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人在大唐,謀權篡位》第219章 戰報傳來,天塌之兆
神都城。

朝會。

議論完政務,武則天蹙了蹙鳳眉,沉聲道:「河北戰況如何?」

狄仁傑持象笏出列:「陛下,政事堂暫時沒有收到消息。」

「沒戰報就是好兆頭,憑王孝傑的領兵才能,大概早已將邊境幾州收復。」

李昭德旋即補充道。

「不錯。」另一個宰相張柬之輕輕頷首:「按照臣的預估,損失慘重的突厥蠻子恐怕逃回草原王庭。」

「陛下!」武三思板著臉,神情非常嚴肅:

「突厥擅長忍氣吞聲,養精蓄銳,朝廷此戰雖勝,但邊防不能鬆懈。」

滿朝文武見諸公胸有成竹,於是紛紛出聲刷存在感。

「陛下,戰後的重建、安撫等事宜,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多派幾個大臣。」

「不錯,此人不僅要有治政之才,還得手腕夠硬,方能坐鎮河北。」

「陛下,臣舉薦監察禦史茂頗,他為官清正廉明,在河北享有極高的美譽。」

「……」

大殿嘈雜聲四起,群臣都在議論戰後安撫工作。

在他們看來,當初四國大戰,敵軍聯盟數十萬兵力,咱大周兵鋒所至,正面橫推!

現在區區十萬蠻子,何足道哉?就像碾死一隻螻蟻般輕而易舉。

武則天緊擰的眉頭慢慢舒展。

信心是可以傳染的,她此時也長鬆一口氣。

「陛下!」

一個魁梧的武將出列,甕聲甕氣道:

「還得注意西南,吐蕃蠢蠢欲動,興許會趁火打劫。」

「提醒的好!」

武則天投去一個頗為讚賞的目光,威聲道:「傳朕旨意,對待吐蕃不能放鬆警惕,安西大都護府增派防兵!」

「陛下英明。」

群臣齊聲高喊。

話音剛罷。

「陛下,有急報。」

一個內侍趨行入殿。

群臣面面相覷,而後露出輕微笑意。

應該是捷報!

待會該如何拍出圓潤絲滑的馬屁,才能讓陛下更高興?

「傳!」

武則天從禦座上起身,動作顯得迫不及待。

幾息後。

一個憔悴疲憊的士兵被帶進來,他跪在地上顫聲道:「陛下,大事不好,前線傳來急報,王孝傑將軍潰敗。」

轟!

轟!

晴朗無雲的天空,彷彿有一道九天驚雷,轟炸在朝殿。

莊嚴隆重的大殿陷入詭異的氣氛。

所有人都獃滯,一絲聲音都沒有,寂靜得如同陰森森的墓窖。

如果戰報是「僵持」二字,那推測朝廷兵馬處於劣勢。

可潰敗?

這麼極端的詞語,只能說明什麼。

朝廷敗得非常慘!

武則天整個人僵在了那裏,駭然的表情中瞬間湧起無限的驚怖。

士卒說的話如鐵鎚一般,在她的心頭重重一擊。

「你,你說什麼,再說一遍!」武三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吼道。

那士卒本就疲憊不堪,被這一吼,差點當場嚇死。

他哭喪著臉,從腰間拿出羽檄遞給身旁的內侍。

迅速傳遞的緊急軍事文書就稱為羽檄。

內侍剛要呈上來。

武則天雙手艱難撐著禦案,沙啞著嗓音問道:

「直接念!」

群臣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一句話。

內侍顫著手展開密封紙張,確認上面的大總管章印之後,字正腔圓念道:「突厥十八萬騎來勢洶湧,且裹挾河北百姓……」

「半個月十幾場大戰,我軍敗多勝少,殲敵三萬折損七萬餘。」

「……」

「臣自去邊,在汾州布嚴防,遮虜南下肆掠京畿重地,乞陛下援河北。」

話音落下,朝堂寂靜。

鴉雀無聲!

宛若無人絕域!

這一連串的噩報,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瞬間將武則天震得全身僵固。

朝廷兵馬敗得如一條喪家犬!

皇帝尚且如此,群臣就更不用說了,震驚得惶惶難安。

突厥有十八萬騎兵!

整整十八萬鐵騎啊!!

王孝傑敗逃,只能轉攻為守,防止突厥入侵河南道。

也就說——

放棄河北了!

許多河北籍官員痛哭流涕,淳樸的百姓正遭遇著鐵騎的踐踏,嗚呼哀哉!

群臣神情有些悲痛,一向富庶安穩的大周竟讓人有種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感。

「陛下!」

尖銳的聲音響起,李昭德出列,怒髮衝冠道:「王孝傑乃罪魁禍首,該誅九族!」

張柬之立即附和道:「丟失河北之罪,十幾萬大軍兵敗之罪,沒有朝廷旨意擅自退兵之罪,臣懇請陛下將其斬首。」

「讓他去河北露臉,他倒好,把屁股露出來了。」武三思低聲譏諷。

群臣垂頭不語,心裏則在冷笑。

屎盆子往王將軍頭上扣,讓人家背黑鍋,真惡毒!

真論罪名,也只是兵敗之罪,可要考慮突厥有十八萬騎兵,數量懸殊的情況下,突厥又據城而守。

戰敗是情理之中。

是你們政事堂諸公沒有預估兵力,沒有制定正確的戰略,導致朝廷以寡敵眾。

更何況王孝傑如果不撤退,真要把這些兵馬全部丟在河北?

這未免也太愚蠢了!

狄仁傑神情肅重,反駁道:「此言謬也,王孝傑是保存精銳力量,蓄勢反撲。」

李昭德針鋒相對,「還靠他反撲?經歷這次戰役,士氣低迷是可想而知……」

「給朕閉嘴!」

禦座上,傳來憤怒的咆哮聲,好似醞釀已久的火山突然爆發。

武則天心口劇烈起伏,她語調清冷,一字一句道:「傳召寧國侯!」

內侍領旨,慌不擇路跑出朝殿。

原本喧嘩的大殿又安靜下來了,滿朝文武這才露出駭然之色。

他們後知後覺。

寧國侯,實在太神了!

每一次都是精準預測!

簡直可怕到極致!

陛下倘若重視他的建議,陳兵在都督府,就算突厥南下,只要在草原上攔截蠻子,那就有足夠的時間於河北佈置防線。

可惜包括陛下在內,所有人都覺得這推測是個笑話。

第二次,三十萬大軍!

掐得分毫不差!

突厥十八萬騎兵,加上裹挾的百姓和降兵,以及佔據城池有了源源不斷補給。

這種條件下,朝廷唯有靠三十萬兵馬才能將突厥蠻子驅逐出河北!

但是。

就算有八成勝算,陛下也不敢賭!

如今河北邊州淪陷,朝廷還是得派三十萬兵馬前去,絕不能做出割地這種喪權辱國之事!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下一次,朝廷能贏麽?

經過這次慘敗,恐怕都募兵都艱難!

有大臣愈發悲觀,腦海裡浮現一個成語。

亡國之兆!

強盛一時,統領萬邦的大周帝國顯露盛極必衰之象!

此刻,但凡有愛國之心的官員,都在反覆念叨一句話——悔不該不聽寧國侯之言啊!

鑒於寧國侯以往的辦事能力,他總能把事情解決,不管是通過暴力還是其他極端手段……

眼下,寧國侯能不能扶大廈之將傾?

驟然。

「陛下。」一個禦史台官員猶豫半晌,弱弱道:「您曾有旨意,寧國侯不準參見朝會。」

群臣愕然,一道道目光落在他身上,就像看傻子一樣。

分不清狀況?

此一時彼一時啊!

此君估計要見閻王了。

武則天目光森寒,迸射出猶如實質性的殺機,冷叱:「拖出去,杖斃!」

伴著淒厲的慘叫喊冤聲,時間緩緩流逝。

朝殿氣氛依舊沉悶,可幾個宰相卻露出迥異的神色。

李昭德眼底的喜意掩藏不住。

武三思表情僵硬,籠罩著一層化不去的寒霜。

張柬之跟狄仁傑對視一眼,目中意味不明。

禦座上。

縱然腸子都悔青了,但武則天強製讓自己冷靜下來,思緒不能亂,待會要談論一件涉及國本的大事!

嚴峻的形勢下,奪回河北是底線,她強烈的自尊心不容許割地!

但要想奪回河北,首先必須斬斷突厥「反周復唐」的旗幟。

唯有立太子!

…………

半刻鐘後。

一襲精緻白袍緩緩走進大殿,他的表情雲淡風輕,波瀾不驚的深邃視線望向禦座。

「臣參見陛下。」

他低醇的聲音,內斂又穩重。

群臣竟生出一股荒謬的感覺,好似有他在,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武則天喉嚨輕微翻滾了一下,低聲道:「是朕之過錯,當初若是採納玉城的建議,那該多好。」

群臣瞬間錯愕。

讓這個冷血無情的皇帝道歉,那真是比登天還難。

她竟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給寧國侯致歉!

蘇宸稍默,便有內侍遞來前線戰報。

他面無表情看完後,旋即感慨道:「誓掃突厥不顧身,九萬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沉痛而富有情致的語調,大殿頓時有股悲哀氣氛。

詩情淒楚,聽來便潸然淚下。

從幽州穿過定州這條無定河,埋葬了多少大周男兒的枯骨?

一些感性的大臣眼眶濕潤,將士的妻子能承受喪夫之痛麽?

或許還在夢境之中盼他早日歸來團聚吧。

群臣百般滋味湧上心頭,朝殿籠罩著一片蕭瑟慘淡。

其實所有人都很清楚,寧國侯在莊嚴的朝會吟詩,其實就是在暗諷!

諷刺文武百官屍位素餐,甚至嘲諷陛下的決策導致數萬男兒喪命!

群臣只能假裝悲傷,從而掩飾惱怒和尷尬。

但不得不說,蘇玉城才華真是厲害,隨手又是一首傳世之作。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