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敕勒歌:兩魏英雄傳》第91章 邙山之戰(上)
公元543年,二月,長安。

看完李棠送來的信件,宇文泰不禁喜出望外。高慎這樣的重量級官員能夠主動投誠過來,對西魏而言無疑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義,也能順便提振一下河橋之戰失敗後低落的部隊士氣。

宇文泰大大褒獎了高慎團隊敢於棄暗投明的壯舉。為了表示誠意,他當即把李棠封為衛將軍兼右光祿大夫,同時承諾其他人過來之後官職都不會比在東魏的時候小。

但等高興勁兒過了之後,宇文泰又開始有一點兒犯愁。

你說高慎這傢夥投降就投降唄,還非送啥禮啊。現在可好,送的這個北豫州儼然就是個燙手的山芋,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

北豫州的位置對宇文泰而言實在有點兒尷尬。這個地方位於洛陽再向東大概一百五六十裡,也就是說,西魏部隊出了潼關之後還要走大概六百多裡才能到。這麼遠的距離,對通信和後勤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

有利的一面是現在的洛陽已經淪為東魏的棄子。侯景的破壞加上河橋之戰雙方一通亂打,導致洛陽周邊徹底變成了廢墟焦土。當時高歡只是毀掉了要塞金鏞城,之後東魏各路大軍得勝班師各回各家,在洛陽基本沒留什麼防守力量。西魏後來找了個機會又靠偷襲把洛陽搶了過來,東魏那邊則一直沒理這個茬。所以從關中經洛陽到北豫州的路雖然遠,但基本上還是可以打通的。

但不利的一面也很明顯,高歡雖然暫時放棄了洛陽,卻始終沒有放棄對河橋以及河陽三城的控制。現在河陽南城還巍然聳立在黃河南岸,距離洛陽只有咫尺之遙,東魏大軍隨時可以通過河橋到達河南,把關中跟北豫州之間脆弱的聯絡線一刀斬斷。

這種情況下出兵接管北豫州未免太兇險了。

可是不出兵的話,單靠高慎肯定守不住,眼看著到手的鴨子又要飛了,心裏難免些不甘。

最最有誘惑力的是,北豫州內有天下重鎮虎牢關,如果真的能夠守住那裏的話,就相當於在東魏的腹心地帶釘上了一顆釘子,可以極大地牽製東魏兵力,戰略上對西魏非常有利。如果現在不收,以後就很難再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宇文泰思前想後,還是拿不定主意。他乾脆把將領們都叫過來,一起商量要不要出兵。

大家都覺得這事不靠譜。雖然西魏在小關和沙苑都曾經取得空前的勝利,但那畢竟是防守戰,跟主動進攻的性質不一樣。上次出兵洛陽一敗塗地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雖說經過四年多的休整,西魏的國力軍力有所恢復,但依舊跟東魏沒法比。現在應該做的是抓住機遇繼續發展,而非主動去挑釁引戰。

沒想到大將軍李遠此時玩起了逆向思維,他對宇文泰道:「北豫州確實很遠,高歡現在又在河陽附近屯有重兵,正常來講咱們屬實不應該過去。但正因為大家都這樣想,咱們才更應該出其不意賭它一把,沒準就成了呢?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咱們總不能一直在家貓著,指望敵人自己掛掉吧?」

宇文泰聞言大喜,他的潛意識裏其實等的就是這個建議。宇文泰覺得李遠很像小關和沙苑時候的自己,當時也是大家都不想打,結果自己力排眾議堅持出兵,最終險中求勝,在危局之中逆風翻盤。

不敢打怎麼能贏呢?河橋那次輸了是因為戰前準備有紕漏,這次我準備得充分一點兒,沒準運氣又回來了也說不定。

好賭的情緒又佔據了上風,宇文泰最終拍板,出兵去搶佔北豫州。

宇文泰這次行動很快,他任命李遠為前驅,先行一步去北豫州跟高慎接頭,同時鞏固一下北豫州的城防,自己則親自統領大軍隨後出發。

西魏主力部隊的目標是打下河陽南城,控制或者拆掉河橋,切斷東魏大軍南下的通道。一旦沒了河橋,就算東魏部隊還可以由渡口坐船過河,但通過能力要大打折扣,西魏這邊防守起來也容易得多。

宇文泰另外派人到河東通知王思政,讓他把玉璧的防守工作暫時交接給別人,趕緊去北豫州接手新任務。

王思政已經在去年對抗高歡進攻的過程中證明了自己超級強悍的守城能力,如果連他都守不住北豫州,那整個西魏陣營也就沒人能守住了。

二月下旬,宇文泰帶領幾乎全部的西魏將領和主力部隊再次東出潼關,主動發起了對東魏的第二次大規模進攻。

臨洮王元柬、蜀郡王元榮宗、江夏王元升、巨鹿王元闡、譙郡王元亮等皇族親王也主動隨軍出征。

沿路的弘農和洛州現在都在西魏手裏,所以出兵的過程非常順利,沒多久大軍就到達了洛陽城。

下面要做的是徹底打通洛州到達北豫州的通道。

洛州跟北豫州雖然挨著,還是有一個東魏的重要軍事據點卡在半路,威脅著整個通道的安全。

這個據點名叫柏谷塢(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緱氏鎮東),位於洛陽以東大概七十裡的地方。

先過來的李遠因為首要任務是接管北豫州,並非攻城拔隘,因此他沒有攻打這裏,而是帶著人從邊上繞了過去,偷偷潛入了北豫州。

現在大部隊開到,不需要偷偷摸摸了,自然要把所有可能的障礙都清除掉。所以到了洛陽之後,宇文泰立刻派於謹帶著泉仲遵和楊摽去攻打柏谷塢。

柏谷塢是個依託地勢修建而成的軍事堡壘,平地高達十幾丈,可以駐兵數千人,因築壘相連如鎖,所以又被稱為鈎鎖塢,其險要程度雖然比不上邊上的虎牢關,想要啃下來也不輕鬆。

但這在於謹面前都不是事兒,他領兵出去兜了個風,就把柏谷塢搞定了。這一戰泉仲遵表現最為出色,不僅力戰先登,還抓到了東魏守將王顯明。

戰鬥結束後,於謹留楊摽鎮守柏谷塢,自己和泉仲遵回洛陽復命。

李遠得知大軍已經抵達洛陽,路上的障礙也已經清理完畢,自己接應北豫州的任務算是完成了,於是他把守城工作安排給將軍魏光,自己也趕到洛陽去跟宇文泰會合,一起為後面的戰鬥做準備。

根據計劃,下一步就是搶佔河橋的控制權,斬斷東魏部隊北下的通道。

三月初,西魏大軍從洛陽北上,包圍了河陽南城。

高歡收到高季式的報告之後,也在積極地調兵遣將,但這次宇文泰的動作太快了,西魏大軍到達洛陽的時候東魏的部隊還沒有集結完。高歡很清楚宇文泰這次是沖著河橋來的,於是提前派大都督斛律金帶領劉豐張亮等人帶領幾萬人馬去鎮守河陽南城,要求不惜一切代價頂住宇文泰的進攻,堅持到大部隊過來。

張亮就是爾朱兆死前唯一追隨他的那位將領,他曾多次拒絕高歡的秘密勸降,把自己的忠心堅持到了最後一刻,直到爾朱兆自殺後才歸降了高歡。高歡覺得這個兄弟夠義氣,於是也不計前嫌,把他當作自己的重要心腹看待。

而劉豐自七年前從靈州投奔過來之後,一直在外圍打一些小仗,這是他首次在重要戰鬥中亮相。

斛律金是北方六鎮的傳奇人物,論起資格來比賀拔勝還要老,實戰經驗極其豐富,劉豐張亮也是智勇雙全的將領,這幾個人配合起來基本沒有任何破綻。宇文泰指揮部隊發動了多次猛攻,損兵折將不計其數,河陽南城依舊巋然不動。

這時高歡那邊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各路大軍陸陸續續趕到黃河北岸,準備渡河開戰。

宇文泰覺得形式不妙。頓兵堅城之下乃用兵之大忌,再說河橋這一片兒又是上次慘敗的地方,很多將士的心理陰影還沒完全散去,如果在這裏再打上一仗,自己這邊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他當機立斷,下令立刻放棄河陽南城,全軍撤退。

西魏大軍一路後撤幾十裡,在瀍水岸邊安營紮寨。

河陽南城雖然沒打下來,但宇文泰還不死心。他很清楚自己的核心目標並不是那座城,而是城後面的河橋。既然正面搞不定,那我就用點兒計謀好了。

於是宇文泰秘密派人在河橋的上遊準備了很多火船,打算點火之後順流而下,直接把河橋燒掉了事。

這招可謂歹毒至極。

河橋是浮橋,間距非常小,基本上一撞一個準,漏都漏不掉,而且下面的船和上面鋪的板子都是木頭,點火就著。如果很多艘火船堆在側面,想靠人來滅火基本是沒可能的。

當年爾朱榮死的時候,李苗就曾經用這個辦法成功阻止了爾朱世隆的契胡騎兵南下。現在宇文泰又祭起了這個大招,河橋眼看著已是在劫難逃。

斛律金的警惕性非常高,宇文泰的人還在上遊忙活的時候他就收到了報告,得知對方正在準備船只和易燃物。

斛律金立刻判斷出敵軍這是要發動火攻。

這下麻煩大了,他趕緊把劉豐和張亮叫過來商量如何應對。

張亮笑道:「這個簡單,我來處理。」

於是張亮派人準備了一百多艘小船,每艘船裡放幾條長鎖鏈,鎖鏈的頭部連著一個大釘子。他命令這些快船在河橋上遊沿岸待命,等西魏火船順流而下的時候,這些小船快速迎過去,用鎖鏈頭部的釘子釘住火船,然後再把鎖鏈的另一頭扔到岸上,由士兵把火船拽到岸邊。

最終西魏的火船全部報銷,連河橋的毫毛都沒碰到。

東魏的各路部隊此時都駐紮在黃河北岸。眾將內心對宇文泰還是有點兒忌憚的,因此沒敢貿然過河,想等高歡過來再說。但在河橋之戰中表現欠佳的厙狄乾這次下定決心要找回面子,他抵達之後沒有磨蹭,直接領兵通過河橋,在黃河南岸安營紮寨。其他部隊見厙狄乾帶頭,也不好意思再耽擱了,於是也都陸續過了河。

沒多久高歡從晉陽趕到前線,他得知宇文泰已經退到了瀍水附近,於是指揮東魏大軍登上邙山,居高臨下嚴陣以待,等待著宇文泰的下一步動作。

宇文泰沒有動。

高歡也沒有動。

時間在一天一天的流逝,邙山和瀍水之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空氣彷彿已經凝結在一起。

此刻的高歡和宇文泰就像是兩位絕世高手,都在緊張地觀察著對方,企圖找出敵人的破綻,誰也不敢輕易出招。

一轉眼好幾天過去了,宇文泰的心裏開始有些焦躁。

眼下的局勢對他而言其實非常不利。

擺在他面前有三個選項:打、繼續僵持、撤回關中。

問題是這三個選項都有風險。

高歡很明顯已經總結了沙苑的教訓,不再貿然出兵。現在東魏大軍佔據了邙山的有利地勢,屬於以逸待勞,自己主動過去打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可是如果繼續僵持的話,自己這邊的後勤壓力越來越大,肯定耗不過資源無限的高歡。而且關中地區也不能空虛太久,否則再像上次一樣有個什麼風吹草動就麻煩了。

撤退更不是好辦法。西魏大軍人數眾多,撤退的時候難免會有很多破綻,如果高歡趁虛而入從後面發動襲擊,那就更被動了。而且自己這次帶了傾國之兵過來,隨軍還有很多元氏親王,如果連比劃一下都不敢,面子上實在過不去。

罷罷罷,狹路相逢勇者勝,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那就再正面硬剛一次吧。大家都是敕勒川出來的泥腿子,誰怕誰啊,我就不信這次還是我輸。

宇文泰最終決定主動出手夜襲邙山,打高歡一個措手不及。

三月十七日午夜,宇文泰下令把隨軍輜重都留在瀍水岸邊,西魏將士們飽餐戰飯之後,隨身帶著少量的乾糧,在夜色的掩護下鋪天蓋地殺向東魏的營地。

東西魏之間的第四次重要戰鬥,史稱邙山之戰,自此拉開帷幕。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