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錦繡農女種田忙楊若晴駱風棠》第7172章 懷疑人生
長坪村。

楊若晴不清楚譚氏是如何將她的話捎到楊華梅耳中的,反正,接下來一連幾天,楊華梅都沒敢來駱家找楊若晴當面說小黑差事的事。

楊華梅不來,楊若晴更不可能主動去找她,那是給自己攬麻煩。

「棠伢子還沒回來嗎?「

孫氏又做了好吃的喊楊若晴過來,她立馬就拍馬趕到。

筷子剛拿起來,孫氏便跟她著打聽。

「沒呢,這趟得在山裏多待幾天,除了陪閨女,茶園那邊的事兒也要忙。「

從採摘到炮製,再打包裝箱裝車送往辰兒那邊。

「晴兒,茶葉到時候是找慶安郡的鏢局送給辰兒,還是叫的運輸隊送?「孫氏又問。

楊若晴看了眼孫氏,有點意外。

「娘怎突然關心起這個來啦?自然是讓咱家的運輸隊送啊。「

運輸隊走南闖北,已經很有實力了。尤其是如今的運輸隊,可不單單跟十年前那般都是一群憨厚樸實的鄉下漢子。

如今的運輸隊裡,可是把十裡八村身體強健,品行過硬,意志堅強的青壯年匯聚在一起,刀劍棍棒的砍殺,近身搏擊,以及其他一些安全防範意識都進行了嚴格又系統的訓練才讓他們上崗的。

除此外,運輸隊裡還有從拓跋嫻的護衛隊裡退役下來的侍衛,那可是真正從死人堆裡拚殺出來的狠角色。

所以楊若晴的運輸隊,實力要勝過慶安郡的鏢局,在大齊黑白兩道間也打出了名聲。

尤其是那一桿寫著'駱'的旗幟,雖然只是單薄的一片布料,但背後代表的勢力卻是大齊的半壁江山,誰敢招惹?

不僅僅是護國大將軍駱風棠的威望,更有駱星辰這個青出於藍勝於藍的兒子,他可是大齊最年輕的水師提督,更是京城最高學府白鹿洞拋出橄欖枝想要招攬的才子……

沒有人敢招惹這支運輸隊,除非是活膩歪了。

「晴兒,咱辰兒如今在哪呀?還是在那個啥湖裏練水軍嗎?「孫氏再問。

這下,楊若晴越發驚訝了,辰兒在外面的情況她只是模糊的跟孫氏這裏提過一嘴,沒想到孫氏竟然記了這麼多。

「娘,辰兒如今在京城呢,他又打算回去接著念書了,準備在功名上再進一步。「

「真的啊?好啊好啊,回去念書好啊,練兵不好,天天舞刀弄劍的不適合咱辰兒,咱辰兒跟玉人似的,就該走仕途。「孫氏撫著掌,連連說。

楊若晴邊吃東西邊笑。

辰兒文武雙全,就算回去念書,也不可能放棄武那一塊兒的。

至於玉人,這更是真的,顏值沒得挑,品性也端正。

「晴兒啊,運輸隊走的時候你可得跟我這說一聲,我和你爹要捎點東西給辰兒,還有大安他們。「

「對了,辰兒是跟大安他們住一塊兒嗎?「

「沒有住一塊兒,辰兒住在忠勇侯府。「楊若晴說,「不過,得空的時候應該會去大安那裏走動走動,吃頓飯啥的。「

孫氏不解,「既然舅家在京城,為啥不住一塊兒去呢?「

楊若晴樂了:「這話,得問辰兒去,我回答不上來。「

孫氏自己想了想,又說:「辰兒這孩子獨立,又有主見,要是真住一塊兒,估計怕拘著,倒不如自個住來的自在,就是有些冷清。「

楊若晴:「也不冷清,身邊不缺伺候的人,而且那小子,打小就自己照顧自己,不用擔心。「

「娘,你能跟我說說你想要捎啥東西去京城不?我很好奇啊!「楊若晴呵呵笑著,又跟孫氏這打聽起來。

孫氏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也不是啥好東西,就是一些家裏的土特產,山貨啥的。「

楊若晴也就沒再多問,其實不用問也能猜出大概是些啥,總離不開衣食住行那塊就對了。

孫氏眼見楊若晴碗裏的東西吃了個精光,心下很是高興。

「還要吃不?鍋裡還有我去給你裝?「她又問。

楊若晴掏出手絹兒來擦嘴,並搖頭說:「吃不下了,留點肚子待會吃飯菜。「

楊華忠就在這時候回來了,肩上扛著鋤頭,腳上穿著草鞋,明明是晴好的天氣,他褲腳上卻沾著泥。

「爹,你這是做啥去了啊?「楊若晴不由得問。

家裏那麼多田地,早就交給長工短工們去打理了,但楊華忠是個閑不住的人,只要得空就肯定扛著農具跟長工們一塊兒幹活,打成一片。

也正因如此,家裏每一塊田地的莊稼情況他都了如指掌,同樣都是大戶,都是交給長工打理,家裏的收成卻比別的地主人家的收成要好。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楊華忠的親力親為,底下的長工們不敢敷衍懈怠。

楊華忠現在屋門口換了鞋子,進屋後又就著孫氏端過來的水盆洗了把手,抹了把臉。

這才笑呵呵的轉身跟楊若晴這說:「再過一陣子收完油菜和麥子就要準備插秧了,我跟他們幾個去了趟河那邊的閘口,清理了閘口邊上的淤泥和水草,到時候引水灌溉農田好方便些。「

楊若晴點頭,莊戶人家指望著田地裡的莊稼過活,水源是很要緊的。

那些挨著河溝的田地,灌溉方便,遠一些的就沒那麼好了。

所以這引水灌溉很重要,尤其是每年農忙時候更是個大問題,趕上乾旱的年成,十裡八村為了爭奪水源打群架也是常有的事兒。

所以,這就考驗到一村裏正的統籌和協調能力,以及未雨綢繆的眼光。

在這一點上,楊華忠這個裏正真的是一心為民啊,說實在的,長坪村有了他這個裏正,大部分人家的日子都比從前要好。

但也有一些人家是爛泥糊不上牆,自己懶惰,天王老子來做裡正都沒法拯救他們。

「爹,喝茶。「

趁著孫氏在那伺候楊華忠洗臉,楊若晴也起身給他倒了一碗茶。

茶是從茶壺裏倒出來的溫湯茶,適合端起來就喝。

等到天氣再熱一些,就要準備涼茶了,又或者綠豆湯之類的降暑飲品。

所以,千萬別小瞧了勞動人民的智慧,順應自然,應運而生,就地取材,一輩輩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