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今天也在謀朝篡位中》第102章 第 102 章
劉恆無疑是打破了規矩,乾脆一點,人家就不立太子了,所有皇子都封王,送封國上去,誰能幹,誰將來做太子。

好在這年頭,也沒什麼祖宗家法,大漢是摸著大秦過河,而大秦當年的諸多策略,本身也不成熟,大漢開國之後,國策也一直在調整,劉邦知人善用,但是在政策制定方面就是個不成熟的小學生,想的一出是一出,好在大漢的制度本來就是沿用了秦朝的制度,無非就是放寬了許多約束罷了,而且他手底下蕭何曹參都是能人,饒是如此,這些年來,朝廷各項政策也在不停地調整變化,所以,在漢室,變法是常態,不變才不正常。

只是以前變的法度可不是這等繼承人制度,就像是當年劉邦,一門心思想要廢掉劉盈,最後終究沒成!這裏頭壓根不關商山四皓多少事,主要是劉邦意識到,跟著自己打天下的那些哥們,認的都是劉盈,跟劉如意這個坐享其成的沒多大關係。

至於劉盈,做了皇帝就沒做過主,他唯一的倔強就是一直不跟張嫣同房,最終呂後不得不從庶出的孫子裏面挑選合適的,最後為了保住外孫女,連孫子都毒死了一個。

大家不認少帝,那麼大漢開國以來,也就是兩個皇帝,這兩位選擇繼承人什麼的,都沒有什麼可參考的,再往上,就要參考始皇帝。

這年頭,言必暴秦,那是政治正確,始皇帝當年沒有提早立太子,以至於叫趙高李斯矯詔,當然,這話也不能直接這麼說,這豈不是詛咒天子早死,還有說朝中有奸佞嘛!但是,提一嘴還是可以的!

劉恆已經下定了決心,自然不會動搖。等到散朝之後,許多人臉色就比較難堪,畢竟,在很多人看來,劉恆這純粹就是給劉昌鋪路,畢竟,幾個皇子再怎麼厲害,還能比劉昌更厲害不成,到時候,自然就有理由將皇位傳給劉昌。

他們可沒有幻想誰能贏得了劉昌,畢竟,劉昌又能掙錢,又能開疆拓土,其他分封的皇子除非將他們封到邊境上去,否則的話,怎麼可能開疆拓土呢!而且,真要是把他們封到邊境,萬一他們滿腦子都是開疆拓土,卻打輸了,又該怎麼辦?

劉啟卻是興緻勃勃,他跑回椒房殿,拉著劉武說道:「回頭咱們就去跟父皇說,把咱們封到一起,到時候咱們兄弟齊心,將匈奴人打得屁滾尿流!」

劉武看著劉啟的眼神頓時不對勁了,他連忙擺手說道:「可別,阿兄,你要跟匈奴打,你去,我可不去!」劉武這會兒對那個位置可沒任何念想,他本身也不是什麼多有進取心的人,歷史上之所以被「千秋後傳梁王」坑了一把,那是因為有著竇太后的支持,他的確距離那個位置只有半步之遙,這才讓他起了妄念。而如今,怎麼也輪不到他頭上,所以,他隻想要做個風花雪月的藩王。上次劉啟回來跟他說的那些話,他根本沒放在心上。他是真沒那種雄心壯志,中原多好啊,誰樂意跑到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真要是草原上那麼好,匈奴人幹什麼要跑過來打漢室呢?所以,哪兒都沒有中原強!劉武琢磨著,自己賴也要賴在中原不走了!這會兒再聽劉啟舊事重提,趕緊先拒絕再說!

劉啟頓時不樂意了:「我說阿武,你還怕了那些匈奴人不成!我在遼國那邊也見過幾次匈奴人,一個個矮墩墩的,看著也沒多厲害的樣子!」

劉武叫道:「阿兄,你就饒了我吧!他們在大兄那裏不厲害,但是不代表在咱們面前不厲害!咱們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怎麼跟匈奴人打啊!」

劉武雖說是推脫,但是的確說到了點子上。你就算是泥腿子造反,也得先匯聚到足夠多餓著肚子,敢跟著舉旗造反的百姓才行!更別說是正規軍了,正規軍想要出動,不知道要預先準備多少財物,劉啟劉武就是兩個窮光蛋,總不能封王就藩之後,就為了打匈奴勒緊褲腰帶吧!劉啟倒是已經成婚了,劉武可還沒有呢!

劉啟聽得有些泄氣,不過轉念一想,這事也好解決,自己兄弟沒錢,但是劉昌有啊:「阿武,為兄可早就想好了,咱們呢,先去找大兄,從他那裏弄點好東西回來,咱們要治理藩國,也需要各種資源,父皇素來簡直跟鐵公雞一樣,那叫一個一毛不拔,指望父皇,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琢磨著,還是得去找大兄!這感情嘛,就是這麼回事,多找大兄幾趟,大兄也就將咱們哥倆放在心上了,將來有什麼好事,大兄自然會先考慮咱們!」

劉武聽得心動起來,劉啟上次跑了一趟遼國,帶回來的東西大半其實都是分出去了,但是留下來的那點,也讓劉啟手頭寬裕了很長時間,要不是劉啟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就那麼一次,就足夠劉啟揮霍一陣子了!

劉武也心癢啊,要不是他沒這個膽子,竇皇后也看得緊,他也想跑一次遼國。這會兒聽到劉啟這麼說,他恨不得立刻去遼國打一次秋風。

因為馴養了大量信鴿的緣故,劉恆這邊在朝堂上才放了話,沒幾日功夫,劉昌就知道了。

這事其實跟劉昌乾係不大,或者說,劉昌很有自信,自己開了掛,要是都贏不了,那乾脆早點出海算了!

劉啟想要找劉昌打秋風,劉昌也想要多幾個客戶。

漢室那邊,市場其實並沒有完全開發出來,這裏頭原因也很多,一些人是因為立場,寧可保守一些,也不想跟劉昌扯上關係,還有一些根本就是跟劉昌有仇,所以,擔心劉昌坐大還來不及。像是周勃,他們一家子,就是堅定的倒遼派,周勃在自己的封國,那叫一個對遼國的東西嚴防死守。

不過這也就是他安慰一下自己,別的不說,周亞夫搞新的騎兵建設,這裏頭就沒一樣是跟劉昌那邊脫離得了乾係的。周勃最後的倔強也就是不肯用遼國那邊的任何奢侈品。

但光是周勃不用也沒用,周勃之前被折騰了一場之後,如今愈發不如從前了!絳侯的封國裏面已經在為他準備墳墓和陪葬用的東西。周勃並不擅長經營,發的最大的一筆財,就是誅殺諸呂的時候搞到手的。按理說,這筆錢數目很是不少,但是他花銷也大,實際上,很多軍功出身的徹侯都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為了部曲的忠心,養著一大批曾經的部下,這些人很多因為打仗殘疾了,又沒有趕上授田,所以,他們就跟著老上司,給老上司做佃戶,這等老部下,你能如同對尋常佃戶一般,催著要租子嗎?瞧著他們日子不好過,還得經常免了租佃。周勃又沒有別的生財的本事,不像是張蒼一樣,擅長經營,家裏人口也越來越多,雖說給兒子娶了個公主,但是,公主就算有自己的食邑,總不能靠公主養著,所以,周勝之這邊的開銷還是從絳侯府裡的帳上走。這麼一來,雖說不至於入不敷出,卻也只能說是勉力支撐。

而之前他被告謀反,為了脫罪,又是賄賂獄吏,又是賄賂薄昭,幾乎將大半輩子的積蓄都搭了進去,雖說後來恢復了爵位和封地,但是,錢也沒多少了。

偏偏這年頭講究厚葬,一時半會兒,叫周勃幾個兒子從哪兒能掏出多少錢來,因此,一咬牙,這幾位私底下也乾起了低買高賣的勾當,他們也安慰自己,自己不是直接從遼國那邊買的東西,算不得違背父親的心意。

其實類似的事情有很多,還有一些是著實離得比較遠,又不靠近海邊,因此,即便是想要跟遼國做買賣,也有些不方便。像是蜀中那邊,從那裏往外運貨,倒是可以順著大江沿途而下,但是要進去,就得從棧道走,而棧道狹窄,走不了大車,如果不是遼國那邊弄出了獨輪車,有騾馬的還可以讓騾馬備著,沒有的只能是找挑夫挑擔子,就這還得冒著一個不小心墜落懸崖的風險。所以,想要大規模往蜀中運貨,是真不容易,因此,蜀地雖說許多商人很有錢,但是,他們也只能是從其他人那裏購買遼國的各種體積小,附加值比較高的奢侈品,其他東西,卻是不會多買的。還有一些地方,更是偏遠,偏遠到只怕一些小吏都不知道遼國的存在。

有道是要想富,先修路。劉昌之前給劉恆上書,表示自己願意出錢出料給漢室修路,只需要三十年的經營權,但是,劉恆果斷拒絕了,他那會兒擔心劉昌修好了路,以後直接順著路就打過來了,所以堅決不同意。但是,劉昌對這事卻一直挺上心,像是現在,遼國的路就已經修得四通八達,各個城池之間都有軌道相連,軌道都快要修到北海去了,也就是那些深山裏頭交通不便,但是現在深山裏也沒什麼人了,裏面原本住著的土人都被缺人缺瘋了的工程隊挖出來做工了。這樣發達的交通才能支撐遼國不斷向西向北擴張,要不然的話,多走幾天就迷路,物資運輸也不方便,誰肯跑那麼遠呢!

其他人也就罷了,以劉啟那性子,估摸著挺願意跟遼國做鄰居的,到時候,跟劉啟協商一下,劉昌就能將路修過去,真正體會到了好處之後,劉昌就不信,就沒人動心!

果不其然,不多久,就傳來消息,劉啟被封為代王,劉武被封為太原王,劉揖被封為常山王,劉參被封為中山王。這都是在北方,與燕趙相鄰。劉恆一聽說消息,立馬就叫人給他們傳信。:,,.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