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26章 公侯世家
(大年初一,給大家拜個早年,新年快樂!關於武氏家族傳承修改了下錯誤,漢初到唐初八百多年,傳承二十六代。)

雖然年過七十,武士棱身為族長,依然以身做責告訴年輕人什麼叫家族責任,也不顧一把年紀了,還特意動用自己管理禁苑的權力,讓僕從去鹿園買了頭雄鹿回來。

「這樣不好吧,萬一有言官彈劾怎麼辦?」老頭明明自己要重振雄風,卻說是買鹿招待懷玉。

「這有什麼,鹿園裏養了許多鹿,除大部份供給宮廷,也有部份是用來賞賜勛戚大臣,以及出售的,我也是出錢買又不是貪汙,誰吃飽了撐著彈劾我。二郎啊,都說以形補形,你說除了配鹿血酒外,鹿那玩意兒吃了是不是也大補?」

這老頭。

「嗯,葯補不如食補,不過食補也有很多講究的,要講究陰陽調和······」

武士棱拍了拍懷玉肩膀,「好後生,你在終南山學道,學了這麼厲害的藥方,就沒學過燒爐煉丹和畫符什麼的?」

這懷玉真沒學過,他以前也問過老道這問題,畢竟道家後來兩大流派,畫符的正一,煉丹的全真,老道自稱樓觀一脈,也曾講過傳承。樓觀在宋代以前很有名的,尤其是在唐代十分興盛,不過後來卻在元朝時併入了後起的全真。

不過老道從沒燒過爐煉地丹,但是飛簷走壁身輕如燕,還醫術了得。

「我只能算半個記名弟子,跟著製藥義診,稍學了點望聞問切的診療皮毛而已。」

老武有點失望,他還想著懷玉有什麼更厲害的還春丹藥。

「那可會佔卜,能否推斷未來吉凶禍福?」

懷玉猶豫了一下,老道確實沒教他用龜殼、銅錢、竹籤或是星象等佔卜預測,但是老道卻能在很多年前就精準的預測自己的死期,甚至精準到天,甚至他們的相遇,都是老道提前推斷出來的,還說有五年之緣,要說老道不會佔卜預測他是不信的。

而現在自己按老道所說下山向北走,來到唐朝,自己不會佔卜,但確實是知曉未來一千多年的歷史的。

不過這怎麼跟武老頭說。

他搖了搖頭。

武老頭盯著他半天,最後露出玩味笑容,「我懂,天機不可泄露。」

懷玉無法解釋。

武老頭自顧自道:「咱們並州武氏雖幾代寒門,但先祖卻很了得,始祖乃是殷王武丁,殷王你知道嗎?」

他說到武家幾代寒門的時候很自豪,要是剛來時懷玉可能不知道寒門有什麼值得顯擺的,但如今卻是已經知道這時代寒門可不一般,寒門也叫庶族,並非指平民百姓更不是指窮人,而是指門第勢力較低的家族,也叫小世家。

魏晉南北朝以來,寒門不屬於士族家族,多指地方豪強地主們,跟那些士族比不過,但起碼在地方上也是有門第的大家族。

不僅得是地方上的地主豪強,起碼還得世代出官員的。

不過武老頭搬出先祖是殷王武丁這話,還是讓懷玉意外,倒不覺得有多厲害,只是覺得這大概牽強附會攀認名人祖先,這事越是在講究門第的時代越尋常,連皇家李氏,都非說自己是隴西李氏,可好多人卻說他們家只是趙郡李氏破落戶出身。

殷王武丁懷玉當然是知曉的,殷商有名的中興之君武丁。

老武說武丁討伐鬼方大獲全勝功勛卓著,其後代便有以武為姓者。

老武一邊等著買鹿來,一邊打算跟懷玉好好講究下家族傳承。

一個家族有歷史,才能凝聚人心。

血脈是家族真正的樞紐。

「武丁後人一支以武為姓,傳至漢初,魏國的武彪(武虎,避諱為彪)追隨漢高祖平定諸侯,被封為梁鄒侯,置梁鄒侯國,兩千八百戶,漢初功臣排第二十位,國在今濟州鄒平,傳至第四代,曾被漢武帝以酎金不足為由奪爵,到第六代時,漢宣帝復武氏爵位,

其後代移居沛國,形成沛國武氏郡望。」

「至北魏年間,武彪第十八代孫武洽,任五兵尚書、平北將軍、封晉陽公,另封大陵縣賜地五十頃,武洽自沛縣遷至封地晉陽,這也是太原武氏郡望之始,後來武洽一支別住大陵縣,大陵縣便是今文水縣古稱也。」

老武說著還讓長子取來族譜,名門大族家家都有譜,十分寶貴,這是家族傳承的根據。

晉陽公武洽父親是歸義侯武念,武念祖父是威遠將軍、薛侯武鋪,薛侯這個爵位傳了三代,首封薛侯的是武周之子武陔,武周是東漢名士,做過曹丕的侍禦史,爵封南昌侯。

「洽生北魏祭酒神龜,此為文水武氏之始。龜生並州大中正、司徒越王長史,封壽陽公克已,已生北齊鎮遠將軍襲壽陽公居常,常生北周永昌王谘議參軍儉,儉生隋東都丞華,華生士棱、士逸、士讓、士彠。」

「你爹士恪,與我同是壽陽公居常之曾孫!」

武洽到武士彠又七代,從漢初武虎到武士彠則二十五代了。

武洽是太原武氏之始祖,從沛縣遷來的,爵封晉陽公,他其中一個兒子武神龜,封壽陽縣公、國子祭酒,定居在別封地文水,成為文水武氏這支的始祖。

武神龜有個兒子武克已,十分出眾,襲爵壽陽公,任並州大中正,司徒越王長史,後遷居太原東的壽陽縣,成為壽陽武氏的始祖。

北魏滅亡,分東西魏,北齊代東魏,武居常時已仕北齊,仍襲了壽陽公爵位,但到他兒子武儉時,北齊被北周滅了,武儉雖改仕北周,但已經沒能襲爵,官職也只是郡王的谘議參軍,一個小官。

武士恪的祖父是武居常的一個庶子,他在北周滅齊後選擇帶著家人回到文水老家定居,而武士彠的祖父也就是武儉,出仕北周,一家仍居住壽陽。

並州武氏家族,自武洽起,歷經數代,形成了現在晉陽武氏、文水武氏、壽陽武氏三支,對外統稱並州武氏,源自沛縣武氏,共尊梁鄒孝侯武彪為開基公。

遷移並州第四代的壽陽公武居常,是武士恪武士棱他們共同的曾祖,懷玉得喊高祖,那個時候還有壽陽縣公爵位。

這麼清楚的家族傳承懷玉還是頭一次聽到,武丁那個說不清,但從漢初武彪到武士恪武士彠他們,二十五代傳承都有譜序記錄。

從梁鄒侯到內黃侯,再到南昌侯、薛侯,再到晉陽公、壽陽公,再到如今武家四兄弟三國公兩縣公,這還僅是武士彠這一脈,其餘的武氏在漢晉南北朝,也有不少爵位。

之前老武也還沒跟他講這些,他也才知道,原來武士恪與武士彠他們算是兩個武氏族支之後,不過因為壽陽與文水較近,加之三武往來較近,武士恪與武士彠他們年輕時也經常一起做事,倒是關係挺近。

本來並州三武,晉陽武氏是大宗,也稱為太原房,壽陽的稱壽陽房,文水的也叫大陵房。

不過武洽傳到懷玉這代,其實也才第八代,還是比較親近的。

懷玉以前還真以為老武家祖上很普通,甚至以為武士彠年輕時也只是賣豆腐販木材的,現在才知道,人家武士彠的曾祖父是縣公爵,祖父是郡王參軍,父親也做到了東都丞,再怎麼官越做越小,那也一直是官宦之後。

武士彠從龍後第一個爵位就是壽陽縣公。那是他祖上幾代傳封過的爵位。

從武彪到武士彠,二十五代相傳,一多半祖上不是侯爵就是公爵。

始祖殷王武丁那個有些扯,但從梁鄒侯武彪開始,沛國武氏到並州武氏,這一代代那都是有非常詳細的族譜記錄的,這樣傳承的家族,居然也只能算是寒門,如今一門三公,都還被人稱為暴發戶。

那些關東五姓七家、關西四姓這些頂級門閥士族,那底蘊真是深不見底了。

懷玉家其實是大陵房的,跟武士彠他們不是一房的了。

武士恪的父、祖都是庶子旁支,庶民一個,到武士恪,打小就沒爹,從小幫賣豆腐,卻也能在亂世裡,從龍立功,以七品旅帥致仕,兒子才剛成丁,也已經在禁軍裡獲得九品武職。

並州武氏很多如武士恪這樣的族人,在這波改朝換代裡跟對了人,享受到了很大紅利。

武家最了得的地方不是草根逆襲,而是三房武氏都很團結互助,人丁還非常興旺,族人數量很多。

就跟武士棱一樣,七十歲了,本該是致仕年齡了,但他身體好,年年納小妾,年年生娃,依然繼續擔任著四品的司農少卿。

不過武氏家族雖是從龍功勛家族,也有隱憂,就是當年他們忠心追隨李淵,是皇帝心腹元從,但如今剛發生玄武門兵變,秦王殺了太子和齊王控制了皇帝,掌握了朝堂,要不了就會受封太子甚至登基稱帝,到時一朝天子一朝臣,做為舊皇元從心腹,在新朝可能就要旁落一邊。

「懷義那小子之前來過我這幾次,挺不錯的,騎射本領很紮實,就是過於耿直了一些,如今機緣之下成為秦王侍從百騎,倒也是歪打正著前途無量,我們武家年輕一代,現在看來,倒是你們兄弟倆最有前任,以後咱們武氏家族,你們兄弟記得多關顧,我們老了,家族以後就得靠你們年輕人了。」

武士棱三兄弟雖皆封公,但後人卻還沒出現什麼特有出息的,如武士棱長子武君雅都五十了,還僅是個八品小武官,這輩子到頭了。

僕人來報,鹿已取來。

武士棱起身,要親自宰鹿,他繫上圍裙,動作很嫻熟,放鹿血、剝皮剔骨分肉,沒一絲多餘動作。

「把陛下賜我的禦酒取一壇來。」老武看著新鮮的鹿血,十分興奮,當即就要懷玉給他配鹿血壯骨酒。

「阿郎,三原龍橋武旅帥和其子武百騎來訪。」僕從來報。

老武看了眼懷玉哈哈大笑,「看來我那從兄弟不放心你一人在京城,這麼急著就尋過來了,正好一起吃鹿肉。」

「走,迎去!」

來到大門口,老爹帶著懷義還有老三懷良在那,侯三趕著車在旁邊。

「阿耶,大兄!」

「二郎你怎麼不說一聲說跑長安來了。」老爹上來先跟從兄武士棱見禮,然後趕緊過來看兒子,昨天回來不見了兒子,還以為哪去了,後來才聽說是去了李家莊,然後跟著李三娘來了長安,老武心中放心不下,今天就趕緊來了。

去了李府詢問,才知來了這。

「外面熱,先到園裏涼亭涼快,來的早不如來的巧,我今日剛好買了頭鹿來宰,這鹿剛宰好,你們就來了。」

路上,武士恪拉著懷玉手關切問個不停,李家雖是鄰居,但人家是名門。

懷玉長話短說,簡單的把事情說了遍。

「永康公夫人贈你一個美婢,還陪贈一份嫁妝?」老武聽說懷玉幫李家配藥,張氏送了三百匹絹,這轉頭還贈了個美婢甚至帶了份嫁妝,那嫁妝居然還有三原李家莊的二十畝良田,加上一頭耕牛和一匹絹,又有二十匹絹八千錢等,武老爹很高興。

「我兒厲害類,那人和絹錢嫁妝在哪?」

懷玉看老爹這樣子,倒是意外不已,「我還以為阿耶會不同意呢。」

「幹啥不同意,二郎那藥方可是寶貝,大郎傷那麼重都痊癒如初,咱們也不是無功受祿,他們既然送咱就收,怕啥?我當年在李靖手底下當過夥長,對他也算了解,他這人雖不太愛跟別人往來,有幾分世家子弟的傲慢,行事卻又有些過份謹慎小心,但其實人還是很豪爽光明的,不是那種喜歡暗裏使絆下陰招的人。」

老武態度明確,這麼好的事當然沒拒絕的道理。

「那丫頭叫什麼名字來著?」

「司棋,本名陳潤娘。」

「好,我同意你納潤娘為妾,等李家文書一到,你就趕緊到衙門把戶籍文書辦了。」

老武覺得這不算佔李家便宜,兒子那葯寶貴著呢,他更不擔心李靖家有什麼壞心思,他了解李靖為人。

剛才還一路擔憂,現在老爹則是心情舒暢萬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