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39 隱憂
別人以為開國皇帝有多威風,但是只有朱元璋自己知道,他的處境有多艱難!

這個艱難,不是說他的皇帝位置坐不住,而是他想要的,並不只是他當皇帝而已,是要他子孫後代也能安穩當皇帝,不說千秋萬代,至少要能延續幾代!

他可不想他創建的大明朝,最終像五代十國那樣,又或者像魏晉時候那樣。哪怕是像前宋那樣,也不是他所喜歡的。

可是,開國這幾年來的局面,並沒有讓他滿意。

首先,前元未滅,始終惦記中原。

另外,沿海的倭寇,也是一大禍患,前幾年的時候,甚至連他派去倭國的使者,都被倭國那什麼親王殺了五個。雖然武將紛紛要求討伐倭國,但是他考慮到前元的例子,因此都忍了。

就這,其實還不是最主要的。

對他來說,最主要的還是缺少忠心可靠又有才能的人才。

想著這個,朱元璋不由得又翻了個身。

人才的事情,真得是困擾他太久時間了。

還沒有奪取天下的時候,只要是人才,不管文武,全都接納之。

前元分官、吏、僧、道、醫、工、匠、娼、儒、丐這十個等級,次末等中的儒,朱元璋都是要的。當然,這肯定和他出身丐沒關係。

在他求賢若渴之下,聞名來投有之,身邊人舉薦亦有之。可光是這樣,人才還是不夠用。

不但如此,朱元璋還發現,舉薦製下,任人唯親,唯利是圖等等弊端,有越來越嚴重的跡象。為此,他最終選擇了以前中原王朝的科舉製來選拔人才。

結果,因為前期舉薦製下,民間有才華的,大都舉薦到朝廷做官;參加科舉的那些,大都是毛頭小子,基本上就沒幾個能做事的。

雖然朱元璋採用了老中青三級做事法,就是用老人帶新人的法子,試圖解決科舉製所帶來的人才不好用的弊端,結果沒想到,原有的問題沒有解決,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洪武初年的科舉制度,缺少各項公平的規章制度,又讓科舉成了舞弊的場所,科舉過不過,只和錢以及人脈有關係,和真平實學並沒有多少關聯。

朱元璋在失望之下,隻好宣佈停了科舉制度,重新恢復了舉薦製。如果按照原本的歷史發展,他會在考慮了十年之後,才一舉推出了相對公平,成熟的科舉製。

在重新恢復舉薦制度之下,哪怕朱元璋才剛剛對宋濂說舉薦制度多好多好,還拿張良蕭何舉例,但是他心中,卻是很憂慮的。

李善長和胡惟庸關係甚好,還是姻親,他們位居大明朝的高位,那些由他們舉薦的人才,也都圍繞在他們周圍,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勢力。

地方官到京,都會去拜會他們。

地方上的事物,也都是先報到他們那裏,然後才決定是否報給他這個皇帝。

雖然就眼前來說,那些沒有報到他這裏的事情,不算是大事。可朱元璋卻看到,這種苗頭很不好。

他在位的時候,能壓製這些臣子,可萬一要是他不在了呢?

還有,如今朝中的官員,不是在前元當過官,就是前元成長起來的讀書人,無不沾染了前元的風俗習慣,貪汙腐化,根本就是日常而已!

為此,朱元璋下了狠心,宣佈誰要敢貪的,六十兩銀子以上就扒皮充草。這並不只是說說,還真這麼做過了的。

他不得不防,因為他親身經歷過,貪官汙吏之下,是如何官逼民反的。要想大明朝長治久安,必然不能容忍貪官汙吏的橫行。

要是有可能,朱元璋是真不想用這些深受前元影響的官員。可是,替補他們的人才呢?人才在哪裏?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又是翻了個身。

睡在他身邊的馬皇后,感覺到朱元璋在烙煎餅,便低聲問道:「陛下,星變已然發生,再想也是無用。休息好,才能處理好政務不是?」

朱元璋聽到了,便翻轉身子,看著自己這個結髮妻子,回答她道:「要不過兩日,你給鏡靜透露下,讓她有個準備吧?」

他打算把朱鏡靜嫁給李善長長子的事情,已經給馬皇后提及過。希望這麼做了之後,能讓李善長感恩,多為他考慮,為朝廷考慮。

馬皇后沒想到他說出這話,稍微等了一會之後,她才說道:「鏡靜是個懂事的孩子,該是沒問題的!等過了這段時間,我就和她說下。」

那李善長的長子李琪,年齡比朱鏡靜大多了,還是個二婚,說起來,是有點委屈朱鏡靜的。但是,既然當爹的已經有決定,那就只能這樣了。

朱元璋聽了,沒有說話,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李善長的面容。

不得不說,李善長確實是個人才,以前是他的左膀右臂。如果一心一意輔佐他,沒有私心,舉薦有用人才,真正為朝廷所用,那就還是他的股肱之臣。

但是,這幾年來李善長的表現,根本就無法讓他滿意,甚至還和胡惟庸走得那麼近,文官抱團是要幹什麼?希望他認清他的身份,和自己結成姻親之後,不要和其他文武官員走得太近。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敲打下他才好!

如果在原本的歷史上,朱元璋先把女兒嫁去了李家,然後讓人彈劾李善長,說他不尊重皇帝而處罰了李善長,減了他的俸祿,但是,最終的事情發展,哪怕他敲打之後,也並沒有如他之意。

……………………

朱鏡靜沒到柳家村來,張一凡在第一時間就發現了。不過他一開始因為忙,也沒特別在意。等過了幾天之後,朱鏡靜還是沒出現,他就有點奇怪了。

想了下洪武九年會發生什麼事情,張一凡就記得好像有空印案,但是這和勛貴並無關係,應該和靜靜也沒關係才對。

但不管怎麼樣,張一凡還是有點擔心,便找人問了下情況,這才知道有啥星變。

對此,他自然是挺無語的,不就是一個正常的天文現象麽,這古人也真是!

勛貴可能會受影響,似乎也是有可能。

這麼想著,張一凡倒也沒有過多擔心,繼續忙柳家村的事情。

在周圍幾個村子的勞力支援之下,大約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柳家村終於差不多完成了大變樣。

在柳家村的改造進入掃尾階段時,張一凡就開始想念朱鏡靜了,想著過去了這麼久時間,是不是主動去鄭國公府上看看?

想到做到,第二天一早,張一凡收拾了一番,換了一身新衣裳,便坐著牛車,在大牛二牛的陪同下出發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