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打臉型前鋒[足球]》第53章 第 53 章
在這場半決賽開賽之前,德國足球名宿洛塔爾-馬特烏斯,在自己的戰術板專欄中對這場比賽的形勢進行了分析:

「進攻,是比利時最核心的武器。經過不斷嘗試和調整,馬克-威爾莫茨(比利時主教練)終於為他的球員們找到了各自最適合的位置,比利時也因此成為本屆歐洲杯進攻火力最強的球隊。」

「比利時的一大關鍵核心,在我看來是凱文-德布勞內,這是一名完美的中場球員。」

「他有出色的得分能力,能做出正確的傳球選擇,和任何對手一對一時,都能利用速度優勢佔據上風。當他拿球時,你就知道一定有事要發生了。」

「德布勞內在本屆歐洲杯目前的比賽中,共創造了22次機會,這個數據是所有參賽球員中最高的,其中有3次由隊友轉換成得分。」

「阿扎爾在本屆歐洲杯中已經完成了28次帶球過人,這個數據同樣是參賽球員中最高的,他的左路突破已經成為本屆歐洲杯最具威脅的武器之一。」

「但我們擁有菲恩萊因哈特,目前為止,他依舊以六個進球領跑射手榜,是所有球員之中,射門效率最高的。」

「不僅如此,在助攻榜上,你依舊可以看到他的名字。他也是所有參賽球員中,參與進球次數最多的球員,這個數據足以證明,他就是目前最好的9號位球員。」

「他的個人能力大家有目共睹,甚至有一人單挑一整條防線的能力。」

「還有他和羅伊斯、克羅斯以及穆勒之間的配合也足夠默契,只要中場能給到他持續不斷的輸送和支援,他一定能給比利時防線製造足夠多的麻煩。」

「萊因哈特在前場的活動範圍巨大,進攻時,一旦抓住空檔將對防線造成極大威脅,防守時,可以退回到己方禁區內,有過多次關鍵攔截。」

「托馬斯-穆勒也是一名非常善於利用空間的球員,他總是能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帶給對手致命一擊。」

「年輕的拜仁小將基米希,今天將要承擔全隊最重要的職責,不但要負責盯防阿扎爾,還需要在進攻端給予隊友足夠的支持,我很期待他今天的表現。」

「馬爾科-羅伊斯在前場的衝擊力也不容忽視,他的傳球很有想法,與萊因哈特的連線是德國隊能否取勝的關鍵。」

最後,馬特烏斯還不忘給德國隊支招:「雖然托比-阿爾德韋雷爾德在熱刺經歷了一個成功的賽季,但他畢竟不是胡梅爾斯、博阿滕這個級別的球員,比利時後防線這一個點是個很好的突破口,也是德國隊贏球的關鍵。」

「總之,兩支偉大的球隊將為我們帶來一場精彩的比賽。」

奏完國歌之後,兩隊球員挨個握手,當菲恩走過德布勞內身邊的時候,對方抬起頭來沖他笑了笑,小聲說道:「嗨,又見面了。」

於是,兩個人短暫的擁抱了一下,菲恩另一隻手在對方後背拍了拍,德布勞內那小身板不由自主往前一步,整個人撞在了他的肩膀上。

這一幕正好被轉播鏡頭的近景捕捉到,不僅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的球迷沒看明白,就連直播間裡的魯伊特也摸不著頭腦:

「不知道兩位選手這是表達友好呢,還是在互相挑釁。」

「德布勞內臉紅了,是撞疼了吧。」

「開個玩笑,不過被萊因哈特撞一下,應該挺疼的。」

「……」

魯伊特在開賽之前小小的幽默了一下,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

隨即他就開始介紹雙方首發陣容:「比利時這邊沿用4-2-3-1陣型,門將:1號庫爾圖瓦。」

「後衛從左至右依次是:5號維爾通亨、2號阿爾德韋雷爾德、3號維爾馬倫、23號希曼。」

「雙後腰:4號納因戈蘭、6號維特塞爾。」

「三名中場分別是:7號德布勞內、8號費萊尼、10號阿扎爾。」

「單前鋒:9號盧卡庫。」

「只看紙面實力,他們應該是本屆歐洲杯最強的,目前在FIFA排名世界第一,多個位置上的球員都身價不菲,現在可謂是他們的超白金一代。」

「雖然在小組賽剛開始,他們的狀態顯得有些低迷,但後來已經逐漸找回狀態。」

「德國隊目前世界排名第四位,和比利時中間還隔著一個阿根廷和西班牙。」

「在球員身價方面,德國隊也不輸比利時,穆勒、克羅斯、諾伊爾和羅伊斯身價都超過了4000萬歐元,不過德國《轉會市場》暫時還沒有萊因哈特的身價,因為目前他還只是皇馬青訓球員,相信在歐洲杯之後,德國《轉會市場》就會對球員身價進行更新。」

「下面讓我們看看德國隊的首發陣容,同樣是4-2-3-1陣型,門將:1號諾伊爾。」

「四名後衛分別是:3號赫克托,17號博阿滕,5號胡梅爾斯,21號基米希。」

「雙後腰7號隊長施魏因施泰格替代受傷的赫迪拉,8號克羅斯。」

「三名攻擊型中場分別是:11號羅伊斯,13號托馬斯-穆勒,15號德拉克斯勒。」

「9號菲恩-萊因哈特依舊是頂在最前面的那個單箭頭。」

轉播鏡頭給了個球場全景,雙方球員各自在半場嚴陣以待,裁判鳴哨,本屆歐洲杯第二場半決賽正式打響。

比賽一開局,幾乎和德國隊教練組備戰時所預料的一模一樣,比利時利用他們強大的中場開始組織進攻。

尤其是阿扎爾所在的左路,只要他一拿球,德國隊的後防線就立馬進入戰鬥狀態。

不過,他的突破能力雖然很強,但德國隊也是有備而來,開場這幾分鐘,右後衛基米希和後腰位置上的施魏因施泰格兩個人精神集中,還勉強能夠防住他,並沒有讓他在德國隊門前造成致命的威脅。

可是,他們花去了大量精力去防守阿扎爾,另一路的德布勞內卻表現得更加活躍。

這一段時間正是比利時攻勢最猛的時候,德國隊後防線捉襟見肘。

比賽第8分鐘,德布勞內接維爾通亨傳球,抬頭看了一眼禁區,直傳找盧卡庫,後者射門被諾伊爾撲出,阿扎爾跟進補射,被胡梅爾斯搶先解圍。

「唔~~」魯伊特一聲低呼,「開場僅8分鐘,比利時就在德國隊門前製造危機。」

「諾伊爾迅速做出反應,幫助德國隊逃過一劫。」

「德布勞內的一腳妙傳,精準的找到了盧卡庫。」

「他是比利時的中場核心,傳球非常有威脅,比利時的進攻全都圍繞著他來展開,接下來,德國隊必須要對他有所限制。」

德國隊當然也知道要對他有所限制,可是雙方在場上都是11名隊員,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個人能力越強,就能吸引更多防守,造成一對多的局面,這邊一對多,那邊就勢必會少人,那麼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員參與防守,無形之中,幫助對方的防線減輕壓力。

比賽踢了十分鐘,光是德布勞內和阿扎爾兩個人就能牽扯德國隊好幾名防守隊員,防守壓力確實很大,菲恩、羅伊斯幾名前場球員也不得不用退回去,參與防守。

這倒是把比利時的後防球員都解放出來,防線越推越上,讓德國隊更是壓力倍增。

比賽第13分鐘,費萊尼分邊給到希曼,後者想要和德布勞內做一個二過一配合,過掉克羅斯。

但這個意圖被菲恩識破,他一直留意著德布勞內,在對方周圍活動,隨時注意他的傳接球。

球剛傳

過來,菲恩就快速衝過去,擋在德布勞內身前,想要把球攔截下來。

德這時候,德布勞內正在看向禁區,觀察下一步傳球路線,視線被菲恩高大的身影一檔,意識到要丟球了,他的反應也很快,立刻揮開菲恩的手,衝上去和他爭奪球權。

他雖然身高181厘米,但體重只有68公斤,菲恩只是跑動中,用身體輕輕一扛,都沒使勁兒,德布勞內就踉蹌一步,摔在了地上。

看到德布勞內摔倒,周圍的比利時球員立刻舉手向裁判申訴。

菲恩沒有聽到裁判鳴哨,就說明比賽仍在繼續,他迅速出球,傳了個直線,給到前面的德拉克斯勒。

他的傳球一直沿著邊線在草皮上飛快掠過,看起來像是下一刻就要出界,但又始終沒有出界。

德拉克斯勒拿球之後,立刻加速往前場奔襲,希曼轉身回追,卻慢了一步,根本追不上他。

德國隊打出一次快速反擊,德拉克斯勒在被維爾馬倫封住內線的情況下,選擇橫傳中路找羅伊斯,羅伊斯將球傳到禁區找穆勒,穆勒不停球,起腳就打,完成德國隊本場比賽第一次射門。

「穆勒!射門!!!」這球看得魯伊特一聲驚呼,「角度太正,被庫爾圖瓦穩穩地抱住。」

「萊因哈特斷球之後策動的進攻,非常流暢的多次傳遞,直到最後穆勒的射門,他幾乎直接面對門將,只可惜這個球角度稍微正了一些。」

穆勒往回跑的時候,搖了搖頭,似乎對自己剛才那一腳射門並不滿意。

要是放在以前,菲恩不會對一腳已經完成,且並不成功的射門多做評價。

但是,這段時間,勒夫總是不停地反覆和他強調,在場上要多和隊友交流。

於是,他從穆勒身邊跑過的時候,抬手搭在對方肩膀上,冷淡的說了一句:「時間充足,你可以停球調整。」

穆勒笑著沖他點了點頭。

比賽第15分鐘,阿扎爾自己帶球突破到禁區前沿,自己來一腳射門打偏了。

比賽第17分鐘,維爾馬倫大範圍轉移,德布勞內持球推進到肋部區域,橫向帶球之後,一腳遠射,球打高了。

比賽第18分鐘,右側開出角球,盧卡庫頭槌偏出門框。

開場已經踢了二十分鐘,德國隊才完成了一腳射門,比利時卻在他們的禁區周圍一通狂轟濫炸,門前險象環生,幾乎全隊退回來參與防守,才勉強保證球門不失。

德國隊頂住開場前二十分鐘的巨大壓力,比利時的進攻也漸漸減緩下來,他們也能喘口氣,開始反擊。

比賽第22分鐘,諾伊爾開出門球,精準的找到中圈附近的克羅斯,克羅斯向前,傳給菲恩,菲恩剛觸球,一左一右就圍過來兩個爆炸頭。

這兩人是比利時的6號維特塞爾和8號費萊尼,兩個人留著差不多的髮型,只是維特塞爾身高比費萊尼稍微矮一些。

他倆一左一右擠上來,肩膀和手臂不斷和菲恩發生接觸,干擾他拿球。

菲恩跑起來先把個子偏矮一些的維特塞爾撞開,費萊尼和他身高差不多,但沒有他壯,菲恩把球往前面一蹚,再要跑起來,利用自己強壯的身體過掉費萊尼的時候,前面又竄出一個人來,是德布勞內。

菲恩這邊扛翻費萊尼,前面德布勞內已經把他的球斷走,沒有跟他發生任何身體接觸。

「萊因哈特!!!」魯伊特感嘆道,「這個身體素質真是變態,對方兩名防守球員都沒能扛住他。」

「德布勞內太聰明了,趁著隊友跟萊因哈特糾纏,他把球斷走了。」

德布勞內斷球之後,比利時也沒能組織起有效的進攻,因為他剛轉了個身,球被衝過來倒地的羅伊斯鏟掉了。

這時候,菲恩已經

衝到了他的身後,但並沒有出腳,因為羅伊斯的鏟球,德布勞內自己失去平衡摔在了地上。

雙方在中場連續的對抗、突破、攔截、鏟斷……看得現場球迷激動不已,吶喊聲此起彼伏。

尤其是菲恩扛翻兩名比利時防守隊員,被德布勞內斷球之後還能第一時間衝上去,德國球迷看得熱血沸騰,齊聲高喊他的名字,場面絲毫不輸在安聯球場的時候。

「太刺激了,這二十多分鐘比賽,雙方寸土不讓,現在又在中場展開激烈拚搶。」

比賽第27分鐘,德國隊發起進攻,羅伊斯帶球突破納因戈蘭,自己在禁區前沿閃出空當,完成一腳射門。

「機會!!!」魯伊特一聲高呼,「羅伊斯射門,這個球角度非常刁鑽,庫爾圖瓦反應非常敏捷,單手將球托出橫樑。」

「德國隊獲得一粒角球。」

克羅斯開出角球,菲恩在比利時球員的重重包圍下,將球往後蹭了一下,穆勒跟進一腳射門,打在了維爾通亨的身上。

這段時間,德國隊的進攻有了起色,開始在比利時門前創造機會。

防線壓力得到緩解,基米希也開始活躍起來,頻繁的助攻上前。

比賽第34分鐘,德國隊再次發起進攻,施魏因施泰格傳到邊路給基米希,後者拿球之後,自己帶球向前推進。

比利時隊員迅速回防,維爾馬倫和維特塞爾兩個人上前逼搶基米希,後者傳中,菲恩背靠著阿爾德韋雷爾德拿球,對方在後面不斷伸腳想要斷他的球,菲恩以支撐腿為圓心,原地護著球轉了個圈。

阿爾德韋雷爾德非但沒能從他腳下斷球,反而讓他轉過身來了,菲恩搶在維爾通亨封堵之前,一腳射門,球再次被庫爾圖瓦撲出。

雙方門將在上半場都奉獻出了幾次精彩的撲救,以至於,雖然雙方都有非常精彩的進攻和射門,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進球。

攻防轉換的節奏很快,一邊結束進攻,球權轉換,另一邊立刻就能組織起有效的進攻。

看台上球迷應接不暇,不是為己方的進攻吶喊助威,就是對方進攻的時候,為自家球門捏一把汗,幾乎沒有安安穩穩坐下來的時候。

比賽第39分鐘,德國隊依舊從右路,也就是基米希這邊發起進攻,他再次帶球助攻上來,可是這一次傳中之後,德拉克斯勒在對方球員的逼搶下,匆忙出球,傳球質量不高,被維特塞爾中途攔截。

比利時抓住機會,由守轉攻。

德國隊,折返跑開始回防。

維特塞爾將球傳給德布勞內,後者看到德國隊這邊的空當,果斷將球傳向右路,精準的找到阿扎爾。

這個時候,基米希剛助攻到前場,只能拚了命的往回追趕。

他的速度很快,但阿扎爾的速度更快,此時只有施魏因施泰格在防守他。

施魏因施泰格很有經驗,盡量卡住他的內線,不讓他有輕易內切的機會。

然而,施魏因施泰格畢竟不年輕了,這邊年來大部分時候都在養傷,也沒踢幾場比賽,雖然腦子知道該怎麼做,但身體卻還是慢了一步。

他還是沒有能夠防住阿扎爾,輕易的讓他突破到了內部,此時,德國隊的防線盡量回收,但阿扎爾在內切之後並沒有自己射門,而是將球橫傳給到了另一邊。

德國整個防守都被阿扎爾吸引,兩名中後衛正在盯防盧卡庫和費萊尼,防止阿扎爾起高球找他們倆,沒有人留意到球場另一邊,德布勞內正沖了上去。

赫克托和克羅斯想要上前封堵,但已然來不及了,德布勞內在禁區外一腳射門,巧妙的兜了個球門遠角。

諾伊爾飛身撲救,指尖已經碰到了球,卻還是慢了半分,沒能阻止球越過門線。



比利時進球了……」魯伊特的情緒非常低落,「正是賽前大家都在擔心的右路。」

「前面39分鐘德國隊都防守都很好,卻在第40分鐘丟球了。」

「比利時這次反擊,效率非常高。」

「上一秒德國隊還在進攻,萊因哈特、穆勒和羅伊斯三個人都在禁區內。」

「但就是一次傳球失誤,比利時開始反擊。基米希再要回追,完全追不上,阿扎爾在左路的突破能力,一旦被他抓住機會……」

「德布勞內的跑位也非常隱蔽,德國隊防守隊員幾乎全被阿扎爾吸引了注意。」

「0比1,德國隊再次在上半場快結束的時候比分落後,這讓我想到了上一場對陣西班牙。」

「比利時可不是西班牙,他們的進攻比西班牙更加犀利,德布勞內和阿扎爾會給德國隊的防線製造出更多麻煩。」

這個丟球太快了,他們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從維特塞爾斷球的那一刻,他就在拚了命的往回跑,但距離實在太遠,他剛跑過半場,德布勞內就已經進球了。

比利時不愧為世界排名第一的隊伍,球員個人能力太強了,尤其是德布勞內和阿扎爾,還有他們的門將庫爾圖瓦。

德國隊防線壓力大,進攻端壓力也大,現在還丟掉一球,比分落後,壓力更大。

五分鐘很快過去,上半場比賽結束。

菲恩低著頭往球員通道走,這時候,有人從後面跑過來,拍了拍他的手臂。

菲恩餘光掃了一眼,是羅伊斯。

兩個人無聲的回到更衣室,電視上正在回放剛才比利時的進球。

很明顯,這個丟球並非哪一個人的責任,而是整個防線的問題都很大。

德拉克斯勒的傳球失誤,給了對方反擊的機會。

在比賽前二十分鐘,基米希都非常謹慎,一直沒有往前場跑得太深,就是防著阿扎爾。

然而,二十分鐘之後,德國隊的進攻有了起色,他開始大膽的助攻到前場。可是一旦丟球,被比利時打反擊,他就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回防到位。

如果後腰位置上的人是赫迪拉,那麼他還有可能防住阿扎爾。

但施魏因施泰格在隊內的精神領袖作用大於實戰,他防不住阿扎爾,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本來在之前的戰術安排中,也是讓他協助基米希防守。

雖然丟球讓他們的晉級之路變得更加嚴峻,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菲恩沉吟一聲沒有說話,羅伊斯又在他手臂上輕拍兩下,推著他到位置上坐下。

「還是想想下半場怎麼把比分追回來吧。」

菲恩拿起一瓶礦泉水,仰起脖子,一口氣全灌進了肚子裏,隨手一拋,把空瓶扔進牆角的垃圾桶中。

更衣室裡很安靜,他們好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對手太強大了,比利時這個攻擊線,西班牙可比不了。

上一場比分落後,他們只要考慮如何扳平比分,再反超比分。

現在,他們首先要考慮的是,不讓對手擴大比分。

這時候,隊長突然拍了兩下手:「大家不要垂頭喪氣,不就是半場落後一球嗎,咱們已經有經驗了。」

最後這一句,成功讓更衣室內的氛圍緩和了不少。

施魏因施泰格繼續說道:「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咱們團結起來,始終相信,我們一個團隊,是一個整體,隊友就在我們身邊,任何困難都無法將我們打倒。」

「比利時很強大,但我們同樣不差,大家打起精神來,上一場比賽咱們能反超西班牙,今天就能反超比利時,最後晉級的一定是我們!」

隊長這一番話,激勵了大家。隨即,眾人又開始活躍起來,互相打氣。

菲恩看向克羅斯,對方也在看他,菲恩問道:「你又困了?」

「精神得很。」克羅斯轉過頭來,「有什麼想法?」

菲恩搖頭:「沒有。」

「沒有?」克羅斯在他後腦上輕拍一下,「別呀,咱們可就靠你了。」

菲恩說:「他們的反擊打得不錯,簡潔高效。」

另一邊羅伊斯笑道:「打反擊咱們怕過誰。」

菲恩忽然張開雙臂,搭上兩個人的肩膀,一左一右把克羅斯和羅伊斯兩個人帶到自己跟前:「我需要更多傳球。」

「沒問題。」

很快,下半場比賽開始。

德國隊比分落後,勢必要加強進攻,在比利時禁區內製造更多機會。

比賽第49分鐘,克羅斯在中圈附近送出直傳,菲恩從兩名防守隊員之間沖向前場。

他在往前沖的一瞬間,比利時後衛阿爾德韋雷爾德就靠了過來,想要卡住菲恩的身位。不僅如此,他還拽了一下菲恩的手臂,在高速奔跑的狀態下,這個動作很容易讓人失去重心,摔倒。

但菲恩一揮手,先把他掀翻在地,自己趔趄兩步,保持住平衡,繼續沖向禁區。

這時候,維爾馬倫也已經朝他靠過來,菲恩搶先一步,一腳勁射。

「goooo……」魯伊特一聲「goal」剛喊了個開頭,直播畫面就給到了助理裁判,正把手裏的旗子舉起來。

魯伊特語氣中全是疑惑和不解:「這個球……越位在先?」

菲恩自己也很疑惑,這個球怎麼會越位呢?

慢鏡頭回放正好停在克羅斯傳球的一瞬間,在菲恩和防守隊員前面劃了一條輔助線,根據這條輔助線顯示,菲恩的確有身體部位超過了這條越位線。

那麼爭議就來了,根據規則,進攻方有效部位比球和對方倒數第二名隊員更接近於球門線,但這個有效部位通常指的是頭、驅趕和腳。

但根據慢鏡頭顯示,菲恩超出越位線的部分是手臂,也就是說,這其實是一個好球,被裁判吹掉了。

但裁判的眼睛也不是遊標卡尺,傳球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又不能看比賽回放,舉旗越位那就是越位了。比賽場上,球員對於裁判的判罰必須無條件服從。

有什麼不滿的,可以在賽後進行申訴,但比賽結果是不會改變的。

德國隊還沒來得及慶祝進球,就被裁判吹掉了,這非常打擊球員的士氣。

場邊的勒夫也對此很是不滿,走到第四官員前面不停地說著什麼,第四官員也只是個替補裁判,決定不了場上的判罰,只能安慰他兩句。

比分仍舊是1比0,比利時領先。

比賽第54分鐘,德國隊再次發起進攻。

穆勒拿球自己往禁區內帶,菲恩向右側跑位拉扯防線。

穆勒找準空當將球傳向左路,德拉克斯勒沖入禁區完成射門,球偏出了門框。

比利時確實是一支非常務實的球隊,進球之後,他們也不玩花的,就是打好防守反擊。

他們根本不著急,也不需要球權,就讓德國隊在半場組織進攻,他們只要做好防守,找準機會,就是一次犀利的反擊。

比賽第61分鐘,菲恩在禁區前沿接羅伊斯回傳,稍作調整之後,一腳推射,球貼著草皮,穿過防守隊員的縫隙飛向球門,最終還是被庫爾圖瓦沒收。

庫爾圖瓦抱著球走到禁區邊緣,手拋球交到費萊尼腳下。

比利時發起快速反擊,瞬間在前場形成了5打4。

費萊尼傳球給德布勞內,德布勞內又是一腳精準的傳球送入禁區。

盧卡庫一躍而起爭搶頭槌,與他同時起跳的還有博阿滕。

可是

,博阿滕在起跳的瞬間,雙手高高舉起,德布勞內的傳球正好打在了他的手上。

「!!!」

魯伊特被這一幕驚得一時間說不出話來:「這是……一個手球???」

比利時隊員一擁而上,全部圍到裁判身旁——這是個禁區內的手球,他們自然要向裁判爭取這個點球。

博阿滕自己也有點懵,落地的時候,雙手攤開,表達自己的願望。

他也很快來到裁判跟前,表示是球打到了他的手上,他並沒有故意手球。

對於這個說法,比利時球員自然不同意,禁區內手球,不管你是不是故意,那就應該是點球,如果是故意手球,那還得追加一張紅牌。

裁判並沒有第一時間給出判罰,而是通過耳麥與助理裁判進行交流。

雙方隊員情緒都有點激動,圍在裁判身邊表達自己的觀點,爭取對自己更有利的判罰。

菲恩和羅伊斯站在一邊,後者插著腰,滿臉無奈:「這可怎麼辦?」

菲恩依舊一張冷漠臉,剛才那個球,就算他倆離得很遠,也完全能看清楚,手球幾乎是沒有爭議的。

博阿滕在起跳的瞬間,手臂高舉過頭頂,這就已經構成擴大防守範圍,並且還是在禁區內,點球跑不了,祈禱他不要吃牌吧。

很快,裁判和邊裁經過短暫交流,手指堅決的指向了十二碼處——比利時獲得點球。

看台上,德國小球迷眼淚奪眶而出。

大屏幕上,比賽已經進行到63分鐘,本來德國隊就一球落後,現在再來個點球。

比利時本來就在場面上佔優,再來個2比0,德國隊就只能收拾收拾,準備回家了。

博阿滕雙手捂臉,對於自己剛才的重大失誤,非常懊悔。

他這樣一個身經百戰的中後衛,怎麼會在如此關鍵的比賽中,犯下這樣的大錯。

比賽之前,拜仁名宿馬特烏斯還把他誇了一頓,並且拉踩了比利時後衛阿爾德韋雷爾德,說人家畢竟不是博阿滕、胡梅爾斯這個級別的防守球員。

現在倒好,自己打臉了,人家阿爾德韋雷爾德發揮穩健,除了讓菲恩背身拿球,且轉身完成了射門,幾乎沒犯什麼大錯。

他倒好,關鍵時刻,送給對方一粒點球。

但現在正是比賽最緊張激烈的時候,隊友們不可能指責他,反而都在安慰他。

施魏因施泰格拍了拍他的肩膀:「別想了,讓它過去,專註接下來的比賽!」

「……」

看台上,比利時球迷的反應和德國球迷形成強烈對比,他們努力揮動著手中的國旗和圍巾,用最大的音量為球隊加油助威。

點球罰進,他們離進入決賽就更近了一步。

而德國球迷,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諾伊爾能將這個點球撲出來。

諾伊爾的確是一名值得信賴的優秀門將,但他不是神,無法做到每一場比賽都能超神發揮。

他已經為德國隊做得夠多了,這一次,面對阿扎爾主罰點球,他並沒有撲出。

阿扎爾將球打向球門右側,諾伊爾撲向了球門左側。

勒夫和所有德國隊球迷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了,比賽第64分鐘,比利時2比0領先。

直播間裡,魯伊特忍不住嘆了口氣:「比賽還剩下25分鐘,加上傷停補時最多也只剩半個小時。」

「德國隊,至少需要在這25-30分鐘內連追兩球,才有將比利時拖入加時賽的機會。」

「施魏因施泰格的體能已經下降非常嚴重,上半場他和基米希兩人還能勉強防住阿扎爾,但是下半場的兩次正面對話中,阿扎爾全都突破成功。」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比利時很有可能

會再打進第三個球。」

「萊因哈特也在嘗試以各種方式射門,但庫爾圖瓦今天的發揮同樣精彩,並沒有給德國隊任何機會。」

「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這時候,德國替補席果然就有了動靜。

勒夫轉身,和助理教練交代了兩句,後者來到球員跟前,讓三名球員站起來,開始熱身。

這三個人分別是許爾勒、格策和埃姆雷-詹。

三個人同時在場邊熱身,但不一定都會上場,這麼做的目的,是對對方教練組起到一個迷惑作用,不到換人時刻,他們就無法判斷德國隊這邊的戰術調整,從而做出應對。

比賽第68分鐘,比利時將基米希的傳中球解圍出界外,場邊第四官員舉牌,德國隊進行換人調整。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