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人在大唐,謀權篡位》第148章 挑釁
甘露殿前,蘇宸帶著鮑思恭、屈貞筠他們正在糾察風紀,群臣見到蘇宸跟見到老祖宗似的,臉上堆著親切的笑容,沖李隆基見禮。

「少卿威武!」

「少卿威武!」

一片頌揚聲響起。

自從蘇宸上次糾察風紀之後,再也沒有大臣敢逾製了,個個老實得緊。

想想也是,一天就處置了近三百大臣,誰敢觸這霉頭?

從此以後,群臣見到蘇宸,就得贊一句「少卿威武」。

經過蘇宸這番整頓,風氣為之一變,沒有人敢逾製,群臣個個官服整齊,朝堂裡一片整肅,就是停放車輛的地方也是整肅異常,武則天大為滿意,不住誇讚蘇宸。

「這是……」蘇宸看見武三思帶著穆拉古到來,目光一凝,停在穆拉古身上,有些驚疑。

中東人的容貌與中國人相差甚大,一眼就能看出來。

「哼!」武三思看見蘇宸就來氣,他從親王淪落到現在,就是拜蘇宸所賜,見到蘇宸自然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要是在往常,蘇宸還會奚落他幾句,今天卻是沒有這心情,問道:「他是何人?」

「穆拉古見過少卿。」不等武三思說話,穆拉古上前一步,沖蘇宸見禮,讚揚道:「少卿身長七尺,氣宇軒昂,非凡了得,真英雄是也!」

蘇宸近一米八五的身高,看起來神姿偉岸,而且氣質非凡,一瞧便知非同尋常。

「他是英雄?他是狗屎!」武三思聽著穆拉古的讚揚,在心裏腹誹。

「少卿不僅英雄了得,還英俊非凡,千古少見啊。」穆拉古把蘇宸一陣打量,好一陣感慨。

「我問你從哪裏來?」蘇宸沒有歡喜之色,而是沉聲問道。

「我從呼羅珊來。」穆拉古臉上泛著笑容,道:「我最敬重英雄了,少卿如此英雄,我打從心裏讚揚。」

「呼羅珊?波斯故地?」蘇宸的眉頭擰著了,道:「你來神都有何事?」

「這是你能問的?」武三思終於搶到話頭了,打斷二人說話,要不然的話,穆拉古還不知道如何讚揚。

「貴使請。」武三思側身相請。

穆拉古向蘇宸歉意的一笑,跟著武三思進入甘露殿。

「如此英雄人物,雖是比不了我們偉大而英明的總督大人,卻也非凡了得,中國還真是人才輩出。」穆拉古一邊走一邊在心裏暗道。

「阿拉伯帝國使者前來神都,有何事?」蘇宸的眉頭緊擰著,暗自尋思:「這蠢貨不會又捅出什麼漏子吧?」

想了想,蘇宸扭頭沖屈貞筠,道:「屈貞筠,這裏你看著,我進去瞧瞧。」

「遵命。」屈貞筠領命。

蘇宸快步進入甘露殿。

此時的甘露殿裏已經有不少大臣,不下數百人,他們的目光停在穆拉古身上,個個一臉的驚疑。

阿拉伯帝國的使者來到唐朝,不是沒有,就是太少,群臣不能不驚疑。

「他是甚人?怎來到朝堂?」

「應該是一國使者,你瞧姓武的神氣活現,一副立功的樣兒,必然是早就知曉了。」

「他們武家的就沒辦成過事兒,他們參與此等事,會有好結果麽?」

群臣把武三思一陣打量,竊竊私語。

武三思和已死的武承嗣能有如此高位,不是因為他們富有才華,更不是因為他們立有大功,而是因為他們姓武,是武則天的侄子,如此而已。

二人身當高位多年,一事無成,群臣打從心裏不服。

「陛下駕到!」就在這時,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

殿裏立時肅靜,針落可聞。

武則天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大步而來,步態從容,儀態萬方,威儀四射。

「嗯。」突然,武則天的目光停在穆拉古身上,有些詫異。

詫異歸詫異,武則天並沒有停下來,而是來到寶座前,坐了下來。

「參見陛下。」群臣忙見禮。

「免了。」武則天揮揮手。

「謝陛下。」群臣謝恩。

「他是何人?」武則天看著穆拉古。

「臣啟奏陛下,他是大食使者穆拉古。」武三思搶前一步,沖武則天上奏,道:「他是為了兩國友好而來。」

「大食使者?」

「真是大食使者?」

武三思的話剛一落點,殿裏立時響起一片驚呼聲。

大食使者不是沒有來過華夏,只是那是發生在阿拉伯帝國滅亡波斯,波斯皇室被大周收留之前的事兒了,再度見到大食使者,群臣不能不驚訝。

「穆拉古參見陛下。」穆拉古機靈人一個,上前一步,沖武則天躬身見禮。

「穆拉古,你來天朝有何事?」武則天輕開金口問道。

「穆拉古為了兩國友好而來。」穆拉古彬彬有禮的,道:「在談正事之前,請允許我轉述偉大而英明的哈裡發的問候。」

哈裡發是阿拉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與武則天的地位相當,這合情合理。

武則天點點頭,道:「你說吧。」

穆拉古站直身子,整理一番衣衫,恭恭敬敬,道:「尊敬的中國皇帝:我是哈裡發阿卜杜勒·馬立克,請允許我對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派遣穆拉古帶來我的問候與祝福,我祝美麗的中國女皇萬壽無疆。」

「謝謝哈裡發的問候,朕祝他百年長壽。」武則天按照外交禮節回應。

「謝陛下。」穆拉古忙致謝。

「好了,你說正事吧。」這些禮節不過是過場,走完就行了,武則天催促道。

「陛下,穆拉克此次前來,是為了兩國友好。」穆拉古臉一肅,開始說正事,道:「只要貴國交出波斯王室成員和泥涅師,兩國就會友誼長存。」

「甚麼?」

「交出波斯王室?」

「還要交出波斯太子?」

穆拉古的話剛一落音,一片驚訝聲響起,群臣個個一臉的詫異。

「要是朕說不呢?」武則天臉色一沉,沉聲喝問。

「偉大而英明的哈裡發說了,要是貴國不交出波斯王室成員和太子俾路斯,敝國就會派出百萬大軍,對貴國發動聖戰,征服貴國。」穆拉古身板挺得筆眼,眼裏儘是狂熱。

「狂妄!」

「癡心妄想!」

一片喝斥聲響起,群臣個個怒氣勃發。

阿拉伯帝國使者為什麼來到唐朝,並且威脅武則天,口口聲聲,要出動百萬大軍,對唐朝發動聖戰?

這得從一段歷史說起。

這事得從阿拉伯帝國崛起說起。

阿拉伯帝國崛起後,就在大舉擴張,首要目標就盯上了中東的老牌帝國,波斯帝國。

歷史上,波斯帝國有兩個,一個是著名的大流士一世推向輝煌的第一波斯帝國,這個強盛的波斯帝國存在了近兩百年,與希臘爆發了著名的「希波戰爭」,直到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才被亞歷山大大帝滅掉。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帝國分崩離析,昔日的部下彼此混戰,波斯帝國也重建了,這就是第二波斯帝國。

阿拉伯帝國滅掉的就是第二波斯帝國。

當時統治波斯帝國的是薩珊王朝,在遭到波阿拉伯帝國猛烈進攻之後,波斯帝國一敗再敗,無法阻擋阿拉伯帝國的大軍,波斯國王亞茲得格爾德三世於公元638、639年和公元647、648年遺使向唐朝求援。

第二次求援,他更是派出了太子俾路斯親自到長安,向唐太宗陳情,請求唐朝出兵。

當時正是唐太宗在位,經過「貞觀之治」,唐朝的實力大漲,具備出兵中東的實力。只是有一樣,那就是道路不通。

從唐朝到中東的道路為西突厥把持,要想出兵中東,首先就得滅掉西突厥。西突厥視唐朝為敵,要想越過西突厥支援波斯帝國,那是不可能的。

唐太宗召集一眾大臣,再三商議之後,以「路途遙遠」為由,拒絕出兵。

後世很多人認為唐太宗拒絕出兵是因為路途太過遙遠,其實不對,西突厥未滅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唐朝沒有出兵,波斯帝國就失去了最後的希望,波斯帝國都城就被阿拉伯帝國佔領了。其國王亞茲得格爾德三世於公元651年被殺害於阿姆河附近木鹿城的一座磨房內。

亞茲得格爾德死後,波斯王室以及遺民,在太子俾路斯的率領下,割據東方,之後在阿拉伯帝國的攻勢下,潰敗。被迫沿著「絲綢之路」一路東撤,到達吐火羅後,得到當地酋長的庇護,得到暫時的喘息之機。

俾路斯於公元654年再度向唐朝求援。

唐太宗已經死了,唐高宗當了皇帝,但是,當時的唐朝一是與吐蕃大戰,二是正在滅西突厥,也不可能出兵。

終於,在公元657年,蘇定方滅了西突厥,道路正式打通了,唐朝可以進軍中東了。

可惜的是,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了,阿拉伯帝國已經穩定下來了。

俾路斯最終到達長安,定居在長安,直到公元677年死在長安。唐朝封他為「右威衛將軍」,還專門為他在長安建了一座拜火寺。

隨著這次波斯王室的東撤,波斯的國教摩尼教也傳入了中國。因為「摩」與「魔」諧音,被誤作「魔教」,這就是金大俠《倚天屠龍記》裏魔教的由來。

唐朝騰出手後,於公元679年,命名將裴行儉率軍護送俾路斯的兒子泥涅師回波斯故地,想要重建波斯帝國。

裴行儉到達碎葉城,面臨阿拉伯帝國強大的軍事壓力,不得不停止前進。

因為波斯王室的存在,對波斯故地的影響依然很大,阿拉伯帝國雖然征服了波斯故地,卻是無法控制。

再加上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實行殘酷的宗教政策,武力推行***教,這讓波斯百姓痛恨不已。

是以,波斯故地時不時就會爆發起義,反對阿拉伯帝國。

而這一時期,正是波斯百姓起義爆發最為頻繁的時期,對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以沉重大打擊,為了保住波斯之地,馬立克不得不派出以殘酷聞名的優素福當東方總督,對波斯故地進行血腥鎮壓。

優素福兇狠殘暴,可以一次性屠殺十二萬人,他到任後,一方面對波斯故地進行血腥鎮壓,一方面想方設法要除掉波斯王室。

王室畢竟是王室,只要波斯王室還存在,就能聚攏波斯民心,除掉波斯王室就成了必然,這才有穆拉古出使唐朝這事。

穆拉古要唐朝交出泥涅師,那是不可能的事。

王室就是王室,那是唐朝用來製衡阿拉伯帝國的一張王牌,怎能交出來?

阿拉伯帝國征服了波斯故地後,就以此為根基,對唐朝控制的中亞屬國進行「遊擊戰」,打了就退,搶了就跑,這令唐朝很頭疼。

尤其是恆羅斯之戰,更是損失慘重。

這事也說明,阿拉伯帝國對中亞有很大的興趣,要是交出了泥涅師,就失去了一張王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