊封,但實際上對漢室也就是保持了表面上的尊敬,私底下一直在攻伐百越,擴大自家的地盤。

劉昌到了遼東之後,大力發展海運,像是肅慎人原本就靠海居住,造船技術很不錯,如今,肅慎那些擅長造船的工匠已經成了遼東的香餑餑,許多貴族還有部族首領揮舞著小錢錢跑到肅慎買他們的船隻,如今齊國已經不歡迎他們了,他們就乾脆順著海岸線南下。吳國那邊消息靈通,也怕他們是跑過來搜刮人口的,雖說也會跟他們交易,但是不許他們的人離開港口。但是閩越南越那裡不一樣,他們那邊本來就還存在著奴隸製,部族之間互相征伐,敗者淪為奴隸是正常的事情。與其將人養在自家,擔心隨時反水,還不如直接賣出去。

閩越和南越很快就被商船上的商品吸引了,願意用奴隸還有其他的特產跟商隊交換各種工業產品。他們這邊因為氣候的問題,其實物產非常豐富,但是山路崎嶇,瘴氣密布,再好的東西也運不出去,就算是運出去了,也賣不出什麼價錢來。遼東的葛麻和絲綢比漢人的更細密,而且色彩也非常豐富,很受越人的歡迎,那些同樣色彩豐富的玻璃珠也贏得了越人的歡心。除此之外,他們還賣給了越人一些鐵鍋。越人雖說也有一定的冶鍊技術,但是水平其實一般,而且,他們也不擅長探礦採礦,因此,鐵器產量很低,而且很容易鏽蝕。所以,他們對於鐵器的渴望還是非常強烈的,雖說遼東帶來的就是鑄鐵鍋,但是,比起以前已經強太多了。不過,他們很快意識到,他們這邊沒有太多的好東西能夠吸引遼東那些商人,他們這裡特產的珍珠在那些商人眼裡壓根不稀奇,遼東本來就盛產珍珠,哪怕合浦珠作為海水珠其實光澤更好,但是對於見過劉昌拿出來的人造珍珠的遼人來說,合浦珠也就是那樣!至於這裡特產的水果,這些好吃倒是很好吃,但是太容易變質,最多能帶點果乾回去。因此,最後他們能拿來交換的就變成了犀角、象牙、還有就是木材和香料。總之,雙方的交易算是各取所需,越人聽說遼國那邊有著大量牲畜之後,又跟商隊預定了許多牲畜。雙方都覺得自己佔了便宜,約定來年季風刮起來的時候,船隊會再來交易。

劉昌對從南越帶回來的東西很感興趣,像是船隊這次就從南邊帶回了不少八角和桂皮,南方的氣候其實很適合種植各種香料作物。他手裡有不少如今還生長在地中海、印度和西域這些地方的特色香料種子,可是遼東這邊太過寒冷,用溫室種植成本又太高,沒法大規模推廣。這邊能自然生長的香料植物的也只有小茴香和山花椒,這個山花椒其實是五味子的藤梗和果實,跟花椒味道有些相似而已。調味料太少,到底少了幾分滋味,這也讓劉昌生出了在南方弄幾個種植基地的想法,那裡可是有好幾個海島的,如今那邊估計也只有很少的生番,倒是可以去開發一下。只是如今還是缺人缺船,也只能是先跟南越合作,希望趙佗是個聰明人吧!

趙佗當然是個聰明人,他們當年征討南越,帶來了大量的人口,很多是來自六國的移民,因此,其實他們技術水平並不差,後來天下大亂,趙佗當年為了隔絕南越與中原的交通,下令燒毀了棧道,斷絕了南越對外的道路,雖說如今可以據險自守,但是相應的,對外交流也成了問題。南越這邊自給自足沒什麼問題,但是從呂後當政的時候開始,漢室就與南越交惡,不許向南越出售鐵器,趙佗難免也有些憂心,真要是讓南越一直這麼閉關鎖國下去,只怕遲早有一天,大漢就能征服這裡。但是,真要是讓趙佗徹底投降,他又不甘心,畢竟,已經享受到了權力頂端的滋味,誰還會去仰人鼻息,將自己的生死寄托在其他人的仁慈上呢?

趙佗命人仔細打聽了一下遼東的情況,頓時就對劉昌產生了興趣,他直接叫人準備了諸多禮物,又寫了一封國書,打算等到下一次船隊過來的時候,讓南越的使者搭他們的船北上,看看遼東那邊對漢室到底是個什麼想法,說不定他們還能進行深層次的合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