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第112章 第 112 章
這一仗打得很慘烈,漢軍再擅長守禦,也經不住源源不斷的敵人來襲,要不是周亞夫弄險,硬是率領騎兵衝破了匈奴人的包圍,他們就真的栽在草原上了。

哪怕算是被周亞夫救了一命,薄昭也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因為周亞夫的正確愈發襯托出了他這個主將的愚蠢,而且他們現在損兵折將,能順利撤回關中就算是不錯了,像是繼續前進,收復河套,根本就是想都不用想。

漢家重軍功,相應的,軍法也非常嚴厲,像是薄昭這次,折損了這麼多人馬,回去之後問罪,那就是死罪。畢竟,劉恆多少年才積攢下了如今的家底,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收復河套,結果卻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薄昭當初牛皮吹得越響,如今的罪責也就越重。

當然,他這個身份,自然是可以用爵位和黃金抵罪的,像是他這種外戚,只要不是牽扯到造反這樣的罪名,一般情況下,除國奪爵也就到頭了。當然,你要是得罪了天子,那麼,自然要從重處置。

薄昭雖說對於保住自己的性命很有信心,但是這次丟了這樣大的臉面,薄昭心裏也很不是滋味。而周亞夫呢,卻有不少斬獲,最後也是他力挽狂瀾,所以,不僅無過,而且還有功,畢竟,他都是遵從了薄昭的軍令,這是挑不出錯來的。而且軍中自有軍法官,所以,薄昭就算是想要顛倒黑白,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瞧著周亞夫眼看著回去之後肯定要春風得意,自己卻要夾緊尾巴做一段時間的縮頭烏龜,薄昭就各種不爽。

好在薄昭雖說心裏不滿,卻並非什麼喜歡陰私鬼祟之人,畢竟,他如今身份不一樣了,天子母族,最大的外戚,真要是如同陰溝裡的老鼠一般,搞什麼陰謀,就顯得太上不得枱面,而且這也是丟了天子的臉面。

薄昭滿腦子都是自己的面子,收到戰報之後,哪怕戰報裏頭用了些春秋筆法,說陣斬了多少首級,但是,自家損失也很大,劉恆並不是那等窮兵黷武,為了自己的千秋功業,能夠不惜一切的人,如今在草原上死傷這許多將士,這意味著許多家庭失去了頂樑柱,這年頭可沒什麼撫恤的說法,你要是有軍功還好,朝廷自然會按照軍功將該發的東西發下來,爵位也能轉移給他的家人,但是,這次雖說不能算戰敗,但也是損失慘重,算不上勝仗,這裏頭能有多少人撈到軍功呢?那些家裏有子弟犧牲的人家若是沒有得到賞賜,又少了一個壯勞力,那麼說不定接下來很長時間內都緩不過來,若是家裏人能幹還好,要是都是一幫老弱婦孺,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陷入交不上賦稅的窘境。雖說老劉家一直以來將上林苑當做調節土地兼並的手段,但是因為距離的緣故,受惠的多半是關中的百姓,但是這一次出征,調集的將士可不僅是關中的,還有關東等地的,劉恆就算是想要給他們方便,人家也要有能力走到上林苑才行。

劉恆不是那等打腫臉充胖子的性子,這次敗了也就是敗了,也算是讓大家清醒一下,接下來還得防著匈奴人那邊翻臉,畢竟,這次算是漢室主動破壞了和親協議,哪怕匈奴如今內部也不安穩,但是若是能勒索漢室一把,他們還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雖說大軍還是沒有回來,但是現在就得防備著匈奴人直接打過來,劉恆直接將事情提到了朝堂上。

張蒼作為丞相,這會兒也沒說什麼果然如我所料這種打天子臉的話,而是果斷表示,應該先派人接應,防止匈奴人一路追擊,另外,邊境也得收緊防禦,不能叫匈奴人越過邊境,騷擾關中。

張蒼不說,劉恆卻不能不表示,他沉痛地表示,悔不聽丞相當日之言,以至於有今日之事,又賞賜了張蒼一番,張蒼不免有些誠惶誠恐,老劉家的皇帝就沒有不小心眼的,他這會兒認錯,誰知道之後什麼時候想要找補回來呢?

好在還有個劉啟,再加上個劉武,他們在草原上收穫不菲,算是將河套那邊的戰敗找補回來了,不至於叫人覺得匈奴人殘暴不可戰勝,張蒼乾脆誇獎了劉啟劉武一番,意思就是,天子想要收復河套沒錯,只是,作為執行者的大將軍並無此能,以至於損兵折將。

人總是會遷怒的,劉恆算是脾氣比較好的了,但是薄昭這次搞出了這樣的紕漏,劉恆對這個舅舅也沒什麼好聲氣了。薄昭當日如何信誓旦旦,劉恆如今就如何惱羞成怒。

這麼嚴重的事情自然是瞞不過長樂宮那邊的,薄太后的確很少干涉政事,她這輩子,就劉恆一個兒子,劉恆已經是天子,算是到達了人生巔峰,薄太后自然沒必要再擔心劉恆,她如今需要考慮的就是娘家的榮華富貴。薄家得知消息的時候,幾乎是第一時間就跑到了長樂宮求見,免得回頭劉恆一怒之下,對薄家下了狠手。

薄太后一聽說薄昭居然搞出了這樣的紕漏,差點沒一口氣喘不上來,薄太后當年就對薄昭一門心思想要謀取軍功什麼的不贊同,薄太后不是什麼有野心的人,她如今的地位其實來得也容易,因此,她真沒有覺得靠著裙帶關係比較丟人的想法,畢竟,薄家本來就是靠著這個起來的,這年頭,大家也不在意這個好吧!實際上,在沒有科舉的時候,想要走仕途,你沒點裙帶關係,根本就別指望上好吧!而且,老劉家也更相信裙帶關係,就像是劉邦,覺得石奮是個忠厚老實的,對自己也一直非常恭敬,偏偏石奮又是個沒有拿得出手功績的,他不通文墨,也沒有戰功,想要提拔都找不到由頭,因此,劉邦乾脆將石奮的姐姐納為美人,然後,石奮就勉強算是便宜小舅子了,再提拔,也就順理成章起來了。

所以,老劉家一直是有提拔外戚的傳統的,薄家算是背景最硬的外戚了,人家不是皇后娘家,那是太后娘家,天子的親舅舅,還算是有患難之誼的,薄昭再如何折騰,也不可能封異姓王,最多增加一點食邑,那有什麼值得折騰的呢?結果要是折騰出什麼成績來也就算了,結果居然闖下這麼大的禍端,即便是薄太后,也覺得這次的事情不妙了。

果不其然,在薄太后請劉恆去長樂宮之後,就從劉恆那裏得到了消息,薄昭此次犯的就是死罪。

「母后,舅舅無非就是以爵位抵罪罷了,但是這次跟著他出征的那些人呢?若是此次真的如舅舅所說,可以得勝歸來,那麼,即便有人馬革裹屍,起碼回來的時候還能有些賞賜,可是如今呢?那麼多關中關東子弟,就這麼毫無意義地死在了草原上,朕怎麼跟他們的家人交代!」劉恆站在那裏,明明語氣並不激烈,但是,薄太后就是感受到了極大的壓迫感,她只能是囁嚅著說道:「可是,他是你舅舅啊!」

劉恆隻覺得有些疲倦,他淡淡的說道:「正因為他是朕的舅舅,所以他還有機會用爵位抵罪!」說著,劉恆也不想繼續在長樂宮表演什麼母慈子孝,直接離開了。

長安城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了一片愁雲慘淡之中,劉啟那邊聽說了消息,半點都沒有同理心,畢竟,他也不喜歡薄家,雖說薄家女是竇皇后幫著求的,但是薄家這種兩頭下注的行為,劉啟也喜歡不起來,而且,他的王后還不是薄家的嫡系,只是薄昭的侄孫女,這就沒什麼意思了。

之前在長安的時候,劉啟對自己的妻子就不冷不熱的,到了代國之後,他就更是放飛自我起來。畢竟,他這樣的身份,要什麼樣的美人沒有呢?原本按照原來的歷史,他如今最寵愛的應該是栗姬,就是那個蠢得將自己幾個兒子一塊坑了的栗姬。劉啟算是個長情的人,看他的兒女出生時間就知道了,一般都是一個女人連續幾年生孩子,然後就輪到另一個。每一個女人的保質期就是那麼幾年,年老色衰了,也就沒有以後了,能在得寵的時候混個名分就還好,要是混不到,這輩子也就這麼過去了。

但是這次,栗姬並沒有出現在他的后宮裏面,畢竟他這輩子也不是太子,沒能在民間廣選良家子充入太子宮,所以,劉啟原本的姬妾都是從宮女中挑選出來的。但是,一個個容貌還有素質都不差,畢竟,真要是那等平常的,也不會送到劉啟身邊。

身邊有可心的美人環繞,劉啟哪裏還想得起自己的王后,如今聽說薄家要倒霉,劉啟立馬就幸災樂禍起來,要不是藩王不能隨便離開封地去長安,他恨不得立馬去長安看看薄昭的倒霉樣。

不過,很快,劉啟就不去想這些了,他派出去的大軍帶著戰利品回來了,跟著過來的還有聞訊而來的商隊,可想而知,他和整個代國都能過上一個肥年,一時間,劉啟的聲望直追當年的劉恆,甚至猶有過之。畢竟,劉恆雖說愛民如子,卻並沒有能讓百姓過上什麼好日子,而劉啟呢,雖說愛折騰,但是人家過來之後,這才多長時間啊,大家日子就肉眼可見地滋潤起來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