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錦繡農女種田忙楊若晴駱風棠》第6865章 祖孫像
包子孫氏立馬就要去後院,被楊華洲攔住。

「羊毛不能緊著一頭羊褥,老母雞我們五房出了,三嫂你和晴兒先去老王家吧,我回去抓了雞讓素雲送過去。」

至此,譚氏才算真正的心滿意足了。

「哎,還是你們有良心啊,咱梅兒幸好有你們這些好哥嫂,好侄女!」

譚氏長嘆了一聲,轉身回了堂屋。

楊華忠跟楊華洲那道:「老母雞還是留著給桂玲吃吧,小妞妞還沒斷nai,雞我家有。」

楊華洲果斷搖頭,態度很是堅決,「咱是兄弟,梅兒是咱共同的妹子,說了我出就我出!」

楊華洲回家捉雞去了,這邊,楊若晴也陪著孫氏一塊兒去了老王家。

走在路上的時候,楊若晴才從孫氏處得知,原來楊華忠和楊華洲還單獨吩咐孫氏和鮑素雲拿點東西去探望張有福的老娘。

「明日是臘月二十九,我打算明日跟素雲一塊兒去一趟,晴兒,你說咱拿點啥東西好呢?」

孫氏又在習慣性的跟楊若晴這討主意。

楊若晴卻是笑著搖頭。

「哎,這趟下來,還真是應了我奶那句話,明明是老王家的媳婦,可卻都是咱老楊家在四下奔波。」

孫氏楞了下,也笑了,「甭管怎說,那都是你親姑姑,你爹他們的親妹妹,沒法子喲。」

楊若晴點頭,有這樣的娘家人,有這樣的好哥嫂,梅兒姑姑真的很幸運。

如果一開始她就嚴加管教雙子,不讓他們胡來,生活精打細算一點,不要大手大腳。

到如今十幾年過去,家裡肯定不是這副光景。

真可謂是一把好牌被她打得稀巴爛。

老王家。

王洪濤婆娘帶著兩個媳婦也過來看望楊華梅了,正在楊華梅屋裡喝茶呢。

桌上,放著兩包紅糖,除此外沒見著旁的。

看到孫氏和楊若晴過來,雙方寒暄了幾句她們就走了。

王栓子也借故離開了屋子,好讓孫氏和楊華梅這對姑嫂說說體己話。

王洪濤家的婆媳幾個出了院子就湊在一塊兒嘀咕開了:

「兩隻籃子裡滿滿當當都是好東西啊,還有晴兒挎著的那隻包袱卷,裡面八成是帶給梅兒的補品,這三舅一家對梅兒可真捨得!」

「人家有錢,不差那幾個。」

「再有錢那也是人家的錢啊,也不是白水淌來的啊,捂在自個荷包裡不香嗎?」

看著這兩個兒媳婦竟然為了這種事都能爭起來,做婆婆的趕緊拉下臉來呵斥。

「那些都是人家的事兒,你們瞎操個啥的心?是好是壞,是摳門還是大方都跟咱無關!」

「婆婆說的是,跟咱無關。」最小的那個媳婦嘴最巧,立馬附和上來。

「不過,晴兒和她爹媽素來待人寬厚大方也是真的,他們對村裡人都不賴,何況對梅兒嫂子呢?」

這個小媳婦話裡話外都在幫老楊家這邊說話。

準確來說,她是幫老楊家三房和楊若晴說話。

為啥?

她兩個嫂子對視了一眼,都心知肚明。

還不就是因為三弟王良在晴兒的運輸隊裡做骨幹麽!

三弟小兩口傍著運輸隊那是賺的飄滿缽滿,晴兒對他們小兩口來說那就是財神爺。

「三弟妹,三弟跟著這樣好的東家跑運輸,東家的行事作風照理也該學到一些是不?」大嫂立馬笑眯眯拋出了話茬。

二嫂趕緊接上:「三家三個兄弟,如今就數你家日子過的最滋潤了,我家小子昨夜還嚷嚷著想讓三叔三嬸給買炮仗放呢!」

先前還跟二嫂鬥嘴的大嫂親昵的拍了下她的手臂,「哎呀,你家小子真這麼說了啊?我家妮兒也說想要三嬸給買大花戴呢,說三叔三嬸有錢……」

看著先前還意見不合的兩位嫂嫂瞬間就能站在一起來給她挖坑,三媳婦心裡冷笑。

嘴上卻是和氣的說:「這些話還用得著兩位嫂嫂提醒嗎?我家老三都記在心裡呢,放心好啦,回頭都算在除夕夜離的大紅包裡頭哦!」

王洪濤婆娘在邊上看著三個媳婦過招,心裡暗暗搖頭。

老大老二不如老三會掙錢,日子過的不如老三家,一到逢年過節就說酸話。

老三媳婦呢,心裡不樂意,但面子要維護,總體來說比老大老二家的要懂事。

剛好那邊鮑素雲拎著老母雞過來了,王洪濤婆娘趁機催促幾個媳婦:「有啥話回去再說吧,老楊家又來人了。」

回到家中,王洪濤婆娘關起屋門跟王洪濤這說起老楊家送東西過來的事兒。

王洪濤側身躺在床上,嘴裡吃著花生米,旁邊還放了一盅小酒。

笑呵呵的聽著,說:「我堂哥這一家子啊,說白了都是依傍著老楊家過日子的。」

「可我堂哥這個人糊塗,專門去討好那不該討好的,得罪那不該得罪的。」

先前三個媳婦之間的口頭之爭,婆娘也順嘴說給了王洪濤。

「哎,我這做娘的夾在中間可真難辦哦,三個都是我生的,過的不好的我心疼,可不能明著幫,怕另外兩個不高興。」

「過得好的那個吧,我也不能明著高興,怕另外兩個心裡不舒坦,要是他們仨能齊頭並進該多好啊,這事兒可真難辦啊!」

王洪濤抿了口小酒說:「這有啥難辦的?咱睜隻眼閉隻眼就得了。」

他放下酒盅舉起雙手眯著眼打量:「你瞧啊,這十根手指頭還有長短呢,咱總不能把長的那截鋸下來安在短的上頭吧?」

「所以說呢,咱做爹媽的,一樣的生養他們一樣的拉扯和扶持他們長大,咱儘力了。」

「至於成年後他們怎樣謀自個的出路,那就不是咱能管的。」

「心疼,還是高興,咱都得放心裡頭,就算咱忍不住私底下貼補誰家一點點,可這面上定要一碗水端平,不然,家宅不寧!」

王洪濤不愧是在楊華忠之前做過多年裡正的人,看問題的角度和想法就是不一樣。

遠甩他堂哥王洪全十條街。

「咱家老大老二當年也不是沒跟老三一塊兒去運輸隊,可最後就老三堅持下來了。」

王洪濤說起往事的時候,身體舒服的後仰,花生米也不吃了,雙臂枕到腦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