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第61章 第 61 章
當初申屠嘉將張辟疆出現在遼國的消息火速送往長安之後,張不疑就被質疑了一番,張不疑也是光棍,說當年他就跟自個弟弟鬧翻了,張辟疆之後就帶著媳婦不知道跑哪兒去了,他也帶著人找過好幾年,都沒消息,他還以為張辟疆早就死在外頭了呢。至於如今人家跑到遼國去,自己也沒拴著張辟疆的腿啊,他去哪兒難道還要先告訴自己嗎?

張不疑也不是什麼蠢人,他其實對現在的時局很了解,留侯一脈早就被朝堂排斥在外了,所以,張辟疆也表現得破罐破摔的模樣,每日裏放浪形骸,就是跟著一幫門客飲酒作樂,橫豎上頭遲早要收拾自己,還不如先將該享受的都享受了再說!

聽說張辟疆跑到遼國之後,張不疑敏銳地感覺到,自己的生路算是有了!張辟疆在遼國那邊混得越好,自己就越安全,畢竟,若是長安這邊真將自己如何了,張辟疆回頭不報復才怪!老張家的人,報復心都是很重的,韓國滅亡之後,張良就一直在積極反秦,那一次要不是找錯了車子,始皇帝直接就被砸死了!後來秦國滅亡,韓國復國,張良一度心滿意足,準備歸隱,結果項羽不地道,回頭就手起刀落,將當時的韓王成給宰了,佔了韓國的地盤,張良這才下定決心投了劉邦,幹掉了項羽。

誰也不敢賭張不疑跟張辟疆兄弟兩個是真的鬧翻了,就算真的鬧翻了,有道是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人家兄弟兩個之間打生打死是一回事,你個外人摻和進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張不疑站在朝堂上,理直氣壯到有恃無恐的地步,其他人都默然了,劉恆心裏憋了一肚子氣,最後也只能是不了了之。而這事,卻也讓朝堂上許多人心裏打起了小算盤。

像是曹家這樣一幫旁支庶子直接找借口跑去遼國的不少,有的家裏是真不知道怎麼回事,還有的就是揣著明白當糊塗,雖說這會兒大家沒聽說過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的說法,但是,這麼做總歸是不會錯的。你們老劉家的人打生打死,不管誰贏了,總得給我們這些人一條活路吧!

劉恆弄明白這些之後,算一算人數和姓氏,赫然發現,除了當初那些堅定的倒呂派,差不多過半的徹侯都在遼國那邊有了安排。這下,事情就愈發不好辦了。

這事終究是張辟疆促成的,因為這般功勞,劉昌這邊直接給了張辟疆一個伯爵的爵位,將北方一大塊封地給了張辟疆打理,張辟疆手裏也沒有人手,他堂而皇之地派人去了留侯的封地留縣招攬人手,留侯府還很是默契地給行了方便,大家都不是瞎子,自然將事情都看在眼裏,最終愈發堅定了不得罪遼國的決心。

而劉恆這邊,也終於出手了,他花費了不小的代價從遼國那裏學到了棱堡的建築方法,採購了大批的混凝土,漢家自己能燒磚,磚石就自家用了,然後,開始在北地邊境組織徭役,修建棱堡,這些棱堡完全就是用於軍屯,也就是說,以前依靠長城駐紮的邊軍如今直接搬進了棱堡之中,將棱堡周圍的土地變成軍屯的土地,可以租給附近百姓耕種,但是需要百姓向軍方交租,這般手段頓時就讓周勃這個老將的作用變小了許多,然後,劉恆便在朝堂上發難,以徹侯逗留長安,以至於各個封國不得不動用大量徭役向長安運輸糧食財物,虛耗民力為由,逼著周勃這個丞相帶頭,讓在長安沒有官職的徹侯都回封國。

劉恆的理由很扯淡,卻也很政治正確,最終周勃只能憋了一肚子氣回去了。他年紀越大,越是有被迫害妄想症,他看著如今的動作,隻覺得是劉恆後悔了,想要真的立劉昌,因此也想要再來一出反攻倒算,陳平運氣好,死的早,這時過境遷,他這個當年反呂的功臣一下子就變得有了罪過,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拿自己的腦袋當做投名狀,去討好遼王呢!日後遼王若是真的成了未來的儲君,絳侯一脈真的是要死無葬身之地!

周勃越想越是驚恐,返回封國之後,難免如同驚弓之鳥一般,反應過度,自然又被視作是有不軌之心,被人告了一堆黑狀!

劉昌暫時沒有理會周勃的意思,歷朝歷代,對於這等打著撥亂反正之類旗號的權臣,幾乎就沒幾個有好下場的,什麼周公伊尹,到底怎麼回事距離太遠,是不好說。往上數,李斯自作聰明,直接就被同黨趙高給害了,趙高倒是明白自己不能將未來寄托在秦二世身上,結果也沒想到自己弄死了秦二世,原本當做傀儡立起來的子嬰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而漢朝這邊也是如此,霍光玩得更花,還來了一出廢立,最後一直到西漢滅亡,霍家都沒翻身的希望。東漢那會兒出了一大堆的兒皇帝,多半是外戚擁立起來的,最後又有誰shan終了?所以啊,你要是沒有取而代之的本事,最好不要玩這種事情,很容易將自己坑進去。

當年毒死了陳平,劉昌就已經將周勃當成了死人,如今也就是看著他自取滅亡罷了。

周勃被迫返回封地的時候,劉昌正在接見南越的使臣。

趙佗是個超長待機的國主,以至於他有資格繼位的兒子都沒熬得過他,最終死了之後,繼位的是當初被送到長安作為質子的孫子趙昧。而這次作為正使的就是趙佗的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叫做趙申,他屬於那種沒繼承權的。趙佗割據南越之後,就跟手下將士與百越聯姻,趙佗自己就娶了不少部族首領的女兒,其中大部族的女兒就是夫人,而尋常小部族的,也只能是普通侍妾罷了,這樣侍妾所出的兒子,自然沒資格繼承王位。趙申就是如此,他母親只是一個小部族首領的女兒,而且還不是那種受寵的女兒,雖說生了趙申,但是趙佗兒子太多了,根本不在乎,所以也沒母憑子貴的說法。趙申生在申時,就有了這個名字。

好在趙申也不是什麼心氣太高的,畢竟,上頭那麼多兄長,下面還有不少弟弟,他一個中不溜丟的,又不是什麼天縱之才,本來也沒什麼指望。他的想法就是將來混個差不多的差事,將生母接到身邊奉養。他在一眾兄弟之中並無突出的長處,因此唯有靠著勤勉,這次趙佗讓人出使遼國,許多人畏懼海上風浪,不願意應承,趙申就主動出頭,攬下了這個差事。

趙申在船上吐得七葷八素,過了幾天之後,居然緩了過來,之後在船上反而變得自在起來,隻覺海闊天空,等到見識了遼國的風土人情,頓時覺得自己這次是來對了,要是一直留在南越,那裏能知道這天下居然有這樣的地方呢?

之前趙申聽一些跟隨趙佗的關中老卒說起過秦國的事情,當時的鹹陽如何如何,但是如今到了王險城,卻琢磨著,鹹陽城頂多也就是這個樣子了。

王險城如今已經大不一樣了,或者說,直接在原本的基礎上,擴建出了一個新城出來,而且這個新城還在繼續發展壯大之中。劉昌的新王宮主體部分已經建好了,畢竟他又不打算一直留在王險城,所以也沒準備著興建出一個能千秋萬代的王城出來,不用造太高,也就不需要挖太深的地基,主體部分就是用了磚石和混凝土,連樑柱許多用的也就是鋼筋混凝土,而不是木頭,雖說遼國這邊巨木不缺,可是陰乾太廢功夫,之後還要雕樑畫棟,何必呢!所以,還不如直接用鋼筋混凝土,覆蓋琉璃瓦,還能防火,可以說是一步到位。磚石和琉璃瓦想要有圖案,就先製作模具,之後就能成批生產,再想要精細一點,乾脆就用壁毯之類的好了,還能按照時節更換,現在遼國這邊羊毛生意已經做起來了,如今有錢人家,誰家不買幾張地毯呢!

趙申到王險城的時候,看到的景象簡直是嘆而觀止,路面修得筆直平整,馬車、人力車和行人各行其道,道路兩旁的建築也都是整整齊齊,這些多半是商鋪,上面用旗幡或者是燈籠打出不同的招牌,幾乎每個人都面色紅潤,毫無饑饉之色。每一條街都安排了人打掃路面,一般都是老年人,甚至還有一些是殘疾人,袖子上戴著一個紅袖箍,上面寫著「環衛」兩字,他們看起來也是滿面笑容,一個個用掃帚或者是夾子,將地上的垃圾夾到一個袋子裏,最後一起運送到一個三個輪子的奇怪車子車鬥上。路上幾乎看不到半大的孩子,聽說都被送去學校了。

遼王的王宮據說才建了一部分,但是已經頗為氣派,綠瓦紅牆,上面雕琢著簡約優美的花紋,等到進了大殿,就看到玉階上坐著一個戴著冕冠的少年,趙申趕緊行禮:「外臣趙申拜見遼王!」

劉昌笑吟吟說道:「貴使免禮,寡人早聽南越王威名,也算神交已久,今日見得南越使者,也算得償心願!」

劉昌說得客氣,趙申也不能不懂事,連忙跟著拍了個馬屁:「遼王英雄少年,我家大王也是感念非常!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一番寒暄之後,劉昌才問道:「貴使遠來,不知有何見教?」:,,.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